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创业起步 > 创业项目 >

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变化

时间: 创丰21273 分享

  中关村创业大街你可能早有闻名,可是它最近的发展你可能就不知道了吧?快来看看吧!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 你好,创业大街

  不足200米长的“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塞满了五湖四海的创业者,那些创业明星故事激励着他们。

  3月的车库咖啡已经恢复了满员的状态,这里仿佛置身大学自习室和网吧的混合空间,一水儿的长宽桌摆着,插线板从室内天花板上垂落下来。年轻的面孔是主力军,他们几乎人手一台电脑,有的在安静地做事,有的在谈笑风生。

  “从2014年6月开街,从最初的10家机构到如今的40家,创业大街已经形成完整的创业生态圈,创业机构、创业者/团队、小微企业在这里都能快速找到资源。”海置科创董事长姚宏波表示,这种发展速度超出预期。

  中关村创业大街开街仅一年半时间,却展现出超大的能量:入驻40家海内外创业服务机构、700多个入孵创业团队、2500多家合作投资机构,融资额达18.75亿元人民币。在这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一夜成名的故事。

  在姚宏波看来,这条街正形成一种创业文化。“这条街既是一条商业街,也是示范街,我们更看重的是它是创业文化街。它的精髓是鼓励创新的精神。”

  2016 年的两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答记者问时说:「民营经济也在起来。我建议大家到北京的中关村看看,中关村有一个创业大街、创新大街,到那里看,有一些聚会的地方,咖啡馆,到里面看看都是一些什么人。都是一些年轻人,大学生、研究生、博士后、科研机关人员,也有民营企业家,他们讨论什么? 创意、创业、创新。这就是中国的未来。」

  可以预见,中关村创业大街,作为中国科技创新创业的地标,只要抛弃虚火,脚踏实地,就会持续发展、茁壮成长。如果它从喧嚣走向平静,那未必不是好事。因为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静水方能深流,只有那些沉下心来认真做事,投入社会进步洪流创造价值的创业者和服务机构才会走得更远。

  ■ 创业服务向纵深发展

  层出不穷并且多样的咖啡馆显示了这片街区的的活力。但去年下半年的时候,也有人提出创业大街「遭遇了冷空气」,「咖啡凉了」。

  2015 年的中国股市急转直下,而创投领域也有了「资本的寒冬」的说法。创业大街的创业者们也有抱怨拿投资难的。或许,街区没有像以往那样熙熙攘攘。

  但正如车库咖啡李燕说过的一句话「热情其实是创业过程中最不具参考性的,因为创业本来就不是面子上的事。」创业并非人多势众就好。感性和亢奋并不能真正代替理性的循序渐进。咖啡表面上适度的冷却未必是坏事,免得烫了口。

  咖啡本身正在走向多元化。在创业大街一带,有车库,有两岸,有星巴克,也有雕刻时光,也有「总理咖啡」、极客咖啡。同样是咖啡,却可以有多样化,实现不同的创新,适应不同的人群。

  创业大街的服务机构越来越多元,说明创业人群开始群落化、细分化,创业服务也在不断细分和深化。这和创业大潮往各行业的垂直和纵深方向发展是相应的。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曾总结过中关村的一个很大特点,即它的创新创业元素不是孤立的,而是日益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如果我们用这个角度看中关村创业大街,它也呈现出生态圈的属性:各个咖啡馆和创业服务机构各有偏重,在运营上也有各自的招数,在行业挖掘、社群聚合、项目征集等方面,走出了各自的路。

  而创业大街之外,各种创业服务也在蔓延,比如几百米之遥的互联网金融大厦,底层就出现了一个泰智会的同道咖啡,它走的是服务于全国园区协同发展的路线——这又是创业服务的一个新的点……散落在附近的各种创业咖啡,与创业大街相互呼应。

  在姚宏波看来,咖啡不存在凉热的问题。创业大街从最初的热捧到大家逐渐更懂这件事,肯定是有过程的。在他看来,不管是政府,运营方,还是投资者,创业者,现在都明白自己该怎么做。“项目对接更佳精准,它形成的产值和效果比原先撒网式的更好。”

  在他看来,中关村现在的名片是创新驱动发展。中关村正在成为一个创新的高地。

  在车库咖啡,他们说:每时每刻都有奇迹发生

  ■ 创业大街到底在发生什么?

  中关村创业大街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挖掘机销售人员想做互联网,带着团队住在洗浴中心,一边洗澡一边解决早餐夜宵,他连续尝试了几个项目,最终带人进驻车库咖啡,选择用移动互联网卖二手挖掘机,终于成功拿到投资。

  这听起来带有某些传奇性的色彩。

  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上,那些失败的项目也更多被作为一个个缺乏审慎的个案,提醒着那些冒进的创业者:这里并不仅仅是“二手挖掘机传奇”和“风平浪静”。

  大街上交替上演着两个版本的故事,一种死亡,一种新生。

  个别的孵化器和创业咖啡馆倒闭了,这是正常的现象。创业是概率很低的事件,不到百分之十的人会成功,但是创业失败之后还会有人继续创业。正是这种创业精神,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站在车库咖啡门口向内望,一眼看去,仿佛置身大学自习室和网吧的混合空间。一水的长宽桌齐溜溜摆着,插线板从室内天花板上垂落下来,落在桌面上,这个设计别具一格。创业者们坐在里面,摆一台电脑,要么安静地做事,要么跟桌对面的人谈笑风生。但整间咖啡馆并不显得过分喧哗。

  车库咖啡成立于2011年4月,全天24小时营业,只需点一杯咖啡就可以坐一整天,晚间加收30元还可以通宵。作为一家提供开放办公平台的创业咖啡店,这里有可以免费使用1G的超快网络,投影仪,打印机等,创业者还可以整桌租用工位。到目前为止,这家咖啡馆已经营了五年。

  几乎每一个驻扎在这里的创业者,都会听说发生在这里的传奇。IT男们坐在深色的桌子边,略带惊奇地分享关于互联网挖掘机的故事。

  ■ 创业大街的咖啡要凉热得当

  在中关村,新创办企业从2010年的3000多家增长到现在的20000多家。2015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超4万亿元。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郭洪曾谈及中关村的两个“标志性事件”:其一,2009年9月,李开复离开谷歌,创办天使投资机构+孵化平台,名为“创新工场”;其二,“车库咖啡”入驻海淀图书城。“当时这事非常小,但三个月后就引发《华盛顿邮报》的高度关注,认为美国最该害怕的是中国下一代年轻人创业”。

  “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咖啡其实该热的时候热,该凉的时候要凉,这是一个正常的成长过程。”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杨伟光说,但中关村的创业创新环境与氛围一直“温热”。

  对此,受访的政协委员表示,中关村的创业环境不仅有几十年的积淀,还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行政审批的优化、政策支持的集成、雄厚的人才资源、创新创业氛围。

  2015年10月,海淀区正式对外发布“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整体的中关村大街是南起白石桥、北至清华大学西门都包括在内,全长7.2公里。历史上著名的“电子一条街”以及近年来声名鹊起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全部位于“中关村大街”。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来到中关村创业,全长7.2公里中关村大街可以为他们提供各种创业所需,特别是由互联网技术催生的新一轮创业潮渐热。”秦君委员说。

  受访的政协委员建议,政府的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要紧随时代发展,营造一种文化氛围。比如开展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人才、财税、金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创新,为企业成长做好服务;建设高校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解决草根创业者们创业初期的痛点,使创新创业者们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觉孤单。

  在车库咖啡“午间半小时”上,被大家誉为“车库好声音”的王嘉阳为大家深情献唱

  ■ 第六次创业的中关村“土著”:

  喜欢这里的氛围,很美式,很开放

  在车库咖啡见到关毅然时,他正在电脑前码字。跟其他的桌子不同,“课余时光”的标牌很醒目地竖起。作为一个常驻团队,关毅然进入车库刚刚3个月时间,对他来说这是新鲜而充实的一段时光。

  创业的沃土很多,为什么会选择在车库咖啡。“我是中关村土著民。”关毅然从小学开始便在这一带厮混。“我上小学的时候,中关村一小后面是一片特别烂的斜街。”

  有时候,他会穿过卖盗版盘的小店到图书城附近的小餐馆觅食。中学时候正值中关村卖场兴起,四通、中海、海龙都是关毅然的乐园,每天放学后就在这里逛,慢慢成了电脑高手,没少帮同学攒电脑,现在在科贸还有自己的柜台。“攒电脑刚开始很赚钱,现在连科贸都很少有DIY了,大家都转向企业服务。”

  如今中关村卖场在向创业创新中心转型,对这片土地有着独特情结的关毅然,在创业风口上也回到中关村再次起航。

  跟其他创业者一样,每天一早关毅然会出现在车库咖啡,他的工作很庞杂——开发产品,洽谈合作。在这个开放的空间里,还要经常被靠谱和不靠谱的人“打扰”。

  “喜欢这里的氛围,很美式,很开放。”这算是关毅然第六次创业,从大学毕业开始他就不停折腾,这一次他把目标放在教育行业。经常会有人靠上来聊天,这位1986年出生的北京小伙儿已经能相当熟练且沉稳地应对。

  其实,五年前他就来过车库咖啡,当时的中关村创业大街还是海淀图书城,车库是最早的一家咖啡馆。

  “二手挖掘机”的传奇故事依然在这里流传,但随便一个项目就能拿钱的火爆已经过去。关毅然对于融资显得很保守。“钱只是一类资源,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关毅然表示,不会拿不成型的项目来骗投资人的钱。“我们很快就会盈利。”

  课余时光是一个面向大学生的服务平台,关毅然和他的团队希望能为学生们带来快乐和成长,获得综合能力和自我价值的提高,甚至协助和推动国内教育体制改革。

19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