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创业故事>

比尔盖茨创业经历是怎样的

时间: 立康912 分享

   微软的创始人是比尔盖茨,相信大家对这人应该是耳熟能详了,那么你知道他的创业故事是怎样的吗?下面学习啦小编就给大家做简单介绍。

 比尔盖茨的创业经历:调皮的神童

比尔.盖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在美国西北部城市西雅图。父亲是个有点名气的律师,母亲是位金融家的女儿。显然,这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

童年的比尔.盖茨生着一头黄色的头发,一双有神的眼睛,一只高高的鼻子。这个身体健康的小男孩对于孩子们聚在一起的追逐和跑跳似乎不感兴趣,而愿意一个人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尔的家庭是和谐幸福的。父母都很有教养。他们重视家庭生活。父亲不管工作多忙,在晚餐和节假日,尽量使全家人在一起度过。在孩子们的记忆中,一家人总是利用晚餐时间,在一块儿边进餐,边亲密友好地交流和讨论。每当这时,孩子们在父母面前,都享有平等发表各自意见的权利。父母的发言,也仅仅是发表个人意见,而决不用命令的语气。父母对孩子们的友好与亲近,为孩子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盖茨家族在被称作“最后边疆”的地方度过了十多年。在这里,老盖茨和很多人一样,搞起了家具经营业。

他的运作方式是免费向探矿者提供家具,作补偿,探矿者分一部分矿产给他。当时只有8岁的威尔则是那些从世界各地洪水般涌入美国的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受战争影响,盖茨一家搬回了普格特奈德,回到了迅速发展的海军船坞城市布雷默顿。然后是买房,并与一个人合伙成立了一家二手货家具公司,叫做美国家具公司,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发展成了销售新货的家具公司,并在布雷默顿立住了脚。

家具公司越办越红火: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拓展,于是年轻的威尔当上了经理,威尔属于典型的美国人,性格开朗,善于交际,几乎参加过当地每一个民间组织和社交俱乐部,因此很得人心。没多久,1925年,他的儿子威廉.享利.盖茨第三出世了。

微软盖茨的父亲绰号“比尔”,他继承了盖茨家族的企业家天赋。甚至在很小的时候就和邻居家的孩子办起了报纸并受到了当地人很大的重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报国的热情深深地激荡着威廉,于是他扛上枪穿上军装出发,并在战争中获得了少尉军衔。

战争结束后,他上了华盛顿大学,在那里学习法律,后来成为布雷默顿的助理律师,并与大学里结识的一位年轻女教师玛丽.马克斯韦尔结了婚。

玛丽.马克斯韦尔和小威廉.亨利于1951年结婚。玛丽在布雷默顿中学教了一年初中后转到北西雅图继续教书。在此期间,小威廉.亨利参加了西雅图律师事务所。

比尔.盖茨的父母系家族都不属于墨守成规的类型,他们气度非凡,文质彬彬而又乐于进取,这不能不对比尔盖茨有一定的影响。他的父母原是上层人物,却没有太平洋地区冷淡的礼貌;他们很富裕,却从不为此而炫耀,他们可以招摇过市地活着,却异乎寻常地谦逊。在十足中产阶级的韦奇伍德地区暂住后,他们搬到了西雅图虽然宜人却很难说是高级住宅区的里奇景,住进一个不大的、纯粹是战后修建的那种平房。

1953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克里斯蒂娜出生。1955年,诸圣日前夕的一个星期五,小比尔也来到了人间。

盖茨生于10月28日晚9点多一点,他的父母昵称他为“特伊”,以此反映出他名字后面的三世,尽管实质上他是盖茨第四,这是他惟一的绰号,家中的人除此以外再没叫过什么别的。

小盖茨慢慢地长大了,他总是显得与众不同。

“盖茨,过来和我们玩!”邻家的孩子叫他。小盖茨正骑在一匹玩具木马上,前俯后仰,自得其乐。他看了伙伴一眼,“我不去,我喜欢骑木马。”说着又加快了速度,他那摇摇晃晃的样子,让人看了直想笑。

似乎只有这摇摇晃晃才能够带给他无限的乐趣。

后来,他一直保持这个独特的癖好,以至于微软公司的经理们开会的时候,一大群人坐在靠椅上都随着他摇摇晃晃地讨论问题,这成了微软公司的景观。

小时候的比尔.盖茨性格虽然好动,但是喜欢思考,更酷爱读书。

这一天,母亲玛丽回到家里,咦,小盖茨去哪了呢?

她怎么也找不见,院子的木马上没有他的身影。难道在书房吗?小盖茨喜欢读书,玛丽是知道的,可是威廉的书房都是一些供成年人阅读的书籍,他能看懂吗?玛丽推开了书房虚掩着的门。果然,小盖茨正聚精会神地坐在地板上读书,他读的书可不是一般儿童喜欢的连环画,也不是童话的故事,而是《拿破仑传记》。这让玛丽大吃一惊。

有一天,父亲的朋友特纳来做客,他是一位牧师,他听说盖茨读了很多书,就想考考他。

“盖茨,你读过《圣经》吗?”“读过。”小盖茨用他特有的尖声尖气的声音得意地回答。

“那你能给我背诵一段‘登山宝训’吗?”

“登山宝训”是《圣经》中最冗长、最难懂的一段。

有几万字的篇幅,没有非凡超群的记忆力,是很难一字不漏背诵下来的。泰勒还没有遇到过一位能够背诵“登山宝训”的人。

只见小盖茨坐在沙发上,摇着小脑袋,用他那悦耳的童音开始背诵:

“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就来到他跟前,他开口教训他们说……”

听着盖茨朗朗有词的背诵,特纳惊呆了。

“他真是一个具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我无法想像一个年仅11岁的孩子,具有这么高的天赋,真是不可思议。” 特纳说。

在学校里,小盖茨更是超出了同龄人许多。他总是用最少的努力得最高的分数,老师和同学们都把他视为天才,因为小盖茨是个左撇子,同学们就都叫他“左撇子神童”。

“左撇子神童”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志向,是他的同学们所不能理解的,有一次他对同学说:“与其做一株绿洲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中的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而橡树高大挺拔,昂首苍穹。”

这一年,在距离西雅图地面600英尺高的太空大厦餐厅。餐厅里热热闹闹,几十号人正在三五成群地议论着什么。从人们充满疑惑的表情上看,似乎大家都在焦灼地等待着什么。

几分钟过去了,一切准备就绪。

这时,一个牧师打扮的人带着小比尔.盖茨走到了人群中间。老牧师慈祥而凝重,手里攥着的小孩却显得神情慌张,一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左顾右盼。

老牧师清了清嗓音,餐厅里顿时沉寂下来,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着老牧师的发言。

老牧师激动地说道:“今天,我特地在此设宴,款待我身边这位年仅11岁的孩子,在我所看过的孩子中,他是最了不起的孩子,他的名字叫比尔.盖茨……”。

所有在场的人顿时鼓起了热烈的掌声。交口不迭地称赞这位腼腆的孩子。

这次晚宴是戴尔.特纳牧师周年活动的一部分,这是一种用来招待所有那些每年接受他的挑战并令他满意的人的宴会。

1966年,没有人比被称为“特伊”的比尔.盖茨表现得更出色。

这个美丽的夜晚记录着一个传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戴尔。特纳牧师在劳伦斯堪萨斯大学教书的日子。那时,每逢一个新的学年开始之日,他总要向学生发出挑战,看有谁能背诵《马太福音》的第六、七章。1958年,戴尔.

特纳退休离开了劳伦斯,回到西雅图做了西雅图大学街区大学会众教堂的牧师。该教堂建于上世纪未,是城中最古老,最有名的教堂之一,它的对面就是华盛顿大学。

盖茨一家是教堂的常客,而比尔.盖茨则是特纳牧师坚信礼班的成员。这一星期的星期天早上做礼拜的时候,特纳牧师像往常一样又把这个一年一度的挑战摆到了他的学生面前——如果有人能将《马太福音》(即大家所熟知的“登山宝训”的那一部分)背出来,他将在太空大厦设宴款待,同时也是他对全体会众提出的挑战!

时至今天,特纳还清晰地记得那天下午他坐在盖茨家的起居室里听他背诵,这么多年过去了,将纳还不断地向人们讲起这令人难忘的一幕……

接下来的询问更让特纳惊讶不已,他后来回忆道:

“一个年仅11岁的孩子竟能将这段话如此流利地背下来,而接下来我的提问证明了他对这段话竟有如此深透的理解,有些章节甚至比我理解得还要精妙。总之一句话,这个孩子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感到了他的超乎寻常……”

同年秋季,另外31名大学会众教堂的信徒也结结巴巴地背出了那篇文章,于是,戴尔.特纳牧师带领着他的32名信徒登上了位于太空大厦顶层的旋转餐厅,以兑现自己的诺言。

这次晚宴,令比尔.盖茨饱览了西雅图的美景。极目四望,华盛顿大学矗立于东北面,一旁的华盛顿湖畔就是他家所在的劳雷尔赫特住宅区。东面是贝尔维尤和雷德蒙德郊区,仰卧于喀斯喀特山脉脚下,他是否知道,13年后这里将巍然耸立起比尔.盖茨的微软帝国。

特纳牧师经常这样回忆比尔.盖茨:“他是个不服输的人,只要是认定的事他就一定会成功。许多其他的孩子出于免费宴会的诱惑也进了教堂接受我的挑战,然而,只有比尔.盖茨坚持到最后并胜利了。”

比尔.盖茨不仅有超乎寻常的记忆力,而且在他的头脑里有许许多多独特怪异的想法,他常常能够在别人熟视无睹的地方玩出新的花样来。比如一只放在他房间的垃圾筒,经过比尔.盖茨的摆弄就可成为他进行体育锻炼的道具。经过反复训练后,他能够一下子跳出这种垃圾容器。

难得的是,盖茨的父母并不因为有人在房间里跳来跳去弄得地板咚咚作响而生气。相反,他们教导盖茨要多动脑筋,多动手,要仔细观察周围看似平常的东西。盖茨的父母对盖茨的这种态度不啻为一种莫大的鼓励,它极大的鞭策盖茨一步步前进,永不停息。

盖茨的姐姐克里斯蒂娜说,盖茨总能找到些东西来花费精力。比如有一次,盖茨认为自己的小脚趾有些弯了,便花了不少时间往外掰,想把脚趾弄直。

牛顿为做试验忘记了吃饭,而比尔.盖茨也会拿着一个东西摆弄一天。这种对事物痴迷和专注是每个成功者的必备素质。

奇怪的是,习惯于独立思考的比尔.盖茨并不精于需要团体协作的活动,他并不是不具备协作的精神,对于篮球足球,总不能引起他的兴趣。

在一次年级间组织的篮球赛上,比尔.盖茨当前锋,平素里投篮还算不错的他,在众人的紧逼下傻了眼,接到球后经常茫然不知所措,导致屡投不中。但即使这样,他也不愿意把球传给队友,以致赛后遭到同伴的斥责。比尔.盖茨发誓从此不再打篮球,也不踢足球。

比尔.盖茨在学校里绝对不是一个安分守纪的孩子。

有一次上课,老师让比尔.盖茨背诵朗费罗的《箭与歌》他总是不能连贯地读出“我向空中射一支箭”这一行诗(创业网:www.Cyone.com.cn/) ,总是颠过来,倒过去,颠过去倒过来地把这几个字念来念去,就像中国人读绕口令一样,总是忍不住要读一些不知所云的东西出来。也许比尔.盖茨是故意读不出来,然而他并没丝毫脸红的意思,反而站在座位上摇头晃脑,冲着老师发笑,还转过身去朝大家做鬼脸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老师赶紧气呼呼地让他坐下。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老师止住了大家哄笑以后,又把另一个同学叫了起来,比尔.盖茨来了劲,当这位同学背到“我向空中射一支箭时”,他又开始故伎重演,冲着那同学瞎搅和,那位同学一着急,马上也跟着盖茨胡念起来,盖茨于是更加放肆地笑起来。老师狠狠地批评了盖茨,他耷拉着脑袋,做出一副很委屈的样子。

还有一次,比尔.盖茨正从学校往回走,路过学校办公大楼时,看到有两个警察正在门口巡逻,小盖茨灵机一动,马上跑到最近的一个电话筒,抓起话筒嚷道:“喂,是警察局吗?我刚才看到有两个人冒充警察企图作案呢,地点是里奇景小学办公大楼,请迅速赶到。”

不到三分钟,比尔.盖茨看到两名警察行色匆匆地跑了进来,手里提着警棍。

比尔.盖茨马上冲到先前看到的两名警察跟前,气喘吁吁地嚷道:“有两名冒充警察的家伙刚才想抢我的东西,你们看,他们追上来了……”

不等说完,比尔.盖茨撒腿就跑,一转眼就不见了。

两名警察赶到了,一见到他们就抓起手铐往他们手上铐。学校的两名警察更是怒不可遏,声称要将两名公然抢劫的罪犯捉拿归案。

四名警察互相争执不下,终于扭打起来……

而此时的比尔.盖茨却正躲在不远处的一个角落暗自发笑……

想象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甚至决定着他未来创造力的大小,能有那么多的恶作剧,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笨的孩子怎么想出高水平的游戏呢?比尔.盖茨显然属于用智慧开玩笑的人:这不单纯是耍噱(jué)头,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想出来的。

莱尔斯老师与比尔.盖茨的双亲私下交谈过多次,企图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做些计划管管这个孩子,结果却毫无效果。比尔.盖茨的另一位老师说,这孩子捣蛋极了,即使把他安排在最前面的座位上也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这个老师为此深为比尔.盖茨担心,因为他心里明白比尔. 盖茨可以做得更好,但他却故意不做。

事实上,坐在第一排的比尔.盖茨闹得更欢了。

一天,吃完晚饭,威廉对儿子说:“你想去湖宾中学读书吗?”那里可是西雅图最好的学校。”

“当然。”盖茨毫不犹豫地说。“那里都是聪明的学生,我最愿意和他们竞争了,爸爸,我不会输的。”盖茨做了个鬼脸,指着桌上刚刚玩完的游戏说,“就像是在家里比赛,我从来都不会输。”

“听说那里有计算机,是吗?威廉。”母亲玛丽说。

“是的,那里是美国最先开设计算机的学校。”威廉摸着盖茨聪明的小脑袋,“盖茨,你在那里可以学习计算机。”

“计算机是什么?”盖茨—脸茫然地问。

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天,盖茨成了湖滨中学的学生,从此,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比尔.盖茨就对那个神秘的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是一个庞然大物,足足占了一间房那么大,它不像现在的电脑,有鼠标、显示器,它完全是一台机器,在当时也是相当昂贵的。

“这些是硬件,它好比人的身体,有手有脚,来完成各种动作;这些是软件,由程序组成,它好比是人的大脑,来指挥计算机完成各种命令。”数学老师指着计算机给同学们讲解。

“软件又有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让计算机能行使开机、关机、删除等功能的叫操作系统软件,让其行使绘画、财务处理等功能是应用软件……”

盖茨听得入了迷,没想到这么笨重的大机器竟然能做这么多的工作。

从此,他便迷恋这种神秘的机器。和他一起沉迷的还有保罗.艾伦。

保罗.艾伦是盖茨的朋友,比他大两岁,并且高他两个年级。两个人经常一起逃课去计算机房学习计算机。

可是没过多久,湖滨中学因为经费的原因,不得不停止了计算机的使用,因为在当时,使用计算机实在太昂贵了。

这使盖茨和艾伦陷入了无尽的苦恼之中。

“艾伦,没有计算机的日子真是太难受了。”盖茨喃喃地说。

“是呀,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艾伦也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噢,对了!我听说有一家公司可以提供计算机使用,但是要给他们抓‘臭虫’。”艾伦突然兴奋地说。

“那太好了,抓‘臭虫’不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吗?”盖茨听了也大声地叫了起来。

“臭虫”其实就是计算机程序的错误。原来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发现程序经常出错误,后来找到了原因,是一只臭虫在作怪,像是让计算机染上了病,于是人们就把出现了错误叫“臭虫”。而抓“臭虫”就是找到这些错误。

这一天,盖茨和艾伦来到了这个叫做“计算机中心”的公司。

“你们有编制计算机程序的本事?”公司的工程师面面相觑,他们认为眼前这两个毛头小子不过是说大话而已。

“我们是湖滨中学程序编制小组的。”盖茨和艾伦并没有在乎那些怀疑和嘲讽的目光,开口大谈编制的方法

在场的人瞠目结舌,立刻对这两个不速之客另眼相看。

“那么,我们考虑可以和你们签下这合同。”终于,公司经理说话了。合同规定:盖茨和艾伦可以使用该公司的计算机,但必须向公司提交软件程序错误清单和有关情况的报告。两个人高兴极了!虽然要等到公司员工下班后才能来玩计算机,但是只要有计算机使用,对于他们俩来说,无异于在饥饿的时候吃到了面包。

于是,每天晚上他们都准时来到计算机房,聚精会神地研究软件程序。不久,公司的记录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有关“臭虫”的记录,而他们对计算机的奥妙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计算机的秘密一步步向他们展开,他们仿佛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盖茨,起床了!”每天早上,母亲玛丽都要费好大的力气才能把盖茨叫醒。

“这孩子怎么了?每天都睡不醒,是不是得了贪睡症?”玛丽对盖茨的反常行为大惑不解。

“这真是奇怪,以前他可从不这样的。”父亲威廉也莫名其妙。

只有盖茨的姐姐克里斯蒂娜知道这个秘密。

原来,盖茨的父母不知道他去计算机中心编制程序的事,盖茨每天很晚才回家,然后悄悄地溜进自己的屋子里,从来没让父母觉察到,他们还以为他早就入睡了呢。

他还和姐姐约定,不许告诉父母。

后来,计算机中心公司破产了,盖茨有近一年的时间没有接触计算机。

这一天,一家信息科学公司的工作人员找到了盖茨。

这时的盖茨刚刚16岁,看上去还完全是一个小孩子。

“盖茨,我们有一项工作想请你和你的伙伴们帮忙。"

这名工作人员面对这个小孩子,说起话来竟有些不知所措。

“是什么样的工作呢?你说说看,或许我们能够帮忙。”艾伦在一旁答道。

原来,这家公司想编制一个工资表程序,这样的程序可以使工资发放既快又有条理,不会出什么差错。对于盖茨他们来说,这不算是个大项目,两个伙伴商量了一阵后,提出了一个条件。

“我们可以做这件事,但是有一个小小的条件,”盖茨像个谈判老手一样,微笑着对那个工作人员说,“你们不需要给我们工资,我们只收取这套软件的10%的利润。”

那个人听了后,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这很好办,没问题。”盖茨想了想,又说道:“还要给我们相当于1万美金的计算机使用时间。”由于计算机在当时很珍贵,所以使用计算机是要付费的。

“你是说你们完成了工作,我们还要给你提供计算机的使用吗?”那个人疑惑地问。

“是的。”盖茨和艾伦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他们是多么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花费到计算机上啊!

“那好吧!我们可以满足你们的要求。”那个人真不明白这两个毛头小子为什么不要1万美金,却偏偏要去摆弄计算机。盖茨和艾伦为了更快完成这项工作,就又找了两个伙伴,他们整天呆在计算机房里。一个月后,程序编制完成了。

那家公司销售这种软件获得了很大的利润,每一次,都会把10%拱手让给盖茨他们。很快,盖茨成了湖滨中学的一个小富翁。

1971年6月,湖滨中学要用计算机编制一个课程表程序。由于人工编制课程表既费时又费力,而且还容易出错,所以学校决定尝试用计算机来编制。完成这个工作的最佳人选无疑是比尔.盖茨。

可是他却拒绝了。

“我不想编制这个程序,因为我还没有想好我是否将来从事这个工作,它会花费我很多时间的。请您再另请高明吧。”盖茨对学校原负责人这样说。

但是后来这个任务还是落到了盖茨的身上,因为学校委派编制这个程序的数学教师死于空难。

无奈,盖茨只好又找到艾伦。

“艾伦,这件事只好由我们做了,谁让我们是湖滨中学的学生呢。”

“那好吧,盖茨。不过我们是要报酬的。”艾伦和盖茨相视而笑。

两人完成这项任务后,得到了2400美金的报酬,还有足足两个月计算机的使用时间。

由于计算机能做许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许多的效用,两个人决定买一台计算机。

1972年夏天,艾伦兴冲冲地找到盖茨,给他看一篇电子学杂志上的短文。

“盖茨,英特尔公司推出了一种微处理芯片。”艾伦迫不急待地介绍说。

处理器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地方。微处理器是把过去的那种大型处理器微型化,过去一整套线路和线圈要堆满整整的一个房间,现在则可以缩小在一块硅芯片上。艾伦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二人决定试着用它制造一种低级的计算机。

“喂!英特尔公司吗?”我们想购买你们的8008型微处理芯片。”艾伦抓电话就打了过去。

“好吧!它的价钱是360美元。我们马上送过去。”对方回答。

于是,他们请了一个电子工程师制成了一台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看上去非常简陋,毫不起眼,可是不管怎样它可以工作了。

有了计算机,两个人就创办了一个公司——交通数据公司。这个公司专门用计算机对交通流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交通流量就是在某个地点一段时间内通过车辆的数量,以前都是用人工来分析的,既繁琐又不准确。

两个人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编制完程序。然后,两个人就写信给美国和加拿大的交通监测部门推销这种技术。

信寄出去了,两个人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这时的艾伦已是华盛顿大学的学生了,而盖茨还是一个高中生。

盖茨经常去找艾伦。见面就问:“有消息吗?”

艾伦常常是苦着脸,摇摇头。

终于有一天,艾伦兴奋地找到盖茨,手里挥舞着一张纸:“盖茨,我们成功了!我们有订单了。”

盖茨和艾伦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们庆贺自己的劳动获取了认可。

这项技术为两个人赚了2万美元。

走向辉煌1973年秋天,比尔.盖茨走进了哈佛大学,决定学习法律学。这让父母非常高兴。他的父亲威廉.盖茨在法律界口碑极好,做过华盛顿律师协会的主席,他认为盖茨学习法律,无疑也将会成为一个著名的律师。

可是在哈佛大学,扑克牌的吸引力对于盖茨来说,可比法律学的吸引力大多了。

每到晚上,总会有许多人聚集到盖茨的宿舍里,他们不是在研究法律问题,而是用扑克牌来赌博。

盖茨开始的时候技艺欠佳,输掉许多钱。这激起了他的兴趣,本来他就有争强好胜的本性,凭借自己超群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很快成了一名赌博高手。

“玩牌时,你得了解各种情况:谁胆大,谁胆小,打牌的习惯等等,然后把各种情况综合起来,再根据自己手上的牌决定出牌策略。”盖茨在赌博中总结了一套理论,使他百战百胜。他有一段时间完全沉湎其中,常常一天一夜地持续玩牌。然后白天就睡大觉。有一次,他竟然在考场上酣然大睡,他睡觉的姿式也很独特:两手托着腮,眯着眼,像是在思考问题。监考老师并不知道他在睡觉,可是半个小时过去了,他还是一动不动,老师只好把他叫起来,盖茨才从梦中惊醒,只好匆匆答题。

盖茨一向喜欢数学,同学们都觉得他能成为一名数学家,而不是一名律师。

每次上数学课时,他的表现都很奇特,盖茨坐在教室里,课桌上连一个笔记本也没有,只用两手抱住脑袋,样子显得十分厌倦。有时候,他看老师在黑板上解题,就举手说:“老师,这个地方不对。让我来给你说说。”然后就不顾老师的窘迫,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他觉得给老师挑毛病是一种乐趣,完全不顾及老师的面子。

1974年夏天,英特尔公司相继推出8008微处理器后,又推出了8080芯片,这种芯片功能比8008大十倍,体积却不比8008大,而价格还不到200美元。

盖茨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找到了艾伦。

“艾伦,这才是真正的计算机的心脏,它最终能将庞大的处理系统缩小到火柴盒那么大。”

艾伦也非常兴奋。他们认为:大型的笨拙的机器终于走到末日了。

两个人对8080芯片潜力的预见,连计算机生产商都没有认识到。英特尔公司的专家们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微小的改进而已。

盖茨和艾伦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只要有了这种价格低廉的微处理器,计算机的体积会变小,价格也会降低,这种计算机将会有更广泛的用途,它的销量也会非常可观。

两人决定为这种计算机开发软件,以让它能够得到应用。他们开始向各大公司写信,说明他们可以编写一种新的BASIC语言(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叫计算机语言,BASIC只是其中一种)。然而所有的信都如泥牛入海泥牛入海:比喻一去不复返。,没有回音。

转眼到了12月。这一天艾伦去哈佛大学找盖茨。走到哈佛大学书报亭的时候,艾伦突然停住了脚步,他被一本《大众电子》杂子吸引住。原来这期杂志的封面上刊载了一台计算机的照片,它只有电烤箱那么大。

艾伦赶紧买下了这本杂志,他仔细地读了起来。这正是使用8080微处理器的计算机,叫阿尔塔,是艾德.罗伯茨开发的产品。可是因为没有软件,这台计算机不能运行。

 比尔盖茨的创业经历: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台微型计算机

艾伦马上找到盖茨,把这件事说给他听,两个人立刻决定打电话给罗伯茨。

“罗伯茨先生,我们是西雅图交通数据公司的代表,我们研究了《大众电子》上的那篇文章,我们已经开发了一种BASIC语言,它完全可以应用到你的计算机上,我们可以就这件事详细谈谈吗?”盖茨焦急地说。

罗伯茨一听就是小孩子的声音,他根本不相信盖茨他们的话。

“小伙子,你不要再谈了,已经有50个人和我谈过类似的话,我都不会相信的。我只相信结果,如果谁能提供最成熟的语言,我就和谁合作。”罗伯茨简短地结束了通话。

盖茨和艾伦并没有灰心,他们又写了一封长信,详细说明了他们研制的成果,并再三保证这种BASIC语言完全司以在8080微处理器上使用,每套售价只要0.5美元。

罗伯茨收到信后,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按照信上的电话号码挂了个电话,但是电话号码是湖滨中学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件事。罗伯茨认为这不过是有人开玩笑而已。

又过了几天,有人向罗伯茨说起了交通数据公司。罗伯茨便与他们取得联系,这真是值得庆幸!盖茨和艾伦没有想到罗伯茨会找上门来。

两个人决定利用哈佛大学实验室的计算机来模拟阿尔塔微处理器进行研究。四个星期后,BASIC语言的编写已基本完成,于是他们再次给罗伯茨打电话,说他们已经成功地在阿尔塔上应用了BASIC。而实际上,他们从未见过阿尔塔计算机。

罗伯茨听到这个消息后,半信半疑,“如果是那样的话,你们就来我这里,给我演示一下。”罗伯茨和他们约定在3个星期后见面。

这一天,同罗伯茨约定的日子到了,盖茨决定让艾伦一个人去。盖茨为了万无一失,仔细地把程序检查了一遍,然后交给艾伦。

在艾伦的想像中,罗伯茨的办公室一定在市区的大厦里,宽敝明亮,气派豪华。可是他坐在罗伯茨的卡车里,拐来拐去的竞在一家洗衣店旁停了下来。罗伯茨指着旁边的一个店铺说:这就是我的办公室。”大大出乎艾伦的意料,想不到阿尔塔这样一台微型计算机竟出自这里。

第二天,开始测试,决定性的时刻到了。艾伦把程序装入计算机,等着反应。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艾伦的心里像是装着小鹿,怦怦地跳个不停。突然,计算机打出了准备好了”的字样。这意味着计算机接受了他们的程序。

罗伯茨高兴地叫起来:“天啊!它开始工作了!”

艾伦如释重负,他奔向电话机,把成功的消息告诉了正在哈佛耐心等待着的盖茨。盖茨听到这个好消息,真是欣喜若狂,别提有多高兴了。

BASIC语言的适用,对阿尔塔计算机来说,意义非常,而且对计算机产业来说,也具有重大意义。从此,微型计算机才算真正具有实用价值。

经过无数次的改进,盖茨研制的BASIC语言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使用者一旦出错,它就会产生提示,告诉使用者错误出现在什么地方。

盖茨和艾伦预测到一个软件市场将要来临,他们坚信可以通过出售软件赚一大笔钱。

这个时候,哈佛大学对盖茨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甚至还以开除相威胁。原因是盖茨和艾伦长期使用校方的学术计算机开发商用软件。

盖茨为这事很恼火,他据理力争:“教授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著书立说赚取稿费,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计算机搞商业研究呢?而且,学校并没有规定如何使用学校的计算机。”学校无言以对。

这时的盖茨越来越感到需要创办一个公司,正确地处理自己和学校的矛盾。

1975年,比尔.盖茨和艾伦成立了微软公司。公司的大部分产权归属盖茨所有,艾伦拥有小部分。盖茨想靠这个公司来自己赚钱,而不动用父母给他留下的大量的信托基金。

当年夏天,微软与艾德.罗伯茨正式签署了许可协议。

申明了关于8080计算机的配套软件BASIC的使用权利。

协议规定每卖一份BASIC,如果是随着硬件一起卖出的,微软公司收取30美元。如果使用者需要修改BASIC,那么他还得为源代码付钱,微软将收取其中一半。

几个月下来,盖茨和艾伦挣到了18万美元。然而,这并没有使他们满足。

比尔.盖茨还在这次贸易中开创了按每个拷贝收权利金的软件转让方法。

此时的微软公司势力单薄,还远远不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于是,盖茨开始招兵买马,四处物色人选。先后有拉森、蒙蒂.戴维多弗和其他几位。他们大都是哈佛的或者是湖滨中学的那一帮电子迷,都是工作的狂热分子。

一段时间以后,拉森和蒙蒂.戴维多弗又跑回学校去了。只剩下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与微型仪器公司打交道了。

1975年末,微型仪器公司决定发行软磁盘阿尔塔8800存储系统。这就要求保罗.艾伦迅速开发出磁盘BASIC。比尔.盖茨在艾伦的要求下,花了五天时间就把它写好了。他满以为市场前景相当看好,并已准备好了大捞一把。

但是,他们等来的仅有一些小钱,后来干脆就一点儿也没有了,盖茨对此感到非常奇怪,后来他才知道,原来是人们都去使用盗版的BASIC了。

比尔.盖茨知道是一帮可耻的贼偷了他的软件,让他赚不到钱。他勃然大怒,发誓要与盗版者斗争到底。

1975年,微软公司得到了整个BASIC的版税1.6万美元。

微软公司的班子是在1976年春形成的,他们被称为“微软小子”,对其电脑的痴迷使他们超越了自身能力和耐力的极限,使软件空间得到了延伸。当时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正在筹备一个BASIC标准,比尔.盖茨莽撞地建议委员会看一下微软公司的BASIC的特点,并采用其标准,委员会极为恼怒。然而,事实证明他们太短视了,缺乏对计算机世界的前瞻性。最终,还是比尔.盖茨建立了BASIC标准。

微软公司收到了纷纷而来的订货合同。其中包括英特尔、加州数据终端公司(DTC)以及全国现金出纳公司(NCK)。这时,微软有了第一个雇员马克.麦克唐纳,接着是里克.威兰,他从斯坦福大学提前毕业,返回阿尔伯克基当了微软公司的总经理。

比尔知道,就目前来说,每个家庭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台计算机的计划可以晚些实现,而应该把让所有的机子都运行微软公司的软件放在首位。

 比尔盖茨的创业经历:从此,微软的广告开始不断的出现,广告的口号

微软!没有微软,微处理器算什么?这个广告非常专业化,它含有微软公司最早的标志:大写的“微软”。

谁能知道大名鼎鼎的微软公司实际上是只有4个人的一个店!他们住在阿尔伯克基一个没有什么家具的房子里,而且只有两个人是常驻的,另外两个一个在跑来跑去地上学,另一个服务于微型仪器公司。

1976年底,微软公司已经搬到了中央大厦,紧接着里克.威兰又租下了房子。当时,微软公司的资金情况很紧张,而做这个BASIC的合同又是交货付款,这意味着一直到1977年才会有钱。如果不能按计算完成任务,来钱的日子还要往后推。

就在这命运攸关的时刻,通用电器公司意外地与微软签了一份6.5万美元的合同。微软公司用一半解决了赤字,在另一半中再付出一半缴了税,最后剩下一万多美元。

1976年底,个人计算机市场显示出它可以支撑一个成熟的工业。

专家估计说,计算机市场总额大致为2700万美元,而微软的BASIC只是满足了不到四分之一的软件供应,在他们面前,还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可以大有作为。

比尔.盖茨此时还只是微软公司的一个外围人员,在公司和学校之间跑来跑去,到了秋季,他又回到了学校,玩他最爱玩的扑克游戏。

在秋季这学期,比尔.盖茨正式的课程是数学、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和研究生读的微观经济学。比尔.盖茨还是保持着他很怪的学习习惯,只参加第一次班会,只听第一节课。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比尔.盖茨不得不和史蒂夫制定了一个深夜学习计划,研究期中考试以来的习题,但是他们一个也做不出来。不过他们还有别的办法,这些办法很容易被聪明人想出来,那就是把那些样题死记硬背下来。

到期末考试时,对于这引起概念性、理解性的试题,盖茨考了第一,史蒂文考了第二。

事业和学业两者间的冲突越来越严重了,盖茨深深地感到了无聊的课程对他的束缚。于是,在大学第六个星期六,比尔.盖茨再也没有拾起他那本笔试时用的蓝皮本,他终于下定了决心,乘飞机离开波士顿,离开了哈佛大学。

20岁的比尔.盖茨没有管理公司的经验,但是他有许多不能这样那样的原则。

想为盖茨工作,至少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精通业务;二是愿意昼夜不停地工作。所以微软公司很容易形成一种风气和精神:工作是第一位的,吃饭和睡觉是次要的。在阿尔伯克基,只有工作,吃饭,键盘,睡觉,接着又是工作,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事。

到后来,员工越来越多了,超过工作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了,逐渐从个人爱好加班变成了纪律。这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还导致了一些人的离开。但是,微软并不为此而对初衷有所改动,比尔.盖茨宁可让他们另谋高就,也不愿意使微软公司的作风变得四平八稳起来。

1978年,比尔.盖茨的工资是每年1.6万美元。这在微软公司中是最低的,但是盖茨毫无怨言,仍然勤勤恳恳地苦干,俨然一个劳动模范。在微软,人们很快就学会了坚守岗位,做事讲究尺度。

公司的业务迅速扩大,小伙子们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公司里总是一片繁忙景象,有时甚至让人感到混乱。

这时,他们不得不雇用一个女秘书来管理杂务。

卢堡是一个40多岁的家庭妇女,可是她不甘于呆在家里过寂寞单调的日子,想出来干点有意义的工作。

这一天,盖茨不在公司里,伍德来面试这位应聘者。

伍德是公司的老员工,也是盖茨的朋友,他自称是总经理,对卢堡说:“这样吧,我们考虑一下,一个星期后会给你通知的。”

卢堡不知道人家会不会聘用像她这个年纪的女秘书,心里忐忑不安地走了。

可是,一个星期后,卢堡竟接到了录用通知。她很快就到公司上班了。她发现公司里只有几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几间房里全是计算机,人们干的活就是从早到晚在键盘上敲个不停。卢堡在那里干了几天活,对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仍是没有概念。

有一天,一位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年轻人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办公室,她立刻去报告给伍德。因为公司规定,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有计算机的房间。

“伍德,有一个小孩闯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卢堡慌慌张张地说。

“噢!没事没事。”伍德抬起了头看了一眼办公室,“那个小孩就是董事长。”卢堡张大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请问,董事长多大了?”卢堡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21岁了。”伍德回答。

后来,在微软公司呆久了,卢堡渐渐地懂了许多计算机知识,有时还亲自去请教盖茨。她发现,比尔.盖茨虽然年轻,却非同凡响,具有一个杰出人物必备的优秀素质。他记忆力惊人,卢堡问他任何一个电话号码,他都能随口说出来。随着业务的不断增大,美国不少赫赫有名的公司老板,一个接一个地来到这家小公司,会见这个只有2l岁的小董事长。这些老板来之前,总要打电话问卢堡到机场如何知道前来迎接的人是盖茨。卢堡几乎千篇一律地回答:“简单极了,如果你看见戴眼镜的金发孩子,模样只有16岁左右,各方面都有点与众不同,那就是他。”

这一天,盖茨和艾伦看着街头的冷落景象,不禁深有感触。

“艾伦,我觉得我们应该搬家了,这里死气沉沉,像与世隔绝一样。”盖茨看着艾伦说。

艾伦当然知道盖茨的用意,他不是嫌这里的清静,而是要追赶计算机革命的潮头,生怕自己孤军作战被淘汰下去。

“是啊!”艾伦说。“可是哪里更合适呢?”

“西雅图。”盖茨说。

“看来,西雅图是合适的,”艾伦说,“那里有华盛顿大学,有我们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有幽雅的环境和温和的气候,还有我们过去的身影。”艾伦若有所思地说。

迁回西雅图的方案就这样在两个年轻人的轻松谈话中确定了。他们像两个在路边聊天的朋友一样,把这个重大的决定定在了半年后实施。

西雅图的东郊贝尔维尤正在迅速地兴建,它的旁边就是碧波荡漾的华盛顿湖。

微软公司就在这里扎下了营寨,租下了气派的国家银行8楼的一部分,房子比过去大了许多,装修也相当豪华。比尔.盖茨的办公室在8楼的一角,是一个很大的办公室,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盖茨都会站到窗前,俯瞰华盛顿湖的全景,湖面是平静的,但盖茨的心里却汹涌着更大的激情。

在盖茨的带领下,大家依旧像过去那样不分昼夜地工作,业务和客户也越来越多,比以前增加了两倍。

这一天,盖茨办公桌上的电话铃急促地响了起来。

“喂,是盖茨先生吗?我是一个日本青年,我叫西胜彦,对贵公司的软件我已研究了很久,非常感兴趣,我盛情邀请你来日本。”

这个电话令盖茨感到莫名其妙。日本?日本也在用我的BASIC语言吗?

盖茨很快知道这个西胜彦原来是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的学生,早稻田大学是日本的著名大学。父母希望他学成后回家经营一所私立学校,可是西胜彦却迷上了计算机,并退学创办了自己的计算机公司,销售计算机和软件。

原来两个人竟有相似之处,而且年龄都是22岁。

盖茨立刻对西胜彦有了好感,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因为盖茨一直没有时间去日本,过了几个月西胜彦来到了美国,一见面,两个人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一气就谈了足足8个小时,两个人对计算机的发展前景各抒己见,他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个人计算机将像电视机、录像机等电器一样,逐渐进入每一个家庭,而计算机软件的需求必将成为一股滚滚洪流。

于是,西胜彦成了微软公司在日本的代理人。就是受微软公司的委托,在日本进行全方位的宣传、销售等活动。

为了推销微软公司而做的电视广告,西胜彦费尽了心思。不是难以制作,而是如何花最多的钱去制作。这大概是他特有的一种思路,就是喜欢花钱。

他想来想去,决定用100万美元造一个电子恐龙,大小和真的一样,看上去栩栩如生。

后来,西胜彦屡屡不听盖茨的劝阻,也不打算遵照微软公司的路子走下去。微软公司于是在日本建立了一家分公司,他们的关系也出现了难以弥合的危机。

比尔.盖茨后来说:“西胜彦是我遇到的最像我的人,可是,他走过了头。”

1980年7月21日,比尔.盖茨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坚持第二天一定要会见他。他哪里想得到,这个电话竟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

这个客人就是IBM公司的代表,大名鼎鼎的萨姆斯。

他这样急迫地赶来,使比尔.盖茨预感到有什么大事要降临。

IBM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公司。然而当RadioSback、苹果公司和Commodore抢占了计算机市场,大发其财的时候,他们竟连设计和销售自己低档机的能力也没有。1978年到1979年的时候,IBM的博卡拉顿和亚特兰大实验室的人,只摆弄尽可能高级的机子,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家用计算机计划,也做出了样机,他们所差的只有一步,那就是把机器成批量地投入生产,然后进行销售。

但是,尽管IBM的程序员非常优秀,尽管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用于IBM的个人计算机应用程序的BASIC还是没有搞出来,而市场上的BASIC早已价格飞涨,远远超过了微软公司当时索要的全部费用。IBM终于知道了,最好和最快的方式应该是与他人合作。于是,IBM决心放下架子,向小学生请教。他们找到了由几个毛头小伙组建的微软公司。

比尔.盖茨认识萨姆斯,他早就非常想与IBM打交道,但是IBM专门负责软件的人杰克.萨姆斯曾告诉比尔.盖茨:不要再期望什么,也许会有IBM的消息,也许没有。

现在,他们马上就要会面了。

会议于第二日上午10点召开,目的是最终确立IBM公司是否同微软公司进行合作。两个月来,两家公司进行了多次前所未有的秘密会谈。在人称“蓝色巨人”的IBM公司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家局外企业在开发其电脑上扮演过如此重要的角色。现在轮到盖茨向IBM公司的官员们提交那份他们正翘首以待的咨询报告。IBM公司计划开发的个人电脑须在10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像微软这么一家小型计算机软件公司能达到IBM公司的严格要求吗?

盖茨经历了长达两天的时间听取来自IBM公司工作组提出的尖刻问题。萨姆斯没有想到微软公司已经有了40名雇员和一个很不错的办公室,他相信微软公司能够成功地为IBM搞出软件,而且能够按照IBM提出的日子交货。

在整个会谈中,比尔.盖茨表现得热情、坦诚、精明而又思想开阔,对IBM的内幕也很有兴趣,所有的这一切都深深地打动了萨姆斯。于是,萨姆斯毅然决定和微软公司合作。对于微软公司来说,这笔生意来得迅猛匆忙而又出乎意料。比尔.盖茨对IBM的主动合作既感激又惊讶。这是最大的一个客户,一个小小的软件公司能够同它做成生意,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看IBM,果然与众不同,从管理到程序,从资金到背景,从对市场的控制到影响,没有哪一样叫不响,尤其是它的深谋远虑。

合作项目是确定了,但有一件事还没有做,那就是由IBM出资15000美元,由微软公司做一个月的研究,为IBM的系统搞出一个软件要求,定出精确的规格。事情定下来后,IBM第一次对微软公司披露了自己计划的全部技术上的细节。

日子一天天地逼近了,IBM的操作系统再也不能拖下去了。到9月底,微软公司就应该在博卡拉顿交出正式提议。

为了迎接IBM指定的最后日期,在9月21日,微软公司在这个星期日的深夜召开了会议,研究微软公司现在存在的问题。那一段时间,微软公司内忙得像发了疯一般。他们做出的承诺太多了,业务急得处理不过来。程序员增加了很多,一些日本来的工程师只好睡在地板上,吃方便面。比尔.盖茨清楚地知道几天后博卡拉顿的IBM项目对微软公司意味着什么,为此,他制定了繁重而艰苦的计划。能够支撑比尔.盖茨信心的,是微软公司已经为此奠定的几年的基础,和微软员工齐心向上的闯劲,所需要做的,是调动所有的力量向前走一步。但是,这一步的走过,要受到IBM的调整和控制。

9月30日,新一轮的会谈博卡拉顿会议正在召开。

比尔.盖茨和鲍尔默告诉IBM,原来报价的固定费用不再实行了。原因是IBM想得到在未来各种机器上使用编码的权力,而不是只在一种机器上,所以IBM必须付出更多的钱和使用费。

IBM对微软公司的胆识表示吃惊,因为除了微软公司以外,谁也没敢向财大气粗的IBM要过那么多钱,包括一些很大的公司。

在这个合同中,微软公司得到了10万美元的预付款,而微软公司用四种语言编程:PASCAL、COBOL、FOR— TRAN和BASIC。每种每份的费用约50美元。

1980年11月6日,合同终于签订了。微软公司进入了自己的新的时期。

经过近一年的夜以继日的工作,MS-DOS的第一版终于在1981年6月出笼了。MS是微软的英文缩写,DOS是磁盘操作系统的英文缩写。IBM对这个产品非常满意。

1981年8月,IBM公司正式宣布它的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它所使用的软件就是MS-DOS,美国几乎所有的刊物都发表了这个消息。

一下子,微软公司名声大噪,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微软公司。两个月后,IBM的微型计算机在商店正式出售,它的价格并不贵。不久,订单就像雪片一样飞来。

这一年,美国有名的《金钱》杂志,用比尔.盖茨的照片做了封面。

卢堡见了后,简直高兴极了,她把这一期杂志发给微软公司的每一位雇员,并且对盖茨说:“他们给你拍的照片真是太好了!”

“是吗?你也这样认为?”盖茨笑了笑,反问道。“可是看起来太年轻了。”“你本来就很年轻嘛,才不过27岁。”卢堡说。

盖茨因为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小,有时经常会遇到麻烦。为了庆贺软件开发的成功,他同几名雇名去餐馆吃饭。盖茨平时是很少喝酒的,这一次,他要了一杯啤酒。

“可是,先生,您到喝酒的年龄了吗?”女招待不安地问。

在美国,20岁以下的人是不许饮酒的。女招待怀疑他不够法定的饮酒年龄,所以执意要他出示身份证。

这件事让微软的员工也有些好笑,原来他们没有意识到盖茨的长相竟然如此的显小,现在看来,他们的董事长,更像是个大男孩。

 比尔盖茨的创业经历:美国最富有的人

1989年10月,全美国到处都传播着比尔.盖茨的轶事。各种报刊、杂志把比尔.盖茨炒得沸沸扬扬。盖茨顿时成了举世瞩目的风云人物。

那一阶段,比尔.盖茨学了生物学,他的脑子里有许多奇怪的念头。他一直想把生物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在一起。他相信那才是人类真正改变自己的开始。

“真是本惊人的书!太惊人的书!”比尔.盖茨读了《发明的天才》这本书后说:“关于信息革命与生物学结合起来,是一种趋势。”

比尔.盖茨推断这种趋势在下一个50年至100年里,会出现可能性。

事实上,比尔的预测保守了一些。在1996年初,日本的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为蛋白质加电的技术,将来可能使一个蛋白分子的存储储在于1万张目前的光盘。

比尔.盖茨还与牛津的动物学家们一起讨论了书中的提出的一些问题。比尔说他们的想法是想法中的想法,是优秀的人类的头脑,是优秀想法的主人。这些想法应该变成种子,然后传播给其他类人。

比尔.盖茨认为,这些人能加速和促进了人类自我了解。

“我们是谁?”,这是生物学中心的一大难题。比尔.盖茨同样为此着迷。

对于许多外界人来说,微软公司好像一块巨石,是世界的主宰,它占美国每年贸易中的15亿美元。微软在世界各地的热度(创业网:www.Cyone.com.cn/) ,远比在国内高。它在25个国家设办事处,并且每年还在增加,在东京和台湾,都有微软公司的发展部,在波多黎各和爱尔兰,有微软公司的制造工厂,一个国际网络从挪威到新加坡连接起来,直至罗马。比尔.盖茨成了1992年度美国最富有的人。他的股票大约值60亿美元。这个数字不包括他价值4.5亿美元的汽车、房子、财产等。

1992年6月22日,布什总统颁给他国家诺贝尔技术奖。这是美国的最高荣誉。

比尔.盖茨圆了他的美国梦。

微软的股票价格继续扶摇直上,使公司的高级雇员也囤积居奇,还使公司独树一帜,产生了三个亿万富翁——

比尔.盖茨、保罗.艾伦和史蒂夫.鲍尔默(保罗.艾伦在1990年6月份重新加入微软公司董事会。)上报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材料表明,至少十六个微软高级职员拥有好几百万家产。

作为这一切的缔造者,比尔.盖茨在《福布斯》所列的四百名美国最富有者名单中,稳稳地名列前茅。1992年华尔街的第一天交易中微软的股票以114美元收盘。早在几个月前,微软公司股票股本由三个子公司转移到两个子公司,股票价格比转移之前更高。现在,盖茨的财产估计为400亿美元。至少,在理论上,这个曾梦想在每座房子里都有一台电脑的电脑迷,湖滨中学从前的学生,如今已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

比尔.盖茨30多岁,仍然是孤身一人,这当然会引起许许多多的传闻。这些传闻在提到他的时候,往往称他为“亿万富翁单身汉”。

1983年,盖茨在一次私人聚会上,结识了一个计算机公司的销售代表吉尔.贝尔特,她就是盖茨的第一位女友。

贝尔特问盖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计算机方面的问题,而盖茨喜欢挑战性的问题,两人一拍即合。两个人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都喜欢计算机、网球和交朋友,他们有不少共同语言。

盖茨告诉贝尔特,从少年时代起,他就将自己的头脑整理成一个巨型抽屉库,它们按科目和题目分开。每种进来的东西放到一个抽屉里,因此他的整个头脑有结构的,他觉得贝尔特能够理解他的思维方式

盖茨由于工作中的压力非常大,他总是经常担忧,害怕竞争对手超过自己。他晚上总是很难入睡,白天倒随时就能睡觉,作息没什么规律。他由于过分集中精力于工作,对别的事情往往显得心不在焉。他不仅睡眠很少,吃得也马马虎虎,很少锻炼,平时还经常丢三落四、与贝尔特约会时,他常忘带钱,而让贝尔特付账。

开始时,贝尔特耐心地照顾盖茨生活,但久而久之却有些受不了。毕竟,盖茨是个个性非常特殊的人,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习惯,让人很难适应。而盖茨也由于过分注重事业,对这次恋爱不太重视,后来两人逐渐疏远而分手。

1984年,盖茨在一次大会上又结识了第二位女友——

温布莱德。温布莱德是一聪明、有才干的姑娘,她原来也是开计算机公司的,靠自己的奋斗成了百万富翁。

温布莱德智商非常高,与盖茨非常投缘,也令盖茨总能感受到挑战性的刺激,她在计算机方面常给盖茨提出有益的建议。

在饮食方面,她也非常关心盖茨。她自己不吃荤,而吃泰国和印度的有营养的素食,她劝说盖茨放弃了没什么营养的汉堡包和可口可乐,而改吃有益健康的泰国和印度饭菜。

两人都热衷高科技,又都有浪漫的性情,他们设想在不同的城市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媒介同时看一部片子,并一起评论,就像真的在一起一样。

1989年,盖茨的这次恋爱变得世人皆知,像明星的轶事一样,被传得沸沸扬扬。并有许多关于盖茨是否会结婚的猜测。

而盖茨自己,当时并没有做好结婚的心理准备。他是个自由惯了的人,性情洒脱无羁,由于工作的关系,生活也没什么规律,他不习惯受到婚姻中责任感的约束。因此他和温布莱德一直没有结婚但他们却保持着很好的友谊。

盖茨最终还是走进了婚姻和家庭,但不是与温布莱德,而是与第三女友菲安瑟.弗伦奇。

弗伦奇是一富家千金,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名牌大学,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她以杰出的才干被微软公司聘用。

弗伦奇知识渊博,有很好的教养。她到微软之初,听说了比尔.盖茨的一些风流韵事,因而对他没什么好感,但盖茨却喜欢上了她,在她面前总是彬彬有礼,表现得温文尔雅,而不像在别的员工面前那样言语无忌,有时还发脾气。这使弗伦奇对盖茨产生了好感,并开始与他交住。

弗伦奇与盖茨是认真地谈恋爱的,而盖茨却对结婚没有什么考虑。他已经过惯了顽童似的无拘无束的生活了,他难以想像结婚以后受到管束和制约的生活。

盖茨的这种态度令弗伦奇痛苦,也给他们的关系带来了不少波折。在他们几年的恋爱之中,盖茨对婚姻问题总是闪烁其词,不作明确的答复。到了1992年,弗伦奇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她终于向比尔.盖茨下了“最后通牒”:

要么结婚,要么分手。因为她已到了结婚的年龄,不能这样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这令盖茨很为难。他征求过去的情人温布莱德的意见。温布莱德说:“你那顽童般的习性总不能保持一辈子吧,你应当在性格上成熟起来,应该考虑结婚的事了。”

比尔.盖茨的母亲也是同样的意见。她一向非常关心比尔.盖茨,甚至生活中的芝麻小事她也要过问,而盖茨的婚姻大事更是她一直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她对儿子的工作能力毫不怀疑,但她却觉得儿子的个性不够成熟,对婚姻问题不慎重。她认为,如果儿子结婚了,会增加他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所以,她非常支持盖茨与安瑟. 弗伦奇的婚事。

听了温布莱德和母亲的意见,盖茨进行了仔细的思考。最后,他决定改变自己,过一种新的生活。

1993年,盖茨带弗伦奇去看望了自己的父母,并于1994年1月24日,与她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来到中国1994年3月21日晚,比尔.盖茨以休假旅游的名义来到中国。不过,谁都知道,盖茨是到中国了解计算机行情来了。

到北京前,他就安排了一场自动报名的千人报告会,因为他希望能与尽可能多的中国人见面,与中国人沟通。

报告会的题目是《90年代计算机趋势综览》。在盖茨来中国之前20天,报名的人突破3000名。盖茨到北京后,穿着朴素,随行人员也少,一点也没有讲究排场和铺张的味道。但是由于盖茨名震世界,他来华访问引起极大的轰动。

3月22日一早,他去中国科学院参观,并与周光召院长会谈。他在中科院参观了中国的计算机设备,发现中国软件工程具有极大的潜力,参观时连声称赞。晚上,他又与许多同行聚会。

3月23日,比尔.盖茨于清晨7点半就利用早餐的时间会见了十多位中国著名的软件工作者,然后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了专题演讲,题目是《90年代微机工业展望》,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电脑工作者出席聆听。听众个个兴趣盎然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因为他们既能一睹这位电脑天才的风采,又能听到他对电脑发展前途的看法。整个会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比尔.盖茨在演讲中阐述了大量新的见解,对90年代电脑发展的趋势作了预测,认为计算机和软件将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比尔.盖茨在中国最引人注目的举动,是在这一天拜会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

中国正在改革开放,特别重视科教兴国,对于从事高科技产业的比尔.盖茨,当然是非常热情地欢迎。江泽民主席同比尔.盖茨进行了饶有兴味又热情恳切的交谈。江泽民同志说:中国十分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国已经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大工程。他特别强调说:中国欢迎微软公司和中国加强互利合作关系。

比尔.盖茨除了表达他对中国的美好印象之外,还一口承诺,要“尽力帮助中国发展软件工业”。

随后,他立即赶往北京大学看望中科院院士、北大计算机系主任杨芙清教授,并参观其实验室。比尔.盖茨对北大先进的软件系统赞不绝口。

9月份,盖茨携其夫人再次抵达北京,这次来中国是为了旅游观光。他们兴致勃勃地浏览故宫、颐和园、恭王府和天坛,另外,他们还去了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与北大师生坐谈,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比尔.盖茨还在钓鱼台国宾馆邀请了中国电脑业界的合作伙伴和政府官员。向他们转达了微软公司在华开拓业务的愿望和初步设想。

9月20日上午,江泽民主席再次接见了盖茨一行,盖茨为江泽民同志介绍了视窗95的中文版,以及与中国有关方面的合作,并把视窗95的中文版送给了江泽民同志,江泽民同志还特意关切地问:“你们刚结婚不久吧?”

盖茨说:“对,我们新婚不久。”

江泽民同志随即按照中国的传统对盖茨夫妇祝贺道:“我祝你们白头偕老,永远幸福。”

比尔.盖茨此次中国之行,引人注目地租用了“毛泽东号”专列,这是第一位获准租用此车的西方人。

1996年5月初,电脑软件之父比尔.盖茨最终成了一位父亲,他的女儿詹尼弗.凯瑟琳.盖茨呱呱坠地,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欢乐,也给了新闻媒介津津乐道津津乐道:很感兴趣。的题材。

比尔盖茨创业经历是怎样的相关文章:

1.比尔盖茨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

2.比尔盖茨创业故事

3.比尔盖茨的创业经历

4.比尔盖茨的创业故事

5.比尔盖茨励志创业故事

6.比尔盖茨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4)

205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