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备考资料 > 三级安全培训试题

三级安全培训试题

时间: 丽燕945 分享

三级安全培训试题

  三级安全教育分别指的是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加强三级安全意识。下文是三级安全培训试题,欢迎阅读!

  三级安全培训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

  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C.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 起施行。

  A.2002年9月1日 B.2002年10月1日 C.2002年11月1日

  3.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检查主要内容是 。

  A.查思想、查制度、查设备 B.查安全教育培训、查操作行为

  C.查防护用品使用 D.查事故隐患

  4.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施工中 ,进行响应的安全控制。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 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D.管理缺陷

  5.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 。

  A.危险作业 B.高难度作业 C.特种作业

  6.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

  A.安全卫生设施 B.劳动保护用品 C.劳动防护工具

  7.施工现场坑、井、沟和各种 周围,都要指定专人设置围栏或盖板和安全标志,夜间要设红灯示警;各种防护设施、警告标志,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不得移动和拆除。

  A.孔洞 B.易燃易爆场所 C.变压器 D.钢筋切断机

  8.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外型是 。

  A.带斜杠的圆形框 B.圆形边框 C.正三角形边框

  9.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 米内。

  A.10 B.20 C.30

  1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

  A.本单位负责人 B.安全干部 C.保卫干部

  三级安全培训填空题

  1、所有员工必须接受 安全教育。

  2、上岗前不准饮 或 上岗。

  3、工作中必须坚守岗位、严肃认真,不准 岗位,工作时不准 开玩笑,无人操作设备时必须 。

  4、起动各种设备前,必须检查 是否齐全。

  5、检查维修机械电气设备时必须 合闸前检查确认无人员检修,方准合闸。停电挂牌由谁挂谁摘。

  6、生产场地必须按指定地点堆放原材料半成品及废料必须保持 。

  7、高空作业必须戴好 严禁从高空或梁上乱扔工具或材料。

  8、下班或无人接班时必须 清理好现场。

  9、发生意外事故必须先抢救 保护现场 并立即向梁场 。

  10、在吊物前,对物体进行 ,严禁超荷载作业,对所吊物件就捆牢固,钢丝绳完好,无 、 现象。

  三级安全培训判定题

  1.我国的安全生产治理体制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

  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三级教育是指公司、项目(工区、工程处、施工队),班组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3.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应履行的安全生产义务有:服从治理,遵章守纪;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接受安全培训教育,把握安全生产技能;发现事故隐患即使报告。

  4.只有每个从业人员都认真履行自己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义务,安全生产工作才有扎实的基础,才能落到实处。

  5.垂直运输机械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电工、锅炉工、焊工、信号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取得操作后证方准上岗作业。

  6.在一些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承包中,发包人(甲方)与承包人(乙方)签定伤亡事故合同时,规定若放生伤亡事故,由乙方自行负责,甲方只赔偿一定的费用。这种合同是无效的,但经过主管部门批准或公证后有效。

  7.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项最基本的安全生产治理制度。

  8.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治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个岗位的工人,但不包括临时聘用的人员。

  9.配电箱、开关箱应符合“一机一闸一漏”的要求,门、锁完善,有防雨、防尘措施,箱内无杂物,箱前通道畅通,并对电箱统一编号,刷上危险标志,保护零线中间和末端必须重复接地,严禁与工作零线混接,产生振动的设备重复接地不少于两处。

  10.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安全防护装置对操作带来不便,可以不用或者拆除。


猜你感兴趣:

1.员工安全承诺书范文

2.季度安全员工作心得体会

3.关于安全培训的心得

4.员工安全生产心得体会

5.公司员工安全生产学习心得

6.企业安全管理规定

369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