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其它创业知识 >

创新或创业的个人看法

时间: 隆佳0 分享

  每个人对创新、创业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或许我们可以看看这些经验丰富的人士对此的看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或创业的个人看法相关文章。

  关于创新 创业的个人看法

  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鼓励创新、创业,在网上被网民批的很惨。我看很多人是以一种等着看笑话的心态在看待这个问题。

  我在看一些日本、台湾、韩国、香港的经济书籍以及在网上看到一些相关地区的描述的时候,我却时刻的感觉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持续繁荣,无法与创新、创业割裂开。

  现在日本、台湾、韩国、香港等地区所处的情况,高企的房价、高昂的生存成本,极大的限制了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及创业冲动。生活环境导致,要取得在社会上的婚配权,

  必须在工作阶段有良好的收入报酬。这样使得年轻人以及社会家庭,都在走精英式的教育,年轻人从很小就被强迫式的学习音乐、绘画等技能,整个社会体系都在极力的把

  年轻人向高收入的行业去推动,从而扼杀了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精英式教育培养出了大量可以成为企业精英的员工,却难以培养出有创业精神、创新

  精神的领袖人物。大量的精英教育的结果是,为已有的成熟的行业培养了大量的,甚至是过剩的劳动力,从而导致竞争愈来愈激烈,当然,作为任何一个父母,都不愿让

  自己的子女去冒险,但作为一个国家来说,缺乏了创新精神,缺乏了创业精神,却是可怕的。成熟的行业需求必然存在极强的周期性,因为需求会周期性波动。大多数工业、制造业

  的产品迭代周期都是以年为单位,当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增长率必然下降。而成熟行业的员工迭代水平相对较低,大型企业的员工,可能动则就十年,数十年的工作周期,无法

  给新来的年轻人提供足够的回报及上升空间。而只有创新、创业,才能够创造新的大量管理岗位及消费需求,创造出新的财富新贵,从而提升消费能力。而对比日本、台湾、韩国、香港等地区

  目前中国的创业环境及成本,实在是低廉太多。创业创新、本身就是一件成功率极低的事情,但一旦成功,就能带来极大的市场需求,所以政府才不断的鼓励和刺激创新、创业,这是

  一个经济体保持活力的重要前提,否则,中国可能走上与日本、台湾、韩国、香港等地区相同的路线,阶层逐渐固化,年轻人缺乏活力,从而整个社会丧失活力。

  中国由于教育体制的问题,在创新上确实与美国等国家存在差距,但在创业上,有着天然的成本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提供了创业成功的保障。所以,过去的很多年,

  中国式的创业,几乎都是抄袭、模仿、超越、反收购这样的路线,这没什么不妥。毕竟,结合自己的优势,做自己的事情,比硬赶鸭子上架强太多了。在这样的条件下,最近的十多年

  我们涌现出了华为、腾讯、阿里、百度等大型公司,而日本、台湾、韩国、香港等地区,几乎没有新的大型公司的诞生。而新的公司,依然在抄袭、模仿、超越、反收购这样的模式中不断的

  产生。小米的平衡车,是三年前抄袭国外的产品,然后改良,最后收购国外公司解决专利问题的又一个新的案例。

  我对于中国经济充满信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来自于,我们足够多的人口和足够大的市场,和适合的创业条件,确实能够不断的产生新的需求和市场,从而避免走上日本、韩国等地区的

  财团精英模式。但我也看到,中国的新的精英阶层,也在大量的让自己的子女强迫式的学习音乐、绘画等技能,教育资源精英化,培养竞争同质化,这样,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年轻精英焦虑化现象,未来也必然出现。我想,这也是国家上升到国家层面上鼓励创新、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关于对大众创业创新精神的看法

  最近这段时间听得最多的还是一直在呼吁或是宣贯的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并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以期持续发酵,带动并掀起一股创新创业热潮。于是,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迅速加快构建众创空间,不断降低创新创业门槛,鼓吹煽动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大力丰富创新创业活动及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据我所了解到的现状是刚开始的大众创新创业的激情膨胀到如火如荼,再到之后的人去楼空一场梦结局收场以外都不会有太好的结果。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个体户大潮,到90年代初的公务员下海潮,再到本世纪初互联网大潮以及近两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其中的规律只要我们思考一下就能很快明白——每当中国经济步入到一定阶段(这个阶段指的是经济增长乏力或是步入低谷的时候),中国政府便会施展各种手段去刺激经济发展。譬如,朱镕基的”放开内地房地产市场刺激内需政策“,接下来的“四万万亿”,再到最近的“加快金融市场发展”,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恐怕只有人民大众最能体会其中的各种滋味。在讨论创业型社会所需要的公共政策和政府措施时,重点研究的事情应该是确定哪些政策不能发挥作用,特别是哪些在今天虽非常流行但未来将毫无用处的政策。我们不能为了短期的绩效,而忽略了未来长远的发展,这是严重短视的行为。这一点如果想不明白就去实施,其结果必将是灾难性的。

  一般人所了解的“规划”,实际上与创业型社会以及创业型经济格格不入。当然,创新需要明确的目标,创业需要良好的管理。但是,从创新的定义来看,它必须有分工、有自主权、有独特的特征以及有微观经济的目标,而且它是由企业专门设定的。此外,创新具有实验性和灵活性,最好从小规模开始。如果缺少这些知识,创新创业面临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失败,据我所了解的当前的创业创新热,基本上都不具备以上的知识,这其实就是典型的盲目跟风在作祟。事实上,从整体来看,创新机遇往往是偶然发现的。这些机遇不会出现在规划者必须处理的大量工作之中,相反,它们常常在这些工作以外的领域内被发现。在意外事件当中,在不一致当中,在一个程序的薄弱环节当中,以及“杯子是半满的”和“杯子是半空的”这两种不同的认知当中,都会产生创新机遇。等到这些领域变得愈发重要之后,规划者才会看到它们的存在。但通常到了这个时候,为时已晚。创新机遇不会伴随着“暴风雨”而出现,它们总是在“徐徐微风中”悄然登场。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国家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具备“高科技创业精神”。多年前的法国、德国甚至连英国都以这种想法为依据来制定国策,现在证实这种想法却是一个谬误。实际上,鼓励高科技的政策是不会产生高科技的,而且它对创业精神采取了敌视态度,就像法国、德国以及英国对创业精神采取的敌视态度一样。这项政策所导致的结果,只会是又一次投资的惨败,犹如重蹈诺基亚、摩托罗拉的覆辙——赢得了一丝赞扬,却陷入了严重的亏损以致被兼并收购,既没有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也没有在制造技术上取得领导地位。

  在进行大规模创业创新前,我们必须了解:首先,高科技知识创新与创业领域的一部分,绝大部分创新产生于其他领域。同时,鼓励高科技的政策还会遇到政治上的阻碍,因此,会立刻遭到废除。从创造工作方面来看,高科技更属于明天的职业“创造者”,而不是今天,因为今天的中国大多数企业组织只能算是“制造者”和“模仿者”,连“创造性模仿”都还算不上。最重要的是,如果一个国家单单进行“高科技”创业,而不将其放入包含“零科技”、“低科技”和“中科技”在内的范围广泛的创业型经济之中,那就如同站在没有山脉支撑的山顶上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从事高科技研究的人员也不愿去风险很高的新兴高科技企业工作,而情愿在一家现有的“较安全的”大型公司或政府机关里,谋得一份有保障的工作。当然,高科技企业也需要大批非高科技人员,例如会计、推销员和经理等等。在一个摒弃创新与创业精神,仅保留少数“华丽服装”(即有吸引力的高科技企业)的经济社会里,从事高科技研究的人员将会不断地寻找工作和职业机会,他们的社会和经济关系(例如他们的同学、父母和老师)鼓励他们在现有、“安全的”大型机构内觅得一份工作。此外,批发商将不愿销售新兴高科技企业的产品,连投资者也不愿意向这类企业给予资助。

  但是,其他从事创新的企业必须提供高科技所需的资金。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特别是高科技创新,从投资到获利需要的前置时间最长。全球的电脑工业直到70年代后期才开始收支平衡,换言之,它连续亏损了30年。生物科技也不例外。同样,100年前的电气设备制造业以及1900年或1910年的汽车工业都经历过这样的历史。在这段很长的孕育期里,非高科技企业必须创造足够的利润,用于抵消高科技企业的亏损,以及用于提供他们所需的资金。

  中国政府所采取的鼓励高科技的政策当然是正确的,因为中国现在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强大实力,要求自己不论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还是自动化技术上都要处于一个高速发展地位甚至是领先地位,而且我们中国人确实拥有发展科技的能力。但是,对于一个没有创业型经济的国家而言,想要创新和创业是不大可能的(我很想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高科技犹如锋利的刀刃,但是,没有刀哪来刀刃呢?如同人死后不可能还拥有一个健康的头脑一样,高科技工业是无法单独存在的。想要让高科技工业健康发展,整个经济必须拥有许多创新者与企业家,他们具有创业观念,懂得创业价值,能够获取新企业所需的资金,并且充满着创业的热忱。当然,国民教育和培训的大规模改革、提升和普及是关建中的核心所在,因为这毕竟是获取知识的基础阶梯。

6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