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与茶文化有关的名人介绍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从唐代开始,我国古人已用细煎慢品代替了解渴式的粗放吞饮,并有意识地把品茶作为能显示高雅素养、寄托感情和表现自我的活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与茶文化有关的名人介绍,一起来看看。

  与茶文化有关的名人介绍

  (733-804年),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陆羽精于茶道,有了陆羽,茶的原意“人在草木间”和茶道的本质“天人合一”才被广为流传。其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茶经》是中国茶叶生产、茶叶文化历史的里程碑。宋代陈师道在《茶经序》中评论:"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陆羽不仅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身体力行,善于发现好茶,善于精鉴水品。陆羽的贡献也日益为中国和世界所认识。

  卢仝:“七碗”茶诗茶史留名

  卢仝(约795-835),号玉川子,济源(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对爱喝茶的人而言,对卢同的印象一定是他那首脍炙人口的「七碗茶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卢仝一生爱茶成癖,他的这首《茶歌》,自唐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传唱千年而不衰,至今诗家茶人咏到茶时,仍屡屡吟诵。"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可谓人以诗名,诗则又以茶名也。

  皎然:中国茶道之父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其是一位嗜茶的诗僧,不仅知茶、爱茶、识茶趣,更写下许多饶富韵味的茶诗。与茶圣陆羽诗文酬赠,成为「缁素忘年之交」,共同探讨饮茶艺术,并提倡「以茶代酒」的品茗风气,对唐代及后世的茶艺文化的发展有莫大的贡献。皎然与陆羽堪称为中国茶道的双子星座:一个为茶道始祖,一个为茶道之神;一个为茶道之父,一个为茶道之母。

  白居易:乐天知命 禅茶一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祖籍为太原,后来迁居陕西境内。白居易对自己的爱茶、烹茶技艺十分自信,他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中吟到:"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这在他所作的其他诗作中也可得到印证。诗中还多处提到茶与酒、琴的关系。如"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鼻香茶熟后,腰暖日阳中。伴老琴长在,迎春酒不空"。"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等等。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千古名诗,在对琵琶女的身世深表同情,深刻鞭笞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的同时,也为茶史留下了一条重要的资料:"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浮梁,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北,由此可见唐代已是一个茶叶集散地了。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两年任内,他迷恋西子湖的香茶甘泉,留下了一段与灵隐韬光禅师汲泉烹茗的佳话。白居易以茶邀禅师入城"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而韬光禅师则不肯屈从,以诗签之:"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城市不堪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诗中婉然带讽,白居易则豁然大度,亲自上山与禅师一起品茗。杭州灵隐韬光寺的烹茗井,相传就是白居易与韬光的烹茗处。

  欧阳修:世事无常 惟茶最好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除了在散文诗词创作、史传编纂、诗文评论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外,从他的诗文中也可窥出他对茶的钻研工夫。例如,他特别推崇修水的双井茶,有《双井茶》诗,详尽述及了双井茶的品质特点和茶与人品的关系。欧阳修对蔡襄创制的"小龙团"十分关注,他在为蔡襄《茶录》所作的后序中论述到当时人们对小龙团茶的珍视,已成为后人研究宋代贡茶的宝贵资料。

  中国人历来很讲究泡茶用水,《大明水记》是欧阳修论茶水的专文,文中欧阳修说:「羽之论水,恶汀浸而喜泉流,故井取多汲者,江虽云流,然众水杂聚,故次于山水,惟此说近物理云。」对辨水之论做了一番较为公允的结论。「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这是欧阳修晚年诗作,借咏茶来感叹世情之崎岖多变,当看尽人世沧桑之后,惟独对茶的喜好未曾稍减。

  苏轼:文坛固有“李白如酒,苏轼如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苏轼忧国忧民,寄情茶道。他把茶比为“佳人”、“仙草”、“志向”,视茶为自己的好友。他通过品茶来体悟人生、感知玄理,并努力从中寻求心灵的解脱。这也成就了苏轼茶香四溢的传奇一生。正如后人所评价:“读苏轼诗文,染茶味清香。”

  苏东坡烹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认为好茶还须好水配,"活水还须活火烹"。他还在《试院煎茶》诗中,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苏东坡对烹茶用具也很讲究,他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烧水。据说,苏轼在宜兴时,还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苏东坡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赵佶:空前绝后帝王撰写茶叶专著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徽宗在位期间,通晓音律、善于书画,甚至对茶艺也颇为精通。他著作《大观茶论》,在中国历史上以皇帝的身份撰写茶叶专著,恐怕是空前绝后的一个。赵佶《大观茶论》包括"序、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和外焙等二十目"。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当时茶事的各个方面。徽宗在序中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补救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对茶于人的情性的陶冶和饮茶的心境作了高度概括。

  陆游:建茶因陆游而名陆游因建茶而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放翁一生曾出仕福州,调任镇江,又入蜀、赴赣,辗转祖国各地,在大好河山中饱尝各处名茶。茶孕诗情,裁香剪味,陆游的茶诗情结,是历代诗人中最突出的一个。陆游对建茶一向倾慕。陆游在《饭店碾茶戏作》中赞誉建茶:“江风吹雨喑衡门,手碾新芽破睡昏。小饼龙团供玉食,今年也到浣溪村”。这是陆游与建茶结缘的开始。对于建茶的韵味,陆游曾有过多种描述:“舌根茶味永”,“茶甘半新啜”,“瓯聚茶香爽齿开”和“茶散茶甘留舌本”等赞誉建茶的高贵品质。

  郑燮:茶诗茶联 反映人生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在他的诗文书画中,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茶是郑板桥创作的伴侣,"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板桥善对联,多有名句流传: 楚尾吴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郑板桥喜欢将茶饮与书画并论,饮茶的境界和书画创作的境界往往十分契合。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君不可一日无茶”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即清高宗乾隆皇帝。他对品茶鉴水尤为嗜好,在位期间,曾六次南巡,写下许多咏茶诗篇,为历代群下之最。他善于品水,有一特制银斗,用以量取全国名泉的轻重来评定优劣。相传乾隆85岁禅位,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答曰:"君不可一日无茶",可见他嗜茶之深。乾隆年高退位后,对茶更是钟爱,他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用以品鉴茶水。他饮茶养身,享年88岁,是历代帝王中的高寿者。

  曹雪芹:对茶一往情深

  曹雪芹(1715-1763),是文学巨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祖籍辽阳,先世原为汉族,后来成为满州正白旗"包衣"人。他在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中,对茶的各方面都有相当精彩的论述。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提到的茶的类别和功能很多,有家常茶、敬客茶、伴果茶、品尝茶、药用茶等。《红楼梦》中出现的名茶很多,其中有云南的普洱茶及其珍品女儿茶,福建的"凤随",湖南的君山银针等等。这些反映出清代贡茶在上层社会的使用的广泛性。

  茶在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表现,处处显得浓重的人情味,哪怕在人生诀别的时刻,茶的形象还是那么的鲜明。晴雯即将在去世之日,她向宝玉索茶喝:"阿弥陀佛,你来得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这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将茶递给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了下去。当八十三岁的贾母即将寿终正寝时,睁着眼要茶喝,而坚决不喝人参汤,当喝了茶后,竟坐了起来。茶,在此时此刻,对临终之人是个最大的安慰。由此也可见曹雪芹对茶的一往情深。

  茶文化名人趣事

  乾隆与茶 乾隆皇帝嗜茶成癖,朝野人士皆知。当他85高寿时,向御前一位老中医透露了隐退之意,老中医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听后哈哈大笑,风趣地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是中国帝王中长寿者之一。他高寿的原因很多,其中经常饮茶是一个重要因素。乾隆不仅饮茶成癖,且尝遍神州名茶,寻遍各地名泉。有一次,朝中一位大臣呈献一份名茶,乾隆尝后,觉得此茶非同寻常,其味甘醇爽滑,具有特殊的浓郁兰花之天然香气,他便问谁知该茶产于何地。一位大臣奏上:“此茶发现于福建安溪南岩观音石下,其色褐绿,身重似铁,气香形美赛观音。”乾隆据此赐其茶名曰“南岩铁观音。”

  乾隆饮茶用水也十分考究。他遍尝北京各处的井水和泉水后,最后选中北京西郊玉泉山的泉水,赐名为“天下第一泉”。乾隆游江南时,随从专门用车拉着玉泉水供乾隆沏茶饮用。可是途经济南时,无意间品尝到趵突泉水,觉得其甘冽胜过玉泉水,就把带来的玉泉水倒掉,全部换为趵突泉水,并亲笔题“激湍”两字勒石于泉边。

  孙中山以茶代酒 孙中山先生一向倡导“以茶代酒”,他生前多次到杭州,登六和塔,尝虎跑泉,掬泉品茗,留下千古名言:“味真甘美,天之待浙何其厚也!”他十分关心兴旺祖国茶叶,为此,他颇有兴趣地写道:“譬如就饮料一项说,中国人发明茶叶,至今为世界之一大需要,文明各国皆争用之……”

  鲁迅饮茶着迷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喜欢饮茶,而且还颇有研究,曾是昔日广州陶居、陆园、北园、妙奇香等茶楼的座上客。他品茗还有独特功夫,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种清福,首先必须有功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

  老舍视喝茶为艺术 著名作家老舍生前曾多次说过:“喝茶本是一门艺术。本来中国人是喝茶的祖先,可现在在喝茶艺术方面,日本人却走在我们的前面了。”老舍对祖国茶艺术之落后不无遗憾。

与茶文化有关的名人介绍相关文章:

1.茶文化有关的名人

2.茶与名人的故事

3.中国名人与茶的故事

4.有关茶文化的好书有哪些

5.茶文化名人的趣闻有什么

238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