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创业起步 > 创业政策 > 上海市是如何保障人才创业

上海市是如何保障人才创业

时间: 耀聪662 分享

上海市是如何保障人才创业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端人才竞争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剧,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提供服务已成为政府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那么上海市是如何保障人才创业?

  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可保留基本待遇离岗创业;青年大学生,可保留学籍休学创业;获得一定规模风投创业人才及核心团队,可直接入户引进;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加大海外人才引进渠道……

  17日,作为上海加快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的配套政策,《关于本市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正式出炉。即日起,上海将以更灵活机制保障各类人才创新创业,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对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意见提出,允许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职或离岗创业。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可保留基本待遇离岗创业,在创业孵化期内(3至5年)返回原单位的,工龄连续计算。鼓励部属高校、中央在沪科研院所参照执行。

  对于青年大学生,意见提出,实施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创业贷款担保贴息、房租补贴、初创期社会保险费补贴、创业培训见习补贴等鼓励创业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支持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鼓励高校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充分发挥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的作用。

  对于大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连续创业者和归国留学人员,意见提出,对经由市场主体评价并获得市场认可的创业人才及其核心团队,直接赋予居住证积分标准分值。对经由市场主体评价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居住证转办户籍年限可由7年缩短为3至5年。对获得一定规模风险投资的创业人才及其核心团队,予以直接入户引进。建设好留学人员“创业首站”,服务留学人员来沪创业。

  对于创新创业服务人才,意见提出,对经由市场主体评价并获得市场认可的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直接赋予居住证积分标准分值。对经由市场主体评价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居住证转办户籍年限可由7年缩短为3至5年。对在上海市取得经过市场检验的显着业绩的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予以直接入户引进。

  对于创业投资管理运营人才,意见提出,对经由市场主体评价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投资管理运营人才,居住证转办户籍年限可由7年缩短为2至5年。对在上海市管理运营的风险投资资金达到一定规模且取得经过市场检验、显着业绩的创业投资管理运营人才及其核心团队,予以直接入户引进。

  上海市创业环境

  2013年,在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背景下,上海经济继续保持了中速平稳增长,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先于全国出现经济增长企稳回升态势,上海从2012年开始经济增速逐季回升,2012年GDP增速1季度为7%,1-2季度为7.2%,1-3季度7.4%,全年为7.5%,2013年一季度回升到7.8%,而同期全国GDP增速,1季度为8.1%,1-2季度为7.8%,1-3季度为7.7%,全年为7.8%,2013年一季度又回落至7.7%。二是相比国内其他地区增幅相对稳定,2013年GDP增速,1季度为7.8%,1-2季度7.7%,1-3季度7.7%,估计全年保持在7.8%左右,各季度GDP增幅基本稳定在7.6-7.8%区间,这是上海近年来各季度GDP增长最平稳的一年。上海经济增长先于全国出现企稳回升态势,并且GDP增幅保持相对稳定,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开始取得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也已有所提高。

  2013年上海市实现GDP21602.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28亿元,下降2.9%;第二产业增加值8027.77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5.07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2.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为9.01万元。

  2014年全年上海市生产总值23560.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3年增长7%,增速比2013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26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8164.79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15271.89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8%,比2013年提高1.6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全年工业增加值7362.84亿元,比2013年增长4.3%,增速比2013年回落2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809.31亿元,增长6.9%;住宿餐饮业增加值329.28亿元,增长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44.46亿元,增长9.4%,增速提高8.4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211.83亿元,增长12.5%;金融业增加值3268.43亿元,增长14%;房地产业增加值1530.96亿元,增长3.2%,增速回落8.1个百分点。

  工业

  1958年后,上海工业除城市大工业外,形成市郊乡镇工业、城镇工业和市区地区工业。到70年代后期,成为上海市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90年代,工业总产值占上海市工业总产值1/3。

  1958年,人民公社化、“大跃进”运动中,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铁木、木器、缝纫等工场、作坊和下放的城镇手工业合作社组成各种人民公社工业企业,同时人民公社新办砖瓦、土农药土化肥等小型工厂和作坊,开始形成社队办工业。1958年,上海市人民公社社办工业企业2698家、从业人员10.71万人,总产值8988万元。

  1958年8月,市郊10县有手工业合作社、组668家;从业人员4.7万人,大多为原手工业者。是年,除2万余人转为县属地方国营和合作工厂,2万余人随企业下放公社外,所剩0.5万人仍从业于手工业合作组织,发展手工业,开始形成城镇工业。

  1958年,上海市各区街道利用社会劳动力和房屋,开办里弄生产组和里弄服务组。开办里弄生产组7667个,有29.9万名家庭妇女参加,为大工业加工服装、纸盒等。开始形成里弄生产组工业。

  1979年后,社队工业、城镇工业、街道工厂工业结合各自存在的问题,面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形势,从整顿着手,调整产品、产业结构,发展适销对路的轻、纺、手产品。开展职工文化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素质,引进技术人才。开展产品质量升级、创优、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组织开发新产品及产品更新换代。强化企业管理和企业改革,转换企业机制。发展与市属大工业经济联合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技术合作,提高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和产品技术含量,壮大企业实力。从“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制作、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起步,发展三资企业,增加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外向型生产。组建集团型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规模效益。深化企业改革,推行各种经营责任制,社队工业、城镇工业和街道工厂工业集体所有制开始向国集联营、中外合资合作、独资、集团型、股份合作制等多元化发展。并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调整工业布局,发展工业园区,纳入上海市国民经济计划发展的轨道。

  1995年,有县区属集体工业企业341家、从业人员7.48万人,固定资产原值18.36亿元,总产值42.24亿元。有24个工业大类、151个小类,服装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品业3个行业产值居首,占县区属集体工业总产值41.3%。有大中型企业18家、三资企业35家。经营外贸出口产品生产企业产值达14.3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33.8%。实行股份合作制企业26家,租赁制企业20家,兼并企业14家,公司化重组企业11家,整体或部分股权转让16家,关闭、破产、托管等84家。县区属集体工业生产后劲不足、经济负担加重,负债率高,面临不少困难。

  2013年工业出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运行特征,但增速有所放缓。工业增加值1季度增长5.4%,1-2季度增速回落至4.9%,1-3季度增速再次提升到5.7%,较去年同期增长3.1个百分点。同时工业增长效益也有所提升,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增长了6.7%,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3个百分点。

3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