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财务知识 > 计件工资算法

计件工资算法

时间: 晓铧971 分享

计件工资算法

  计件工资制加班工资的支付需满足延长工作时间和超额完成工作任务两个条件,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直接关系计件工资制加班工资的合法支付。下面让学习啦小编来告诉你计件工资算法,希望能帮到你。

  计件工资算法

  1、定义工分基数,即1个工分多少钱

  2、工分=件数÷工时

  3、工资=工分×基数=件数÷工时×基数

  例如,一个工人某月生产2000件,工时200小时,则其工分为:2000/200=10工分

  若工分基数为200元,则其工资为:200×10=2000元。

  工分基数每个厂都有不同的定义,你们的工分基数貌似与产值有关,估计应该是产值比例,即基数=总产值×产值比例

  例如,若总产值为20万,产值比例定义为1‰,则基数=200000×1‰=200元

  由上可知,要提高工分,有以下途径:

  1、提高产量,减少出勤。即提高个人生产熟练度和生产效率

  2、树立主人翁意识,加强团队合作,与领导及各岗位配合,提高工厂总产值

  计件工资的基本概述

  计件工资是指按照合格产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位来计算的工资。它不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劳动报酬,而是用一定时间内的劳动成果来计算劳动报酬。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制的转化形式,指需按已确定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它的一般表现形式有: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

  在实际生产经营中,要实行计件工资,企业生产需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如需要有明确的方法以计量产品的数量,需要有明确的标准以确认产品的质量,并需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和相应的统计制度等。

  计件工资的发展前景

  1956年国务院在发布的《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各产业都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计件工资制的计划和统一的计件工资规程,凡是能够计件的工作,应该在1957年全部或大部分实行计件工资制。

  1958年以后计件工资制的实施受到很大冲击,特别是在十年内乱其间,计件工资制度几乎全部停止实行。

  1977年国家重申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一样,都是贯彻按劳分配的有效形式。国务院指出:计时工资制是根据职工的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时间的长短(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月工资制)来计算工资的制度,是我国工资分配的基本形式;但很多情况下,还要实行计件工资,对于符合实行计件工资的工作,都应当实行计件工资制。

  197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行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的通知》强调,有条件的企业需实行计件工资制。

  1980年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试行《国营企业计件工资暂行办法(草案)的通知》,进一步规定了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具体要求,并明确了实行计件工资制的目的和必备的条件。

  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应该按照标准工时制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1994年劳动部印发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229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