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创业起步 > 创业政策 >

揭示中国七种先富群体:政策致富是一般规律(17)

时间: 常青1 分享

  
  从经济建设型财政转向公共财政
  
  人民论坛记者:在走向共富的过程中,目前的短板主要在哪儿?
  
  迟福林:现有的收入分配状况,应该有两句话可以概括,一是我国贫富差距持续拉大,二是分配不公比较突出。目前贫富差距拉大可以说有多重因素,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其中由于收入分配不公引起的贫富差距最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而目前,我们的收入分配体制短板,主要是劳动收入所占比重太低,所以我们要能普遍地提高劳动收入的比重;第二,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同广大百姓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这两年,政府在这个领域可以说加大了力度,但是总体上这个差距还比较大,尤其表现在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制度性差距很明显。
  
  为此,在这次两会当中,我有一个大胆的提案。国民收入分配中,当前最首要的,就是在把中国消费率从2008年的48.6%提高到55%至60%,以此作为未来5年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并将之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中。为了实现上述整体目标,中国还应尽快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使城乡人均收入在“十二五”翻一番,年均增长不低于15%。用5年的时间,使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从约60%提高到70%左右,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39.7%提高到50%左右。
  
  张卓元:共同富裕的短板主要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消费水平太低。按照新的贫困标准,还有4000多万没有脱贫的人,如果按照世界银行1.25美元一天的贫困标准线,还有一亿多人属于贫困人口。十六大的时候,我们讲的是要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从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就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放在首位。这涉及到先富带动后富。但是如何带动?先要解决几千万人脱贫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能够比较快的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问题。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有很多途径,这里我只想讲一个。我个人认为,如果政府真的想实质性地调整储蓄、投资、消费结构问题;实质性地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实质性地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消费水平,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财政要转型,要从经济建设型财政转向公共财政。我们现在人均财政支出是6000多块,超过了农民一年的收入(5000多块),但是财政支出中的很大部分还是经济建设支出,其中也不乏政府的政绩工程。应该把财政支出越来越多的部分用于民生,重点用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目前,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例如,以2008年为例,医疗卫生支出是4%多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一个数据,财政用于医疗、社保的支出加起来是15%左右,而世界上人均3000-6000美元水平的国家,平均下来的这个比重是30%多,也就是我们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相当于一万多亿人民币。即使是这么少的医疗卫生支出,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国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所以,现在的改革,一方面要增加总量,其次是要调整结构。
  
  所以,我说在提高低收入消费群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上的众多措施中,真正可行的,也是最有效的,就是国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公共支出要真正做到“公共”二字,不能总是用在少数人身上,要做到雪中送炭。如果财政支出达到上述世界上人均3000-6000美元水平的国家的平均水平,并且都能用在低收入群体上,就能起到很明显的作用。这关键还是取决于政府是“以人为本”还是“以政绩为本”。

1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