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乾隆皇帝简介(2)

时间: 乐平763 分享

  乾隆帝为了表达自己对皇后的尊敬、礼敬,做了最后的努力:

  第一,推恩母家。乾隆帝为了报答孝贤皇后,格外照顾她的娘家人:“故宠侍后族,先后膺五等封爵者,富察氏凡十四人。”(《清宫述闻》)一个家族就有14 人封有爵位,可真是太离谱了。所有这一切的荣宠,都是来源于对孝贤皇后的敬爱。孝贤皇后的弟弟傅恒官至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 士,对此,乾隆帝说:“傅恒之加恩,亦由于皇后。”(《清列朝后妃传稿》)同时,还通过富家与皇家联姻的形式,荣宠孝贤的母家,比如孝贤皇后侄子福隆安娶 高宗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乾隆帝第六子永瑢娶孝贤皇后侄女为嫡福晋。

  第二,为皇后丧事大兴案狱。皇后去世后,乾隆帝异常烦闷,心情急躁 不安。所以,他看什么都不顺眼,不断处置王公大臣,兴起了一个又一个案狱。比如“永璜案”,永璜是他的长子。孝贤皇后和她的两个嫡子病逝,永璜表现得不够 悲伤,乾隆帝觉得永璜心存侥幸:“母后崩逝,兄弟之内,惟我居长,日后,除我之外,谁克肩承重器?遂至妄生觊觎。”(《清列朝后妃传稿》)意思是,永璜在 觊觎太子之位,永璜究竟有没有这种想法,并无确切史料。但是,遭到父皇如此打击,永璜早已晕头转向,诚如乾隆所说:“若将伊不孝之处表白于外,伊尚可忝生 人世乎?”(《清列朝后妃传稿》)永璜不久在惶恐中去世。比如“光禄寺案”,他认为光禄寺这些人办事不认真,应付他,准备祭祀用的桌张不干净:“光禄寺所 备饽饽桌张俱不洁净鲜明。”(《清高宗实录》)于是,他处置了光禄寺大批官员。比如“剃头案”,在孝贤皇后丧期内,发生了总督周学健、塞楞额,巡抚彭树 葵、杨锡绂等地方大员剃头的事件,其中,好多省份的大小官员也都纷纷剃头,乾隆帝大怒,杀一儆百,将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赐令自尽,对其他官僚也给予不同惩 处。此外,他还不断兴起了其他的案件,惩处了好多人。

  第三,作文追思。乾隆帝是一位诗文俱佳的帝王,一生传世的诗作就有4万多首,居历代帝王之冠。孝贤皇后去世后,乾隆帝的风流才情便多有展示,但那不是附 庸风雅之作,而是发自肺腑的动情之作。比如,在孝贤皇后丧满百日的时候,写了一篇《述悲赋》,句句含情,字字珠泪,感人肺腑。其中“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 而莫知”(《述悲赋》)之句,让人读之落泪。再比如《悼皇后》中有 “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 ”(《乾隆御制诗文集》),更是表达了对皇后的殷殷之情。这里“梦熊”缘自《诗经.小雅.斯干》:“维熊维罴,男子之祥”,也就是说,梦见熊罴,则是生男 孩的征兆。

  第四,睹物思人。孝贤皇后薨逝后,乾隆帝在其曾经居住过的长春宫建立纪念馆,在那里保存了皇后生前的所有陈设:“凡平日所御 奁具、衣物,不令撤去。”(《清宫述闻》)并且,每到年节,都在那里张挂孝贤皇后的画像,乾隆帝会经常到那里去凭吊皇后。这种情况延续了几十年,一直到乾 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退休,新皇帝登基,才告结束。

  第五,为皇后圆梦。大家可能没听说过谁生前为自己要谥号。所谓谥号,就是 皇帝对死者的盖棺定论。活人一般忌讳这个事情,可是,皇后富察氏却在生前向乾隆帝要谥号。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帝的慧贤皇贵 妃薨,乾隆帝为她拟谥号。当时,议定的谥号为“慧贤皇贵妃”。本来,一般人听到这个谥号不会有什么反应。可是,皇后富察氏听到这个谥号后,竟然哽咽起来, 她对乾隆帝说:“我朝,后谥上一字皆用‘孝’字,倘许他日谥为‘贤’,敬当终身自励,以副此二字。”(《清列朝后妃传稿》)皇后的意思是,如果将来给我谥 号为“孝贤”,那我将终生为之努力。而说到富察皇后的谥号“孝贤”二字,就不得不提乾隆的另一位宠妃,慧贤皇贵妃了。

  乾隆皇帝为政举措

  政治

  缓和矛盾

  弘历即位后首先缓和雍正时期造成的政治紧张气氛。乾隆初年,为了缓和紧张的政治气氛,调节矛盾,改善各方面的关系,还对雍正的政策做了较大的改变和调整。

  乾隆初年,弘历不讳言自己“ 赋性宽缓”,但又说不能宽大无边,要济之以严。有时候,他公开说“ 政尚宽大”,宽比严好。

  他在经筵讲章中发挥这个思想,“ 宽、信、敏、公,乃圣王治世之大本,而必以宽居首“”,圣王出治,舍宽其何以为敷政宁人之本哉” 。

  弘历晚年的诗句中也说“ 政实宜宽弗宜猛”但在绝大多数场合,总是宽严并提,把两者看做因时而异,相辅相 成的“,宽以济猛,严以济宽,政是以和”,这是乾隆认定进行统治的不二法门。

  重视吏治

  弘历把雍正年间因贪赃被革职的官吏一齐复职,对贪污案不予追究,放松对官吏的考绩,结果吏治又坏,贪风再起。弘历觉察后,从乾隆三年(1738年)起他开始严肃处理侵贪案件,将性质严重,核实无误的贪污犯即行正法。

  乾隆六年(1741年),弘历处死了纳贿银千两的兵部尚书兼九门提督鄂善。从乾隆二十年(1755年)开始到四十年代,还处死了十余名职位很高的巨贪,如云贵总督恒文、云南布政使钱度、山东巡抚国泰、陕甘总督勒尔谨、浙江巡抚王亶望都被赐死、正法。

  乾隆初中期,弘历重视吏治,首先他重视官吏的选拔,他强调官吏应该年富力强,五十五岁以上的官吏要详细甄别,六十五岁以上的官员要带领引见,能否继任他要亲自定夺。他将不称职的官吏分成八类: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疲软无力、不谨、贪、酷,并给予不同的处理。在乾隆一朝,因考绩不合格受到降级或处分的官吏达六万多人。第二,禁止向皇帝进献,在初中期他禁止各省大员向皇帝进献方物、土产。第三,注重考绩,为了整顿吏治,弘历严格运用“京察”、“大计”考核官吏,过去那些不用考核的藩臬(布政史与按察司),也要考绩。他要京官以密折报告属吏是否贤良。第四,注意解决官员及其家属的生活费问题,给京官加薪,给外官发放养廉银,使官员安心职守。第五,处置贪官。这是指初中期的情形。

  人才驾驭

  弘历善于驾驭群臣。乾隆初年,朝廷中以鄂尔泰与张廷玉为代表的满汉两派斗争十分激烈,互相拆台。弘历不是打一派拉一派,而是对他们都进行严厉警告,并采取抑制手段,不让一派打压另一派,始终让他们保持平衡,避免了大分裂。

  弘历重视对宦官的约束。即位后就发表上谕,告戒太监不得越轨。“若太监略有放纵,许内务府总管先斩后奏。”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弘历将泄露朱批的太监高云从处以磔刑。

  勤政安民

  弘历总是卯时(早上五时至七时)起床。要是夏天,这时天已亮了;要是冬天,五更才尽。在军机值班的十多人,每晚留一人值班。恐怕第二天一早有事,非一人对付得了,便每日轮一人早上班相助,于是也在五更上班。平时大家不知弘历何时起床。但从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后,弘历从他寝室出来,每过一门,必响鞭炮一声,凭此就知道乾隆圣驾已到乾清宫了。这个时候,要燃一寸长的蜡烛天才亮。军机处的十多人,过五六天才轮上一个早班,已觉辛苦,但弘历则是天天这么早就上朝了。

  平时无事时弘历也是如此。当西北用兵征准噶尔部和回疆之时,军事情报到达,即使是半夜,弘历也一定要起来亲自过目,如有要事立即召集军机大臣指示机宜,说很多话。赵翼作记录,有时从起草到恭楷誊正,得要一两个时辰,这时弘历还披着衣服等他。

  八旗生计

  八旗制度创立于关外时期,适应战事情况,是清朝的根本制度。清军入关后,随着统治的确立,八旗子弟被清朝帝国供养起来,“以清语骑射为本务”,不工、不农。不商。当兵者按一定标准发放钱粮,然而兵额有限,钱粮标准是祖宗定下的,不能调整。

  八旗生计问题康熙末年出现,到乾隆时就很严重了。为此,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增加兵额,添加“养育兵”;政府拨款给八旗子弟还债;资助部分在北京的八旗子弟迁居东北开荒等,然而效果都不理想,增加兵额远远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加重帝国财政负担又不能增强战斗力;政府拨款给八旗子弟还债助长了八旗子弟“等靠要”的心态;养尊处优惯了的八旗子弟也不愿意到东北开荒。这个问题困扰了此后历代清帝,直到清帝国灭亡。

  军事

  军事思想

  弘历认为战争对于国家是十分必要的,“非师旅征伐,则梗我王化者无以伏惩创,不敢抗干”(《清高宗实录》卷五百九十九)。强调战争要合于王道,对内戡乱伐暴,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对边远地区和外国,“怵之以威”,即以武力威慑或必要时的出兵征讨,抵御外侮,绥靖边圉,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统一。他一再声明,其“十全武功“并非穷兵黩武之举,非此不能确保父祖开创的江山社稷,巩固大一统的局面。击退廓尔喀入侵西藏之后,针对当时武备渐致废弛,官兵习于晏安的现实,他在《十全记》中强调指出:“乃知守中国者,不可徒言偃武修文以自示弱也。彼偃武修文之不已,必致弃其故有而不能守。”

  维护统一

  弘历武功赫赫,在镇压边疆地区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看过乾隆皇帝简介的人还看了:

1.乾隆皇帝式的"维稳"政策历史

2.和珅为什么得宠

3.洪洞通背缠拳的简介

4.苏州简介导游词3篇

5.介绍香山的导游词

6.介绍北京的导游词3篇

170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