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饲养 > 养殖穿山甲的技术

养殖穿山甲的技术

时间: 流基816 分享

养殖穿山甲的技术

  鳞甲目(学名:Malayan pangolin)只有1科1属,即穿山甲科穿山甲属 。属于该目的动物通称鲮鲤,俗称穿山甲。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穿山甲的饲养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穿山甲的饲养技术

  穿山甲是一类从头到尾披覆鳞片的食蚁动物,分布在非洲和亚洲各地。穿山甲的鳞甲为临床常用中药。最早在《楚辞·天问》中即有穿山甲的记载:“鲮鱼何所”王逸注:“一云鲮鱼,鲮鲤也,有四足,出南方。”北魏人高祐因认出穿山甲而闻名。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李时珍认为穿山甲不是以鳞片诱蚁,而是“常吐舌诱蚁食之”。

  穿山甲的生活习性

  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般 多栖息于山麓、丘陵或灌丛杂树林、小石混杂泥地等较潮湿的地方。挖洞居住,多筑洞于泥土地带。洞道较长,末端有巢。白昼常匿居洞中,并用泥土堵塞。晚间多出外觅食,行动活跃,能爬树。遇敌或受惊时常蜷成球状。其主要食物为白蚁,此外也食蚁及其幼虫、蜜蜂、胡蜂和其它昆虫幼虫等。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2仔。[2]

  穿山甲在我国仅有一属,分布于海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我国邻近之越南、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地亦有。

  穿山甲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硬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穿山甲的外壳是由被称作角蛋白的有机骨骼结构组成,它大约占穿山甲总体重的20%。当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试图去咬缩成一团的穿山甲时,穿山甲也会利用肌肉让鳞片进行切割运动,割破敌人的嘴巴,试图吃掉穿山甲的动物会被割成重伤。舌细长,能伸缩,带有粘性唾液,觅食时,以灵敏的嗅觉寻找蚁穴,用强健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入洞里,用长舌舐食之。外出时,幼兽伏于母兽背尾部。以蚂蚁和白蚁为食,也食昆虫的幼虫等。发情期为4~5月份,12月至翌年的1月产仔,每年1胎,每胎1~2仔。

  穿山甲的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 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据科学家观察,在250亩林地中,只要有一只成年穿山甲,白蚁就不会对森林造成危害,可见穿山甲在保护森林、堤坝,维护生态平衡、人类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穿山甲平时独居于洞穴之中,只有繁殖期才成对生活。与洞穴生活相适应,穿山甲有爱清洁的习性,每次大便前,先在洞口的外边1—2米的地方用前爪挖一个5—10厘米深的坑,将粪便排入坑中以后,再用松土覆盖。洞穴的结构也很有讲究,常常随着季节和食物的变化而不同,一般有两种主要形式:

  一种是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建在通风凉爽,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免灌进雨水,洞内隧道较短,大约为30厘米左右,里面结构比较简单;另一种是冬天住的,叫做冬洞,筑于背风向阳,地势较低的地方,距地面垂直高度有4米多,洞内结构比较复杂,隧道弯弯曲曲,形似葫芦,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道用土堆起的土墙,长度可达10余米,还经过二、三个白蚁的巢,成为其冬季的“粮仓”,洞的尽头有一个较为宽敞的凹穴,里面铺垫着细软的杂草,用以保暖,是其越冬期的“卧室”,也用作“育婴室”。

  穿山甲的饲养技术

  一、饲养管理

  穿山甲是一种专食性动物,野性强,孤僻,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给人工饲养增加了难度,在饲养管理时必须注意:

  1.饲料:穿山甲食性特异,专食蚁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要靠人工捕捉白蚁来饲养是很困难的,因每天每只穿山甲需进食80~120克白蚁,一般一窝白蚁最多的不超过1000克,况且蚁巢难于发现,即使有蚁巢,掘巢也特别费劳力,所以必须采取如下措施。(1)人工培养白蚁:培养方法是在地面打坑,用松树干枝叶腐败,引入白蚁种进行大量繁殖。(2)人工配制饲料:人工配制的饲料配方要合理,各种成分的比例要恰当,要使配制的饲料适口喜进食。刚捕回来作种用的穿山甲,开始拒食人工饲喂的饲料,必须饲喂白蚁或黑蚁,以后逐步改变饲料比例,直到慢慢习惯人工配合的饲料。个别穿山甲拒食时间较长的还可进行人工灌食。穿山甲白天匿居洞中,夜晚出洞觅食。在假山上可经常放置一些禽类或其它饵料,诱引白蚁、蚂蚁等昆虫,也可在场内安装黑光灯,招引蛾子等昆虫供穿山甲食用。

  2.饲养:对饲养室要定期进行消毒,经常更换饮水和粪池泥土,食盆每天洗刷1次,不用霉变饲料,每天定时定量喂食1次,每次150~200克人工配制饲料,喂食后将穿山甲放入活动场内活动2~3小时。穿山甲因习惯于野生的穴居生活,对地面温差变化适应能力较差。一旦饲养室的温湿度控制不当,则易受凉引起肺炎而死亡。室温应控制在18~25℃,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使饲养室基本上能达到冬暖夏凉,才有利穿山甲的生长发育。

  穿山甲由野生变家养,食物和环境条件都有较大改变,有时会引起生理上的暂时不适应,易患3种病:(1)虱子病,发生于体表,应用10亳升的除虱精兑水3~4公斤对其体表进行药浴;(2)肠胃病,穿山甲若出现拉稀,摄食少,则应在饵料中加痢特灵、土霉素、氯霉素,连喂4~6天; (3)球虫病,得这种病的穿山甲,一般体质消瘦、厌食。这时可在饵料中添加硫磺粉(0.5公斤饵料中加入 2~3克),连喂3~4天即可。在场内堆积一些消毒的河沙,即在河沙里拌入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混合均匀后,让穿山甲沙浴,可预防病害发生,并使穿山甲磷片光洁、丰满。

  二、繁殖技术

  穿山甲体重一般在2公斤以上时,即进入繁殖阶段,一般每年5~7月发情配种,11~12月产仔,妊娠期5~6个月。穿山甲发情持续时间较长,雄性发情期一直发情,不呈现周期性;雌性在发情期有2~5个发情周期,发情周期12~25天。雌性受孕后不再发情。雄性发情期到处寻找雌性,发情交配期雌雄同居,交配后分开。穿山甲每年1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2年时间可产3胎。初生仔穿山甲体重为90~130克,闭眼,无鳞,色浅白色,半月龄开眼;1个月以后增重200~500克,鳞片渐次角化,多为黑褐色;2个月后可随母穿山甲外出觅食;6个月仔兽体重可达1500~2000克,可离开母兽独立生活。头年出生的仔兽到第二年则可性成熟.,进行配种繁殖。

  三、药用加工

  穿山甲以鳞片入药,名为山甲片。全年均可加工,穿山甲杀死后,去净骨肉,晒干即为甲壳(甲张)。将甲壳置沸水中,甲片自行脱落,晒干;或将甲壳放入石灰水中,烂去皮肉以清水洗净晒干。脱落的甲片角质坚韧有弹性,微透明,很难折断,气腥味咸。制作时,按山甲片大小分开,先将沙土置锅内炒热,倒入甲片后再与沙土炒至甲片鼓起呈金黄色,取出,筛去沙土,趁热放至醋盆内搅拌均匀(每500克甲片用醋200毫升),取出晒干即成,炮制后称为“甲珠”。

  其实饲养穿山甲并非十分困难,云南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成功养殖,已经繁殖子二代。食物是人工配方的糊状复合料,温度保持在10-29度之间,晚上喂食,白天睡觉。

9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