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开店指南 > 融资 > 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

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

时间: 晓铧971 分享

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

  贷前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的核心。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比例普遍偏高,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银行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获胜,关键取决于其管理信贷风险的能力。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分享的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希望对你有用。

  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

  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它不仅指由于借款者违约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本息而使银行承担实际的违约风险,而且指由于借款者还款能力下降或信用等级降低而使银行面临的潜在违约风险。它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古老的金融风险。

  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在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需求方所占有的市场信息远大于货币资金供给方所拥有的信息。这种不对称主要存在两方面:一是企业与银行之间,主要表现在提供的材料和披露的信息上。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需要借款时,总是千方百计套取银行资金,对各种不利消息,想方设法地隐藏起来;到了还本付息的时候,又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躲避银行债务。银行要得到被隐藏的不利信息,成本非常昂贵,甚至根本没有获得这些信息的渠道。就宜兴而言,很多信贷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未必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和经营规划。常常都是在申报时临时出具报表和相关资料,而银行则很难辨别更无从下手。二是银行内部的经营者与管理者间。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银行大部分是国家集体为最大的股东,特别是现在农行依然是国有独资的性质。银行产权主体虚置和产权约束不力,经营者缺乏利益驱动机制,不能在利益的激励下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疏于贷后管理,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缺乏强有力的控制手段,难以督促企业按交易约定的内容行事。 与此同时,银行还承担许多社会责任,行政干预问题严重,极大地阻碍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特别是小的地方常常伴随着“人情关系”,虽然是商业银行,但是在中国它更偏向于国家政策、制度的控制。

  而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防范风险,是现在银行在内控上面临的一大难题。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金融风险,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缺乏风险意识,信贷人员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完全改变,贷款介入、发放有时会包含“人情”,如一些政府的面子工程,政府部门往往会出面协调,阻碍贷款的收回。而现在这样的局面正在慢慢改变,如今信贷风险管理更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就这几个月,我在信贷管理部的学习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加强企业与一些政府部门的联系,如税务部门、海关。因为我行很多信贷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报表都不经过正规的大型会计事务所的审计,真实性有待商榷。我们可以通过和税务部门共享报表,连减免报表作假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以证实企业真正的销售、利润情况。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我国自08年起施行新的税法,很多会计条例都已改变,如果能与相关部门联系,利用它们的专业性,也可以减少我们的成本。同时像“出口押汇、商票融资”等业务如果能更好的与海关合作,也可以减少我们审批的工作。

  二、从思想上改变信贷员的认识。要让他们认识到贷款的发放决不是一个领导能说了算的,而是要实事就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而定的。这不仅和信贷员的考核相关,更是从银行资产的优化配置出发。激励他们更为认真的调查和自主监管,把被动的风险防范变成自主的风险意识。在发放贷款是多想想可行性,再贷后能监查贷款资金的流行,避免资金流向高风险的领域,如信贷资金炒股、进行高风险的房地产投资、借改制之机悬空银行债权等。

  三、最重要的是把握准入机制以及贷后管理。与其到后面降级、清收,不如开始时就严格把关。同时准入时,要联系实际,更要有预见性。比如说去年的“蓝藻”事件,严重影响了异性的化工行业,很多企业开始外迁。而存量贷款的清收就变成一个问题,生产销售在外很难实地确认。因此现在对于这类的企业,即使是环保达标,也要慎之又慎。现在大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美国欧盟甚至不入了衰退期,宜兴的很多行业、实体经济都受到了影响。比如铜加工、电线电缆行业,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销售,本来这些企业大多是薄利多销型,当下更是雪上加霜,库存可能已经造成潜亏。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总行、省分行更是多次要求我们进行排查,揭示风险,而我们更是要从实际出发,改变经济繁荣时期的思想,把风险主动带入思想。平时在写贷后检查报告时,信贷人员一定要实事就是,站在银行的立场作调查。对照企业提供的报表,进行实地盘查。特别是存活、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付票据以及交易合同,一定要进行核对,不能报表写多少就是多少,需要信贷员们实地盘查,对比行业平均值和历年水平,得出企业的真实情况。

  四、认真辨别企业性质。不管是新入的还是存量贷款,都要严格辨认,因为企业的所属行业,投资者都会对企业的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说一个由韩国人投资的纺织企业,主要产品外销。“生产密集型”近年来它不仅受到生产成本上升、国家出口退税的影响,还受到韩国经济、政局的影响。如今韩国、朝鲜对彼此完全封锁,这样的情况势必对韩国在中国投资的企业造成影响。

  五、参与到企业的项目中。学习欧洲人合作的态度:供需双方应不断保持联络,随时交换进展状况以及商讨相关问题。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信贷员深入到每个环节,但是大体的进展总要把握。特别是项目贷款,在批复是常常伴有限制条款,这个是市行根据最初的报告制定的,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发生改变,企业不能达到市行要求,那么就面临贷款不能按时发放的问题,我想这是双方都不想看到的,因此参与到项目中,能在事情发生变化的始端就发现上报,而不是到没有办法后再想办法解决。

  六、提高抵质押率。坚持“能质押不抵押,能抵押不担保,能担保不信用”的原则,优化贷款结构和资源配置,从而分散风险。特别是对关联企业,常有相互担保,实际上关联企业的之间的相互担保,容易造成连锁反应,由于风险未有效分散至关联体外,一旦发生风险,银行贷款担保形同虚设。有的关联企业从股权结构上很难判定其内在联系,这就形成了债务防火墙,一旦发生债务纠纷,其他关联企业不会受牵连,银行就会“冤有头,债无主”。企业强烈的扩张欲望也使集团公司多头投资,其往往侧重于投资收益率而较少考虑现金流量,一旦某一项目发生问题,其注入的资金无法及时抽回,将迅速导致整个集团的资金链崩裂,使其经营陷入瘫痪。正常的贷款陡然成了坏账、烂账。因此,必须要坚持原则,同时在相关企业的报告中也要把或有负债计算在内。尽可能的预见风险。

  信息的不对称是不然存在的,如何在这样的条件下控制风险才是我们现在要学习的,我们当然不能祈祷企业给我们真实的数据,那么,只有我们自己发现,从他们提供的材料中去发现。和企业相比,银行的优势专业性,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和企业博弈中,银行和企业能取得双赢。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

330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