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饲养 > 河蟹养殖的误区有哪些

河蟹养殖的误区有哪些

时间: 曹欣732 分享

河蟹养殖的误区有哪些

  河蟹的养殖由于经验不足,有时会出现一些养殖误区。今天学习啦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河蟹养殖常见的误区。

  河蟹养殖的误区:不防病

  有些养殖户,平时不注意疾病防治,等到蟹大批发病死亡,心才慌,不仅一时不能治好,而且花费大。

  科学的做法是,防重于治,一旦发现有不正常现象,立即治疗。正常情况下,每个月的河蟹死亡率在3%~5%,如超过了就要有所警觉。

  平时预防,可使用百奥009高效、速效菌毒清、二溴海因、溴氯海因、速康B1型、纤虫必克、水质净化剂等;内服药可用止抖灵、肠炎灵、鳃病康等。

  河蟹养殖的误区:池塘不消毒

  清塘是养好蟹的主要措施,因为每年养殖后的塘口、池底沉淀了很厚的有机质及黑色污泥等有毒物质。

  来年养殖时,易污染池中的水质。

  池底有害菌、病毒及寄生虫较多,特别是感染过“抖抖病”的池塘更要清塘消毒。池中有很多大型的敌害幼虫及卵在泥土中越冬,如不除之,来年会影响河蟹生长。

  河蟹养殖的误区:盲目扩大放养量

  有些养殖户,总认为放苗多产量就会高,高产就能高效益。

  这种方法很不科学,会导致疾病增多、饵料增加、人力劳累,而且产品质量不佳,几元1斤还卖不出去。

  相反,讲究科学的养殖户,不会盲目扩大放养量,上市后几十元1斤还不卖,所以要控制放养量。

  如:不超过80亩水面的塘,每亩放扣蟹种400~500只;3~10亩水面的塘每亩放养500~600只;超过100亩水面的粗养塘或围网,每亩放养300~350只。

  河蟹养殖的误区:饵料搭配不科学

  有些养殖户投喂河蟹的饵科.采取单一配方,如蚕豆、蚕蛹、小鱼等,导致河蟹不是早熟就是病死。

  科学的饵料搭配方法是:池中水草占2/5~3/5,早期精、中期粗、后期精加粗。

  河蟹上岸成熟时,白天投60%的饵料,晚上投40%,适当添加淀粉、糖分多的饵料,如麦芽、南瓜、甘薯、马铃薯等,促肥后,不宜再多投高档饵料。

  河蟹养殖的误区:不讲究品种

  养殖户应以长江中华绒毛蟹等优良品种为主,不能一味贪求价格便宜的品种。

68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