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饮茶 > 我国茶文化的论文欣赏

我国茶文化的论文欣赏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我国茶文化的论文欣赏

  茶文化在形成之后,在整个社会上就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我国茶文化的论文欣赏,一起来看看。

  我国茶文化的论文欣赏1

  中国茶文化探究

  摘要:茶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占有重要的底肥,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探究茶文化的起源、内涵与现状,展望茶文化的未来,以期可以为茶文化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茶;传统文化

  一、前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茶叶发现至今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古语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说,虽说只排在七事最末,但“柴米油盐酱醋”均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将茶与之并列,也能看出茶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性。当然,茶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们赋予了茶更深层次的内涵,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即茶文化。茶文化流传千年,经久不息。至今,仍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饮茶,重不在饮而在与品。品茶,不仅是一种生理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所谓“茶品如人品,茶道即人道”,说的正是茶与为人之道的关系。好茶之人往往喜欢在闲暇之余泡一壶好茶,细饮一番,使自身得到享受的同时,达到精神的升华。

  二、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传说,茶最早发现与三皇五帝时期。古代一直流传着神农以茶解毒的故事。因此最初,茶被当做是一种药材来使用。其后,人们开始饮茶,把茶从一种药材转变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至此,真正意义上的茶便产生了。

  魏晋时期,文人好饮茶。与茶有关的诗词歌赋渐渐增加。茶脱离了它的一般形态,即作为一种日常生活饮品,进入文化圈之中,形成了一种茶的精神,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作用。

  南北朝时期,玄学大兴。这种将老庄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的思潮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玄学大家爱好清雅,正与茶的特性相符,从而引发了士人阶级饮茶之风气。进而促使茶文化的发展。

  唐朝时期,全民皆饮茶。唐朝人陆羽所著《茶经》一书,标志着茶文化正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此外,还陆续出现了其他有关茶叶的著作。

  宋朝时期,经济发达,茶文化更加兴盛。出现了专业的品茶机构,更有官方设立的茶事机关,将茶分级。茶仪成为礼制。茶叶在此时的民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元明之后,饮茶走向了繁复奢侈的道路,而对精神层面的追求逐渐变少。但茶文化仍然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尽管近代时期国家积贫积弱,茶文化逐渐没落,但随着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茶文化方面的关注也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茶文化,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茶文化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三、茶文化的特性

  1. 物质性

  茶的本质是一种种植作物,是一种人们日常使用的饮品,这决定了它的物质性。它有六大分类,每一类别都独具特色,形态、滋味乃至饮用方法都有不同之处。这些不同的茶叶,组成多种多样的茶相关产品。这些产品,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2. 社会性

  茶的出现,满足了社会成员,即人类的需求。针对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有各种不同的茶产品出现。可见茶的社会性。

  3. 历史性

  茶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植根于中国的农耕文化,更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和淘汰,融合了多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从而发展成为当今的茶文化。

  4. 多样性

  我国地大物博,且不说南北差异,即使相隔不过百里,其风俗习惯都有可能不同,更不要说我国56个民族之间的差异。茶文化与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相融合,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茶文化。

  5. 时代性

  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茶文化也是如此。社会文明的进步,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四、茶文化的内涵

  中国的茶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的儒、释、道等多家文化的核心精神,将其融合在其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1.中庸之道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家主要宣扬“仁爱”、“礼”等观念。这些思想,造就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并且影响了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数千年。中国的茶道,则无时无刻不体现出这种中庸、包容、平和的思想。

  茶之味,多清淡。不甜不腻,亦不算苦。这样的味道正符合儒家所谓中庸的思想。在品茶时,人们往往要心态淡然平和,从泡茶到饮茶,一气呵成,自然而不刻意,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宁静之美。

  茶禅一味

  佛教在中国兴起之后,便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茶文化与佛教思想结合,形成了“茶禅一味”的理念。

  “禅”是佛教“禅那”的简称,梵语的音译。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这种修行,主张的是心静则成佛。

  茶使人心静、不乱,有节制。这种特性,暗合了禅宗的修行之法。因此,茶文化得以与佛教文化相融合。

  3.天人合一

  道教思想与茶文化结合,使得茶文化带有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即崇尚自然,崇尚质朴的精神。

  在茶文化中,讲求回归自然,在饮茶时,愿意与自然亲近。最好不过融于天地之间,在品茶的同时,感受着整个世界,从而来体悟自然的规律。此外,中国茶文化吸收了道家的思想,将自然万物看做有灵之物,而不是没有灵魂的空壳。将人世间的美好品格赋予万物,并通过感悟,来体会世间真理。

  正因为天人合一之道,品茶者更容易融入自然,感受自然,发现自然的美,进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意境与悟性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的是一种意境美。能使人感受到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生机勃勃的韵味之美。而中国的茶文化也讲究这种意境。品茶,一方面品味茶之香、水之醇。另一方面,品茶人更注重茶道的意境。那种融于自然、心境平和的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悟性。将自己与茶道融合,去感受茶香、感受自然、感受万物、感悟人生、感悟真理、感悟真善美,从而获得一种心灵上的解放与超脱。   五、茶文化的功能

  1. 社会功能

  茶文化在形成之后,在整个社会上就发挥了重要的功能。首先,茶在人类交际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过节期间走访亲友,送上一些好茶,即文雅又讨喜。在友人聚会时,泡一壶好茶,谈天说地,畅所欲言更是爽快。此外,许多地区人们的婚俗有送茶礼一说。可以说,茶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占据着不小的位置。

  2. 教化功能

  茶文化融合我国各家文化之长处,对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都有所规范。茶文化中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教导着人们去感受自然、感受世界,从而感悟到时间的真、善、美。茶文化的平和,让人们心平气静。茶道要求以礼待人,恭敬谦卑。

  3. 经济功能

  茶文化的发展,能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从古至今,茶产业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份推动力量。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出口产品之一就是中国的茶叶。可以说,中国古代经济的辉煌,有茶叶产业一份功劳。而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茶文化,从而针对茶文化消费,继而促进经济的繁荣。

  六、当代茶文化的发展

  时至今日,经过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加富足。政府对传统文化也越来越重视。于是,茶文化也有了新的发展。

  1.茶馆文化

  当今的茶馆,与过去的茶馆相比,有了很多的不同。尤其是茶艺馆的出现,让现在的茶馆与古代茶馆有了巨大的区别。所谓茶艺馆,就是让客人在品茶的同时,欣赏各种艺术品。在这种交互的过程中,试图将品茶也变为一门艺术。

  此外,茶馆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复古的、传统的中国文化。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传统文化逐渐没落。现在的年轻人在休闲时更倾向去咖啡馆喝一杯咖啡而不是去饮一杯茶。面对这样的状况,发扬茶馆文化,让人们感受到茶中所蕴藏的古典美感,是很有意义的。

  2. 茶文化研究会

  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研究会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自从形成到现在,茶文化研究会为我国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著作、论文。并其围绕着茶文化,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研讨会、博览会等等,这些活动大大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七、弘扬茶文化

  当今中国,人们生活逐渐富裕,各种休闲方式增加,尤其是一些外来的产业比如咖啡馆进入中国,对茶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弘扬茶文化也是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之一。

  1.国家需重视对茶文化的推广

  茶文化要让更多人知道,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通过各种渠道、手段,尤其是现今的多媒体手段来推广茶文化,不仅可以让茶文化走出国门,冲向世界,更能促进整个茶叶经济体系的增长。

  2. 加深对茶文化的研究

  研究茶文化,不能只看到当今社会,更要回顾过去,研究古人的经典著作,从中整理出完整的茶文化体系,进而能更好的弘扬茶文化。

  3. 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

  我国的采茶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茶园地区有可以联系的自然景观或人为景观,就可以发展一个旅游线。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赏茶花,采茶叶,亲手炒茶、制茶,最后品茶。这种一条龙的路线最适合宣传茶文化,与此同时还能刺激茶园当地经济的增长,一举数得。(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新学院)

  参考文献:

  [1]余悦.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5(7)

  [2]张琳洁.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5)

  [3]王春.中国茶文化传播公关误区与思考[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5)

  [4]宋小龙道长.茶文化与道教思想2011(7)

  我国茶文化的论文欣赏2

  浅谈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摘 要】茶的历史悠久。饮茶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的一大习惯之一。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对国民精神的塑造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茶文化;发展;精神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作为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在古代中国十分普遍。中国从何时开始饮茶,众说不一。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

  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种植和生产茶叶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有关茶的丰富、深厚的精神文化。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茶的精神渗透了中国社会,在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等众多领域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与“茶风俗”、“茶道”相比,“茶文化”的范畴要深广的多。茶以文化面貌出现,应是在魏两晋南北朝时期。

  有关茶的诗词歌赋随着文人饮茶的兴起,开始逐渐问世。茶开始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带有了一定得文化内涵,对社会起着一定的精神作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上至帝王、贵族,下至一般官吏乃至士人,都聚敛成风,皆以夸豪斗富为荣。对此,一些有识之士便提出了“养廉”的问题。于是,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出现了。在陆纳、桓温手中,饮茶已不完全是人为地使用它的自然使用价值,而是带有精神文化的内涵,进入了精神的层面。由此开始,饮茶并不仅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功能。除此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在众多思想中,玄学独树一帜,十分流行。而玄学家们,大多是所谓的名士,爱好虚无玄远的清淡。因此,在东晋、南朝时,出现了许多清谈家。后来,清谈之风渐渐发展到一般文人。虽然最初的清谈家有很多好酒,可是与酒相比,茶可整日长饮,令人清醒,从而保持思路的清晰和心态的平和。因此,许多玄学家、清谈家便从好酒转向了好茶。而在他们那里,饮茶已经被视为一种精神现象了。紧接着,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饮茶开始和佛教、道教联系在一起。因为坐禅是佛教徒日常中的重要环节,而坐禅要求头正背直,静心专一。这样长时间静坐,容易导致疲劳困倦,需要清心提神,因此饮茶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最好的途径,茶成为了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而在道家看来,饮茶能够帮助修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从而帮助达到长生不老的效果。中国茶文化也由此初见端倪。因为尽管这个时候完整的宗教饮茶仪式和阐明茶的思想原理还没有形成,但很显然茶已经脱离了作为饮食的物质形态,具有了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

  中国茶文化在隋朝基本初步形成。茶在先前都是药用,而到了隋朝,之所以能形成全民普遍饮茶的形势,也多是因为百姓认为饮茶有益于身体健康。“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在茶文化发展历史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780年,陆羽所著的《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也以此为标志。《茶经》阐释了茶的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的艺术,并把儒教、道教、佛教的思想精神与饮茶相结合,首创了中国的茶道精神。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因此《茶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茶文化的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以后大量茶书、茶诗的开始出现,如《煎茶水记》、《十六汤品》、《采茶记》、《茶述》等。此外,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还与与禅教的兴起有关。上部分提到,由于茶有提神益思、清心静气的功能,所以寺庙崇尚饮茶。许多寺院不仅在周围植茶树,还为了专门从事茶事活动而制定了茶礼、设立了茶堂。

  茶业到了宋代有了很大发展,这也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专业品茶的社团开始在文人中出现。如由官员组成的“汤社”、由佛教徒组成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也十分好茶,甚至在宫中设立了茶事机关。赐茶成为皇帝笼络大臣和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给国外使节的赏赐中茶叶必不可缺。在平民百姓中,茶文化更是充满生机、绚丽多彩: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

  可是,尽管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也因此十分兴旺,但走向繁复、琐碎、奢侈的茶艺,已经失去了唐代茶文化的深刻思想内涵,茶文化的精神也淹没在过于精细的茶艺中,失去了其高洁深邃的本质。不论是朝廷、贵族、还是文人,喝茶都成为了“喝气派”、“喝礼儿”、“玩茶”。因此在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北方少数民族饮茶,主要是出于生理上的需求,对品茶煮茗等文化精神方面的活动兴趣不大。而汉族人面对故国破碎,异族压迫的情形,希望通过饮茶表现自己的情操,磨砺自己的意志。这两股思想潮流在茶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了茶艺的返璞归真。

  明清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也已经改成“撮泡法”。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都是文人雅士关于茶的传世之作的代表。随着茶的种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质地、款式、花纹也各不相同、千姿百态。到了晚明时期,饮茶的境界又有了新的突破,文士们开始讲究“至精至美”之境。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认为应当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茶叶出口到了清朝也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更是数不胜数。

  新中国成立后,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以茶为载体,经济发展也得到了促进。

  总之,茶文化注重“和”字,千百年来在缓解压力、凝神静气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即使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也不例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茶文化也必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王玲.中国茶文化[M].中国书店,1992.

  [2]舒玉杰.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M].北京出版社,1996.

  [3]郭孟良.中国茶史[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4]丁以寿.中国茶文化[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我国茶文化的论文欣赏相关文章:

1.茶与中国茶文化论文欣赏

2.关于茶文化的论文欣赏2篇

3.关于茶文化的论文赏析

4.茶与茶文化的论文欣赏

296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