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百科知识 > 世界管辖面积最大的市

世界管辖面积最大的市

时间: 巩诗1755 分享

世界管辖面积最大的市

  知道世界上管辖面积最大的城市是哪个吗?是呼伦贝尔!以下让小编来介绍一下。

  世界管辖面积最大的市----呼伦贝尔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世界上土地管辖面积最大的地区级城市”。市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21世纪初发现呼伦贝尔地下石油资源。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之和。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23公里的边境线,有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呼伦贝尔属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组成部分。大兴安岭以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呼伦贝尔市中部,形成三大地形单元和经济类型区域:大兴安岭山地为林区,海拔700~1700米;岭西为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草原畜牧业经济区,海拔550~1000米;草原与林地的过渡地带,多是黑钙土,适于发展种植业,形成以农牧企业为主要成分的农牧结合经济带;岭东地区为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形成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区,海拔200~500米。

  【土地资源】

  呼伦贝尔市土地总面积3.8亿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全市土地有8大类,二级分类共42种类型,耕地土壤以黑土,暗棕壤,黑钙土和草甸土为主,土质肥沃,自然肥力高。

  【草原资源】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是牧业四旗——新右旗、新左旗、陈旗、鄂温克旗和海区、满市及额尔古纳市南部、牙克石市西部草原的总称。由东向西呈规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个地带。除东部地区约占本区面积的10.5%为森林草原过渡地带外,其余多为天然草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组成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的基本生态性特征,草原植物资源约1000余种,隶属100个科450属。

  呼伦贝尔草场又可分为八大类。主要有六大类,即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丘陵草甸草原、平原丘陵干旱草原、沙地植被草地、低地草甸草场。

  【森林资源】

  大兴安岭在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之间,自东北向西南,逶迤纵贯千余里,构成了呼伦贝尔市林业资源的主体。呼伦贝尔市有林地面积1.90亿亩(含松加地区),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0%,占自治区林地总面积的83.7%。呼伦贝尔市森林覆盖率49%。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9.5亿立方米,全市森林活立木蓄积量占自治区的93.6%,占中国的9.5%。呼伦贝尔市林区的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黑桦、山杨、蒙古柞等。

  【矿产资源】

  全市探查到的各类矿产达40余种,矿点370多处。其中57处矿点已探明,主要有煤炭、石油、铁、铜、铅、锌、钼、金、银、铼、铍、铟、镉、硫铁矿、芒硝、萤石、重晶石、溴、水泥灰岩等。煤炭探明储量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和的1.8倍。

  【水资源】

  呼伦贝尔市水资源总量为286.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72亿立方米,占中国地表水资源量的1%,占全区地表水资源量的73%;地下水资总量14.6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1万立方米,高于世界人均占有量,是中国人均占有量的4.66倍。

  【野生植物】

  呼伦贝尔市野生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共有野生植物1400多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达500种以上,主要有野生药用植物、野生经济植物、野生油料植物、野生纤维植物、野生淀粉植物、野生食用植物、野生果品植物等。

  【野生动物】

  呼伦贝尔市野生动物品种和数量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野生动物种类点中国种类总数的12.3%,占自治区的70%以上,居第一位。在这些动物中,受国家保护的一、二、三类野生动物和受自治区保护的野生动物品种有30余种,其中有些是珍稀兽类和禽类。其中以鹿科动物最为有名。全市313种鸟类中,受国家保护的鸟类有60多种,如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灰鹤、大天鹅、小天鹅等。

  【资源环保】

  全市土地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面积1.26亿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3.2%,退耕还草面积100万亩,退牧还草面积480万亩;地方有林地面积453万公顷;矿产资源探明或初步探明的矿产49种;水资源总量为316.19亿立方米,占自治区的56.4%。其中,地表水总量298.19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1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46万千瓦,水域面积48.32万公顷。

  全市共审批建设环评项目998项,总投资122亿元。其中市本级审批建设项目163项,总投资49亿元,全年开展竣工验收67项;二氧化硫减排10.22万吨,化学需氧量减排1.79万吨,排放实现“双降”;对全市56个重点污染源实现在线监控,连接重点污染源企业端22家。6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城市声环境质量保持在“好”和“较好”水平;对全市境内的18条河流和2个湖泊的28个水质断面进行了监测,与俄罗斯联合开展额尔古纳河界河水质监测。全市绝大部分河流湖泊保持或接近天然水质,主要纳污河流海拉尔河、雅鲁河水质趋于好转;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区域内植被的生物量高于去年,草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逐步好转。

  【行政区划】

  截至2008年,呼伦贝尔市辖1个市辖区、4个旗、3个自治旗,5个市。

  地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邮政编码代码

  呼伦贝尔市263953255万人(2011年)​​

  海拉尔区144034万021000(河西)/021008(河东)150702

  满洲里市69625万021400150781

  扎兰屯市1680037万162650150783

  牙克石市2759035万022150150782

  根河市1965911万022350150785

  额尔古纳市280008万022250150784

  阿荣旗1206328万162750150721

  新巴尔虎右旗251024万021300150727

  新巴尔虎左旗220004万021200150726

  陈巴尔虎旗211926万021500150725

  鄂伦春自治旗5980022万165450150723

  鄂温克族自治旗1911113万021100150724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050028万162850150722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止2011年5月底。

  【历史沿革】

  在二三万年前,古人类——扎赉诺尔人就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原始文化。

  自公元前200年左右(西汉时期)直至清朝,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呼伦贝尔草原以其丰饶的自然资源孕育了中国北方诸多的游牧民族,被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东胡、匈奴、鲜卑、室韦、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等十几个游牧部族,或在此厉兵秣马,或在此转徙、征战、割据,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

  公元前209年,强大起来的匈奴族征服东胡族,统一了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属其三部领地之一的左贤王庭辖地。这时,以狩猎为生的鲜卑族居住在被史学家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幽静的后院”的大兴安岭深山密林中。

  公元一世纪,活动在现鄂伦春旗一带的拓跋鲜卑族“南迁大泽”(即呼伦湖),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海拉尔河、伊敏河、根河和呼伦湖一带安家落户,由狩猎业转向游牧业。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新的生产方式使他们壮大了自己的民族,取代了匈奴的统治,建立了强大的鲜卑部落联盟。并由此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在鲜卑人的余部室韦部落和回纥、突厥、黠戛斯以及辽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族相继征战和统治呼伦贝尔之时,蒙古诸部在呼伦贝尔悄然兴起。公元八世纪,生活在额尔古东岸的成吉思汗的先祖蒙兀室韦部迁移至斡难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发源地肯特山区。12世纪,当成吉思汗登上政治舞台统一蒙古草原时,又返回呼伦贝尔,在这里进行了几次大的决定性战役,消灭了政敌,打破了长期几个大部落势力均衡的局面,最后统一了蒙古高原。从此,北方草原上形成了一个具有语言、地域和文化共同性、在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特点的民族——蒙古族。蒙古帝国建立后,实行“领户分封制”。1214年,成吉思汗将呼伦贝尔草原的大部分地区分封给他的大弟拙赤·哈撒尔(额尔古纳市黑山头古城便是他的故都),其余部分分封给他的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及外戚德薛禅家族,岭东地区分封给他的幼弟帖木歌·斡赤斤。元朝建立后,创立行省制。1288年,诸王封地纳入行省,岭西地区划入岭北行省和林路管辖,岭东划入中书省泰宁路和辽阳行省山北辽东路管辖。元亡后,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退守蒙古草原,先后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是元顺帝的后裔和成吉思汗大弟后裔,直至归附后金。

  清朝建立后,由鄂温克、达斡尔、巴尔虎蒙古、鄂伦春人组成的布特哈八旗兵、索伦八旗兵和巴尔虎八旗兵,勇猛善战,镇守着边疆,为防御沙俄入侵,保障驿站畅通,维护边疆安宁做出了贡献。

  民国时期,岭西地区曾于1912-1920年实行地方自治,脱离黑龙江省。1920年后重归黑龙江将军节制,仍设副都统衙门,同时设善后督办兼交涉员公署,并设呼伦、胪滨、室韦、奇乾县,形成旗、县并存和分治的局面。岭东地区也保留西布特哈总管公署,同时设雅鲁县,布西县,直属黑龙江省。

  东北沦陷时期,岭东为兴安东省,岭西为兴安北省,均直辖于伪满洲国。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岭西地区建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在岭东地区建立纳文慕仁省。

  1946年6月改称纳文慕仁盟,受中共领导的兴安省政府领导,1946年10月改称呼伦贝尔自治政府。

  1947年5月归属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

  1948年1月1日改称呼伦贝尔盟,归属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1949年4月,呼伦贝尔盟和纳文慕仁盟合并,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

  1953年4月1日,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简称东部行署,署址设在乌兰浩特。同时撤销原哲里木、兴安、呼纳三个盟的建制,其中原呼纳盟的海拉尔、满洲里、乌兰浩特变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直辖市,其工作委托东部行署代管。

  1954年4月30日,撤销东部区行政公署,将原兴安盟和呼纳盟所辖地区合并,改尔呼伦贝尔盟,成立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作为一级政权,直属内蒙古自治区领导。盟政府设在海拉尔市。

  1957年2月21日,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盟人民委员会。

  1958年6月1日,撤销呼伦贝尔盟人民委员会,改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派出机构,设行政公署于海拉尔市,改称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

  1967年12月20日,建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为临时权利机构,行使原呼盟行政公署职权。

  1969年8月1日,呼盟大部分地域划归黑龙江省管辖,一部分(原兴安盟的大部分)划归吉林省管辖。

  1979年7月,恢复1969年前的区划,呼盟重新划归内蒙古自区管辖。

  1980年7月,恢复兴安盟建制,呼盟恢复1954年4月前的区划。

  2001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撤销海拉尔市设立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市辖原呼伦贝尔盟的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族、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新设立的海拉尔区;代自治区人民政府管辖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和根河市。

2089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