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互联网创业>

90后网络投资致富创业史

时间: 弘达781 分享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网络创业热潮中。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关于90后网络投资致富创业史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90后网络投资致富创业史一

  红枣、核桃、黄豆、小米、苦菜、土豆粉条……农家土特产,绿色无污染,农家货成了网店新宠!把这些土特产拿到网上去卖的人名叫王小帮,他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名叫“山里旺农家店”的店铺,“坐山吃山”卖山里货赚钱。

  王小帮本名王志强,23岁,生,初中文化,山西吕梁临县木瓜坪乡张家沟村一位普通农民。开办自己的第一家网店,销售自家种植的红枣、小米、核桃等原生态绿色农产品。现任山西王小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的网店年销售额达600万元。

  坐山吃山 网上卖粗粮

  打开“山里旺农家店”的页面,王小帮骑摩托送货的照片映衬着沟壑重重的黄土地,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王小帮的店铺运营不到1年,已经累积到3颗钻的信誉,买家好评率达100%。

  在这交通不便、通讯不捷的山沟沟里,王小帮怎会想到在网上开店的呢?

  时,王小帮和妻子远离家乡,到北京打工。春节,王小帮夫妇回到家乡,他竟用自己在北京攒下的4900元钱,买回一台电脑。王小帮回忆说:“在北京看到别人在网上打游戏、购物。我就想,没准在网上卖东西还真是条致富的路子。”

  吕梁山虽然是穷乡僻壤,但是农作物都是自家种的,用的是农家肥。王小帮在淘宝网上注册了店铺之后,准备“坐山吃山”。“很多城里人现在提倡吃粗粮,我就卖这些城里少有的东西。”于是,他把家里的花生、小米、红枣、核桃都拍成照片放到网上。

  这些颗粒饱满、绿色天然的山货很快就引起了人们注意。没几天,第一笔生意来了。紧接着,第二笔、第三笔……王小帮来劲儿了。他开始背个袋子,走家串户,收购新鲜的小米、红枣等农产品。

  交通很不便 无奈发平邮

  店铺走上正轨后,曾经认为上网就是不务正业的父母终于认可了儿子的创业方向。很快,王小帮一人忙不过来了。于是全家人齐上阵:父亲帮忙打包送货,母亲和妻子在家拣黄豆、核桃,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然而问题也存在,问题出在送货上。王小帮所在的临县位于吕梁山西侧,属国家级贫困县。由于交通不便,整个县城除邮局,就没有别的快递公司。而邮局发送的EMS特快专递价格又比较高,王小帮只好给顾客发平邮。

  “平邮1斤到上海,五六块钱就行,EMS得20多块钱,这个差别就大了。”王小帮说,一般货物都有五六斤,平邮的续重也相对便宜。但通过平邮发货不方便,最不方便的是顾客必须上邮局取货。“网购大家图的就是方便、节约时间。”王小帮无奈地说,有的顾客下订单后,一看是发平邮,立马就取消订货。除不方便外,邮局还很慢,一般要7-15天才能到货。

  送货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好在寄出的货品从没出过差错。如果对方没去邮局领货,退了回来,王小帮总会耐心地在网上询问:您还需要我重新给您寄吗……就这样,顾客的抱怨慢慢减少。

  他在自己的网店首页写了一首打油诗:“淘宝我最牛,就我发平邮。淘宝我最穷,就我在山村。平邮最最慢,山货我最鲜。”尽管如此,还是有个别买家没有看清物流说明就下了订单,三四天没收到货就提交了退款申请。针对这种情况,王小帮一律先点击同意,把钱退给买家,然后再通过旺旺说明情况,请对方在收到货后再补款。他说:“别人买我的东西是相信我,我更得相信他们。”

  王小帮这种真诚负责的态度赢得了不少买家的称赞,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恶搞蹿红添商机 卖土货月赚5000

  就这样,王小帮在保证货物质量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

  2月,王小帮打开电脑上网浏览,发现自己的照片被人在网上恶搞了。事情起源于春节,王小帮参加了淘宝网举办的“网络创业先锋大奖赛”。参赛的帖子叫“电脑、相机、铁驴子、山货,一根网线串起来,我就是网商。”帖子里上传了他的大量生活照片,没想到这个帖子迅速在各大论坛流传开来。王小帮憨厚纯朴的形象引来了各路PS高手的兴趣,一时间,“大肚哥王小帮”系列搞怪模样蹿红网络。

  看到各种搞怪图片,王小帮的妻子刘林梅感叹说,咱普通人也过了把“明星瘾”。恶搞图片流传不久,王小帮惊讶发现,自己店铺的浏览量开始大幅度上升。“店铺原来的浏览量有100左右吧,有恶搞图片以后,每天都有三五百,还促成很多成交量。”这个意外收获让全家人都很兴奋。

  王小帮成了淘宝明星,网友们纷纷找到王小帮,有人跟他聊天,也有人要买他东西,王小帮有问必答。很快,一个月就能赚到近5000元。他的“山里旺农家店”也被评为度淘宝网十佳创业先锋奖。

  不久后,王小帮还和圆通快递达成协议:起价1公斤10元,续重1公斤6元;先把山货托运到太原市,再以快递寄出。如今,王小帮家里增加了两台电脑,有4人打包货物。

  说到未来的目标和期望,王小帮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起山西特产的品牌形象。这个目标需要全行业的创业者达成统一共识,不要一味打价格战,而要从保证质量、做好服务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让山西特产真正走出去,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与青睐!

  王小帮表示,开网店让他尝到了网络销售带来的无穷乐趣,更重要的是,让他找到了更好的、完全可以养家糊口的新型的赚钱方式。王小帮把最先进的互联网和最原始的土特产连接起来,打开了一扇财富之门。

  90后网络投资致富创业史二

  李治国喜欢互联网,他觉得互联网给了自己更多的激情,因为它很多时候都是新的。

  采访中,李治国不断地提到了一个公司的名字——阿里巴巴。他加入这家公司,直到2004选择年离开,自己互联网创业。而在两年多后的10月,他又获得了来自这家公司数百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大概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吧。

  初次创业失败告终

  ,李治国还在河南一家外贸公司任外贸经理助理。那个时候,互联网的热浪正零星出现在中国的各个角落。由于长期负责对外联系的工作,一个“中华商贸港”的网站构想在李治国心中逐渐成形。

  凭着想到就做的性格,李治国很快就自己做了这样一个网站,不过,这个项目并没有存活很长时间。

  “由于没有经验,加上项目追求的目标与老板的不同,这个网站没有坚持下来。”直到今天,李治国还在为当年的创业项目感到一丝惋惜。

  初次创业的失败让李治国意识到,必须要有一个更大的舞台来锻炼自己,他觉得应该去南方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投身阿里巴巴

  此时,刊登在报纸上的一篇对马云的专访吸引了李治国。南下的冲动让李治国通过阿里巴巴的客服写了一封长达万字的文章来阐述自己对于互联网的认知。让李治国颇感惊讶的是,阿里巴巴居然很认真地回复并与他谈起了互联网领域的话题。一家客服都做得如此仔细的公司让李治国对阿里巴巴好印象倍增。当时的李治国投了两份简历,一份是阿里巴巴,另一份是163.net。

  阿里巴巴的回信让他一下子做出了选择,10月,李治国只身来到杭州,随后正式成为阿里巴巴的员工,工号是46号。而当时的阿里巴巴远远没有今天如此风光,偏居杭州,而创始人马云等人也刚刚从北京外经贸部撤回杭州。

  在阿里巴巴,李治国至今最为乐道的事情是参与了阿里巴巴第一个成功产品“诚信通”的研发。当时在很多门户网站选择了短信等增值服务作为突破方向的时候,阿里巴巴提出应该建立一个通过口碑相传的方式而形成的诚信大社区,并由此形成了“诚信通”产品的基本理念和架构。

  在今天回想起来,李治国认为,打造“诚信通”的经历与其后来创办口碑网的初衷也一脉相承,都是希望依靠网络舆论的力量帮助用户作出选择,并维护用户的利益。不过前者是中小企业,而后者更为广泛,是所有的消费者。

  二次创业锁定“在线分类”

  6月,在阿里巴巴工作即将满5年之际,李治国正式辞职。

  让他惋惜的是,从内心深处他还是想留在阿里巴巴更长的时间,在5年的时间里,阿里巴巴公司已经由最初的小公司日渐强大。在阿里巴巴工作了五年,李治国受马云的影响很大。多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加上杭州当时互联网氛围的成熟,李治国选择了留在杭州。

  李治国创办“口碑网”的启动资金总共只有8万元,自己出5万元,同时留下3万元的生活费。这3万元,李治国打算用来撑两年。办公场地租了阿里巴巴公司附近的杭州古荡湾的一个民居,一室一厅。这就是口碑网诞生地。就像阿里巴巴公司在民居里创办成今天的声誉和规模一样,李治国说,做分类信息领域的领先者的梦想从这里正式开始。

  尽管当时已经有好几家更受关注的分类信息网站,如“58同城”、依托ebay背景的“客齐集”和红杉投资,最类似“口碑网”的“大众点评网”等,但李治国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网上社区将对百姓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能加强小区内住户的交流,还会通过学校、公司、兴趣圈等渗透到方方面面,给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因此他还是义无返顾地将“口碑网”做了下去。

  马云夫人出手相

  很多创业型公司都容易遭遇资金困难,李治国也不能逃过这一规律。在网站创办一年多时,公司的资金即将耗尽。20名创业员工掏出自己的积蓄希望帮助公司,但这对于竞争激烈的分类信息网站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在跟一些风投接触之后,由于在理念上的差异,使得李治国决心另寻解决途径。

  ,在弹尽粮绝之际,李治国找到了已经离开阿里巴巴管理层、专注于慈善事业的马云夫人张瑛。

  让他意料不到的是,张瑛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就以私人的名义借给了李治国200万元人民币,并以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创业初始的经验对其提出种种建议。

  李治国说,后来之所以选择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投资,除了在业务层面的考虑之外,阿里巴巴5年的工作经历以及张瑛在困难时期的出手相助,使他从理智到情感上,都难以找到第二选择。实际上这也是外界传闻张瑛是“口碑网”股东的正式版本。对于有些论坛文章基于此猜测而带给张英的种种匿名攻击,李治国至今仍深感歉疚。

  成本收益两年上千倍

  谈到这次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李治国倒不愿意说太多。对于投资金额和所占股份比例,他只是笑而不答。“几百万美元吧,这个资金对于‘口碑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是相当有帮助的。”

  目前口碑网其获取信息的模式,更多的是希望通过网友的自动上传,来实现分类信息的丰富和整合。据了解,目前口碑网已经在全国主要大城市建立了分站,其中,杭州的模式做得最为成功,实力最为强大。李治国表示,今年还会继续在其他城市进一步扩展,也会继续结合一些线下的模式进行操作,而这也是融资所得资金的投入方向。

  从最初创办时8万元,到现在的几千万规模,李治国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而已,那么上千倍的成本收益比是否令他已经觉得满足了呢?“这个不可以用收益来衡量的,我想我还是会继续把网站做大,毕竟这个是我的梦想。”李治国表示。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互联网已经从单纯浏览信息的初级阶段及搜索相关信息的中级阶段,步入了订阅信息(分类信息)的终极阶段。而Web2.0概念的运用,使网民由简单的浏览者转变为信息的制造者,也让互联网由一个信息及娱乐的平台真正成为个人生活及商务的平台。李治国表示,比起googlebasee根据文章内容随机推荐广告相比,分类信息的分类区分、地域性特征使得其广告定位更加准确。

  口碑网近期推出的电子地图跟餐馆、房源等信息紧密结合的功能也让人眼睛一亮。在这张地图上人们可以看到各小区内发布的房源、各地段的餐馆等信息以及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出来的均价、距离,给老百姓提供了很多方便。目前,分类信息、生活黄页主要的盈利模式是企业用户在网站上公布商业信息时收取费用,而对个人用户完全免费。但李治国认为现阶段单纯依赖这一方式将限制网站发展。“未来不排除会出现新的模式,但一切需要得到网民的认同。”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90后网络投资致富创业史相关内容

  

168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