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种植>

种植牛蒡的方法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牛蒡是以肥大肉质根提供食用的蔬菜,叶柄和嫩叶也可食用。除作蔬菜外,牛蒡的果实和根均可入药。那牛蒡如何种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种植牛蒡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牛蒡的方法

  一、栽培季节。牛蒡在露地栽培,春、秋两季均可播种,以春播为主,秋季栽培可于8月上旬至9月初播种,温暖地区12月即可收获。

  二、选地、整地和施基肥。种植牛蒡宜选择地势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壤土或黏壤土地块。牛蒡忌连作,应实行3-5年的轮作,前茬以谷类作物或叶菜类较适宜。地块选好后,耕深40-50厘米,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或堆肥2500-3000公斤,混入30公斤过磷酸钙和20公斤氯化钾,翻入土中,耙平。做2-3米宽(连沟)的高畦,或宽65-70厘米、高15厘米的高垄。

  三、播种。将种子用清水冲洗,放入1000倍甲氧乙氯汞液中浸1小时,捞出放在清水中再浸24小时,取出播种。

  牛蒡采用田间直播、条播、点播均可。条播时按30厘米的行距开浅沟(沟深3厘米),每亩用种量500克左右;点播的行株距为30厘米×20-25厘米,每穴下种4-5粒。播后覆土2厘米,若土壤过湿,覆土可薄些。3月上中旬播种的播后需10-15天出苗;4月初播种的,播后7天左右即可出苗。

  四、田间管理。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间苗,条播的苗距8厘米左右,点播的每穴可留2苗。幼苗有5片真叶展开时,要及时定苗,条播的留苗距离为20-25厘米。从出苗至封行前,应中耕2-3次,前期中耕除消灭杂草外,还可松土、提温;封行前的最后一次中耕应结合向根部培土。对杂草偏重的地块,在播种后至出苗前,每亩用酪素乳剂80-100毫升,对水10公斤搅拌均匀后喷洒地面。牛蒡需肥量较多,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生育期一般要追3次肥。第一次在定苗后,每亩用尿素10-15公斤。第二次在植株旺长期,春播的约在5月上旬至6月下旬,秋播的温暖地区约在9月下旬,每亩用尿素10公斤。第三次追肥在肉质根开始膨大期,春播的约在7月上中旬,秋播在封冻前,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秋播牛蒡在封冻时要灌一次封冻水,大致在小雪至大雪期间,具体灌水时间宜在夜冻昼消时为最佳,地表不应结冰。

  五、采收。播种后100-130天为采收适期。通常3月上旬播种,6月中旬可开始采收,亩产约1000公斤;9-11月采收,亩产为1500-2000公斤,温暖地区直到翌春4月上旬可随时采收,春季收获亩产可达3500公斤。秋播的,从12月上旬至翌年4月上旬可随时采收。

  种植牛蒡的技巧

  一、选地 种植牛蒡的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底层无石头、树根等),排灌顺畅的沙壤或半沙壤土,PH值在6-7.5之间。土壤粘重,地下害虫较多,灌排条件差和地下水位高的土地不能种植牛蒡,否则肉质易开裂、分杈,诱发沤根等病害。

  二、翻耕晒地、熟化土壤 种植牛蒡的土地,必须在播种前15-20天进行翻耕,结合耕地每亩撒施腐熟厩粪3000kg,并与土壤混合均匀。若PH值低于6的,翻耕时每亩撒施生石灰80-100kg。晒地期间注意打碎田间大土块,耙细耙平为开沟作畦奠定基础。

  三、开沟、施基肥和作畦

  1、开沟与基肥施用 通过翻耕炕晒后的土地,能杀死一部份病菌和杂草,且表土松软肥沃,为牛蒡的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开沟,一般是用旋耕开沟作畦机进行。这种机器开沟不仅工效高,而且旋耕的深度(80-100cm)符合牛蒡肉质根生长发育的需要,生产出的产品细长均匀、分杈少、商品合格率高。开沟时先用N.P.K为15 :15 :15的三元复合肥每亩80-100kg,按80cm的行距撒施于开沟机的前方。然后开动机器依次开沟。若开沟机旋耕不到的地方,以人工深挖后作畦。

  2、作畦 经旋耕机开挖过的“沟”,土层深厚松软,浇水后易下沉渍水,不太适宜牛蒡的中后期生长,为解决这一矛盾,须在开沟机开好“沟”后再行人工作畦。方法是将操作沟(即行间)内的松土提到畦面上,边提土边用脚踏实畦面表土,使播种畦的土壤落实而又较疏松一致,有利保持良好的墒情。作好的畦面一般高25cm、宽40-50cm;操作沟深不低于20cm、宽40-45cm。最后在畦面的中心,开一条深5-6cm的小浅沟,为浇水后播种奠定基础。

  四、种子处理

  1、热水烫种 为促进牛蒡出苗快而整齐,播种前需用55-65℃热水烫种,种水比为1:5。烫种时用棒子不停地搅动种子至水温降至30℃时,再换凉水继续浸种12-24小时。

  2、药液浸种 用0.5-0.8%的高锰酸钾浸种1小时杀死种表病菌。然后用清水洗干净即可播入沟内。

  3、药粉拌种 用种重的0.8-1.0%的药粉拌种,防治苗期病害,常用于拌种的药粉有25%的多菌灵,70%的甲基托布津,90%敌克松原粉,40%瑞毒铝铜等。其方法是将干种装入塑料袋或大口瓶内,再放入所需药粉,然后将袋口或瓶口封严,并摇动种子,使药粉均匀粘糊种子表面(注意:干种拌干药粉,切勿加水)。

  五、播种覆膜 播种前先在播种沟的一侧施入复合肥20kg和尿素10kg/亩,作为幼苗所需的追肥。然后在沟内浇足底水,待水渗透后按8-10cm的株距播入1粒饱满的种子,再撒施呋喃丹或涕灭威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每亩用量3kg左右。施药后覆盖1:1的细土粪于子种上,厚度1-2cm(以种子不外露为原则)。过厚过浅都不利于出苗和影响幼苗及将来肉质根的生长。 播种及覆土后要及时在畦面的两侧各开一条平直的压膜沟,并及时覆盖地膜。若播种的当天不能及时覆盖地膜者,第二天覆膜前一定要补浇一次“跑马水”后再覆盖地膜。否则影响全苗。

  六、田间管理

  1、破膜练苗 覆膜后要进行田间调查。一查覆膜情况是否达到保湿保墒情的要求,若有破孔及时用细土封严压实。二是查出苗已否(牛蒡播种至出苗约需7-9天),待苗出80%以上时,用刀片对准幼苗正上方划十字练苗。小苗一片真叶时追施一次提苗肥,每亩用人畜粪液15-20担,从膜孔灌入)。追肥后及时用细土将膜孔及播种沟封严压实,防止水分从膜孔蒸发,同时还可起到除去沟内杂草的目的。

  2、追肥和灌水 牛蒡3-4个真叶时,根据其田间群体和个体长相及时补追一次复合肥,一般每亩田用量40-50kg,于灌水前破膜深施于两株中间。灌水后2-3天行一次清沟培土。方法是将操作沟内土挖起捣碎均匀地覆于畦面及培于牛蒡根际。 牛蒡性喜湿润土壤,怕涝又怕干旱,适宜肉质根生长的土壤湿度为70-80%。因此,地膜覆盖栽培易获优质高产。 在牛蒡的生长前期一般不灌水,对必须灌水的高燥地,应选晴天上午灌半沟水进行调节。中后期的灌水与追肥结合进行,或选晴天中午进行。一般15-20天灌一次。秋冬季降雨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并撒施草灰降低田间温度,防治沤根及叶片病害引起的早衰而出现减产。

  3、根外追肥 在牛蒡叶片生长盛期用1:300-350倍的磷酸二氢钾和1:800倍的硼砂溶液(16型喷雾器KH2PO4为50g.B.20g)于下午4:00后均匀喷雾叶片正反面(特别注意喷施功能叶),5-7天一次,连喷3次,可促进植株营养物质的转换,提高产量和品质。

  七、病虫防治

  1、病害 牛蒡的病害主要有茎腐病、黑斑病、褐斑病和白粉病。防治上要注重以农业防治为主;施用腐熟农家肥,深沟高畦规范化栽培,科学使用追肥,适时排灌调节田间温湿度等是最根本而有效的防治。发病初期用25%代森铵水剂1 :600倍,72%硫酸链霉素1 :1000倍;75%百菌清1 :700倍,50%扑海因1 :700倍,64%杀毒矾1 :500倍;25%粉锈灵1 :2000倍液喷雾。

  2、虫害 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及黄条跳甲。防治上可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抗蚜威、50%来福灵、73%克螨特、5%尼索朗1:1000倍防治。

看过“种植牛蒡的方法”的人还看了:

1.牛蒡种植方法

2.如何种植牛蒡

3.牛樟种植的方法是什么

4.牛蒡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5.牛蒡子的食用方法

6.牛蒡根的功效与食用方法

7.牛蒡茶的副作用

343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