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饮茶 > 云南普洱茶文化的介绍

云南普洱茶文化的介绍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云南普洱茶文化的介绍

  云南省是中国普洱茶之乡,也是多民族居住的地方。各民族由于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饮茶模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云南普洱茶文化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云南普洱茶文化的介绍

  一、布朗族饮茶习俗

  布朗族吃“得责”生茶、酸茶、烤茶、清竹茶。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是最早的种茶民族之一,千年前的布朗祖先叭岩冷种茶的史事,保留在思茅市澜沧县《奔闷》创世纪地方史和布朗族《祖先歌》中,他把野生茶“得责”经人工栽培后的茶叫做“腊”,为后来的傣族、基诺族、哈尼族伲人、卡多人所借用,均称茶为“腊”。布朗族在今思茅市和西双版纳州均有居住,布朗族饮茶的独有方式包括吃“得责”生茶和口含“腊”茶、吃酸茶、吃烤茶、煮青竹茶等几项内容。

  吃“得责”生茶:布朗族古代把野茶作为野菜,当“佐料”食用,称为吃“得责”生茶。至今澜沧县景迈、芒景的布朗族上山干活时,带上冷饭、腌菜、辣椒和盐巴,吃饭时摘上一把生茶“得责”,蘸盐巴、辣椒当饭吃。

  口含“腊”(茶):随着布朗族对“得责”野生茶的认识加深,经过人工种植、驯化、转化成栽培型茶叶即“腊”后,需求量也增加,发展到大面积种植的新阶段,布朗族人日常把“腊”(茶)采下来带在身上,劳动时累了就把“腊”(茶)放到嘴里含着,用口含“腊”的方式来消除劳累,保健身体。

  酸茶是布朗族自食、招待贵客或作礼物相馈赠的一种腌菜茶。制酸茶的时期在每年五六月份,将鲜叶蒸熟,放在阴凉处晾干水气后,装入竹筒中压紧封好,埋入土中,几个月乃至几年以后,遇上喜庆之事或客人来访时,将竹筒挖出,取出茶叶拌上辣椒,撒上盐巴来款待宾客,可以直接嚼食,茶叶酸涩、清香、喉舌清凉回甜,帮助消化和解渴。

  吃烤茶:布朗族把“腊”(茶)摘回来,用锅炒、手揉、阳光晒干后,把“腊”(茶)放入“国哦腊”(小茶罐)中,在柴火上烤香,然后放水熬成茶汤来喝,据说喝了眼睛明亮,头脑清醒,不疼痛,布朗族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山不带饭可以,不带‘腊’(茶)不行”。把“腊”当作常备药而饮烤茶。

  布朗族擅煮青竹茶。在野外劳动之中,或长途行走之后,想喝清茶解乏止渴,便随手用山野中的山竹,用刀截成竹筒,下部削尖,插在地上,成为一个个奇特的高脚茶杯,然后把一支大竹筒装满清泉放在火堆旁烧烤,水烧开后放进茶叶,再煮五、六分钟,然后将茶水倒人插在地上的茶杯中,即可拔起饮用,这种青竹茶带有泉水清甜和清茶醇香之味。

  二、基诺族饮茶习俗

  基诺族吃凉拌茶、饮煮茶。凉拌茶是基诺族自古流传下来的以茶当菜食用的古老吃茶法。拌法是将刚采收的鲜嫩茶叶揉软揉细,放在大碗中加上清泉水,随即投入黄果叶、酸笋、酸蚂蚁、白生、大蒜、辣椒、盐巴等配料于茶汤中拌匀,便成为基诺族喜爱的“腊拨批皮”,即凉拌茶,当菜食用,风味独特。

  基诺族中普遍饮用煮茶。煮茶时先将壶内的水煮沸后,放人茶叶,待茶煮好后,将茶水倒入葫芦中,人们用葫芦品茶。饮后爽口,防暑降温,除烦止渴,解腻清神。

  三、哈尼族饮茶习俗

  哈尼族饮蒸茶、烤茶和土锅茶。

  蒸茶:一般年纪稍大一点的哈尼族人喜欢喝蒸茶,在劳动赶集或狩猎归来途中,顺手采摘新鲜的老茶叶,带回家中,用甄子蒸熟,晾干后装入特制的篾盒中备用。饮用时,取适量放入杯中,冲上沸水泡数分钟即可饮,这种蒸茶喝完后有一股糯米香味,性温醇,爽口诱人。

  烤茶:这是哈尼族人在野外劳作时在山野间待客饮用的方式,就地燃起一堆篝火,砍来一节鲜竹筒盛满清冽的山泉水,架在火上煮。同时采摘适量新鲜老茶叶,用盛具置于火炭旁,慢慢烘烤至有一股焦糊味时,待筒中水烧开后用手将烤茶揉碎人竹筒中,煮片刻后倒去茶渣即可饮用,有鲜竹清香味和茶叶芳香味,甘甜可口。

  土锅茶:哈尼族的土锅茶又称待客茶,是一种古老而方便的饮茶法。将盛有清泉水的土锅支在铁三脚架上,待土锅内的水烧开沸腾后,再放入新鲜老茶叶,要不断加水,至少煮二至三道方可饮用,待茶煮好后,将茶倒人竹茶盅内敬客。茶汤味鲜而浓,初喝微苦,再喝回甜,使人有饮一次而终生难忘之感,饮后能助消化,解油腻除宿食。

  四、彝族饮茶习俗

  彝族饮烤罐茶、清茶、盐巴茶和油茶。

  烤罐茶:彝族十分喜欢饮用。先将茶叶放入陶制茶罐内在火上焙烤,直至茶叶烤得酥脆、略黄时,乘热将茶罐端离火源,灌人事先烤热的水少许,待罐内茶水泡沫稍息,再冲人热开水至罐满,又在火上煨煮片刻便可起罐,让茶叶沉淀一会儿,再倒出茶水即可饮用,彝族的烤罐茶色泽、香味和浓度俱佳。

  清茶:彝族的清茶,是将清澈的山泉水盛入铜茶壶,置于火塘边煨热,水温增至水面冒气时,倒适量水入煮茶罐,放茶人内,于火塘上烧煮,煮沸后用搅茶棍搅动,渐成金黄色,便用取茶罐火钳将茶罐取下来,搁置片刻待沸止,经过滤倒人茶杯内即可饮用。

  盐巴茶:这是彝族最喜欢的一种日常饮料,先掰下一块当地生产的紧茶或饼茶,砸碎后放人一陶制小茶罐内移近火塘烘烤,当听到罐内发出“劈啪”响声并散发出焦香气味时,即向罐内缓缓冲人开水,再煨煮五分钟,然后把用线扎紧的盐巴投入茶汤中抖动几下后移去,将茶罐移离火塘,再将浓茶汁分别倒入杯碗中,加开水冲淡即饮,可配吃玉米耙耙之类的食品,味道十分舒适可口。

  油茶:用茶壶煨煮茶水至沸片刻,用漏篼将茶水滤人冲茶筒,再用勺或竹片将酥油、麻籽酱、蛋清、盐巴等香料放人茶筒内,然后左手握筒,右手来回抽动筒内拉杆,待茶汤和香料均匀后,即可倒人茶杯内饮用,油茶清新爽口,醒脑利目,滋补强身。

  五、拉祜族饮茶习俗

  拉祜族饮烧茶、烤茶和糟茶。

  烧茶:拉祜族习惯的一种饮茶法。将新梢采下的一芽五六叶鲜茶直接在明火上烘烧到焦黄,再放人茶罐内煮饮。

  烤茶:是拉祜族一种古老而普遍的饮茶方法。先将小陶罐在火塘上烤热后,放入茶叶进行抖烤,待茶色焦黄时,冲入开水,去掉浮沫,再加入开水,待茶煮好后,主人先倒少许茶水自尝,以试其浓度,如茶汁过浓,可加入开水使之浓淡相适,然后再倒给客人饮用。这种烤茶,香气很足,味道浓烈,饮后精神倍增,心情愉快。

  糟茶:也是拉祜族一种非常古朴而又简便的饮茶方式。将鲜嫩茶叶采下后,加水在锅中煮到半熟后,取出置于竹筒内存放,饮用时,取出少许放在开水中再煮片刻,即倒入茶盅饮用。茶水略有苦涩酸味,饭后有解渴开胃的功能,风味特别。

  亚洲国家的普洱茶文化介绍

  早在唐代,饮茶风尚就开始传入吐蕃、回纥、西域、北疆,与中亚、东北亚草原、大漠的乳酪文化相结合,普洱茶也随之远销西藏,并走出国门销往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阮福《普洱茶记》记载:“西藩之用普洱茶,已自唐时。”唐宋时期,“茶马互市”兴起,逐步形成了连接滇、川、藏等地区并延伸至南亚、西亚的古商道。

  商人们用骡马将云南的茶、盐及内地的丝绸品等运到康藏沿线,又将藏区的麝香、羊皮、羊毛及来自的印度的珠宝、首饰运回。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以东南亚各国为中界地,经太平洋通往欧亚大陆腹地的“茶马商道”发展日趋繁荣,茶叶成为18世纪至19世界后期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清雍正七年(1729年),普洱茶作为贡茶而受到清廷赞赏,极大地促进了普洱茶国内外贸易的发展。从道光年间到光绪初年(1821-1875年),普洱茶的产销盛极一时,国内外每年有上千年名藏族商队到普洱买茶,东南亚、南亚国家如印度、缅甸(斯里兰卡)、锡兰、暹罗(泰国)、柬埔寨、安南(云南)等商人也前来普洱做茶叶生意,每年有5万多匹骡马商队穿梭于滇藏高原那连天群山和万道沟壑之间,茶马古道承载着普洱茶走向了世界。

  印度、尼泊尔是普洱茶较早输入的国家之一。从滇南普洱经滇西北至西藏、印度,相距数千里,一路由中甸出发后经乡城、桑堆、理塘、雅江到达康定沾川茂线至拉萨,经西藏江孜、拉萨等地由东亚入尼泊尔;另一路则由拉萨、日喀则等地到达印度。至今在滇西北茶马古道上,许多建筑、经书、典籍、器皿、雕刻及绘画等艺术品中,既有中原文化的艺术特征,又融入了印度、尼泊尔风格及西亚文化,呈现了异样的多元民族文化图景。缅甸、泰国等国家同样也是普洱茶较大的输入地。茶马古道南路,马帮将普洱茶从车里、佛海、打洛运至缅甸;东南路则经勐先、黎明至江城到越南莱州,再直至欧洲;西南路经由澜沧、孟连到缅甸。

  普洱茶在日本被称为“不可思议的茶叶”,拥有较广泛的消费群体。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不遗余力的推销自己的东西,而推销别人的东西恐怕只有一样,那就是普洱茶。一向对食品较为苛刻的日本人对普洱茶赞赏有加。日本《中国医报社》社长坂本敬西郎对云南普洱茶的保健作用作了精辟的描述:“云南普洱茶的绝妙之处在于经过1000多年历史,至今还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只要时常饮用就会感觉到有利尿、助消化、醒酒、减肥、健身、增强食欲的功效,不胜枚举。为了全世界更多更广的人们的健康,而应该普及饮用。”

云南普洱茶文化的介绍相关文章:

1.普洱茶文化的介绍

2.普洱茶文化的基本简介

3.普洱茶文化简介

4.普洱茶文化科技中心的简介

5.普洱茶文化研究会的简介

6.普洱茶文化的资料

307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