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会计知识 > 复式记账的前提

复式记账的前提

时间: 晓铧971 分享

复式记账的前提

  我国大陆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推广“借贷复式记账法”。此前通行的增减记账法按收入和支出记账,倒是很好学,但是,无法体现投资、成本、经营和收益。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解开复式记账的前提,希望能帮到你。

  复式记账的前提

  复式记账法是学习会计的一个门槛,今天我们就要从零基础跨越这个门槛。

  复式记账法的起源据说是在意大利,也有很多说法是在欧洲的一些其他国家,但因为会计学的传统教材里面说是起源于意大利,因此就成为通说。

  会计史可能不像法律史或者经济史这么受重视,因为会计方法在一代一代改变。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是2006年开始实施的会计准则,以前的会计准则无论它的优点和缺点一概不讨论,一切都按照新准则来。如果以后再实施新的会计准则,06年的准则就又要把它扔到一边了,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大家对会计学的历史不重视。

  复式记账法让会计成为一项精确的工作。统计工作经常会有错误而会计记账通常不会记错。因为复式记账法的技巧在于平衡,只要是平衡之后记账就不会有错。一些学者是研究历史,研究社会科学的,甚至是研究数学的,他们对于复式记账法都有很高的评价。

  意大利是现代金融的发源地,现代银行的前身,比如说钱庄就是产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也被认为是现代会计复式记账法的发源地,佛罗伦萨的支柱产业是银钱业、制造业、船运业。他们的私人钱庄生意做得很大,连罗马教廷征收的税赋及各地的贡赋,都要存在佛罗门萨的私人钱庄里。其实要说现代金融的发源地,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渊源。我们国家老早就出现了钱商,你像山西的这些票号等等,都能找到起源。

  复式记账法一定有它的好处,所以它才代替了原始的单式记账法。比如我们做律师的,我这个月有多少收入,或者这一年有多少支出,我有一个记账习惯,来一笔记一笔,支一笔记一笔,这种记账方法就是一种单式记账法。比如你某一笔记错了,但你不知道是哪里错了,你甚至不知道有错没错。

  最早的复式记账法账簿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的图书馆保存的,是羊皮纸做的账户,这个是他们作为现代会计起源的一个证据。这些是从人名账户开始的,因为钱商的影响大,所以人们研究意大利会计主要集中研究钱商会计,而钱商使用账户就是人名账户,因为他的客户无非是在他这存钱和借钱的,就这么两类人,其他东西他也不记。比如这个钱商他这个钱庄日常的开销多少,那些都是作为很辅助的次要账户,这个不去研究,我们也研究他主要的人名账户,因为每个账户就是一个人名。我们从这个人名账户中逐渐掌握了复式记账法,我们看一个人名账户,比如说巴乔这个商人,假如说他是经营羊毛的,他的钱就会存在钱商里。

  他需要钱的时候可能会跟钱商借钱,挣了钱之后又放到钱商这里,他会成为钱商的一个稳定的客户。他跟钱商之间发生了这样的关系。在钱商看来他跟巴乔之间就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巴乔在我这存钱,那么钱商就是巴乔的债务人,我们存钱给银行,等于说银行向我们借钱。然后巴乔可能又会从他这贷款,他又成为巴乔的债权人,他必须清楚债权债务相抵消之后,他对巴乔拥有的净债权是多少,钱商的账户中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账户上方称为借主,下方称为贷主。至于为什么是用这种方法,我也一直努力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我找不到任何东西来证明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比如说他是用上下结构的,我们现在的都是左右结构的。

  借主,比如说4月份,“彼应给我3000”。这句话什么意思?我是钱商,很显然是钱商贷款给巴乔3000块钱,4月份你从我这借了3000块钱,那么在账上怎么记的,账上就说你是你欠我3000。

  下方就记贷主,“我应给彼10000”,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1月份巴乔挣了钱,把这1万存在钱商这儿。这样一抵消我们看这个钱商会有一笔净债务,也就是说作为钱商来说他净欠巴乔7000块钱。这个我就没表述在账户里,这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个表述上去这个账户结构可能会很乱;另一个方面,这个表述怎么表述,是记在更下方还是记在左边右边,这个我也不知道,从我掌握的上下结构式的这种账户里,我没发现他的余额记在什么地方。钱商的净债务7000块钱怎么记,记还是不记,没有这方面的证据。

  人名账户的含义是什么,借主表示的是债权,贷主表示的是债务,就这两个含义。至于为什么叫借主,为什么叫贷主,这个我也不是太清楚,人家翻译过来就是这么称呼的。最原始的记载是意大利文,意大利文咱们也不知道,最早翻译的这个称呼,一个叫借主,一个叫贷主。对一个钱商来说,只有人名账户,他没有其他的。他通过人名账户来掌握每一个客户的债权债务情况,如果要是了解自己的净债权或者净债务情况,那么就要一个一个的账户,去算余额,然后可以列一个表,钱商把所有账户的余额掌握了。

  复式记账的经历阶段

  复式簿记的演变,从它的萌芽到接近于完备形式,大约经历了300年左右(13世纪初至15世纪末)。这一演变过程都发生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商业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当时,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很快,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发达的商品经济,特别是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中十分活跃的商业(包括海上贸易)和银钱兑换业,都迫切要求从簿记中获得有关经济往来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信息。经过一段孕育时期以后,簿记的方法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科学的复式簿记法在意大利诞生了。这一演变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佛罗伦萨式--复式簿记的萌芽阶段(1211-1340年)。这一阶段以1211年佛罗伦萨银行家采用的簿记为代表(这是目前保存的意大利最古老的会计账簿,现收藏于佛罗伦萨梅迪奇。拉乌莱芝纳图书馆)。其主要特点是:

  记账方法--转账;

  记账对象--仅限于债权债务人(人名账户);

  记录形式--叙述式(借贷上下连续登记)。

  (2)热那亚式--复式簿记的改良阶段(1340一1494年)。这一阶段以1340年热那亚市政厅的总账为代表(这是会计界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册明显具备复式记账所有特征的会计记录,现收藏于热那亚古文化馆)。其主要特点是:

  记账方法--复式;

  记账对象--除债权债务(人名账户)外,还包括商品、现金(物名账户);

  记录形式--左借右贷账户对照式(两侧型账户)。

  (3)威尼斯式--复式簿记的完备阶段(1494一1854年)。这一阶段以1494年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著名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的正式出版为代表。本书的出版,使得复式簿记的优点及方法很快为世人所认识,并广为流传,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始。至 1854年,爱丁堡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出现,会计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其主要特点是:

  记账方法--复式;

  记账对象--除债权、债务、现金(人名账户与物名账户)外,还包括了损益与资本(损益账户与资本账户);

  记录形式--账户式。

复式记账的前提相关文章:

1.不属于复式记账的是什么记账方法

2.什么是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

3.复式记账的基本的原则内容

4.复式记账方法原理是怎样的

5.复式记账法实际运用举例

2334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