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企业管理 > 财务管理 > 财务管理相关基础知识(2)

财务管理相关基础知识(2)

时间: 玉叶948 分享

财务管理相关基础知识

  筹资是取得资金的过程,投资则是资金的投放和使用过程,资金一旦被投放或使用便形成企业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其中的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内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运用或变为现金的资产,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及存货等。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即为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是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可用的流动资产净额。

  财务管理的日常活动是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包括对流动资产的管理和对负债的管理。这里仅对流动资产管理进行阐述。

  (一)现金及有价证券管理

  国家对现金管理有明确规定,包括:

  (1)现金的使用范围。即指企业的现钞交易,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如:支付工资、津贴;支付个人的报酬、劳保费甩筹以及规定的其他对个人的支出;差旅费;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支出。

  (2)库存的现金一般以3—5天的零星开支为限。

  (3)不得坐支现金,即企业不能用其收到的现金直接支付现金开支。

  (4)不得出租出借银行账户。

  (5)不能套用银行信用。

  (6)不得保存账外公款,不能把公款以个人的名义存人银行。

  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利润分配管理

  (一)利润分配的顺序

  利润分配是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国家、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利润分配的过程与结果,是关系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利润分配的管理和核算。

  公司取得利润后首先应按规定上交企业所得税,余下为税后利润。税后利润分配的顺序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公司法》第35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二)股利政策

  一般来说,通常有四种股利政策:

  (1)剩余政策。

  (2)固定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政策的优点是:

  第一,有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有利于稳定公司股票价格,从而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第二,有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特别是那些对股利有较强依赖性的股东。其缺点是股利支付与公司盈利能力相脱节。

  (3)固定股利比例政策。

  (4)低定额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2104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