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百科知识 > 什么是责任心责任心的培养

什么是责任心责任心的培养

时间: 谢君787 分享

什么是责任心责任心的培养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那么你对责任心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责任心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责任心的释义

  含义:具有责任感的心态

  责任心是指对事情能敢于负责、勇于主动负责的态度。 例如社会上有些人结婚后不珍惜家庭的幸福,生活不检点、我行我素,把对方的感情和自己应尽的责任弃置脑后,最终导致家庭破裂。这就是对家庭缺乏责任心的突出表现。

  责任心的类型

  自尊与自强

  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才有责任心。责任心的缺失来自自尊的缺失,很难想像一个被长期漠视的人有很强的责任心,所以教育首先是让人有自尊。这样才能培养出人的责任心,责任心是成功的基石。

  干劲

  所以,有“位卑不敢忘忧国”的陆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名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上”的詹天佑。有责任心,是面对失败,坚强屹立,不畏挫折的意志。有责任心的人,敢于披荆斩棘,风雨无阻,勇于直面困难,从零开始。所以,司马迁的《史记》千古传承;詹天佑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铁路;鲁迅才会写出那一篇篇犀利的文章;中国女排才会获得“五连冠”。责任心是发愤图强的基础,没有责任心,发愤图强也只会是海市蜃楼。

  精神

  没有责任哪来大唐的“贞观之治”;没有责任,哪来卧薪尝胆的成功;没有责任,哪来马克思《资本论》的光耀后世;没有责任,哪来用21年心血换来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没有责任,哪来繁荣富强的今天

  责任心的培养

  要求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从小就严格要求孩子不能依赖父母,凡是自己能做的大大小小的事,如穿衣、吃饭、洗脸、洗手巾等等,都该自己去做。孩子只有从小就养成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良好习惯,才有可能逐步学会对家长、伙伴、老师和家庭、幼儿园等有关的人和事负责。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在孩子学习、自己吃饭、穿衣等等的同时,就该给他添置些小巧的扫帚、铲子、水壶、抹布等,好让他学习扫地、擦桌椅、浇花、喂小猫等家务事。家长洗脚时,要他去把拖鞋拿来;吃饭时,要他给爷爷奶奶添饭等。孩子在做这些事时,一定要向他讲清楚:爸妈对他的衣食住行等问题要负责,他也有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父母的教养态度的重要作用

  对孩子采取民主的态度,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利于孩子形成责任心。娇惯、过度保护孩子,让孩子从小养尊处优、自私自利、为所欲为,孩子成年后就会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心。让孩子绝对服从的教育方式,也只能培养出惟命是从、毫无主见、不敢负责的人。

  要培养孩子有爱心

  关心他人,善待他人,这是培养孩子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心的基础。要求孩子主动关心老人、病人和比自己小的孩子。父母生病的时候,让孩子学会照顾父母。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生日,鼓励孩子给父母送上一份生日礼物。

  让孩子信守诺言

  从小培养孩子说话算数的习惯,无论作出什么许诺,都要尽可能地实现,如果不能实现的话,一定要向孩子说明。告诫孩子不要轻许诺言,一旦许诺,就必须遵守。

  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权利

  孩子们第一次单独做事难免让人不满意,这是正常的。一杯好喝的饮料洒了,孩子只能少喝甚至不喝,这是他完全能够承担的,不需要重新给他一杯。收拾桌子时孩子打碎了碗,让他自己收拾掉,不过要小心,别划破手。我们只是在必要时提供适当的帮助,而绝不是全部包揽。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中逐渐明白,在任何时候,他们都必须对自己做过的事承担责任。

  给孩子战胜沮丧的信心

  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均非常有限,他独立做事时常常心怀良好的愿望,当事情的结果与他预料的反差很大时,常常不能接受结局。他不知所措,叫喊,发脾气,这种脾气是冲着他自己发的。他的自信心开始动摇,感到非常沮丧,仅有的判断力也随之消失。此时,父母可以平静而温和地告诉他,你已经尽力了,你做得很棒,我相信你能够挺过来。此时,父母的平静足以唤起孩子战胜沮丧的信心。

  忌用任何方式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当孩子要求自己做时,当独立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当做的结果令人满意时,父母都要热情地鼓励,适当地帮助,切忌埋怨、指责、讽刺、打骂孩子。

  改变观念,让孩子树立责任意识

  有的父母只要求孩子把学习弄好就可以了,孩子什么都不做,父母也视为理所当然。他们认为孩子学习忙,上课很累。另外孩子也少,父母们认为家务事有父母做就算了。这种观念使孩子从小就没有对家庭负责任、尽义务的意识。所以我们听到一些父母说老人病了,甚至爸爸妈妈病了,孩子也不关心,该做的也不做。如果要孩子去医院看病人,他会说“我去有什么用啊,我又不是大夫之类”的话,实际上人也应该有精神上、道义上的责任。这与你是不是医生,是不是懂得医学没有关系,它是一种感情,是种精神上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很多孩子都没有,有的孩子还说:“我学习很忙,我没有时间去”等等。他从小就没有建立起精神上的责任感、道义感。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允许孩子犯错误

  很多父母只考虑到怎么样让孩子越来越好,而不能接纳孩子犯的错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犯很多错误,父母要准备孩子犯错误。孩子犯了错误,并不是孩子就要不得了。他如果能够把错误摆在面前,对父母来说,反而是个好孩子,所以父母应该要求孩子说实话,对自己所造成的负面的结果也要负责。孩子犯了错误,父母要保持泰然自若的态度。
看过“责任心的培养”的人还看了:

1.表达责任心的名言警句

2.责任心工作评语

3.关于工作责任心的名言警句

4.关于员工责任心的心得3篇

5.责任心心得3篇

6.有关责任心语录经典大全

182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