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其它创业知识 > 90后美女创业故事

90后美女创业故事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90后美女创业故事

  美女天生自带眼球效应,利用好这份优势,有时也能给创业带来不小的帮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0后美女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90后美女创业故事:90后女大学生种蔬菜创业

  来讲述一个90后女生的创业故事,她,是一位90后女大学生,有车、有公司。只是,美女的皮肤不再白皙,穿着也不再时尚;开的是一辆二手面包车,用来运送蔬菜;公司是个菜园—活陇蔬菜种植场,她想发展观光农业,让老家的村民一起致富。她叫张钦娇,1990年1月18日出生于重庆,201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房地产学院,大学毕业便借了10万元自己创业,在巴南区石龙镇大连村租下了30亩田地,办起了种植基地。

  张钦娇小时候父亲是个生意人,开了一家国内外劳务输出公司,起初生意红火,身家过千万。从小,张钦娇就过着小公主般的生活,“家里一直都有保姆,我从来都没做过家务。”张钦娇说,读书和享受生活的美好,伴随她走过了18个年头。

  2008年,父亲在生意上跌了一个大跟头,公司亏损严重。如同电视剧里“落难公主”般的剧情,张钦娇离开了家里的大房子,过起了最普通的生活。家道中落,但大学四年张钦娇依然乐观向上,和许多女孩子一样,她讲究、追求时尚。

  2012年6月,张钦娇大学毕业。“我最差的高数和力学挂了科。”张钦娇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没拿到毕业证,找工作成了最头痛的事情。

  “不如回老家种田算了。”没想到,这句跟男友埋怨的话,成了张钦娇选择创业的契机。“这是个好主意啊!”今年27岁的陈双涛正为女友的工作发愁,听到这句抱怨的话,让他想到了许多政策正在大力支持农业发展。他说,自己就是农村出来的,父母对种田也有一定技术,发展一块菜地,确实是个不错的提议。

  2012年底,张钦娇同父母谈了自己的想法。父亲给她支了一招:在老家石龙镇大连村有块30来亩的田地,可以租下来进行种植,但此时家里已没有经济能力支助她创业。

  “有地就很好了!其余的我自己想办法。”张钦娇第二天就来到了大连村。她站在田地旁的楼房顶上眺望,她看到的却不是一片荒地。“我想,这里要是全部种上蔬菜,一定美极了!”张钦娇最初的梦想,就从这30亩的荒凉地开始了。

  张钦娇和男友左借右凑,终于凑齐了10万元,作为最初的创业基金。她开始购买蔬菜秧苗、肥料、机器设备等。2013年春节过后,喷除草剂、犁田、挖土沟、杀菌、施底肥,张钦娇开始跟着男友的父母下田劳动。正值数九寒天,张钦娇每天4:30就起床钟秧苗,一直工作到下午6点。

  “我也很奇怪,自己居然没有一点抱怨。”张钦娇回忆着当时的情景,抓了抓脑袋。她说,也许是因为每天都很忙,几乎没有时间思考,只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来到张钦娇30亩的菜园里,菜园边有一栋3层小楼房,张钦娇的男朋友陈双涛正坐在院坝里整理豇豆。“她送菜去了,还没回来。”陈双涛说,这个月开始,钦娇只是给一些酒楼和学校送菜,不用每天晚上去农贸市场批发蔬菜了。因为她的菜园已小有名气,许多菜贩都会直接来菜园进货。

  原来,创业初期的张钦娇,每天早上5点不到就要起床摘菜,摘到下午5点。工人下班后,张钦娇还要开着面包车到南川农贸市场批发卖蔬菜。“一直要忙到10点过才回家吃晚饭。”陈双涛说。

  我们在屋里等着张钦娇归来。中间的房间放着几个板凳和一个电子秤,旁边堆着一大堆豇豆。不过,楼梯和门后摆放着两双漂亮的坡跟凉鞋。隔壁房间是张钦娇的卧室,简单的一张床上摆着一个卡通风扇,旁边的柜子上放着可爱的储物盒,都是女孩子喜欢的东西。房间里没有衣柜,只放着四个彩色卡通编织袋。“这房子钦娇只租了一层,一年2500元。”陈双涛说,现在这个地方条件很艰苦,起初还以为钦娇住不惯,没想到她适应得相当快。

  下午2点多钟,张钦娇的银灰色面包车出现在菜园旁的乡间公路上,远远望去,驾驶座上一个身影黑黑瘦瘦的。

  乡间小路坑坑洼洼,仅够一辆车通过,张钦娇却开得非常稳当。她娴熟地换挡倒车,平稳地将车停在院坝前的草地上。

  车门打开,下来一个穿着朴素的长发女孩,她就是张钦娇。灰色条纹上衣,米色短裤加一双蓝色塑料凉鞋。微微发黄的卷发随意地绑在脑后。她皮肤很黑,两个脸颊上满是痘痘。不过仔细打量,她是位清秀的小美女。

  “回来的路上又接了一个订单!”张钦娇开心地向陈双涛喊到,然后大步来到男友身边,帮着他一起整理豇豆。张钦娇说,豇豆每天都要捆3个多小时。

  “其实看着她我很心痛。”陈双涛伸手整理着张钦娇额前凌乱的刘海说,原本漂亮白净的女孩,现在不讲究,不打扮,晒得黢黑,喷农药还过敏,满脸长痘痘。看着男友怜惜的目光,张钦娇笑了起来,她说,明年能开个养猪场,然后再开个农家乐,最后发展观光农业,让老家的村民一起致富。“这个梦想要是实现了,现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今天把最后这个订单送完。”张钦娇和陈双涛合力把整理好的一筐豇豆抬上了面包车。“其实我一个人也抬得动!”说着,张钦娇淘气地展示了自己手臂上的肌肉。

  “除了豇豆,他们还订了50斤丝瓜。”张钦娇查看了一下本上的订单,拿上草帽,背着箩筐往菜园走去。她蹲在丝瓜架下,把箩筐放在身旁,看见个头较大的丝瓜便剪下放进箩筐里。她动作熟练,没多久,便有了一箩筐丝瓜。

  张钦娇开着面包车往酒楼驶去,“老板,你要的蔬菜送来了!”她把车停在酒楼大门口,接着又将车里的两筐蔬菜搬下。“这个妹子特别能干,吃得苦,又踏实!”女老板不断称赞张钦娇,她说,钦娇送来的菜,现在都不用称,因为绝对不会短斤少两。

  听见客户的称赞,张钦娇有些不好意思,声音一下子轻了许多:“一共153块。”把钱装进口袋后,张钦娇向女老板挥挥手,开着面包车离开了。

  现实很残酷,梦想很美丽,但梦想并不遥不可及。90后女大学毕业生张钦娇,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肯干,梦想便触手可及,也证明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张钦娇说,有了这30亩菜地之后,明年能开个养猪场,然后再开个农家乐,最后发展观光农业,让老家的村民一起致富。“这个梦想要是实现了,现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祝愿张钦娇的梦,在汗水的浇灌之下,如她的庄稼一样茂盛成长。

  90后美女创业故事: 90后美女的创业梦

  高中时卖过自制的手机链,大学时开设了服装工作室,在小区里卖过定制的盒饭,承包过大学的食堂,到现在开高端花店……眼前这个眼睛大大,笑容甜美的女孩子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喜欢创业并立志成为一个成功的“小商小贩”。

  身为90后的罗文雅,既有着90后的创意与天马行空,也有着相比同龄人更为成熟的创业经历。

  高中创业 卖过小手工艺品、开过网店

  罗文雅第一次创业是在高中。“第一个生意是自己做的小手工。因为我特别喜欢服装设计,高中的时候就做了芭比娃娃的衣服,还有芭比娃娃的帽子、包包等,然后我就把这些都做成手机链,卖给周围的同学。”罗文雅说,自己从小就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并且一直在为这个梦想努力着。

  2008年,正是淘宝开始风靡网络的时候。罗文雅开始和高中同学一起在淘宝上开店。 “那个时候,我们投资两百块钱开店。因为我喜欢服装设计,于是我们就打算在淘宝上卖衣服。”罗文雅笑着说,“但那时候,我们没有货源,不知道从哪里进货,再加上高中读书又比较紧张。所以说,后来就不了了之。”

  就这样,创业达人罗文雅度过了自己的高中时期。

  大学时期创办服装工作室

  因为喜欢服装设计,罗文雅大学选择的专业仍然是服装设计。为了能够考上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中间还出现了一些插曲。

  罗文雅误以为学服装设计应该读理科,因此在高中文理分班的时候选择了理科。而后,在美术老师的提醒下,她才知道服装设计属于艺术类专业,需要进行专业的考试。而这时,离专业考试已不足四个月。为追求梦想,罗文雅在这四个月内,夜以继日恶补专业知识,终于在之后的考试中顺利通过。

  在大学,学习了服装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后,她选择和一个朋友开设服装工作室,这是她的第三次创业。

  “那个时候,我们是在学校做COSPLAY的衣服。自己选材料,自己设计,再到自己一针一线的缝制,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在做。”

  卖盒饭 承包食堂 继续服装梦

  大学毕业之后,罗文雅和朋友在成都开起了属于自己的服装设计工作室。在这期间,罗文雅还在自己的小区卖过盒饭,并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承包学校的食堂。

  “我在成都住的小区特别大,我住在小区最里面的一栋。从住的地方到吃饭的地方大概要走二十分钟的样子。而我特别懒,我就不想出去吃饭。”罗文雅说,她就从这里发现了商机,“我心里在想,小区里可能有很多像我一样不愿意走出去吃饭的年轻人。于是,我把自己做的盒饭拍照,发到了小区业主的QQ群里,如果有人需要,我就做好饭送过去。”

  在QQ群里发了自己做好的盒饭照片后,果然很多人都在QQ上预定罗文雅做的盒饭,生意出奇地好。“后来因为晓得的人太多,我已经做不出来这么多份的盒饭,就没有继续了。”罗文雅遗憾地表示。

  卖盒饭的时候,罗文雅认识了同住一个小区里的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老师,随之开始了她承包食堂窗口的经历。“这个老师吃过我做的盒饭,他觉得我做得很好。因此,介绍我承包了学校的食堂。”

  罗文雅承包了学校食堂窗口,开始卖宜宾的点点香。“因为成都没有点点香,而我觉得宜宾点点香味道十分好,因此专程回宜宾学习了做法再带回来。”罗文雅说,点点香开在食堂的生意很好,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但是利润比较低,相当于是薄利多销。

  开花店 将服装设计理念融入其中

  “去年过年的时候,去西双版纳,看到特别多的花,觉得很美。”罗文雅说,“我的人生目标是立志成为一个成功的‘小商小贩’。什么生意我都想做。也考虑到宜宾缺乏一家真正的花店,一家很梦幻很美的花店。因此就想回来开一家。”

  去西双版纳玩耍是在二月份,而确定要开店,也是在二月份。从西双版纳回来以后,罗文雅大概用了两个多月筹备。

  “我们家的人都是说干就干,二月十多号过年,三月份我们找的门面,三月十多号就签下来开始装修。花店在四月二十日就开业了。”罗文雅说。

  但记者问到,你做所有事情都是说干就干吗?罗文雅说,“基本上是。想起就干了。”那失败了怎么办?“失败了重头再来就是了。”

  正是有了这样的行动力,罗文雅在创业的路上干得风生水起。

  因为热爱服装设计,罗文雅把自己的花店也当成了服装设计来打理,包括一些包花的灵感,也是来自服装设计。“我不是学园林和花艺的,包装方式上面没有固定的模式,会有额外的跳脱感。我觉得看起来好看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有法则呢。”

  “从我内心来说,还是比较喜欢做衣服。”

  开了那么多家店,有人问罗文雅,你最喜欢哪家店?“我都喜欢。”罗文雅说,“只是说,从我自己的内心来说,最爱的事情是做衣服。”

  “我从小学四年级就立志要成为服装设计师。当时我有一个好朋友,我们共同有一个画画的本子,我们天天就在上面画画,画各种衣服。有一次上美术课,老师问我们想成为什么,我就说我想成为服装设计师。嘴巴里说多了就自然而然成为梦想了。”

  罗文雅在成都的服装工作室刚开一个月的时候,遇到了一件让她十分难忘的事情。“一位客人要结婚了,她来我们工作室定了一套礼服,礼服是真丝面料的。我们第一次做这种材质的裙子。前一天我们给她改好款式,第二天她就要来试穿了。由于那个面料是真丝,很滑,我们做了很久都没有做好。”罗文雅记忆犹新地说,当时她很想放弃,但是我的合伙人还在很坚持地在客厅里面一直在缝,她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于是,罗文雅和合伙人坚持把衣服做好,直到早上五点半才睡。然后,早上八点半就起来等客人试穿。

  “当时客人和她先生一起来的。她试穿上了那套我们亲手做的白色蓬蓬裙以后,在我们工作室客厅里面的镜子前转圈,然后她看着她先生发出‘好漂亮哦’的赞叹。当时,我就躲在纫台后面开始飙泪。”

  罗文雅说,那不是她做的第一条裙子,却是我们做的最辛苦也最有幸福感的裙子。“当你看到新娘穿上你做的衣服时,你会感到很幸福,太爱这个工作了。”

  关于创业 随心而动

  在创业路上,罗文雅尝试过很多,因此也让她拥有了比同龄人更为成熟和平和的心态。“其实关于创业,我做了太多这样的事情了。我从来不觉得哪件事情是失败了的。因为创业,让自己可以经历不同的事情。就像我的淘宝,你觉得我失败了,只是从我没赚钱这一点来评价的。但是从人生经历来看,我觉得会比很多同龄人丰富。因此,我觉得这不叫失败。”

  “开花店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也让我的性格更随和了。”她说,“你会发现,我们的花都没有扯掉外瓣的。外瓣是花朵最外面的花瓣,虽然看着不是那么美貌,但却是在保护着花朵的。所有的伤害都是它在承受。”

  罗文雅告诉员工,一朵花长得那么漂亮,但是偏偏就是有那么几块老瓣,这就是自然,没有完美的东西,你应该去接受而不是去改变它。“比如说我现在做设计的时候,也不会太刻意的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人变得更加随和了,愿意去接受生命中这些遗憾的东西。”罗文雅说。

  对于在不同的行业进行创业,会不会是三分钟热度?

  罗文雅说,在创业初期,会有一点“三分钟热度”。随着慢慢成熟,就觉得,一件事情不能说做了一半就不做了。就像卖盒饭,中断是因为有了更好的机遇,承包了学校的食堂。而学校食堂的中断,是因为租期到了,而家里面又要开花店了。“可能一件事情,看似是是中断了,实际上是为了发展得更好而结束的。”

  对于自己的花店,罗文雅说,“希望可以成为宜宾最好的花店。不仅是我们的产品,也希望我们的服务是宜宾最好的,不仅成为花店中最好的,在所有零售行业都能是最好的。可以和服装店比,可以和餐饮店比,可以和美容院比。我希望我们的经营模式做到最好,另外,还希望可以多开几家店。”

  “我开花店也是想探索下宜宾市场,接受这种高端东西的人到底多不多。因为我也比较想把我自己的服装定制店开到宜宾来。服装定制在宜宾也是一个传统行业,我想打破这个传统行业,把做衣服也做成一个高端的服务。”

  90后美女创业故事:开“撸店”卖肉不卖身

  有人说,一个人撸串,撸的是心情;两个人撸串,撸的是默契;三个人撸串,撸的是江湖。华灯初上,北京雍和宫附近一个胡同里,鲁掌柜的特色撸店里已经集聚了一群喜爱撸串的客人。传说中的鲁掌柜是何许人也?鲁掌柜的撸店为何如此受欢迎?本期话题我们一起走进鲁掌柜的撸店听她讲述她的创业故事。

  传说中的鲁掌柜,就读于北京服装学院,现在还是一名大四学生。作为粉丝们口中的“女神”,鲁掌柜可没有一点所谓“女神”包袱,采访过程中聊到开心处经常不顾形象的哈哈大笑,性格爽朗极了,甚至还在网上回答了“女屌丝是否能成为女神”的问题,在回答中自曝高中时丑照和大学奋斗史,连整容割双眼皮都一并奉上,还掏心掏肺的回答粉丝的各种问题,答案被赞的很高,难免遭人吐槽和黑,面对黑子,鲁掌柜的心态好的让人忍俊不禁:“我终于也有黑子了!好开心!”

  虽然颜值和很多网红美女比并不出众,但是开朗直率的性格和自身的奋斗史被很多网友奉为“真女神”、“真正的正能量传播体”。

  鲁掌柜的成长史激励了众多还在奋斗中的男生女生们,虽然在同龄人中已经很厉害,被很多人“献膝盖”,但她坚持说自己永远是个进化中的“小屌丝”,希望能和所有90后一起进化奋斗。

  礼仪中介赚得第一桶金

  我的第一桶金得从大二时候说起,在一次服装展会上,认识了一位资深的展会公司的总监,可能是他觉得我这个傻乎乎的女生还蛮有意思的,又或者是别的原因,反正就这么认识了。总监是个有趣的大叔,香港人,操着一口港普,虽然年纪相差挺多,倒也聊得投机。认识不久后,总监找我帮忙在学校找一些礼仪,本来我们学校美女就多,还能从中赚一些零花钱,何乐而不为呢。积攒了一年多的资源,终于派上用场,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了20来个美女。

  虽说找礼仪没费多大事,但是中间的各种临场协调可把我折腾坏了,一会儿是礼仪反悔缺席,一会儿是礼仪现场出错。好在结果还算令人开心,一来一回,“黑中介”如我赚了一万多的辛苦费。

  路遇贵人金少主

  创业路上的另一位贵人叫做金少主,是在一次聚会上认识的,朋友的朋友,他是个“放羊”的(其实是个土豪,家里有羊场),而我是个吃货,又爱吃羊肉,我们俩认识以后就合计着开一个撸串店,以“撸”为主题,把所有爱吃羊肉爱吃串爱喝啤酒爱玩儿的人聚集到店里,大家每天喝酒吃肉不亦乐乎。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想到以“撸”为主题,其实想法比较简单。字面意思是“撸”串,主要还是给大家一种亲切接地气,有点小没节操,又比较有意思的感觉。

  一开始只是个想法,我那么懒怎么可能说干就干嘛……但是后来不知怎么我们就开始注册商标、选址、进设备、买桌椅板凳、装修、软装、配餐具、联系菜品供应商、招工作人员……然后定位、试菜品、做宣传、开张……一切就这么不知不觉得发生了(虽然我说的轻描淡写但我知道你们懂这其中经历了多少困难吧)。

  美女大学生升级“鲁掌柜”

  说到我们的撸店,最大的优势就是菜品上是自家提供的羊肉,保证新鲜和纯肉;再就是我们的“撸”文化,墙上的涂鸦都是我自己亲手画的,店的logo和菜单都是亲笔手写体,菜名都“很没节操”,“有一腿”、“鸡的那些事儿”、“抚慰茄”等等,还有店里有各种小摆设,客人都会觉得很有意思。

  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现在我们店的位置虽然在雍和宫地段,但是在胡同里面,客流较小,所以我们在通过各种宣传引流,然后再通过客人认可造成口碑,成为回头客,带更多朋友。

  梦想打造品牌撸店

  现在是创业初期,撸店只有我和合作伙伴+大厨+一个服务员+一个后厨工,很多琐事都要自己做,有时甚至还要刷碗扫地…...然后算账什么的以前也没接触过都是摸索着来。我主要管前厅的运营和宣传,微信公众账号,各种宣传文案完全是我一个人做。虽然累,但是学到了很多,得到了很多经验,自己也成熟了很多。

  我们以后的想法是能开更多撸店,“鲁掌柜”也只是一个符号,不一定是我个人,每个店都有一个“鲁掌柜”,然后统一风味和管理方式,把品牌做出来。我想开有人情味的连锁店,不一定要几百上千家,可能只开几家几十家,但要让每个人无论去到哪家店都能感受到鲁掌柜的热情招待,有回家的感觉。

63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