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互联网创业 > 互联网时代创业名人成功史

互联网时代创业名人成功史

时间: 弘达781 分享

互联网时代创业名人成功史

  尽管互联网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创业模式起步较晚,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其理论研究愈加关注。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关于互联网时代创业名人成功史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互联网时代创业名人成功史一

  又是一年“双十一”,一个本身属于光棍们的节日,硬是被阿里等电商平台打造成成一个全民的网购节日。也有好多人选择加盟电商平台,创业开网店。

  出生的江苏省泗洪县男孩陈成从游戏宅男到天猫大卖家,创造了让人不可思议的淘宝营销战绩,的天猫销售额达1250万元,陈成开的是一家波司登羽绒服专卖店,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他的语气里有笃定也充满了神奇。

  为母打工 游戏宅男瞄准创业

  高中毕业后,因为家庭变故,为了照顾妹妹减轻家庭的负担,陈成只上了半年的大学,就开始辍学到母亲在盱眙开的羽绒服店里打工。

  陈成说,从没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和创业沾上边,“我妈当时一个月给我800元的工资,我从小就爱打游戏,即使到店里帮忙,我也是一边打游戏一边当收银员。”

  的一天,陈成母亲的好友潘伯伯走进店里,看到他正在打游戏,随口说了一句:“你儿子这么喜欢打游戏,怎么不去做淘宝呢?”正是这句话,让陈成印象深刻,在潘伯伯走后,他脑子里一直在想“淘宝”的事情。陈成觉得母亲总有一天会老去,自己总有一天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于是他开始琢磨起网上开淘宝店这件事。“妈妈的羽绒服店就是我最好的货源,但是我也害怕被骗,于是花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陈成说。

  营销成功 获邀加入天猫商城

  9月,陈成的淘宝店正式开张。“开淘宝和实体店不一样,我不能卖得太贵,只是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了30元。但就是这样,等了三天也没有一单生意。”头一个月,陈成的淘宝店生意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差不多一周才有一笔生意,后来好一些,但一天也只有两三单。

  陈成说,他的第一单生意是发货到新疆,算了算除去运费还倒贴钱,但他还是很开心,因为终于能把货卖出去了。有了第一单,就想能有两单就好了;有了两单,就想能有五单十单就好了;就这样,陈成的淘宝店逐渐走上了正轨。

  年底,陈成淘宝店的净利润达到了8万元。短短半年的时间,让他获得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与此同时,由于陈成淘宝店的热卖,把波司登仓库里的一款货全部提空,也引起了波司登总公司的重视。

  ,陈成从母亲的羽绒服店辞职,选择回到泗洪老家继续在淘宝上卖羽绒服。一个人忙不过来,他就召集亲戚朋友加入。

  随着淘宝店的生意越来越好,波司登电子商务商城主动邀请陈成加入天猫商城。

  谈及以后 希望能开更多网店

  ,陈成的波司登乐买事专卖店天猫商城营业了。为更好地吸引顾客,陈成除了卖羽绒服也附带一些配件,如羽绒背心、羽绒裤、打底裤等。

  陈成发现,当时女性对打底裤需求越来越大,街上的女孩穿打底裤的也越来越多。“购进一件羽绒服成本高利润低,相比之下打底裤成本要少很多,为什么不能主打打底裤,而且市场也有这个需求。也许打底裤能给我带来更大的商机。”带着这个想法,陈成把淘宝店重新“装修”了一下,将主页换成以打底裤为主。为了打开市场,陈成根据顾客消费的金额,免费赠送打底裤。渐渐地,有顾客来询问卖不卖打底裤,这让陈成又赚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陈成透露,在主营打底裤后,店里每天的订单量最多达到300单,这让他欣喜不已。而仅11月11日当天,店里就销售了25000单,销售额达到350万,全年的销售额达1250万元。

  说起现在的想法,陈成却用“茫然”来形容。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网店现在还不够成熟,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做,他急需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比较独立的团队,这样他就可以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谈及以后的打算,陈成说,这个网店只是开始,他希望能够开更多的网店,利用电子商务这一优势,把自己的事业做得更大。

  互联网时代创业名人成功史二

  “一名真正的创业者可能要经历三个阶段:别人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猪八戒网如何从最初的“看不起”上升到而今的“看不懂”,随后即将迎来属于它的“跟不上”时代?猪八戒网创始人朱明跃在创业的这个“坑”里挣扎煎熬了近9年,“二师兄”有很多心里话要一吐为快。

  原来,这是一副烂牌

  很多人都在质疑猪八戒网的生意,甚至在我们获得26亿融资后,仍有很多人看不起。其实不要说别人,连我自己都看不起。

  ,我在报社工作,顶着首席记者的头衔,捧着别人眼中的铁饭碗,拿着20万年薪。我创业的契机缘于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想法——既然实体商品交易有了“淘宝”,那么服务商品交易为什么不能有一个“猪八戒”呢?

  基于这么一个想法,我去买了本教编程的书,打算自己做个网站出来。好不容易做出了网站的第一版,实在看不下去,就在网上发了个帖子求助高手,结果一名程序员回帖说:“500块钱帮你搞定。”从这件事情,我发现做服务交易平台有戏:第一,有商业价值——收取佣金,交易规模越大佣金就越多;第二,有社会价值——人们的专业技能可以买卖,设计师们能凭一技之长在这里生存。

  就这样,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怀着对商业世界的无知无畏,我毅然投身创业征程。开始的发展还算顺利,但等到真正做大规模,要支付员工工资,要吸引投资人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一切并没有那么好玩。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手中的这一副牌,发现这完全是一副烂牌。

  之所以烂,原因可以概括为五个词:高单价、低频次、非标准化、非专业买家的复杂购买以及决策理性。

  淘宝网创办之初,人们对网络购买这个环境尚处在懵懂状态,在淘宝上买卖标准化的服装就很有挑战,而我们卖的商品却是非标准化的服务。再说大部分企业对商标设计的需求只此一次,你好不容易搞定客户,结果他一辈子只消费你一次。更何况,猪八戒网上提供的服务,从标志设计、程序开发、网络营销到写作策划,无一例外都具有高单价、需要非专业买家做复杂购买且其决策却又非常理性这些特点。要知道,在猪八戒网上寻求服务的大多是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好不容易开始创业征程,哪有那么多钱愿意花在非核心业务上啊?即便是在互联网如日中天的今天,这些特点齐聚一身的项目都是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真要创业,恐怕连投资人和团队都忽悠不到。

  创业者就是将烂牌打成好牌

  当年的我,手握这副牌,面临三种选择:选择一,去报社跟总编认错干回老本行;选择二,忽悠投资人高价收购这网站;选择三,和竞争对手握手言和,放弃创业,开个淘宝女装店。

  也许,我天生就是个创业者。创业者与设计师不同——设计师心中有蓝图,蓝图够清晰才会投入;创业者是飞蛾,只要看到星点亮光和希望,就会勇往直前。当时支撑着我的信念是:既然实体商品成功建立了交易平台且能发展壮大,作为蓬勃发展的服务业,必定也会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虽然我并不确定这个平台的春天什么时候会来,但我愿意为此付出全部。作为创业者,我一根筋、不回头、不悔改,一路撑到了今天。

  第二个阶段是别人看不懂,猪八戒网现在正好处在这个阶段。为什么能进化到这个阶段?我又如何能将一手烂牌打成今天勉强够格的好牌?确实有一些方法和心路值得分享。

  猪八戒网最初确定的商业模式就是收佣金,雁过拔毛。我那时候完全看不起报社的商业模式——记者天天辛辛苦苦获得的有价值的内容被刊登出来,五毛钱一张发出去(实际上每张报纸还要倒贴三毛五分钱的纸张费)。报社的模式是把内容做好,发行量增长后靠广告赚钱。我当时觉得广告+流量的这种模式一点都不性感,它受报纸版面、位置和客户要求等诸多限制。其实,现在看来,这不正是今天在互联网行业大行其道的“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典型方式吗?网站靠提升PV和UV吸引来广告投放,从而赚到钱。所谓用免费甚至倒贴的方式获得用户,然后靠其他方式来赚钱,放在今天我们把它称作“互联网思维”、“免费增值”,实际上这种模式,当年的报社早就采用了。但那个时候,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佣金模式很好,这比报社的模式要高级、“性感”得多。

  然而,佣金模式一启动,我就发现了问题。佣金模式需要满足两个前提:1、交易规模要海量;2、交易平台所连接起来的买卖双方要达到心理平衡。而事实是,买卖双方很难达到心理平衡。对卖方来说,好不容易得到的蛋糕凭什么要被平台方分去一块?站在买方的角度,他也愿意把完整的蛋糕给设计师,让他拼全力为自己干活。于是,买卖双方刚刚通过我这个平台取得了联系,就忙不迭地“私奔”了。这时我终于明白,佣金模式真的不好,这是一种虎口夺食的行为。而在当时,佣金收入又几乎是我全部的收入,我好不容易把这个市场培养起来,一年有三五千万收益,我有团队要养活,我不能放弃佣金模式。

  所以就这么犹犹豫豫、拉拉扯扯挣扎了好几年。我一会儿降10%的佣金,一会儿又佣金全免,实际上把玩的都是我兜里的佣金。而同时,我深刻地认识到,猪八戒网的商业模式需要革命。

  “猪八戒”也能“腾云雾驾”

  颠覆式创新这个词,说说很容易,做起来真的不容易。一方面要“忽悠”投资人,一方面要稳定员工,最关键的是要使企业生存下来。面对这样一个惨淡经营的现状,面对这样一个创业的大坑,我们苦苦挣扎,先后掀起了7次“腾云行动”。

  什么叫腾云行动?腾云驾雾是我大师兄的本事,猪八戒飞不起来但也要折腾。7次腾云行动,我们把猪八戒网的产品、平台、商业模式和组织架构几乎全部推翻重塑。6次腾云后,核心团队走了1/3,大家都不再相信我的豪言壮语。而就在这时候,我发起了第七次腾云行动。

  彼时正是,我已经在中欧上了一年的EMBA课程,听了陈威如教授的平台战略,懂了一点商业模式。我意识到,收取佣金的模式必须被彻底颠覆,不颠覆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第七次腾云行动之前,我盘点了一下我的家底。

  作为一个交易平台,猪八戒网创办多年来,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超过300万中小微企业且每天新增500家、接近1000万拥有专业技能的机构或个人且日增5000家/人,这两方通过猪八戒网连接了起来,发生了交易关系。除了这两个家底,我们还有几十个T的原创作品数据,每一次交易还会产生大量用户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对于佣金模式阶段的猪八戒网或许只是垃圾,但对于想要“腾起云来的猪八戒”来说,却是一片油海,我们要做的就是尝试着钻几口井,看看井下有没有油冒出来。

  去年(),我正式开始了第七次“腾云行动”——我在公司内部组建了一支“敢死队”,任务是在海量的数据里去钻井赚钱。很快,敢死队就有了第一个发现:中小微企业来猪八戒网设计了标志后还需要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在知识产权服务这方面,我们能不能打出第一口井?

  来看看这口井打得怎么样:中国最大的商标公司在国家商标总局一天最多注册50单,而猪八戒网一天可以做到1000单,整整20倍,收入达两三个亿。且不仅仅是注册代理服务,商标的注册过程还可能存在争议,有时需要诉诸法律,我们还能做二次服务,这又是两三个亿的市场。

  钻完这第一口井,我在今年6月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非常大方地宣布免去猪八戒网的所有佣金。现在,我的公司内部已经有了6支敢死队,他们分别从不同的地方入手,对海量数据库进行全方位的勘探。6个小组的考核指标是,如果你在勘探的过程中发现这口井能钻出100万元来,你就来告诉我,100万归你。我内心的盘算是,只要那口井有100万收入,说明那地方有石油,可以做大规模,将来会为我带来成倍的利润。我们现在已经找到5口过百万的井了。所以我们最近比较忙,忙于钻井。

  近来,我们钻井的方式也有了些变化。根据平台战略的整合多边理论,猪八戒网从“单干”转变成了“合作”,我们现在与很多传统企业合作。最近与杭州的一家包装公司一起成立了一个公司,从包装设计到生产一站式搞定;我们在拉萨也成立了一个公司,做成职业装的生产平台。类似这样的产业还有很多。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跟小伙伴们一起“找海”。“服务交易的品种和类型”我称之为“边界”,“服务的垂直业务”我称之为“水位线”,我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拓宽边界、做深水位线。我并不是那么急功近利地赚钱,我在这个坑里熬了9年,定力是够的。

  海量的“他们”需要我

  在这里,分享一个故事。我在北京见到了设计界的一位大佬,受到他的当面指责。他说我扰乱了设计市场,是价格屠夫,把设计价格整个儿拉低了。其实,我过去也这么认为,但9年后的今天,我不这么看了。

  我当时问了他两个问题:第一,作为中国最大的设计机构之一,你们一年为多少家企业做形象标志设计?他回答不到100家。我说,中国有几千万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商户,它们请不起你,你们动不动一个VI要价100万,这几乎是它们创业的全部资本,它们不需要你,它们需要我。

  第二个,你的公司养活了多少设计师?他说700个,是中国最大的设计机构,而且这些设计师最低月薪5000元,高的5万甚至几十万元。我说,这一点很了不起,我承认。但是中国有以千万计的设计师、工程师、写作策划者,这些有专业技能的人被拒之门外,你们专业精英的标准壁垒让他们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今天,因为有了猪八戒网,这些人拥有了一个平台,可以成立公司,月收入几千几万甚至更多。我说,我跟你处在不一样的市场里,我们几乎是两个世界的人——塔尖上的企业需要你们,而海量的中小微企业和专业技能者需要我们。

  到今天我可以总结,一个平台需要具备四重价值:第一重是连接价值,我们建立起一个双边或多边的连接;第二重是基础设施价值,就像一座城市提供医疗、教育、就业等基础服务设施一样,一个平台也有店铺、交易系统、担保机构、卖家工具和各种第三方服务机构,它们构成了一个平台的基础服务;第三重是数据价值,也是猪八戒网现在正在钻的这片油海;第四重是社会价值,我们让几百万中小微企业有了自己的品牌,让上千万拥有专业技能的人在这里笑,在这里哭,在这里创业,在这里成长,让他们在这里实现一个小我的大平台梦想,实现平台化的生存。

  还记得黄奇帆市长视察猪八戒网时,有两个着名论断,这两个论断也一路支撑着我们走到今天。他说:“猪八戒网不仅仅是个交易平台,也是孵化器,能使这些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在这个平台上孵化成长,你们就是一个超级孵化器。”这一句话我当时没有太懂,但是后来我懂了。他的第二句话是:“在目前中国人均GDP只有三五千美元的时候,猪八戒网可能没有多大意思,没有多少交易额,因为此时人们在网络上更多地会购买实体商品,所以淘宝和京东今天很牛。但你一定要相信中国的发展,当人均GDP超过9000美元时,猪八戒就迎来了春天。”

  最近我就发现,有很多业内新贵挣扎在“个人生活服务领域”的红海中。我很幸运,我和我的团队在面向中小微企业服务的蓝海里走到了今天,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天。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互联网时代创业名人成功史相关内容

  

168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