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百科知识 > 中国最长最生僻的姓氏

中国最长最生僻的姓氏

时间: 巩诗3757 分享

中国最长最生僻的姓氏

   生活中,大部分人的姓氏都很普通,比如:李、陈、王。一旦出现比较生僻的姓氏,必定会在一个小团体中引发谈资。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多的复姓,今天咱们就说一下哪些大家不是很熟悉的复姓,大家可以看看,你听说过吗?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生僻的复姓,知道的人很少!

  第一个,羊舌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古书《尚友录》和《元和姓纂》里说,羊舌姓起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那时晋国有一位晋靖侯。晋靖侯本来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后代,而他的子孙中有一人被封于羊舌邑,于是后代就以封地为姓了。古代的羊舌邑,在现今山西省境内。

  第二个,段干姓,出自李姓,为春秋时道家鼻祖李宗子之后代,以封地名为氏。据《路史》载:“殷干氏初邑段,以邑干,因邑为氏。”又《史记》中记载,春秋时道家鼻祖老子之子李宗,任魏国大将,先后被封地“段”,“干”两地,其子孙遂以段干作为姓氏,称段干氏。

  第三个,第五姓,是中国姓氏中的一个复姓,大多已经衍化成第姓、第伍姓或五(伍)姓。第五姓源于妫姓,出自汉高祖刘邦强迁原战国时期齐国的田氏公族时封的编序,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复姓第五可以追溯到舜帝,其后有妫、田,陈、姚、胡五姓,皆为同根同源,史称“妫汭五姓”。其中:姓第五(有的写成第伍)的在甘肃有178人,姓第的有1587人,合计1765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宁县、庆城县和合水县,兰州市、嘉峪关市、白银市也有分布。

  第四个,即墨姓,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单守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晏子春秋·内篇问》记载:“即墨氏,据齐将田单守即墨,支孙氏焉。”在史籍《风俗通义·佚文》中引《姓解》记载:“即墨氏,汉有即墨威为咸阳令……汉有单父令即费,其先食采即墨,因以命氏。”在史籍《汉书·儒林传》也记载:“战国城阳相即墨成,齐国人。”

  第五个,乐正姓,典型复姓或是典型的古老汉族姓氏,得姓至今已有两千六百年以上的历史,望族出天水郡。乐正,最初是指周朝时礼乐部的长官。乐正的后人往往以此为荣,因此乐正姓就产生了。乐正氏望出天水郡,西汉初置郡。相当于现在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

  乐正子春

  春秋时鲁国人。为曾子弟子。曾下堂伤足,数月不出,独有忧色。人问之,曰:“君子顷步勿敢忘孝,今予忘孝之道,是以有忧色者也。”

336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