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其它创业知识 > 残疾人创业就业行动

残疾人创业就业行动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残疾人创业就业行动

  自从国家大力鼓励创业后,残疾人创业也受到了更多人关注,那么有哪些关于残疾人创业就业的活动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创业就业行动相关文章。

  残疾人就业创业迎来新时代

  7月11日-7月12日,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我省32名残疾人选手在赛场上展现了娴熟的职业技能。对参赛选手来说,这是一场技能比拼,也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展示,更是对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的示范和鼓舞。

  此次竞赛前夕,专门就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促进他们就业和增收,既是保障基本民生,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要求,也是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体现……要帮助每一个有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通过劳动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今年年初,国务院还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意见》指出,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全面小康,而残疾人奔小康的关键就是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

  根据云南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省约有288.3万残疾人,占全省人口的6.46%。目前,全省持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约为65万人,虽然近几年我省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全国情况相同,他们中间仍有约六成人员没有实现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不仅关乎残疾人的生存发展,更是帮助其全面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新形势下,如何顺应潮流,抓住机遇,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新的时代到来,新的政策、新的措施、新的创业楷模正在不断涌现。

  顺应市场需求

  职业技能培训助残疾人圆梦

  保山的80后小伙姚省昌最近有件值得高兴的“烦恼事”。因为做网站开发技术好,几个公司都要“挖”他过去,小伙突然间不知道如何选择。姚省昌听力和肢体有轻度残疾,几年之前,师专毕业的他在县城里找工作到处碰壁,连复印店招打字员都应聘不上。2011年,姚省昌经县残联推荐,参加了省残联组织的平面设计培训班,使得本就有计算机基础的他在平面设计和网页制作方面有了专长,培训实习期间就在昆明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之后月薪稳定在5000元以上。

  “授人以渔”是对残疾人最大尊重。近年来,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把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解决就业难题的重点,紧扣市场需求自主办班,开展了计算机类、保健按摩、电子商务、手工艺品制作、美容美发等多种类别的全省性示范性培训和师资培训,通过免费培训学习,绝大多数残疾人都找到了工作。其中,结合我省旅游特色开展的玉雕、木雕、陶艺、扎染、银饰、民族服装、刺绣培训成为亮点。在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期间举办的展能节上,华夏中专聋哑学生制作的黑陶摆件和大理周城残疾人制作的扎染围巾,一经亮相就被现场观众预订。

  针对农村市场,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还特别开办了电动车、摩托车维修,以及适合女性残疾人居家就业的手工编织、干花制作等培训班。2014年,省中心共完成679名残疾人职业技能示范培训。

  在省中心的带动下,各部门、各州市、各社会培训机构以及各地职业培训示范基地也整合资源开展了大大小小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而且将培训对象从残疾人本身延伸到零就业的残疾人家庭,间接帮助残疾人实现生活保障。

  盈江县璞玉坊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残疾人玉雕培训基地,基地负责人冯晓习也是企业的老板,带领着近40个残疾人学习玉雕技术。冯晓习说:“残疾人能吃苦,有耐心,企业定向定岗式培训出来的人好沟通、也好上手,这是一件双赢的好事。”据他介绍,通过培训就业,玉雕师的月收入在3000到几万不等,“最重要的是,许多孤僻的学员变得开朗了,能融入社会了。”

  去年,全省共完成残疾人培训34568人次,其中职业培训8008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6560人次。截至去年底,已有28家企业申报成为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在基地就业残疾人达632人。

  大众创业时代

  互联网+为残疾人创业做加法

  33岁的田爱梅是曲靖的一名网店店主,靠在网上卖汽车坐垫和曲靖土特产,一年营业额可以达到十几万。她同样是一名残疾人创业者,2001年高考前7天,学习成绩优秀的田爱梅因一场车祸导致高位截瘫,卧床两年。在绝望和迷茫中,因为喜欢上网,2010年开始,她在父母的帮助下开始尝试做电商。后来,田爱梅先后参加了各级残联举办的电子商务培训,经营技巧日渐成熟。目前,田爱梅有了固定合作的货源供应商和物流公司,两家网店也初具规模,评级都在两钻到三钻之间,她还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当上了兼职网络编辑。

  互联网给了田爱梅全新的生活,她说:“像我这样的重度残疾在外面找工作几乎不可能,但靠着一台电脑,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被别人所需要,已经很满足了。”

  去年我省新增残疾人就业6467人,其中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人1801人、灵活就业和居家就业1152人。据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徐彦国介绍,全省目前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占到就业人数的四成以上,其中利用电子商务创业的人群成为一支新兴力量,正在不断壮大,涌现出一批网上创业成功并致富的佼佼者。

  在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期间,“残疾人网络就业创业专家企业对话会”同期举行。阿里巴巴集团社会公益部经理吴耀华介绍,2013年,全国共有5.8万残疾人在淘宝开店,累计收入达50亿元。而截至目前,这一数字已经壮大到30万人,不到两年间翻了5倍,互联网+引领了残疾人创业的新浪潮。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残疾人网络创业就业”课题核心组成员王琦博士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正迎来以高科技创新为源动力的新的创业浪潮。网络创业突破了传统就业对残疾人的限制,在这次创业浪潮中,残疾劳动者不再作为边缘群体出现,而会是不可或缺的弄潮者。

  为了鼓励残疾人创业,我省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根据《云南省“助残就业同奔小康”百企千人创业就业行动方案》,从2015年开始,我省至少每年扶持1500个残疾人就业,扶持1000户以上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和一定经济基础的残疾人家庭创业,对于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每人奖励不低于8000元的创业扶持资金。省级和各州市也分别增开了电子商务、创业技能等培训内容,一些州市还免费资助残疾人一台电脑,并跟踪服务一年,直到网店经营稳定。

  来自大理的80后女孩李文媛因先天脊柱侧弯大学毕业时找工作屡屡碰壁,2009年开始经营民族服饰网店,经过各级残联的培训以及自己的摸索,目前网店评级已达到一个皇冠级别。李文媛说:“做电商最难的是起步阶段,但是只要能抓好本地特色,用诚信、耐心坚持,生意总会好起来。”

  起步难,难在技术匮乏,对市场不够了解,这些难题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和经营积累逐渐破解。然而记者注意到,目前通过网络创业人群集中在城市年轻人群中,对于农村残疾人来说,网上创业仍旧有不可逾越的门槛。

  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培训科科长陈俊文认为,受教育程度低以及交通不便是阻碍残疾人通过网络创业的两大难题。“我省残疾人大多数分布在农村地区,即使掌握了开网店的技能,在云南,物流公司的网点根本到不了村这一级!”陈俊文认为要想让大力推广网上创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物流难题。

  王琦博士认为,扶持残疾人网上创业,除了加大政策扶持、加强培训体系建设之外,可以在细节上下点功夫。“比如对残疾人网店进行显著标记,让爱心人士购物体验更流畅,同时建立残疾人送货渠道网络连接平台,解决残疾人网店进货送货链不顺畅的问题。”

  凝聚社会力量

  创造更多平等机会

  十二五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力度空前。

  去年上半年,我省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等七部门关于促进云南省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意见》。紧接着,去年10月1日起,《云南省残疾人就业规定》正式实施,《规定》明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等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以上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1.5%比例的用人单位,需要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专项用于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安置奖励和其他扶持残疾人就业工作。

  可以看到,优惠和保护政策不断出台,使得残疾人就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去年,全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达1304人;全省分片区共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61场次,360家用人单位共接纳826名残疾人就业;各州市均制定出完善鼓励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政策措施,通过资金扶持、小额贷款贴息、经营场所租金优惠、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等措施,共扶持1152个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通过开发公益岗位,去年新增500人实现公益岗位就业和社区基层就业……

  然而,残疾人就业仍旧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18日,记者采访时偶遇了一位不愿具名的县级残联的理事长。在他看来,目前国家层面的政策确实有导向,但是落实起来有难度。“比如很多残疾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还是会在最后的体检环节败北,歧视仍然在一些地方存在。”他希望国家在政策层面能够放低残疾人的招考门槛,也希望机关事业单位能够摒弃陈念,为残疾人创造更多平等机会,真正做到带头安置残疾人。

  这位理事长还提到农村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虽然职业技能培训可以让残疾人实现快速就业,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已婚的农村残疾人不愿意走出来参加培训。一是很多残疾人生活无法自理,外出打工无法照顾自己;二是大多数残疾人在城市目前就业层次低,工资不高,生活成本很高,很多人不愿冒风险。他说:“特别在贫困地区,农村残疾人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仍旧需要关注和解决。”

  徐彦国也谈到,虽然职业技能培训能够帮助很大一部分残疾人实现就业。但是由于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全国受过大中专教育的残疾人约占残疾人总数的4%,我省约在3%,初中以下的占到绝大多数),导致就业层次偏低,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他认为:“不论是社会还是家长本身,应该相信残疾人,鼓励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就业层次。”

  用实际行动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

  我省有622万多名残疾人。我一直密切关注残疾人就业、创业方面的问题,因为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保障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残疾人多种难题的根本出路。

  这次会议,我准备了两个提案,一个是“关于加大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力度的建议”;另一个是“关于加快建设四川省残疾人职业教育学院的建议”。提案分别从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全面提高残疾人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运用互联网思维服务残疾人就业创业;拓展残疾人高端就业、体面就业新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在建言献策的同时,从2012年起,我们建立起四川省残疾人服务外包就业(实训)基地,探索了残疾人集中就业和高端就业的现代就业模式,先后培训残疾人500余人、安置就业406人,以实际行动积极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

655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