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对中国茶文化的感想的文章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中国茶文化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对中国茶文化的感想的文章,一起来看看。

  对中国茶文化的感想的文章1

  中国茶文化的学习心得

  经过这几次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学习,我对茶的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也大大的提升了对中国茶的浓厚兴趣,了解到中国茶的文化的历史是非常的悠久的和很有历史意义的,知道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和文化不是我们一时就可以了解的,所以需要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的探索,通过这次的听课,也对中国茶的分类,地域的分布,还有一些简单的识别,以及泡茶所需要的用具有了一些浅层的了解。还欣赏了茶艺的表演。

  虽然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分类是依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来划分的,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制近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纳为六大类,即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绿茶多酚氧化最轻,红茶氧化最重。这六大茶类被称为基本茶类。其代表性的分别是绿茶:龙井、碧螺春白茶:安吉白茶、白牡丹,红茶:金骏眉、丘山小种黑茶:普洱,青茶:铁观音、冻顶乌龙黄茶:湖南省岳阳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银针”茶,安徽的霍山黄大茶、广东的大叶青等。

  茶的地域分布也是非常的广泛的,不同的区域有其各有的特色。近代,吴觉农等根据茶区的自然条件、茶农的经济情况、茶区的分布面积大小及茶叶产品的不同种类,在1935年提出,将全国划分为外销茶、内销茶二大类,13个产茶区,即外销红茶5个茶区(祁门红茶区、宁州红茶区、湖南红茶区、温州红茶区、宜昌红茶区)、外销绿茶2个茶区(屯溪绿茶区、平水绿茶区)、外销乌龙茶1个茶区(福建乌龙茶区)和内销茶5个茶区(六安绿茶区、龙井茶区、四川茶区、云南普洱茶区和其它茶区)。这一划分是根据各种条件综合提出的,所以对近代茶叶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和适应性,形成了一定的茶类结构。影响茶的不同的原因还有受栽培历史、劳力、社会经济、技术力量、交通运或、饮茶习俗、生活水平等影响。

  说道喝茶就不得不提起喝茶用的茶具,主要的茶具种类如下:1、陶土茶具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紫砂壶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

  2、瓷器茶具

  1)白瓷茶具2)青瓷茶具3)黑瓷茶具3、漆器茶具4、玻璃茶具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

  5、金属茶具6、竹木茶具紧接着我们欣赏了功夫茶,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功夫乃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的茶具主要有这几个:茶壶、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与水钵。功夫茶的一些简单的步骤(只能粗略的说一下)

  1.茶叶放入盖碗或茶壶。

  2.温茶,沸水冲入几秒钟后将茶水倒出,亦可将水依次倒入公道杯,品杯中温一下茶具。

  3.泡茶,二次将沸水冲入盖碗或茶壶,泡茶时间可依茶或个人喜好。

  4.拿起盖碗或茶壶,把茶倒入公道杯中,公道杯上可以放置茶漏来滤掉茶叶沫。5.公道杯的作用是把茶水的浓度平衡,待茶水适量时,再用公道杯把茶水分别倒入品杯中。

  6.放松身心,举杯畅饮。

  以上的这些就是对茶的一些简单的了解,要想更深入和更详细的了解中国茶文化,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探索。就像是我们老师说的一句话“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学习一辈子也学不完,我们需要慢慢的体会和理解”

  对中国茶文化的感想的文章2

  故乡的茶

  家乡人爱喝茶,我们从小到大从不喝白开水和凉水,毫无疑问,茶是好东西,家乡患结石,肠胃病的人极少。小时候,总听大人们唱:“咩也咩,喝口烟茶去!格埂”,形容的是以前妇女纺棉花的声音,其实也是我们那里以茶待客的一种习惯。

  茶叶是自给自足的,每家每户都有种植或多或少的茶叶树。春天茶叶生长茂盛的时节,妇女们就背着篓,相邀去采茶了。茶叶采回家后,先清洗,然后放在热锅里炒,炒熟后,置于干净的门板上,男人洗净脚后开始踩茶,所谓踩茶,即用力将茶叶中的苦水挤出,同时让茶叶变成卷卷状,踩茶的技术非常重要,踩得好的茶,茶水不苦不涩,而且形状均匀好看。踩好茶后,女人们开始点火烧炕,茶炕都是竹制品,不能直接接触火光,因此茶叶只是利用柴火产生的热及烟熏干,所以家乡的茶也叫烟茶,熏茶是整个茶叶制作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除了不能起明火,烟也要恰到好处,否则熏出来的茶烟味太重则味不正,太轻则不熟。通常会在熏茶的柴火种添加一些花生壳及稻壳,这样做出来的茶特别香。

  因了小时养成的习惯,我一直喜欢喝家乡的茶,每当手中捧着一杯金黄剔透的茶,便会想起远方的亲人。细细品着那醇香的茶水,嚼着那甜甜的茶叶,恍惚回到了生我养老的故乡!

  对中国茶文化的感想的文章3

  品茶

  好的不是茶,是人;香的不是茶,香的人心;品的不是茶,是生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朋友远道而来,在这个炎炎夏日给我的心灵一丝慰藉。从学校走入社会,很多的烦恼,可以一吐而后快。没有嘘寒问暖,没有客客套套,说的是真情实感,谈的是生活点滴。

  几杯酒下肚,看着朋友们谈天说地,好不乐哉。朋友说好像再回学校门口的小饭馆吃一顿饭。那个小饭馆我也是去过的,饭馆不大,却是很干净,至少没有给人压抑的感觉,在那里吃饭,可以大声说话,大声欢笑,不会有人对你投以异样的眼光。这样的一个地方怎能不让人怀念呢!此时,我像是一个旁观者,心里五味杂陈,这一桌人,生活参差不齐,有好有坏,有贫有富,却因为一个牵挂,又走在了一起,而我在这个城市的牵挂和回忆又在哪里?

  十里搭凉棚,哪有不散的宴席。酒足饭饱,也是该分开的时候了。三三两两,各回各家,我与两个朋友回到他所住的宿舍。条件并不是很好,但却让我想起了那个小饭馆,亲切,不压抑,在那里很轻松。一张懒人桌摆在一张废弃的床上,一盏茶壶,两只茶杯,这便是他晚上的一切了。无人来时,一个人自斟自饮,若有朋友,便是两人对坐而饮,开心,苦涩,烦恼,都化作杯中的一缕青烟飘散开去。这样的生活好生让人向往。

  这样的茶,我有幸尝到。朋友拿出从家里带来的茶叶,用他的话讲,这并不是正宗的黄山毛峰,但是味道却是一样的,只是样子难看了点。对于茶道,我不甚了解,我也在乎不了这样多的事情。朋友在一起,开心便是最重要。意气相投,只认识一天也能是朋友,若是之不同道不合,便是一辈子也成不了朋友,在我看来,交友就是交心。在我想这些的时候,茶壶响了,水开了,朋友一边沏着茶,一边跟我们简单地介绍起来茶叶“茶分7种,红茶,绿茶,黄茶,白茶,花茶....”后面的几种想是不记得了,便拿出手机上网查阅,我莞尔,这才是真朋友,在一起,没有压力,不做作。我忽然想起《论语》中的那句话,“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的生活并不是很好,每个月的工资仅仅够自己生活,但他却没有像我这样的无病呻吟,烦恼缠身,而是安然地享受着他的生活,这不就是一种大智慧吗?佛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理在于生活,这话不假。

  片刻,茶便好了,捧上一杯,还未放到嘴边,一丝清香便悠悠飘来。常喝茶,却从未觉得茶有这样香,总是迫不及待,一股脑儿全部喝掉,只当解渴之用,我想,我是亵渎了茶了,今天定要好好补偿回来。茶很烫,我也像他一样,一口只呡那么一点,然后细细回味。茶入肚,余香却留在口中,丝丝甜味让人欢喜。我问他们有没感觉,他们却摇摇头,只说香,却没品出甜味来。我想,这品茶也像读书,一本书,一首诗,多少人读,便有多少种感觉,一定要拟出一个统一的中心思想似乎不妥。我也不管那么多,继续捧着我的茶,品着我的茶。

  时间过的飞快,好像英语所写“timeflies”。我一直觉得英语对时间的描述很精彩,至少这句话很精确的写出了时间飞逝的感觉,就是读出来,也让人有一种可惜之感。一壶茶喝完已是9点多,我们走出低矮的房子。我有点依依不舍,房子里面那橘黄的灯光依然温暖。在城市里显得这样格格不入的一盏灯,却是他每天疲惫的归宿。临行前,他探出半个身子“有时间再过来喝茶”,“一定,一定”,我只是这样回着,我不知道以后还有多少机会还能过来一起品茶,品人生。这样的人是好人,这样的生活是真生活。

  无所谓别人的眼光,这里的条件不好,却有喜欢的人,下次,我还会过来品茶!

对中国茶文化的感想的文章相关文章:

1.中国茶文化心得体会3篇

2.对于茶文化的感想文章3篇

3.对茶文化的感悟文章3篇

4.对茶文化的感受的文章

5.茶道与茶文化心得体会的文章

2514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