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什么是量化宽松量化宽松造成的影响

时间: 谢君787 分享

  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那么你对量化宽松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量化宽松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量化宽松的介绍

  量化宽松(QE:Quantitative Easing)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

  在经济发展正常的情况下,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一般通过购买市场的短期证券对利率进行微调,从而将利率调节至既定目标利率;而量化宽松则不然,其调控目标即锁定为长期的低利率,各国央行持续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即量化宽松下,中央银行对经济体实施的货币政策并非是微调,而是开了一剂猛药。

  量化宽松的实行方式

  央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放松银根:改变货币价格(即利率)或改变货币数量。多年以来,正统的货币政策一直以一个政策杠杆为中心。然而,随着通胀率回落、短期实际利率逼近零点,从原则上说,央行可以后一种方式、即数量杠杆来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的是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如果经济处于通缩状态,那么即使名义利率为零,实际利率也会保持正值。2000年日本面临的情况就是如此--名义利率已降至零点,但在实际利率为正值的情况下,低迷的货币需求仍不足以令货币政策发挥效力。这就是过去所说的“流动性陷阱”。

  央行放松银根的非常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央行可以通过与外界沟通或量化宽松等方式,培养短期利率将长期保持低位的预期。事实上,2001年3月-2006年3月,日本央行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再如,2003年8月,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在公报中称“适应性政策将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也是此类放松银根承诺的事例。第二,央行可以扩大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以左右通胀预期。第三,央行可以改变其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如果投资者将不同资产视为非完全替代品,央行买进特定资产的操作就会对资产价格产生明显影响。就此而言,最好的例子就是长期美国国债。从理论上说,美联储可以大规模买进美国国债,以抑制收益率上升;日本央行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期间,就曾进行这种操作。上述三种量化宽松的方式虽然概念不同,但在操作上可以相互替代。

  量化宽松的实施阶段

  以美联储实施的量化宽松为例,其政策实施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零利率政策

  量化宽松政策的起点,往往都是利率的大幅下降。利率工具失效时,央行才会考虑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来调节经济。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隔夜拆借利率由5.25%降至0%到0.25%之间。

  补充流动性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至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期间,美联储以“最后的贷款人”的身份救市。收购一些公司的部分不良资产、推出一系列信贷工具,防止国内外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出现过分严重的流动性短缺。美联储在这一阶段,将补充流动性(其实就是注入货币)的对象,从传统的商业银行扩展到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主动释放流动性

  2008年到2009年,美联储决定购买3000亿的美元长期国债、收购房利美与房地美发行的大量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这一阶段,美联储开始直接干预市场,直接出资支持陷入困境的公司;直接充当中介,面向市场直接释放流动性。

  引导市场长期利率下降

  2009年,美国的金融机构渐渐稳定,美联储渐渐通过公开的市场操作购买美国长期国债。试图通过这种操作,引导市场降低长期的利率,减轻负债人的利息负担。到这一阶段,美联储渐渐从台前回到幕后,通过量化宽松为社会的经济提供资金。

  量化宽松造成的影响

  这一在当前几乎普及全球的非常规政策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通货紧缩预期的恶化,但对降低市场利率及促进信贷市场恢复的作用并不明显,并且或将给后期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一定风险。

  第一种情况,如果量化宽松政策能成功生效,增加信贷供应,避免通货紧缩,经济恢复健康增长,那么一般而言股票将跑赢债券。

  第二种情况,假如量化宽松政策施行过当,导致货币供应过多,通货膨胀重现,那么黄金、商品及房地产等实质资产可能将表现较佳。

  第三种情况,如果量化宽松政策未能产生效果,经济陷入通缩,那么传统式的政府债券以及其他固定收益类工具将较为吸引。

  量化宽松极有可能带来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央行向经济注入大量流动性,不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但是,一旦经济出现恢复,货币乘数可能很快上升,已经向经济体系注入的流动性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将直线飙升,流动性过剩在短期内就将构成大问题。

  量化宽松政策,不仅降低了银行的借贷成本,也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现在全球同此凉热,各国政府都在实行超低利率,其本意是希望经济迅速复苏。但结果事与愿违,那些本该进入实体经济的量化宽松货币,在有些国家却流入了股市,比如美国,在经济基本面根本没有利好的情况下,股市却扶摇直上,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一度冲破11000点,10月18日创下11143.69的高点。

  中国应对全球量化宽松的措施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表示,应对新一轮的全球量化宽松政策的政策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积极对冲短期资本流动对国内基础货币供给的冲击,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稳定。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会刺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传递到国内,最终还是取决于国内的货币条件。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稳定是预防新一轮价格上涨的核心保障。考虑到中国经济政策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举足轻重的影响地位,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稳定同时也有利于预防进口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其次,利用减税、放松市场准入等措施,降低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供给面带来的负面冲击。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会进一步恶化国内企业生存条件,需要为企业减负。最好的手段是兼顾长短期利益的减税、放松市场准入等措施。再次,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空间。如果面临新一轮的短期资本流入冲击,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会起到两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通过汇率自身的波动削弱投机资本的继续流入;二是降低进口商品价格。最后,呼吁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特别是呼吁储备货币发行国考虑其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加强货币纪律。

  当然,要想彻底改变中国货币政策受制于人的状况,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等。各级政府尤其应注意进口替代型产业的发展,诸如替代型能源、机械产品等,扩大对石油等大宗商品的进口,尽快建立起能源储备机制。同时,最重要的是发展国内相关产业,从而解决经济不平衡的风险,减轻输入型通胀的压力。特别要增加农业投入,加大对于农业生产的补贴,努力增加粮油肉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强化市场监管,缓解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压力。此外,中国应推动中欧经济合作,同时加强与印度、巴西、俄罗斯的协调,要求美日控制美元贬值速度。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虽然不是美国的主要目标,但也受到美国“四次量化宽松”的冲击,通胀和热钱压力很大。如果这些国家能联手合作,一方面可以缓解中国所受的压力, 另一方面可对美日推动的贬值政策形成牵制,避免货币战争恶化。
看过“量化宽松造成的影响”的人还看了:

1.“量化宽松”英语怎么说

2.2016年秋季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3.大陆与台湾报刊字母词使用情况考察论文

4.万应灵丹的成语接龙

5.货币政策的论文

6.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论文

什么是量化宽松量化宽松造成的影响

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那么你对量化宽松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量化宽松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量化宽松的介绍 量化宽松(QE:Quantitative Easing)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67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