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企业管理>商业模式>

就业创业服务模式

时间: 晓敏706 分享

  什么是就业创业服务模式?这些对于学生有没有什么影响呢?是好的影响吗?今天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就业创业服务模式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就业创业服务模式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模式

  为了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响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要研究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有效形式”和“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站式’服务模式”的要求,2012年4月始,广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面向广西地级市的人才服务机构开展了历时一个多月的专题调研活动,以“如何有效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站式’服务模式”为题,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电话访谈、数据分析、调取文献等形式,向14家市级人才服务机构、20余名人才服务机构的相关业务负责人深入了解情况,从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调取近2年来的基础数据,赴桂林市召开业务讨论会,获取了扎实的第一手材料,经过对相关数据和材料的细致分析,形成了本篇调研报告

  一、广西人才服务机构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基本情况

  为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广西各级人才服务机构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开展了多项切实有效的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经调研,目前广西人才服务机构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展的服务项目主要有接收毕业生报到、推荐就业、就业指导、档案托管、人事代理等服务。2012年1—6月共有38405名高校毕业生到广西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到。2011年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120672个,有80410名毕业生在线求职,加上各地人才服务机构举行的现场招聘活动,保守估计,2011年广西各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岗位数在20万个以上。目前,广西共有14个地市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但仅有极少数机构设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部门,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专职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人员不超过20人。

  调研组着重对广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行调研,该中心2012年前配有专职人员为毕业生服务,但没有专门部门,为加强工作,于2012年专门成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部,配备了12名专职人员,通过该部门整合广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优势资源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人才交流、人事代理、人才培训、人才测评、人才推荐、就业见习、求职指导、法律咨询等多项免费服务;分别与广西20余所高校合作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站,提供人社系统内的多方位服务;开展人社厅(局)长进校园、就业指导进校园、就业信息进校园、人事关系流转解读进校园、就业创业政策进校园、求职训练营等活动,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机会;搭建校企社会实践平台,为高校教师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教学能力创造条件;依托广西人才网联系统打造广西毕业生就业服务网三级联动平台,统合区、市、县三级的就业政策、岗位信息、人才信息及就业创业相关资讯,为高校、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

  调研组还对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进行了重点调研。桂林市人口150万,共有7所高校,这些高校分属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管理,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类型齐全,2012年将有2.31万名高校毕业生毕业,每年在外地念书属于桂林生源地的高校毕业生约有3.8万人。近三年来,平均每年有2.2万生源地在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在桂林毕业,综合各种因素,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每年服务的高校毕业生约为2万—3万人,年接收新增高校毕业生档案6000多份。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提供求职就业能力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形式,有效解决了当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桂林市2012年第一季度的求人倍率为0.89(表示10个求职者竞争8.9个岗位,下同),第二季度为0.86,所能提供的岗位和这类求职人员基本持平。

  由于人才服务机构主动介入高校,服务前置,使广西人社系统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稳定就业工作中成绩突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2011年工作为例,2011年7月底,广西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为84%,9月初提高到89.3%,年底超过了92%。2011年7月至10月,广西各级人社部门累计接纳广西籍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6.37万人,累计实现就业4.16万人,参加就业见习、职业培训、应征入伍、升学出国等其他流向累计7300人,有效地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广西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门体制尚未建立,缺乏专项资金和用人机制,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开展存在一定的障碍。受人才公共服务机构体制的限制,目前全区只有广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专门设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部门,并设置专人专岗从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其他市级人才服务机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大多由其人事代理部兼顾,或分解到其他部门。仅有梧州、北海等少数几个城市提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政策咨询点。目前,仅有广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获得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专项资金,其他市级人才服务机构大多没有专项资金可用。而即使有财政专项支持的单位,所获得的资金与开展工作所需的资金额度相比也相去甚远。

  (二)各地人才服务机构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内容较为单一,服务项目陈旧,在人才交流、人事代理等领域开展的工作较多,而在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等方面开展得较少,在创业培训和相关服务方面几乎没有起步。

  (三)人社部门面向高校毕业生服务没有统一的对外窗口,各地人才服务机构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部分服务未获授权,对一些非本部门职能项目的政策和操作流程不熟悉,无法进一步为毕业生提供服务。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前夕,可从学校获取的信息通常是档案、户口、党组织关系的流转,但是对就业失业登记、职业能力培训之类的信息了解甚少。而在就业时期需要帮助的时候,由于毕业生自身对人社系统中众多的职能部门不了解,不知道去哪里寻求帮助,再加上人社部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项目存在多头管理、多部门服务的现象,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因为摸不到头绪或为了图省事不到人社部门寻求帮助,导致人社部门出台的针对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成效大打折扣。

  (四)不少高校对人社系统开展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存在不了解、不配合的情况。目前高校接受人社部门提供的服务比较多的是专家进校园讲座或者现场辅导的项目,但是对于一些新的合作模式不少高校还处于观望的态度。比如,广西人才网的毕业生招聘信息嵌入学校就业网站、与高校一起合作建设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的项目,有一些高校表示暂时不予以考虑,对在高校内设立人社部门服务项目宣传栏的做法,有些高校也拒绝。在今年5月举办第一期全区高校就业指导能力提升培训班时,广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专门制作的《人社部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项目介绍》得到众多高校老师的关注,他们表示通过参加培训班才了解到广西人社部门专门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的服务项目。这表明,相关服务要成功进入高校还需要大力宣传和争取高校的理解支持。   三、结论与建议

  (一)将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设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窗口试点机构,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桂林市高校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较多,且类型和层次丰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在广西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建试点机构的意愿强烈,在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设有专门的部门,配备了专职的工作人员。

  2011年1月至12月,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为437人提供了实习岗位,毕业生求职登记8167人,开展职业指导活动12次,为1.8万多人次提供了就业指导,提供高校毕业生岗位信息查询10679人次,为65人提供了创业培训,为216人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共接收6000多名高校毕业生档案,托管户口806人,为331人提供职称评定,为390人代缴了社会保险

  综合以上情况,调研组认为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具备成为试点机构的条件,建议将其设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窗口试点机构,在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的服务场所增挂“桂林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大厅”的牌匾。作为试点机构,其开展的项目应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授权,并有相应配套的专项资金和用人机制。

  (二)明确试点机构提供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先易后难,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开展工作

  试点机构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应该首先是人社系统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应该将人社部门所有面向高校毕业生服务的项目集中在一起,高校毕业生可在此办理人社系统内面向毕业生服务的所有相关业务,同时也能在此咨询财政、税务、工商、银行等方面政策信息。试点机构应先整合本系统内的服务项目,再将服务内容延伸到其他系统的服务项目,以先易后难,有计划、有步骤的原则开展工作。注意收集、汇总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解决因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而无法发布权威信息的问题。

  调研组建议桂林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大厅近期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提供以下服务:

  1.提供实习岗位。为大学生收集、发布用人单位实习岗位信息,鼓励大学生主动到用人单位实习,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提升工作能力。

  2.毕业生求职登记。通过毕业生登记求职岗位,了解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并可对有需求的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推荐工作或者就业指导等服务。

  3.岗位信息查询。收集整理接收毕业生的岗位信息,向毕业生提供免费查询服务。

  4.职业指导。让毕业生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在职业选择时能够给自己准确定位,组织专家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职业指导服务。

  5.就业失业登记。目前这项服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就业失业登记证由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建议可以在人才服务机构设置材料受理点,授予人才服务机构新证颁发和管理权限。

  6.职业技能培训。建议授权在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设置政策咨询点,或者可以作为补贴申报材料受理点。

  7.职业鉴定服务。建议授权在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设置政策咨询点,或者可以作为补贴申报材料受理点。

  8.就业见习。建议授权在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设置政策咨询点,或者可以作为基地申报和补贴申报材料受理点。

  9.基层就业项目。建议授权在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设置政策咨询点。

  10.公益性岗位安置。建议授权在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设置政策咨询点。

  11.创业培训。建议授权在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设置政策咨询点,或者可以作为补贴申报材料受理点。

  12.毕业生报到和档案、户口接收。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原有项目,保持不变。

  13.职称评定。目前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尚未设立中级职称系列评委会,建议同意在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设立相应的职称评委会。

  14.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原有项目,保持不变。

  (三)做好宣传工作,加强与高校和相关部门的联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做实

  作为试点机构管理单位,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借助媒体,推广人社系统服务高校毕业生“一站式”服务窗口的概念,引起社会关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服务大厅办理业务,同时争取高校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联系,把工作做好、做实。

  (四)加强业务经办人员相关政策的学习

  通过加强相关政策的学习,使“一站式”服务窗口的业务经办人员熟悉本系统内各项相关业务的办理流程,了解财政、工商、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政策,能给前来办理业务的高校毕业生以明确的办事指导。

  广州:服务模式孵化“就业创业”梦

  广州能吸引留学人员,除了市场开放度和区域优势,在专业系统的综合服务平台、引进渠道及创新服务模式上更具吸引力和特色。留学人员到穗就业创业,都有相应配套的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多渠道引进来,一站式服务好,聚资源促发展”的全链条服务。

  构建三大平台,提供全方位便捷服务

  海归选择广州,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广州为他们提供了从回国到落户、从创业到发展的“全链条”服务。而服务的提供者,正是留学人员口中的“娘家”——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

  中心率先在全国创立“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为留学人员提供入户广州、资格认定、资金拨付、就业推荐、创业服务、子女升(入)学、学历学位认证等12大类25项服务。

  专门增设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开辟“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将服务范围延伸至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增加了高层次人才认定评定、广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申报、广州市“121人才梯队工程”申报、国家“__”申报等服务,并精心创设了专项资金发放、职称、住房补贴申办、体检、子女入学、医疗待遇等内容的“一站式”服务。

  “多渠道”人才引进平台

  中心顺应人才流动的新趋势,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引进平台。一方面加强多方合作,与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海外留学人员专业团体等建立了引进海外留学人才渠道平台。另一方面坚持积极围绕广州主要产业和骨干用人单位,以用人单位的创新需求为导向引进人才。中心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系列“走出去”招贤引才活动,包括赴澳新揽才招贤、组织穗企赴港高校招聘、举办北美清华学子广州行等活动,汇智聚强促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

  “一体化”配置服务平台

  为有效推动人才和岗位的对接,通过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创建华南人才配置中心,在此基础上与近600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跨地区、跨行业的留学人才信息双向交流配置平台,累计提供工作岗位数千个。精心打造了广州海外人才网(www.gzhwrc.com),以海外人才求职、招聘、猎头服务信息化为核心,已发展单位注册用户420余家,个人注册用户超过8000人,是广州市海外人才招聘求职的重要信息平台。

  服务升级,为创业创新加速

  创业有为,就业有位,中心创新服务模式,整合多种资源,贴近留学人员创业、就业需求开展特色服务,确保人才留得住、用得好。让留学人员群体为广州创业创新加码。

  整合资源,着力发挥“高端引领”优势

  2012年初,中心协同广东省工商联、南方民间智库、投融资机构、创业媒体、行业协会、海外高层次人才代表等筹备并创立了广州市领军人才与企业协同创新联盟。联盟全力搭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军人才及产业上下游企业、投融资机构、媒体等结合的专业服务平台。至今,联盟分别组织了10批次的包括融资实操培训交流会、银行与领军人才企业融资交流等系列活动。已推动4家领军人才企业开展了建设银行“千人贷”、“百人贷”项目200万元授信额度贷款,解决企业发展燃眉之急。

  贴近需求,着力提升就业创业技能

  中心打造了“海归羊城,新锐广州”就业培训、创业辅导品牌,组织举办20余期形式多样的留学归国人员就业辅导和创业培训,以论坛、研讨会、项目路演等形式,为缺乏工作经验和创业经验的留学人员免费“充电”。

  中心在全国首创建立了留学人员广州实习基地,与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数百名留学人员进入基地实习并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走上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工作岗位。

  交流碰撞,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为积极活跃广州创业创新氛围,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中心举办了“广州市留学人员创业园联席工作会议”、“广州市留学人员企业家代表座谈会暨健康体检活动”、“广州高层次人才政策与需求网络视频会议和视频招聘会”等活动,加强沟通平台搭建。

6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