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民俗文化 > 传说 >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

时间: 宇晴1008 分享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

  泰山对中国人以及中华文化影响甚远,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诸多与泰山有关的传说故事,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篇一

  “自碧霞宫兴,而世之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近数百里,远即千里,每岁瓣香岳顶,数十万众”。这是明人王锡爵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撰写的<<东岳碧霞宫禅记>>中的一段记载。碧霞宫即今泰山碧霞祠,供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女神、泰山玉女,俗称泰山娘娘、泰山奶奶、泰山老奶奶,她如同沿海地区的妈祖一样受到尊崇,被誉为北方地区的“女皇”。和蔼慈善的形象与东岳大帝“圣像庄严”的形象相比,泰山奶奶的形象可用“和蔼慈善”四个字概括,有位外国人这样描述道:她“有着美丽而丰满的面庞,给人一种可以信赖的庄重的感觉。我理解人们的心情,他们怀着极大的心愿,认为这种心愿不到泰山顶上就无法祈祷”。泰山奶奶的这种形象与其身世不无关系。关于泰山奶奶的身世,虽有种种不同说法,或东岳大帝的女儿,或黄帝的女儿,或华山玉女,或太真夫人,但民间认为她就是平民百姓的女儿:“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女,名玉叶,貌端而性颖,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天空盖泰山,洞即石屋处也。泰山以此有玉女神。”(<<玉女卷>>)“奶奶”姓“石”,“奶奶”入泰山修炼而成女神,联想到泰山上曾有原始社会时期的“五女圈石”遗迹,这岂不是远古山石崇拜的延伸吗?玉叶由人而神后,人们刻石像以供奉,不知何故,唐宋时期石像沦于山顶水池(玉女池)内,“至宋真宗东封泰山,还次御帐,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命有司建祠安奉,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帝京景物略>>。宋真宗出于政治目的而封泰山玉女为碧霞元君,其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头绾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缕绛绡衣。蓝田玉带曳长裙,白玉圭璋擎彩袖,脸如莲萼,天外眉映玉环,唇似金朱,自衣规模瑞云本,犹如王母宴瑶池,却似嫦娥离月殿。正在仙容描不就,威严形象画难成。”(<<金瓶梅>>)第八十四回)这俨然是一位帝后的形象。老百姓不管这一套,“奶奶”还是我们的“奶奶”。

  大慈大悲的心灵,泰山奶奶大慈大悲,有求必应,表现在司职与功能上,诚如<<东岳碧霞宫碑>>所说:“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予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相交愿,而神亦靡诚弗应。

  送生保育,人类社会的生产主要是两大方面的生产,一是物质的精神产品的生产,再者为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在人类生活中,种的延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不断得到重视,如女娲被尊为高某神。泰山奶奶也被民间视为具有送生保育的司职,祈求子嗣者多求之于泰山奶奶及其属神送生娘娘。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篇二

  由大山崇拜衍生出灵石信仰,最典型的莫过于“泰山石敢当”了。关于“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之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就其石敢当的含义而言,虽有种种不同说法,其本源义就是灵石可以抵挡一切,它是古代灵石崇拜的遗俗。

  灵石崇拜由来已久,反映在祈育信仰上有原始社会后期的“石祖”(石质的男性生殖器)崇拜和“启母石”崇拜,故有“古之高祺”,“以石为主”的说法。反映在祭祀场所中以石为社,如“殷人之礼”其社用石 (<<淮南子。齐物训>>)到了周代,奴隶主出于征伐的需要,还把这种崇拜渗透到军事上,所谓“在军不用命,戮于社。故将社之石主而行”。(<<周礼。夏官>>贾公彦注)考古资料有令距泰山300公里的江苏铜山县丘湾社祭遗址为证,该遗址4块大石紧靠一起,直立土中,社石周围分布着人骨20具,人头骨2具,狗骨12具,显然这里以人、狗祭祀社神-灵石。灵石之所以成为崇拜的对象,主要是因为它有着“镇宅厌殃”等种种功能。

  明清至民国年间是石敢当镇宅厌殃信仰的鼎盛时期,且已从埋石镇宅演变成立石于桥头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篇三

  当人们走进神殿,都会习惯地问:泰山神是谁?这是受神祗具有人格化特征影响的结果。从整体上看泰山神就是泰山的化身,泰山号称“神山”,故民间有“济南府的人多,泰安州的神全”之说, 最初以泰山为依托生发的各种纷繁复杂的思想观念演化成的众多的具体形象,举凡国家的、宗教的、民间的、观念的、形象的、天上的、人间的、阴间的种种品类,几乎都有涉及,显示了高度的连贯性、集中性、典型性,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以泰山崇拜与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泰山神文化系统。在众多的泰山神中,以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影响最大,由于泰山神的神威上通天庭,下连地府,便驱使历代帝王接踵朝山,纷纷拜倒在东岳大帝的足下,乞求保佑。

  泰山神有主生主死职能,是泰山崇拜基本信仰的反映,正是这生与死的判定及其观念的延伸,使泰山神成为大可安邦治国,小可使人长命,阳管福禄厚薄的泰山神,是人们崇拜信仰的思想意识与文化观念,是在本土孕育萌发的,是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同源同步的,在文明起源阶段就与人类的各种活动和思想密不可分地联结为一体,显示出地域上的原发性与原始性。泰山神文化的早期内容带有氏族宗教的特点,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体现出宗教性与神秘性相结合的特点;泰山崇拜与信仰自始至终贯穿着生与死的主题,浸透与张扬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先民对于泰山的崇拜信仰,是以惊人的想象,借助于各种超自然的力量来征服、控制自然,显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豪迈的进取精神。

  泰山崇拜与信仰的内容,有土生土长的神话、封禅,也有外面传入的佛教和各种思想学说,有自古以来就有的泰山诸神,也有列入国家祀典的各路神灵、道教仙真、国外“引进”的佛陀,乃至似教非教的儒家圣贤,死后封神的英雄好汉,原始拜物教遗俗、鬼魂狐仙,无不靡集。

  但那“钟沉汶源水,香和泰山云”的时代一去永不返了,泰山神偶已成为研究古代文化的历史文物了。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相关文章:

1.泰山的传说故事

2.关于泰山的神话传说

3.关于泰山传说故事

4.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

5.有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

6.有关泰山的传说故事

7.泰山神话传说故事

343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