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种植 > 水稻个生育期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水稻个生育期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时间: 曹欣732 分享

水稻个生育期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水稻有好几个生长发育的阶段,它们的管理方式各不相同。那么水稻生育期的田间管理方法是什么呢?今天学习啦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水稻生育期的田间管理方法。

  水稻生育期的田间管理方法

  水稻秧田期田间管理

  (1)芽期的管理。从播种到第一片完全叶展开之前为芽期。芽期的管理主要是促使芽谷迅速扎根立针,防止倒芽、烂芽。采取抢晴天播种,排水晒田等方法。

  (2)幼苗期管理。自一叶展开至3叶期为幼苗期。秧苗生长到3叶期种子贮存的养分以全部耗尽,转为独立营养,称为断奶期。

  (3)成苗期管理。自三叶至移栽前,称为成苗期。在稀播的情况下,分蘖开始,对养分吸收增多。管理办法:一是浅水勤灌,二是施送嫁肥。

  (4)地膜覆盖保温育秧管理

  a、密封期。即从播种至1叶期以密封为主,膜内温度保持在30—35℃。

  b、揭膜期。当平均温度稳定在15℃左右,日最低温度在10℃以上时进行揭膜,要先灌水后揭膜。

  c、炼苗期。当膜内温度超过25℃,大气温度在15℃以上,就可以炼苗。揭膜炼苗期间,田间应保持一定水层,一般炼苗4—5天。

  水稻大田苗期田间管理

  (1)寸水返青,浅水分蘖。水稻移栽时,根部受到损伤,吸水力弱,抗逆性差,因此移栽后要灌深水,直播水稻田要灌浅水,分蘖阶段为了根系发达,早发分蘖,苗株健壮,浅水勤灌或适当露田。

  (2)早施分蘖肥。早、中稻分蘖期短,如绿肥和白田早稻有效分蘖期只有7—9天,三熟早稻田有效分蘖期更短,仅只4—5天;中稻也只有10—15天,因此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早追分蘖肥,促使叶色变浓,出现第一黑,这是争取早发多蘖,增加穗数的重要措施。

  1.秧苗发僵的防治措施

  (1)秧苗中毒发僵的根本办法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改善排水条件,提高耕作质量,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对发病田块,要及时排水露田,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消除土壤有毒物质,并结合增施氮、磷、钾肥减轻为害。

  (2)缺磷发僵主要措施有:增施和巧施磷肥,每亩用30—50斤磷肥作面肥或每亩用50斤石灰作基肥。对已发生的僵苗田,要及时排水露田,提高土温,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消除还原性有毒物质,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

  (3)缺钾发僵主要措施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供钾能力,增施钾肥,一般每亩增施钾肥20斤左右,对发病田块要立即排水,使稻株尽快恢复生长。

  (4)缺锌防治方法是:一是培育壮秧;二是合理灌溉;三是增施锌肥,每亩用2斤硫酸锌肥作面肥施用,提高植株对锌营养的吸收。

  2.水稻僵苗及其防治

  水稻僵苗又称发僵、坐蔸。主要发生在水稻返青分蘖阶段,一般早、中稻比晚稻严重。主要介绍中毒发僵、缺素发僵、冷害发僵和泡土发僵等类型。

  (1)中毒发僵。由于土壤有毒物质影响,根系中毒变黑,丧失生理机能,秧苗迟迟不返青,即使返青也不分蘖,甚至死苗现象,称中毒发僵。

  (2)缺素发僵。植株体内缺乏某种元素,引起稻株发僵的现象,成为缺素发僵。水稻缺素发僵类型主要有缺磷发僵、缺钾发僵和缺锌发僵等。

  a、缺磷发僵:秧苗在返青期后逐步发病。病株生长迟缓,分蘖发生迟或不分蘖,株型簇立,叶色灰绿或暗绿,叶鞘长,叶片相对变短。

  b、缺钾发僵:秧苗在返青后开始发病,移栽一个月后为发病的高峰期,病株生长停滞,植株矮小,分蘖少,上部叶片挺直,叶片挺直似丛生状,下部叶叶尖出现赤褐色条斑点,远看像火烧过一样。

  c、缺锌发僵。在秧苗移栽后2—3周发生,秧苗心叶基部中脉失绿褪色,甚至整个心叶呈白条状,下部叶片有锈斑,叶尖干枯,叶脉发脆易折断,植株变矮,分蘖发生少。

  水稻拔节孕穗期的田间管理

  拔节孕穗期是指幼穗开始分化至抽穗前一段时期。早稻约需经历25—30天,中稻30—35天,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进时期,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是: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巩固有效分蘖,促进壮杆大穗。田间管理是:适时适度晒田,巧施穗肥和病虫防治。

  (1)晒田的作用

  a、增加土壤有效养分。

  b、建立良好的株型。

  c、促进水稻壮杆大穗。

  d、改善田间小气候。

  (2)晒田的程度

  (3)巧施穗肥。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前追肥统称穗肥。穗肥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10—20%,一般每亩追尿素20斤左右。

  (4)病虫防治。稻穗发育阶段正处在高温季节,禾苗生长旺盛,通风透光条件差,容易发生纹枯病以及螟虫、稻纵卷叶螟和飞虱等病虫害,应根据区植保站病虫情报及时防治。

  水稻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

  从抽穗到成熟阶段,又称后期,早稻为25—30天;中稻30—35天。生育特点是以谷粒充实期为主的生殖生长时期。虽然穗数、粒数已成定局,但结实率仍在变化中,粒重也在增长,因此田间管理主要抓好几点:

  (1)湿润管水。水稻结实期管水原则是干干湿湿,以湿为主,采取干湿交替的灌水方法,保持根系活力,吸收养分,制造更多的光合作物。

  (2)补施粒肥。粒肥又叫壮籽肥,对叶色过于褪淡的田块可采取叶面喷施的方法,一般每亩用尿素2两加磷酸二氢钾3两兑水100斤,在晴天下午四点以后喷雾。

  (3)适时收割。收割过早,粒重减轻,影响产量,出米率低。收割过迟,落粒损失大,碎米多。一般要求全田稻谷有85—90%黄熟、枝梗成黄色即可收割。

  水稻田间管理方法

  1、全面实行节水灌溉技术。

  (1)插秧后,应立即建立苗高1/2~2/3的深水,以不淹没秧心为好,以水护苗,促进返青。

  (2)返青后保持3厘米左右浅水层,提高水温、地温,以加速土壤养分转化,促进分蘖。分蘖末期要落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3)实行井水增温灌溉。要昼停夜灌,采取设晒水池、延长灌水渠、加宽进水口、表层水灌溉等增温措施,防止或减轻水温低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灌水要在日落前1~2个小时到日出后1~2个小时之间进行。

  (4)晒田。当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的80%时,要对长势过旺、较早出现郁闭、叶黑、叶下披、不出现拔节黄及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块,撤水晒田5~7天;相反则不晒,改为深水淹。晒田程度为田面发白、地面龟裂、池面见白根、叶色褪淡挺直,控上促下,促进壮杆。

  2、科学施肥。施肥应以降氮增磷钾为主,并提早各期追肥。为了促进分蘖,要在插后及时施肥,并以速效氮肥为主,促进分蘖。蘖肥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水稻返青后立即追分蘖肥,硫酸铵8~10公斤/亩,第二次在水稻7叶~8叶期左右再追硫酸铵8~10公斤/亩。

  3、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1)除草。要使用安全高效除草剂。选用当地农技部门推荐使用的,在土壤中持效期较长,对水稻无抑制作用的高效、安全杀稗剂—苯塞草胺加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除草。方法是插后5~7天,亩用苯塞草胺80克加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10克做毒土,均匀撒施,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或用必宁特40克加扑草净100克于插后5~7天施药防除,对葡茎剪股颖有较好防效。对于三棱草、驴耳菜较多地块可采取威农或草克星二次用药或杀阔丹防除,也可于6月中旬用苯达松加二甲四氯防除。水葱多的地方要用莎多茯加瑞飞特防除。对由于缺水造成草荒严重的,灭稗用50%二氯喹林酸防除。在人工、化学除草的基础上,池埂子要割两遍,改善水稻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2)防虫。在水稻潜叶蝇、负泥虫发生初期用“功夫”或来福灵单独施用,亩用量均为20毫升,对水800~1000倍喷雾;六月末至七月初,茎杆粗壮、心叶甜度高的植株品种易受二化螟的危害,在发病初期采用18%杀虫双撒滴剂或锐劲特乳油防除效果明显。

  水稻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一、水的管理

  (一)浅水灌溉或间歇灌溉。水稻插秧后,由于根系的吸收水肥的能力较弱,此时,外界气温高、风大,叶片的蒸腾作用比较大。因此,插秧后,应立即建立水层,一般灌苗高的1/2~2/3深水,以不淹没秧心为好。这样不但可以防止叶片的蒸腾失水造成干枯,而且也可防止低温秧苗受冻,起到以水护苗的作用。

  水稻返青后,应将水放浅,保持3~5厘米的浅水,这样有利于提高水温、地温,特别是今年的阴雨天气,水浅温度在15℃以上,出点太阳很快会使水温升高,这样有利于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健壮,也就是泥温相对比水深的要高些,出根快些,能多发新根,秧苗早分蘖、快分蘖。或者水稻返青后采取间歇灌溉,即一次灌3~5厘米浅水,待自然落干,等到脚窝有水、田面无水时再灌一次水,如此循环。

  (二)晒田。晒田是指水稻分蘖盛期后到幼穗分化前的排水晒田,是我国水稻灌溉技术中的一项独特的措施。一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新土壤环境,促进生长中心从蘖向穗的顺序转移,对培育大穗十分有利。二是调整植株长相,促进根系发育,促进无效分蘖死亡,使叶和节间变短,秆壁变厚,植株抗倒力增强。

  高产栽培中,当全田总苗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常采取排水晒田措施,以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和结实率。当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的80%时(6月上中旬),也就是水稻接近有效分蘖终止时,要对长势过旺、较早出现郁闭、叶黑、叶下披、不出现拔节黄及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块,要撤水晒田5~7天,相反则不晒,改为深水淹。晒田程度为田面发白、地面龟裂、池面见白根、叶色褪淡挺直,控上促下,促进壮秆。晒田常根据气候、土壤、施肥和秧苗长势不同而掌握不同的晒田时期与晒田程度。晒田一般多在水稻对水分不甚敏感的时期进行,以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较适宜。晒田程度要视苗情和土壤而定。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应早晒、重晒,以人立不陷脚,叶片明显落黄为度;相反则应迟晒、轻晒或露田,田中稍紧皮,叶色略退淡即可。晒田不宜过头或不足,要灵活掌握。

  (三)增温灌溉。由于白天灌水会降低稻田的水温、地温,影响水稻的生育,导致蘖数不足、生育拖后。因此,灌水应当在日落前1~2个小时到日出后1~2个小时之间进行。特别是井水灌溉的稻区,更应注意。不仅要昼停夜灌,而且要采取如设晒水池、延长灌水渠、加宽进水口、表层水灌溉等增温措施,防止或减轻水温低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四)经常检查加固田埂,防止漏水。水田田埂应经常检查,防止漏水。漏水会造成除草剂效果差和影响水稻正常生长,施肥后的肥水流入其它稻田导致别的地块贪青,而该稻田又长得不好。另外还会加深其它稻田水层,引起池埂连锁毁坏等。因此,水稻插秧后,要经常检查修补田埂。

  二、分蘖肥的施用

  水稻返青后需肥量逐渐增加。此时,由于温度一般仍较低,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的少,又由于基肥是全层施,根系多分布于表层土中,因此,养分供应不足,应及时施用分蘖肥。分蘖肥主要是氮肥,一般占整个生育期的20%-30%。

  (一)施肥量

  分蘖肥主要是氮肥,一般占整个生育期的20~30%。尿素3~5公斤/亩,或一般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少施,土壤肥力低的地块可多施,壮苗早插的可少施,弱苗晚插的可多施。同时要注意水稻锌肥的施用(详见水稻缺锌及施锌技术)。

  (二)施肥方法

  一是要早施,由于氮肥的肥效慢,施肥后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因此应早施分蘖肥,一般返青后立即施用。二是要看苗施肥,先用分蘖肥的80%全田均匀撒施,其余20%就看田间长势,长势好的地方少施,长势较差的地方多施。这样全田长势能达到基本一致。施肥后,田间要保有水层,不能排水,自然落干后灌水。另外,雨天及上午露水未干时不要施肥,以免叶片粘上.化肥.,烧坏稻苗。

  三、病虫草害的预防及防治技术:

  1、虫害:主要有稻蓟马、稻苞虫。使用乐果、多杀菊酯防治稻蓟马,使用晶体敌百虫防治稻苞虫。

  2、病害:主要是稻瘟病,使用三环唑、稻瘟净防治稻瘟病。

  3、草害:选择对杂草杀伤而对秧苗无伤害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对杂草较多的田块采取人工除草除稗。


猜你感兴趣:

1.水稻插秧及插后管理要点

2.红薯中期田间管理技术方法

3.棉花田间的管理方法要点

4.水稻种植管理技术方法介绍

5.高产玉米不同时期的田间管理方法是怎样的

675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