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饮茶 > 中日茶文化交流历史

中日茶文化交流历史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中日茶文化交流历史

  日本茶文化形成道,不过这种道在传承上也是繁琐小道,不过也是日本民族特性所保存下的文化传承,中国历来讲大道至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日茶文化交流历史,希望对您有用。

  中日茶文化交流历史

  日本本土并不产茶,茶叶“自中国渡来”,因此茶叶在日本弥足珍贵,一落地就是精神层面的,在许多个世纪里为上层贵族专享,当然更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在中国就大大地不同了,茶树起源于距今约5000万年前的云贵高原,之后神农氏“遍尝百草”而发现了茶的药用,直到西汉时期成都成为茶叶的集散中心和消费中心,再到公元780年“茶圣”陆羽所撰《茶经》问世,在八世纪的中国喝茶是一种高雅的享受。茶在中国从食用、药用而饮用经过了漫长的岁月。

  茶文化的交流同所有交流一样不是孤立而且单线的,是赋格,它伴随着经济、政治乃至宗教等等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数次对日封赠,无数次款待来华遣唐使,多名僧人住华多年甚至老死中国。所幸,那些唐物中的大部分完好地保存在唐昭提寺内。

  只是,当日本的僧人们集合在菩提达摩的像前轮流喝同一只碗里的茶水,这个禅堂茶礼终于在十五世纪发展为日本的茶道。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由此,日本茶道自然成就形式上完美规范、精益求精的特点。精确到连每次茶会主客问答的话语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谁都不会因说错话而失礼,还顺便形成了日本文化独有的“摆饰学”。在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上,这是一个重要的时代。日本本土培植出的茶叶不适宜泡饮,只能抹或煎,进口中国茶的成本又极高。中国,1369年开始平民皇帝朱元璋命令进贡芽茶,不但触发了炒青制茶法的诞生,而且令炒青绿茶独步于世,更步入了寻常百姓家,“柴米油盐酱醋茶”算是齐了。红、白、黄、黑、绿、乌龙六大茶类上百种茶品为中国文士茶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沃土,茶会成为文人雅士抒发自我的舞台。“茶艺”之“艺”,据《韵会》:才能也。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哦!拿茶垫出来的。

  十四至十六世纪开始,中日茶文化分道扬镳,各自发展。日本以抹茶和煎茶为主的茶文化终于脱离中国茶文化的影子,走上“和、清、静、寂”的茶之道。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的关系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对中国人来说从来就是一很生活化的玩意儿,属于生活必需品。在唐朝陆羽写茶经之前,其实作为茶树原产地的中国,对于这种植物利用己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在陆羽之前,茶并不是一个系统的文化体系,而是一种生活资源而己。正是陆羽的出现,将茶提升到了朝野痴迷的程度,使喝茶从一种日常生活的举动,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成为一个文化系统。

  日本茶道发源于中国的唐朝,公元804年到达唐朝的空海和805到达唐朝的最澄,将茶带回日本,而陆羽的茶经普遍认为成书是在780年,所以日本最初从中国吸收过去的, 己经是一套经过陆羽总结的,关于茶的完整的文化体系。

  日本茶道和佛教禅宗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被后世誉为日本茶道开山祖师的村田珠光,就是日本著名禅僧一休和尚的弟子,曾经跟随一休学禅。他对于禅法有所领悟后,就在茶道中融入了禅的元素,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时至如今,日本茶道中到处可以看见禅宗的元素。当今日本抹茶道的三大门派是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家的家元(即掌门人)和迹目(即接班人),都必须要去京都的禅寺中参禅。日本的茶人们认为,只有注重内心的修持,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茶人。成为一个茶人,其本质是成为一个修行人,而不是一种谋生的职业。

  由于日本并非茶树的原产地,日本的茶树最早都是中国带去培育而成,基本上都是己经经过人工培育相对比较成熟的品种,而且加之日本适合种茶的地区和中国相比要狭窄得多,地理环境也不如中国各个茶区之间差异那么大,因此,日本茶树品种相对来比较单一,在相对原始的制茶条件下,如果没有丰富的茶树品种作为资源,日本缺乏以不同茶树品种所带来的风味差异为基础,在茶叶种植、加工上进行创新的能力。

  在而中国不同,由于茶树原产地在中国,使茶树的栽培与驯化,在中国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中国适宜种植茶树的地区纬度跨大,地理气候条件迥异,使得中国和个地区的茶树品种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为中国人在茶树的种植、育种,茶叶加工上进行不同的尝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由于上述品种的优势,使得中国的茶道,有机会在丰富的茶树资源的基础上,将不同品质的茶树鲜叶,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制作成各种不同口味的茶叶,使得国人可以在丰富的茶叶产品前随意挑选适合自己的品种。

  因此,中国的茶道,并非仅仅只是泡茶的技巧,而是从育种,种植,加工到最后冲泡品饮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的广度从中国的北方的茶区山东、河南、陕西一线,一直到大陆的最南端,从东海之滨,一直延伸到青藏高原。每一个产茶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茶树品种,并有期所对应的一套种植、加工、冲泡体系。

  这种以不同的地区不周的茶叶为基础的茶叶产品体系,是中国茶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忽略了这一点,而只是将中国茶道局际于茶桌之前,茶盘之上,那实在是太过小看中国茶了。

  日本茶道,由于缺乏上述的茶树品种多样性,使得日本不可能诞生出如中国这样丰富的茶品产品体系,使得日本的茶道在广度上缺乏发展的空间。

  不过日本人从来也没有为这样的局限性担心过,因为他们己经从茶中,找到了其他的东西。日本文化在平安时代之前,基本上是在广泛吸收中华文化的精华,而从平安时代后期,日本本土文化逐渐开始活跃起来,加之佛教的传和以及社会的动荡,使得日本逐渐发展出侘寂这一审美观点,不再继续将华丽的盛唐审美情趣当做唯一,而是开始走向更加自然、朴拙这一方向。当千利休最终将侘寂这种审美观点和茶道完美融合后,日本的茶道的精神也就被确定下来,这所追求的并非是茶的味道,而是一种“茶的味道的味道”。

  虽然传统的日本茶道同样对于茶汤的味道有着严格的要求,但这个要求并非停留在感官体验的嗞味上,而是通过一系列仪式化的程序,将这种对于味道的追求,转化成了一种对于味道之外的“味道”。正是对于这种茶之外的味道的追求,才使得诸如庭院的规划、茶室的布置这类的茶本身并无紧密关联的内容成为茶道中不可疏忽的内容。

中日茶文化交流历史相关文章:

1.中日茶文化交流史的简介

2.中日茶文化的历史渊源是怎样的

3.中日茶文化交流的体现

4.两宋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异同

5.中日茶文化的比较

6.日本的茶文化论文欣赏

329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