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饮茶 > 四川边茶的产地介绍

四川边茶的产地介绍

时间: 思行858 分享

四川边茶的产地介绍

  四川边茶是我国茶中的一个重要品种,顾名思义就是产于四川,你对于这茶了解多少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四川边茶的产地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四川边茶的简单介绍

  四川边茶主要指产自雅安、邛崃、都江堰一带的茶叶,输送到西藏、新疆一带供边疆人们饮用的茶叶的统称。四川边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比如:元朝时期的西番茶、明朝时期的乌茶等。到现代四川边茶又被称为“藏茶”。

  四川边茶(藏茶)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唐朝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带去雅州茶叶。由于进藏路途遥远,茶叶在进藏途中的马背经历日晒雨淋,自然发酵而成了一种特殊茶类。

  四川边茶(康砖)是黑茶的一个主要品种,所含茶多酚与绿茶和红茶不同

  四川边茶生产历史悠久,分为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

  南路边茶的特点简介

  南路边茶是四川生产的、专销藏族地区的一种紧压茶。过去分为毛尖、芽细、康砖、金玉、金仓六个花色,简化为康砖、金尖两个花色。过去主产于雅安、乐山两个地区,现已扩大到全省茶区。在雅安、宜宾、重庆、万县等国营茶场(厂)集中加工。

  南路边茶原料粗老并包含一部分茶梗。因鲜叶加工方法不同,把毛茶分为两种:杀青后未经蒸揉而直接干燥的,称“毛庄茶”或叫金玉茶;杀青后经多次蒸揉和渥堆然后干燥的,称“做庄茶”。毛庄茶因制法简单,品质较差,已被淘汰。南路边茶初制工艺较繁琐。做庄茶传统做法最多的要经过一炒、三蒸、三踩、四堆、四晒、二拣、一筛共18道工序,最少的也要经14道工序。60年代以来,经过不断改进,新工艺已简化为8道工序。现将做庄茶的传统工艺和新工艺作分别叙述。

  南路边茶品质优良,经熬耐泡,制成的“做庄茶”分为4级8等,做庄茶的特征为茶叶质感粗老,且含有部分茶梗,叶张卷折成条,色泽棕褐有如猪肝色,内质香气纯正,有老茶的香气,冲泡后汤色换红明亮,叶底棕褐粗老,滋味平和。杀青后未经蒸揉而直接干燥的,称“毛庄茶”或叫金玉茶,其叶质粗老,不成条,均为摊片,色泽枯黄,无论是外形、香气,还是滋味都不及“做庄茶”,南路边茶最适合以清茶、奶茶、酥油茶等方式饮用,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四川边茶的产地介绍

  四川边茶(康砖)是黑茶的一个主要品种,所含茶多酚与绿茶和红茶不同。四川边茶生产历史悠久,宋代以来历朝官府推行“茶马法”,明代(公元1371--1541年)就在四川雅安、天全等地设立管理茶马交换的“茶马司”。

  南路边茶

  清朝乾隆时代,规定雅安、天全、荣经等地所产的边茶专销康藏,称“南路边茶”

  南路边茶以雅安为制造中心,产地包括雅安、荥经、天全、名山、芦山和邛崃、洪雅等市县,而以雅安、荥经、天全、名山四县市为主产地,主要销往西藏、青海和四川的甘孜、阿坝、凉山自治州,以及甘肃南部地区。

  西路边茶

  灌县、祟庆、大邑等地所产边茶专销川西北松潘、理县等地,称“西路边茶”。

  西路边茶以都江堰市为制造中心,销往四川的松潘、理县、茂县、汶川和甘肃的部分地区。

  看了“四川边茶的产地介绍”的人还看了:

1.藏茶文化是怎样的

2.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2)

3.6种茶各有养生奇效

4.6种茶叶的养生功效

5.黄大茶产地环境

1359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