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开店指南>经营技巧>

黄花菜采收后的管理技术

时间: 莉莎748 分享

  黄花菜一年有春、秋季两个营养生长期,采收结束后进入发根分蘖的秋苗生长期和冬季休眠期。这个时期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能否增加黄花菜的生长年限,发挥经济效益,达到年年高产、稳产的目的,关键在于采收后的管理。下面Sara小编给大家分享了aaa的相关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黄花菜采收后的管理技术:拔秆割叶

  黄花菜采收后,花秆逐渐干枯,要及时将枯秆拔除,未干枯的不可硬拔,以免伤芽。同时,将离地面3~5厘米的老叶割除,如割得太短,会损害隐芽萌发,留得太长则多消耗养分。拔秆割叶可促进秋苗发棵,增加翌年花枝数,显著提高黄花菜产量。

  黄花菜采收后的管理技术:清园消毒

  据调查,黄花菜普遍发生锈病、叶斑病、叶枯病和蚜虫等,秋、冬两季进行清园消毒,对防治其病虫害经济有效。黄花菜采收后,病虫害仍继续繁衍为害,于秋、冬季分别清园消毒1次,把梯壁、地头和四周围的杂草除净,连同黄花菜的病叶一起集中烧成泥灰。这样既能消灭病虫源,又能增加肥源。

  黄花菜采收后的管理技术:深翻施肥

  种植黄花菜的地块,经过采花期长时间踩踏,土壤变得板结,应在处暑至秋分选择晴天土干时进行全面深翻,促使秋苗生长期长、生根多、发大棵。植株四周要先挖空,铲断衰老根(可促长新根,促进新陈代谢)后用碎土填平,勿使根外露,以免水分蒸发后伤根。结合深翻施1次秋苗肥,每亩用人粪尿250千克、三元复合肥15千克混合土杂肥500~750千克培肥。

  黄花菜采收后的管理技术:更新复壮

  处暑后雨水较多,是黄花菜更新的好时机。对老根密集、霉烂根多新根少、苗丛矮小、薹秆细弱以及不抽薹的高龄衰老植株,要抓紧更新重栽;对病虫严重的要挖掘烧毁,用健株补栽;对栽培面积小、发重病的地块,最好全部挖掘更新或进行轮作改种;对混杂的劣种、不同花期品种,要及时淘汰更新,确保黄花菜高产、稳产。

  黄花菜采收后的管理技术:培土护蔸

  黄花菜一年种多年收,新根逐年从新生的短缩茎上发出,层层向上长而暴露于土外,故冬季必须培土,培土护蔸最好利用塘泥、沟泥、淤泥等,以护根防冻,减少无效分蘖。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周宁县农业局 邮编:355400)

  黄花菜采收后如何管理

  秋季黄花菜采收后,及进抓好田间管理,可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那么黄花菜采收后如何管理呢?下面中国农药第一网小编把黄花菜采收后管理技巧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共同管理采收后的黄花菜,提升黄花菜在市场上的经济价值。

  深挖翻土:秋季深耕翻土能加深和熟化耕作层,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深耕宜在花蕾采收完成后进行,宜早不宜晚。选择晴天土壤干燥时挖土,深度25至30厘米。切断皱缩衰老的根系,促进秋苗增生新根,对栽植3年以内的黄花菜,只可在行间深挖15至20厘米,以防伤根损苗。

  管好秋苗:黄花菜的秋苗在10月发生,是一年中的第二次生长。通过秋苗生长和养分积累,以促进蘖芽形成,为来年春芽生长打下基础。结合深翻土壤,每亩地可施腐熟的人粪尿40至50担,或用尿素7.5至10公斤、过磷酸钙25至30公斤加水150公斤,充分搅匀后淋施。施肥后盖3至5厘米厚的细土,避免肥料流失。

  防治病虫害:黄花菜秋季易发生红蜘蛛、小地老虎和锈病的危害。红蜘蛛和小地老虎可用1000倍乐果或500倍的辛硫磷防治,每亩每次用药液75公斤,每10天喷一次。锈病可用粉锈宁500至1000倍液连喷2至3次,每隔10至15天1次,每亩每次用药液50至75公斤。

猜你感兴趣:

1.黄花菜的栽培要点和病虫害防治

2.黄花菜栽培技术

3.黄花菜的地栽种植技术

4.怎样种植黄花菜

5.怎么种忘忧草

6.致富经野菜种植方法

7.种植花椰菜技术

8.四季金银花苗木种植方法

9.大麦种植怎样繁育

10.姜种植技术视频

黄花菜采收后的管理技术

黄花菜一年有春、秋季两个营养生长期,采收结束后进入发根分蘖的秋苗生长期和冬季休眠期。这个时期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能否增加黄花菜的生长年限,发挥经济效益,达到年年高产、稳产的目的,关键在于采收后的管理。下面Sara小编给大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6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