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其它创业知识 > 大学生村官创业案例

大学生村官创业案例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大学生村官创业案例

  大学生村官创业致富有哪些值得参考的案例呢?看看他们是如何实现村官创业成功的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村官创业案例相关文章。

  案例1:陕西省大学生村官张亮和他的红枣咖啡富民梦

  万镇,位于自然风光绮丽的晋陕黄河大峡谷中游,是榆林市神木县最南端的乡镇,这里属黄土高原丘陵地带,日照充足,盛产红枣,是陕北著名的枣乡。一位80后年轻人,为了实现红枣富民之梦开始了艰苦的创业旅程,用了2年多时间,在这个美丽而偏远的地方建起了现代化的大型红枣深加工工厂,并创建了自己的中式咖啡品牌“曼乔咖啡”,他的创业精神感染了很多人,他所创办的企业作为神木县“沿黄生态经济带”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也备受关注,他,就是神木县万镇镇大学生村官张亮。

  1982年,张亮出生于神木县大柳塔镇石圪台村,父母早逝,家境贫寒。2007年,通过县上组织的统一考试,进入到万镇镇政府工作,成为了一名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参加工作后,张亮发现,红枣作为万镇“一镇一品”的主导产业,虽有近6万亩的种植规模,但是品种单一,鲜枣的市场竞争力受新疆等地的优势品种影响逐年下降,枣价低廉,枣农收入甚微,再加上近几年受天气和病虫害威胁,几次造成大面积绝收,枣农的生活更是十分艰辛,种植红枣的积极性也日渐衰退。传统的种植管理方式和原始初级的加工模式制约着当地红枣产业的发展,如果不破解这一难题,就无法改变这里贫穷落后的命运。张亮开始思考,怎么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如何才能利用万镇得天独厚的优势红枣资源来发展当地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真正意义上履行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村官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这次考察深深地刺痛了张亮,也坚定了他以深加工带动当地红枣产业发展、创立优质品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他想,唯有通过红枣精深加工进行产品创新并实施品牌化运营才是出路,也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红枣富民之梦。

  考察回来后张亮对全国红枣产品市场进行了深入调查和了解并最终确定了红枣深加工复合型产品红枣咖啡项目的研发,通过与科研机构近2年的合作实验,红枣咖啡研发最终取得了成功,正式命名为“曼乔咖啡”(MANCCIOCOFFEE),并于2012年开始投资建设工厂。张亮说:“红枣与咖啡的天然融合是中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也更符合国人的口感及健康理念,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喝国外品牌的咖啡,但可能红枣咖啡更适合我们,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咖啡品牌,这个产品的成功将极大地提高红枣的附加值,对带动神木县南部乡镇红枣产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张亮以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化运营、龙头带动产业发展的思路符合神木县加快现代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的整体布局规划,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红枣深加工项目也被列为神木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如今,历经几载风雨,张亮通过土地流转建设的千亩优质红枣品种改良种植示范基地一片生机盎然,投资4000余万元兴建的现代化红枣深加工工厂在黄河之畔的万镇西豆峪村拔地而起,年产500吨红枣浓缩汁、红枣粉生产线、年产1000吨红枣咖啡生产线均已成功进行了试生产,预计年产值达1.5亿元,可使红枣附加值提高3-5倍。项目的建成获得了当地村民的如潮好评和赞扬。他们说:“张亮甘愿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一砖一瓦建起了崭新的现代化红枣深加工龙头企业,这几年付出的心血和坚持让人感动,以往红枣销售难的问题也可就地解决了,当地的红枣产业发展也看到了新的希望”。

  神木县在坚定不移地走产业转型发展之路,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营造着良好的创业氛围,“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的持续推动极大地提振了全县干部群众创业、创新的信心。张亮所创办的陕西华和实业立足转型升级为做强当地优势特色红枣产业带了一个好头,他说:“一切才刚刚起步,前面还有更长、更艰辛的路要走,我期望有一天在曼乔品牌带动下的红枣产业能成为神木县非煤产业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外界说起神木时,不光想到煤,还能想到我们有20万亩枣林和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

  张亮赋予“曼乔”品牌“所以思、所以做”的品牌精神,这是一种实干精神,一如他坚定不移地一步步实现他的红枣富民之梦。

  案例2:新疆裕民县:大学生村官创办养羊专业合作社

  “这叫巴什拜黑羊,是以本地产的巴什拜羊和南疆的黑羊杂交而成的。跟普通的羊相比,它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产肉率要高。”

  12月9日,大学生村官帕哈尔丁介绍起巴什拜黑羊,俨然就是一位专家。去年,在帕哈尔丁的带动下,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阿勒腾也木勒村6位青年创办了叶尔江巴什拜黑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典范。 26岁的帕哈尔丁毕业于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家住额敏县。自2010年1月参加大学生村官考试分配到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阿勒腾也木勒村。

  自当上大学生村官那一刻起,帕哈尔丁就立下志愿要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

  在农村摸爬滚打4年后,从过去对农村工作的迷茫到成为农村工作的“多面手”、从过去的资料员成长为现在村上工作的顶梁柱。

  阿勒腾也木勒乡是一个少数民族乡,很多年轻人没事干,帕哈尔丁就想何不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农业技术呢,这样既可以挣到钱,又可以学到本领,岂不一举两得。于是,他就与乡劳动保障所联系,组织年轻人学习电焊修理、摩托车修理,学成之后自己开店,不仅让村民学到了一门手艺,而且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

  帕哈尔丁告诉笔者,为了实现从小立志创业的梦想,他与阿勒腾也木勒村村民叶尔江一拍即合——创业成立合作社,带领同村青年致富。有了想法后,经过反复探讨和研究,最终决定从事立体农业——养殖。“我们之前也想过做其他的,但是因风险高放弃了。而养殖市场潜力大,相对而言风险小,而且在村子找场地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帕哈尔丁说。

  在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帕哈尔丁与同村6位青年前期贷款买了5万元的羊羔,成立了叶尔江巴什拜黑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盖了养殖场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刚开始什么都不懂,为了了解相关知识,我们就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向当地养殖能手咨询。”帕哈尔丁告诉记者,本来以为知识了解到差不多了,但是毕竟没有实践经验,从外地进购的30多只羊“壮烈牺牲了好几只。”

  一只羊7、800元,主要是喂养的饲料有问题,羊吃后消化不好得病死了。

  总结了经验后,帕哈尔丁经常向牧民请教养殖技术,时刻关注羊群的生长情况,并更加仔细的搜索资料和询问专家。慢慢地,帕哈尔丁从养羊“门外汉”逐渐变成了养殖专家。“如果羊发生病情,可以从它的毛色、粪便中看出得了什么病,需要用什么药。”

  在合作社社员的悉心照料下, 250多只巴什拜羊长势良好。同时,其他合伙人也分工明确,有负责建立网站进行网上营销的,有负责进购和后勤保障的,有负责管理的。渐渐地,合作社步入了正轨。

  “我们采取入股的形式,目前合作社已投入30多万。今年羊的价格不好,一只羊比去年要低2、300元,我们准备等羊的价格上来在出售。明年价格好的话,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青年走上致富路。” 帕哈尔丁充满信心地说。

大学生村官创业案例相关文章:

1.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2.90后回家创业案例

3.最新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

4.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

5.大学生村官创业演讲稿3篇

65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