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百科知识 > 世界最大的都市

世界最大的都市

时间: 巩诗1755 分享

世界最大的都市

  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那么,世界最大的都市是哪一个,小编带领大家去了解
日本首都东京

  东京(日文:东京,假名:とうきょう,英文:Tokyo),日本国首都,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狭义上广泛使用的“东京”通常是指“东京都区部”(亦称东京23区、东京特别区)地区 ,其与多摩地方、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等地区共同组成日本一级行政区——东京都 。东京古称江户,是日本自德川幕府时代以来的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维新迁都江户,改名东京,自此成为日本首都。后逐渐发展成为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众多领域的枢纽中心,亦为世界经济发展度与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根据建成区面积、人口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东京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 东京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总面积2155平方千米,人口约1350万(2015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东京都市圈总人口达3700万,是全球最大的都市区和都会区。此外,东京拥有全球最复杂、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高的铁道运输系统和通勤车站群,其中东京地铁系统每日平均客运量达1080万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铁首位。2013年9月,日本东京当选为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这是东京继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的第二次承办奥运会 。

  东京都是由23个特别行政区和26个市、5个町、8个村所组成的自治体,行政区域包括23个特别行政区和多摩地区(26个市、3个町、1个村)的狭长陆地部分,以及分布在东京湾南部海域的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2个町、7个村)。

区域划分
区域划分东京都位于日本列岛中央的关东地区南部,东面以江户川为界与千叶县相邻,西面以山地为界与山梨县相邻,南面以多摩川为界与神奈川县相邻,北面则与埼玉县相邻。是由23个特别区及26市5町8村构成的广域自治体。人口约1329万人,面积约2189平方公里。行政区域由23个特别区、多摩地区(26市3町1村)及东京湾南面海上的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等(2町7村)构成。东京都区部亦称东京23区、东京特别区。由东京都的23个特别区构成。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的中枢,日本中央政府所在地。面积共约623平方公里,人口约为906万人,人口密度14,543人/平方公里[9] 。东京湾沿岸至今仍持续进行填海造陆工程,填成的新生地也划入该地区的范围内。

多摩地区 
多摩地区以多摩川沿岸的低地为中心,包含了北侧的武藏野台地,与南侧的多摩丘陵所组成的狭长状郊区地带,由26市3町1村组成,是东京都全域内除东京都区部及岛屿部分外所包含的地区。此区域在7世纪时为武藏国多摩郡所管辖,明治时代划分为四个郡,在东多摩郡并入东京市成为中野区与杉并区的一部分后,形成了北多摩郡、南多摩郡与西多摩郡。多摩地区人口约有420万人,面积约达1160平方公里。

岛屿地区

  岛屿地区包含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在内的东京都岛屿区各岛,由2町7村组成。此区域在行政区划分上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它们跟道、府、县等行政区下辖的独立村、町不同,此区域与东京都之间,并没有一个郡等级的行政单位介入其中,各岛都是以直属于都政府的自治村、自治町型态存在。地区人口持续减少,约有2.7万人居住于此,总面积约406平方公里面积,人口密度为66人/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9] 。日本国土最南端的冲之鸟岛与最东端的南鸟岛皆归属于东京都小笠原村管辖。截止2014年1月,东京人口约1329万,居日本各行政区之首,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4] 其中东京23区人口为852万(截至2006年8月),东京圈(东京都市圈)人口3670万。一般东京市是指东京23区,即它的大城市部分。但实际上东京作为一个行政区,在日本叫东京都,包括三大部分:东京23区、多摩地区、太平洋诸岛。这些岛包括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及最东端的南鸟岛。这些岛最远的离东京达数千公里。在此主要介绍东京的主要部分--东京23区。人口同特别区类似,呈现出微增的趋势。将近406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3501人--2005年9月1日。多摩地域岛屿地区岛屿总面积约406平方公里,岛上人口持续下降,约有2.6万人(截止至2005年9月1日),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65人。

人口分布
东京的人口约占日本总人口的10%,在全国47个都道府县中最多,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736人,是日本所有辖区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二十三个区共有845.7万人,多摩地域有406.1万,诸岛有2.6万人。东京有588.6万户家庭,平均每户家庭有2.14人。截止至2005年10月1日,登记在册的外国居民达36万人,约是1995年总数的1.4倍多。人口动态2004年在东京和其他道府县流动的人口总数约79.5万,其中有43.3万人迁入东京,同时,36.2万人迁出,社会净增长7.2万人。除1985年外,自1967年以来,人口普遍呈下降趋势,直到12年后的1997年,人口才有所增长。2004年,再次显示出人口增长。再来看一下东京和三个毗邻县(埼玉、千叶、神奈川)之间的人口流动:20.2万人迁入东京,18.8万人迁出。构成流动人口总数39.0万人,是流动人口总数的49.1%,导致社会净增长1.4万人。2004年出生人数10.0万人,死亡人数为8.9万人,自然增长1.1万人,然而,这个增长数自从1968年高峰的18.2万人以后在一直递减。人口年龄构成统计根据2005年1月1日居民基本登记,登记东京居民1216.1万人。这个数字分成三个年龄范畴:青少年(0-14岁)有144.6万人;工作年龄人口(15-64岁)有853.9万人;老龄化人口(65以上)有217.6万人。这些人数构成比例为11.9%、70.2%、17.9%。老龄化人口的比例在1978年已经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老龄化国家”标准(7%),从那时起增加的速度不断加快,1998年,超过“高龄化社会”标准(14%)。劳动力人口截止至2000年10月1日,十五岁以上的人口有1059.6万人,总劳动力人数为647万,其中就业人数有615.8万人,待业人数为31.2万人。产业结构人口统计据2000年国情普查结果,就业人员分为三个产业部门,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农、林、渔的2.7万人(0.4%);采矿业、建筑业以及制造业等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38.3万人(22.5%);商业、运输、通信、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457.3万人(74.2%)。职业人口统计根据2000年国情普查,就业人员分为四个职业部门:2.8万人(0.5%)从事农林渔业;148.1万人(24%)从事制造以及运输相关的职业;179.8万人(29.2%)从事零售服务相关的职业;285.1万人(46.3%)从事文职、技术和管理工作。白天和夜晚的人口根据2000年国情普查的数据:东京白天的人口为1466.7万,比夜间人口的1201.7万多出265万人,白天人口是夜间人口的1.2倍多。以夜间人口指数为100,白天人口指数就是122,这个差别是由通勤的学生和工薪族所引起的,来自三个邻县(埼玉、千叶和神奈川)的人口构成了白天的流动量。白天人口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在特别区有1112.5万人,多摩地区有315.4万人,岛屿地区有2.8万人。这三个地区白天人口的指数分别为:137,90,101,特别区人口指数明显偏高,更明显的是,东京的三个核心地带--千代田、中央区和港区的夜间人数是26.8万,白天人数为234.1万,其白天人数是夜间人数的8倍还多。从1965年以来东京都的变化来看,到2000年为止,夜间人口增加了115万(10.6%),白天人口增加了292万人(24.8%),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

267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