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创业之路 > 白手起家致富人故事

白手起家致富人故事

时间: 晓铧971 分享

白手起家致富人故事

  只要你对社会有深透的认识和见解,必然能发现机遇,创造机遇。看准机会,立即行动,不失时机。致富,人人都在渴望,人人都在梦想。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解开白手起家致富人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白手起家致富人故事篇一

  采用“排炮战术”轰出一名千万富翁

  10年前,一家取名为“壹加壹”的制衣店在广州悄然诞生,老板是20岁的陈展鸿。

  10年后,“壹加壹”由一家庭制衣作坊发展成为时装设计公司,进而组建“壹加壹”实业有限公司,没有本钱的创业,10年间,陈展鸿由一个个体户变成了拥有20多家企业的大老板,资产达几千万元,每年仅出口服装就创汇1500万美元左右。

  发展如此迅速显赫,除天时、地利、人和之外,高超的操纵市场的技巧亦不可低估。

  “壹加壹”的产业包括服装、电器、鞋类、餐饮等,但服装是大头,服装收入占总收入的80%。而服装款式,面料的更新是以季计、月计,如何在迅捷的交替中把准市场的脉搏是至关重要的。陈展鸿说,他采用的是“排炮战术”,即每设计出一种新颖服装,必是放一排“排头炮”投放到市场检测一下市场的需求情况,再根据第一排炮的轰动效果,决定第二批、第三批的投放量。

  “壹加壹”的过人之处还在于有节制地“轰击”市场,每种新产品投放到市场总留有余地,决不“轰”得过火,适可而止。陈展鸿的想法是顾客买东西就跟吃饭一样,某种东西一下子吃得太饱,就会对这种东西腻味,再也提不起它的兴趣。

  一种产品是一次性的,但商标则是长期的。没有本钱的创业,如果对“壹加壹”商标”腻味”了,以后的市场则难以打开,所以“壹加壹”在每一种新产品最畅销时,下一个新品种又成熟了,这样,就可以不停地以“快”和“新”轮番轰炸市场。

  为保证“壹加壹”产品的“快”和“新”的特色,陈展鸿十分注重信息,并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信息变成产品,抢占服装“新潮头”。目前,“壹加壹”仅西装的款式就有20种之多。没有本钱的创业,靠“快”和“新”还不能在市场稳操胜券。市场的真正主宰是顾客,只有赢得顾客,才能赢得市场,才能保证“轰”得有力。

  于是,“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办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凡是在“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办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凡是在“壹加壹”购置西服,还可以“终身保修”身材发胖的、不合身的西服还可以拿来修改到合身。这招“壹加壹”专营西服的服装店由一间扩展到了七间,还满足不了需要。  2、一名杂工一年赚了50万元

  他是一个失败者、说谎的人、商场上的逃兵,没有人把他放在眼内,因为他根本没有与人争胜的条件。那么,苏宏达如何出人头地。没有本钱的创业,在成功的大道上遥遥领先,使公司每年赚取的利润超过50万元呢?苏宏达算不上年少有为,他35岁时,仍是工厂的一名杂工,每月收入仅可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还需要妻子替人家做些零散的缝纫工作,帮补家计。35岁,是宏达生命的转折点,一天,他经过住家附近的地产经纪公司,发觉里面的职员在打瞌睡。虽然那时楼宇买卖情况热闹,偏偏就只有那个地产公司一片冷清,门口张贴的楼宇资料也是寥寥可数,还附出公司的顶让消息。宏达突然灵机一动,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虽然他没有足够的金钱搞一些小生意,但岳母颇有积蓄,他决定跟她好好商量。开始经营业务的时候,他把顾客介绍费降至最低,只抽取其半成佣金。

  另外,他采取“死缠烂打”的政策,不怕浪费唇舌,不断为上门的客户介绍适合他们的房子,不到最后一刻——对方终于找到自己理想的房子,他决不轻易放弃。很多顾客前来地产公司想购买房屋,其实心中也没有什么主意,如果推销者懂得抓住他们的心理弱点,诚心诚意为他们服务,顾客自然会一切依赖你,不愿再跑到别家地产公司选购的了。

  借鸡生蛋

  现代经济活动中,自身经济实力不足却又要发展事业,许多人也会来个“借鸡生蛋”“借得钱来,投资生产,赚回钱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这种经营谋略,也叫“负债经营,无钱走遍天下。”然而,时至今日,当人人都懂得借鸡生蛋时,“鸡”就不那么好借,就得讲究许多技法。给人“信”字,这是借鸡技法中的根本大法。

  在广州,有一位数百万元资产的私营企业主岳亚贤,当年家里穷得叮当响。靠做不做都36元的工资,别说摆脱个穷字,连生计也难,他下决心要做番事业。没有本钱的创业,想到邻居潘婶有好几个儿子在香港,就向其借钱。开始借10元,讲好一礼拜还,但他根本没动那钱,只是锁在箱里,到期准时归还。过了个把月,他又向潘婶借20元,她讲定归还日,他一样不用,到期原钱加息奉还;如此一次次借了还,还了借,大半年时间过去了,还真的没动用过所借用过的任何一分钱。待潘婶一再夸其“有信用”时,岳亚贤顺水推舟地向她讲了自己的打算办个”方便居民生活小卖店”的想法和难处。潘婶也真爽快,笑着安慰他:“放心,你亚贤要办店,借你个万儿八千没问题。”就这样,岳亚贤凭着良好的“信誉”筹到创业资本。  钱,是投资创业的硬资本,对于无钱或财力不足的人来说,能借到钱,就可心想事成。中国银行有2000多个亿个人存款,如果你这个商人有信誉,就永远不必为缺钱而发愁。

  腰缠百万的富人

  黄光裕总算明白了这个理儿。22岁的广东汕头小伙子还没大摸清赚钱的门道。他是做家电批发的,老家那地方商行林立、竞争剧烈,他觉得生存余地大小,一口气向北,直跑到内蒙古。内蒙古很大,黄光裕转悠了一年,没做成多少生意,却从内蒙人的厚诚人格中学到了赚钱的窍门。1987年春节前,他从内蒙古转道北京回汕头的家里过年,因为春运车票紧张滞留了几天,闷着没事,就在北京城里逛电器行,遇到和气的店员,老板,就试着联系点业务。

  凭着厚诚人格,黄光裕不“黑”不该赚的钱,把利润最大限度地让给客户。没有本钱的创业,连黄光裕自己也没料到,三天逛下来,竟然得到了100多万元的订货单。真是喜从天降。黄光裕感到自己摸到了生意的窍门,也摸到了财富的大门。人间正途须奋勇。转过年来,黄光裕说干就干,与北京人合资在牛街创办国美电器商行。虽然谈不上多大的实力,黄光裕却端得出真正的大家风度,他进最好、最俏的货,卖的却是全市最低的价,没过多久,京津一带的同行们都知道了牛街有个不“黑”人的黄光裕。黄光裕凭的是厚诚,博得是信誉,做的是买卖。他的批发业务一日千里,蒸蒸日上。

  一年之后,他又干起了零售,零售业比批发琐细。竞争也更加激烈,各家电器商行老板挖空心思、招徕顾客,各有各的高招儿。没有本钱的创业,黄光裕任凭商海变幻,仍然抱定自己的老主意,扎扎实实地傅信誉。而且这一回,他是比先前更厚诚了,居然自己设起了“维修站”,只要是他店里卖出去的商品,都可以享受他的“亚华电器服务中心”的售后服务。如今,黄光裕的汕头国美企业总公司在北京有7个分公司,年营业额达数千万元之巨,而他本人也早已是腰缠百万的富人了。

  从流浪汉到百万富翁

  冯志久原是一名流浪汉,到处漂泊,虽历尽艰辛,却穷得叮当响。1990年,冯志久跟随数百万淘金者涌到珠江三角洲,却发现这里早已人满为患,他想到工厂打工,但因年龄大,无技术,工厂不收他。冯志久百无聊赖,便在各工厂区转悠,看到工人们下班后都端着饭盒往街上的小店子跑,还有那在街上饥渴的盲流,他脑子一转,怎么不再开一个供打工者吃饭的小店呢

  于是,他心一横,租了一间民房作厨房,每天中午和晚上担起两桶饭菜,往流浪的人群中推销,一天下来能挣30元,很快他凑足37000元资金,在广州黄埔大道边租了一间5平方的店铺,办了执照,把鞭炮一放,快餐店开张了。   冯志久的小饭店一开张,就象鲜花引蝶似的引来了众多的顾客,他经营主要的绝招,就是收费低。那时广州的饭店快餐时价最低是2元,而他却一律为1元。没有本钱的创业,1元钱吃饭谁不来!冯志久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结帐之后,除了开支,竟赚了2000元。后来他又增添了桌凳餐具,雇了临时工,扩大门面,每天早餐卖粉中晚餐卖饭,一律一元一份。

  这样,每天的顾客少说也有500多人,最多达1000多人。他挣钱的奥妙在于薄利多销。每份1元的饭菜其实是没有挣头的,但打算的好,也可以赚几角钱,如果每天能卖1000份,就可挣300元,一个月就是9000元。一个流浪汉变得如此精于经营。几年下来,冯志久已身家上百万元,直到现在他的快餐仍是1元价。人称他“1元钱大享”。

  白手起家的女大学生

  李素儿斯文、温馨,一副学者的面容,镇定而善良。她是中山大学物理系科班出身,曾经是学生会副主席。满怀理想,准备走学术的道路,以科学献身国家民族,希望将来造福人类。但是,1957年,内地的政治风暴使她心灵上受到了重大的创伤,家庭受到了伤害,耿直的丈夫居然一夜之间沦为“右派”,她自己又被封为“右倾机会主义”。

  从此,无尽的折磨降临到她身上。1958年,她带着四元港币离开了自己生长的土地,来到香港。照理,她可以得到在美国的父亲的支持。但是,两地相隔,一言难尽。没有本钱的创业,她,以一个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坚持奋斗。她,温文中寓着刚毅的个性,从白手成家到兴家,从最低下的工作做起。一位怀抱科学家理想的年青人走进了工厂女工的行列。科学是踏实的,她也是默默而踏实的。人生总有风浪,潮头也有高低,连科学实验也要经过千百次才能成功。居里夫人百折不挠的精神鼓舞她做工,晚上补习,读上英专,又考上工专。 五年之后,丈夫也来团聚了,以后,她的三个孩子也都长大,懂事了,也同妈妈一样坚强,不怕困难,埋头创业。她搞工厂从基础做起,早年开加工厂,创业维艰,她从租用几百平方米的地方开始,到今天厂房7000平方米,厂房增加近10倍。当年生产玩具、洋娃娃衣服,又为美国名厂加工,以车缝为主。三年后,她开始建立自己的工厂。她开的是五金厂,从制造家用普通制品(如钉)开始,逐步朝优质制品发展。没有本钱的创业,到今天,她已成为华文实业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兼总经理。她的产品有不少从原理到外形都达封申请专利水平,可见她产品原创性甚高。多年来,她坚持生产家庭制品,近年又扩展业务至生产家庭电器制品。产品远销欧美各国。  7、赚钱魔术师

  1982年,刚刚放下“青苗”或红十字卫生箱的周潮仁还只是位24岁的青年,“赤脚医生”失去行医资格,同时意味着他将回到农民的行列。没有本钱的创业,在人多地少的潮汕平原,“田里没有金子”是一句人人都知晓的老行语。一天,在家闲得发慌的周潮仁在镇上喝早茶时听人说:上海人爱吃蜜饯,男女老少都爱吃,根本不管这蜜饯腌缸里有蛆虫。周潮仁是个有心计的人,他想,当地人家家几乎有口大腌缸,每年水果收获时,都将吃不了的水果整理后倒入腌制成凉果,吃都吃不完。这些东西若拿到上海去,说不准能赚钱哩。于是周潮仁东拼西凑了70元车马费,扛上了30公斤蜜饯闯荡大上海去了。

  到了上海,他扛着蜜饯一连到好几家食品店推销,得到几乎相同的回答:“没有国营集体工商执照,什么生意都不能和你做!”这一晚,他在南京路的屋檐下度过。守着一大袋蜜饯直发愁。天无绝人之路。翌晨,一位潮州同乡和他相遇,并答应帮他解脱困境,同乡用自己的营业执照,银行帐号和批发票,很快将30公斤蜜饯以168元成交。同乡付给周100元现金后走了。虽然100元对于当时的周潮仁来说不是一笔巨款,但更使他振奋的是同行凭着一张营业执照在10分钟里赚了68元,赚钱就像魔术师。他暗暗发誓:我也要当赚钱魔术师。

  回到家乡,周潮仁一口气办了国营、集体和个体三种营业执照。该年12月,他以平均每公斤0。9元的成本在家乡收购近1吨的蜜饯,再次闯荡上海,由于这次他持有多种“版本”的营业执照,他的蜜饯生意格外红火,这次他净赚1500元,是他过去当“赤脚医生”六年的收入。

  这次的成功,使周潮仁的野心更大了。他在家乡成立了“凉果收购站”,在上海租了一套公寓,每天晚上,他根据上海蜜饯市场的销售动向,让自己的秘书编制生产计划向家乡电传。没有本钱的创业,与此同时,潮州每天发往上海的长途运输车队中,有一辆车是他包下的。几年过去,周潮仁成了响当当的上海蜜饯市场大王。

  白手起家致富人故事篇二

  才清晨7时,吕金刚就同往常一样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人如其名,吕金刚从来都是最早上班、最晚离开的,这也是他的乐趣,“只要没事做,我就会非常难受。”于是,短短10余年之间,一个传奇就此诞生:当年仅带着70元出来闯荡的穷小子,摇身变成了身家亿万的富豪……

  打卡机逼出工作狂

  华徽国际股份董事长、四川徽记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华隆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在顶在吕金刚头上的名衔足以让人羡慕,但在1990年时,他还只是一个来自宜宾南溪、仅带着70元钱的17岁穷小子。

  此后5年间,没钱也没人脉支持的吕金刚干过厨师、当过送货司机、做过业务员……尽管工作岗位都不甚理想,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他坚持了下来,并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大量食品企业和零售企业的宝贵资源以及丰富的相关营销经验。

  利用“第一桶金”,吕金刚东拼西凑了几万元钱,于1996年投资成立了成都华隆食品公司,开始走向食品代理之路。创业之初,公司只有可怜的5个人,业务发展很长时间都无起色。

  但吕金刚却出人意料地干了一件“傻事”:用占到总资金10%多的3800元,买了一台打卡机――而当时,打卡机在很多大公司都没有普及。吕金刚说,这是提醒自己要努力工作;而打卡机也见证了他近乎疯狂的努力:从公司成立到现在,吕金刚都是最早上班、最晚离开的。

  吕金刚的努力收到了巨大回报,到2000年,华隆食品成功代理国内外几十个知名品牌,并在川内构建了商超、社区便利店流通100%覆盖率的销售网络,雄霸一方。

  高人一筹的胆识

  “产品开发、销售的成败与否,关键取决于市场,我绝不会做没有市场的产品和生意。”吕金刚很勇猛,是商战中忘我奋战的斗士,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年轻老总骨子里饱含的其实是睿智和胆识。

  2001年,吕金刚代理了安徽一瓜子品牌。有一次到安徽,他详细地看了这种瓜子的生产工艺后恍然大悟:原来瓜子并非“炒”的,而是用中草药做辅料,经过泡、蒸、煮、晒等生产工艺“煮”制而成。于是吕金刚涌现出了一个念头:何不把工艺搬到成都,自己也生产出一款“煮”瓜子呢

  这一想法并没有赢得周围人的支持,但2001年8月,吕金刚还是注资500万元成立了徽记食品有限公司,同时还高薪聘请徽派瓜子的原班人马,为自己精心取名打造的“徽记”瓜子做生产指导。几乎在一夜之间,“徽记”瓜子就畅销四川和西南地区;此后“徽记”豆腐干系列等产品也逐步红火起来。

  用前途换来信誉

  然而,两个招牌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在2002年到2003年间,“徽记”的发展壮大遭遇了严重的资金短缺,奔走于各银行之间的吕金刚很长时间内没找到解决办法。怎么办?他决定用自己的信誉来博一把。

  吕金刚亮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把包括房产在内的所有财产都拿出来作为风险担保,并签承诺终身偿还,“这是把我的个人前途都搭进去了。”他的做法赢得了众多银行的信任,成功取得资金后,“徽记”再次实现跨越,“华隆”和“徽记”双双资产过亿。“这是‘徽记’8年来,我承受压力最大的一次,可承担压力本身就是管理者必须经历的过程,我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了,恐怕早就倒下了。”他坦言。

  白手起家致富人故事篇三

  我叫黄立新,江西瑞昌人,今年48岁。

  我只读了初中,年轻时以打棉絮维持生计,从来也没有给别人打过工,也没有做过其它生意。

  学艺弹棉花

  1982年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加上家中穷,那是刚包产到户的年代,那时也没有地方打工,农村的年轻人必须得学门手艺谋生,父母就也要我学手艺,这样就学起弹棉花来,一年后出师了,就干起了这行。

  平时干农活,冬天打棉絮,生活也过得去。

  坚守打棉絮县城买房

  1996年才发生变化,那时出现最早的打工潮,没手艺的年轻人开始往外闯,我有手艺不想出远门想在当地谋生,终而在96年7月一家三口来到县城租了铺面完全靠手艺创业,那真是压力山大呵。

  沒出门想出门,出了门心里慌。那时候县城常住的人口都是有工作单位的,因为当时没开发,根本就没有就业机会。以个体形式在城市生活的人很少,开始生意很不好,兔强賺个生活费,但做手艺亏本总是不会的。不过在淡季的夏天就心慌,因为打棉絮是个季节性很强的行业。

  说心里话我真想回家,因为在城市生活压力大不习惯,在老家生活一点也没压力,但又怕乡亲笑话我,涚人家往外闯,你闯不出门,没本事。没有办法只得呆下去,那怕要饭也不能回家,就这样呆来了。

  打工就一直租房住,直到2002年才买了一套一二手房,总算有个家,心安了点。

  改行清洁球

  打棉絮这么多年也没有赚到什么钱,最主要是粉尘大伤害身体,就动起了改行的念头。

  改行做么好呢,没头绪,这时从网上说做清洁球赚钱而且投资不大。于是就在县城转了一圈,一了解当地没人做,这项目好没人和我竞争,就决定了。

  2004年5月就一头跑到山东临忻买了钢丝球机,学习了两天,回家租房就开始做了。做了一个月后才知道,这东西市场太小,靠当地市场根本销不了多少。没钱赚,还不如我打棉絮,而且也灰尘大,这样做了大半年关门了,把设备便宜处理了。唉,一下子亏了一万多,还白干半年,这次创业宣告失败。

  再改行烤饼

  没办法,又打回原形了。再又打棉絮,不敢再创业了,就这样平静的过了三四年。一直到2009年,手里有些积蓄,又开始动脑子了,想做点别的事情了。从这个时候开始接触到了《中国创业港》,发业其中一项烤饼的项目蛮好,投资也不大,就跟老婆商量,学做烤饼,老婆举双手反对,棉絮弹的好好的,又去学什么做饼子。之前做清洁球,亏得一塌糊涂,好不容易这两年手上积了一点钱,又要去搞。2009年5月份,没有征得老婆同意,带上行李出门了,开始学做烤饼,经过十二天的学习,基本掌握了烤饼的技术。回家一个月后,开始筹备开店。在开业前三天,做了广告,向周围群众,发了一千份传单,开业当天,搞了促销活动,买2元的饼,送一杯现磨豆浆。当天的生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一早上营业额达到了420元,终于成功了,心里很高兴,连续三天营业额都在四百元左右。第五天,有点下降,连续半个月,营业额直线下降,这时心里有点慌了,不知道什么原因,之后两个月里每天营业额只有50-100元左右……不能让饼店一开张就关门吧,得想办法。

  第三次改行发糕

  2010年2月又跑得湖北英山跟许师傅学做香米发榚,学三天,学费连机器5000元,心想发榚我这里没有人做,我做一定火,回家一做才知道这东西有的人吃,好多人不喜欢吃,销量不理想。

  第四次改行包子

  没办法这就又开始学做包子,当时我并不看好的,因为做包子满街都是太多了。做包子是找当地师父学的,谁知卖得还可以,一早晨下来能销售 300-400元,能维持小店的生存,做了半年量也上不去,就这样,包子没特色,与人家做的一个味。我又想这不行,虽然能生存但赚不了钱,只好花学费到外地拜师学艺。

  再学艺创新

  2010年8月份到天津学习,回家后把所有学到的技术总结,加上自己到九江实地找材料,买了很多常用的食品原料,回来自己配制,通过自己的品尝,以及客户的反馈,终于做出了让客户满意的口味。并且,精益求精,小小包子总想做到最好,从发面到肉馅,都是通过自己一步步攻克难题,到最后,我的做的包子也通过了大部分客户的认可,以致于,周围的几家包子店生意每况愈下,最后关门。

  回首创业之路,一路波折,从盲目创业到拜错师门,走了许多弯路。最终还是通过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业精神成功了。

  稳定经营

  现在的生意一直非常稳定,每天的营业额1100-1500之间,在当地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想自己的店做强做大,想在当地开几家分店,但是苦于没有相关的经验,不懂如何具体操作,还请海娆老师指导,提出一些建议。

  项目介绍:

  现在我夫妻俩,另外请了两个工人,每天早晨营业额在1100-1500元之间。

  早餐店有两个人就足够了,尤其是针对夫妻俩创业的。馅要头天先准备好,早上先包包子。磨好豆浆,开始卖的时候,一个负责蒸包子,做煎饼。一个人负责卖就可以了。

  经营现状:

  开早餐店赚钱吗?开包子店做包子的利润空间比较大,包子店开了2年了,生意非常稳定,每天的正常的营业额在1000-1400元左右。一个月毛收入在1万5千-2万之间。

  市场分析:

  1、做早餐,投资风险小,成本只需几千块钱,针对想创业的,但苦于资金的少人。

  2、消费群体大。现在人早餐都是在店里吃的,少有人自己弄。只是自己的技术好,做的口味不差,每天光顾的都是老客户。

  3、地理位置。位置很重要,要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特别是学校附近。

  项目投资计算:

  投资金额5千-1万之间但不包括房租和门面转让费

  
看了“白手起家致富人故事”的人还看了:

1.10个白手起家成功人士的故事

2.白手起家名人故事

3.白手起家故事创业故事

4.四个80后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5.名人白手起家的故事

271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