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民俗文化>传说>

广州历史文化故事

时间: 宇晴1008 分享

  广州是一个多元文化相容共处的开放性城市,其历史文化深深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土壤中。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广州历史文化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广州历史文化故事篇一

  广东历代出过9个状元,其中两个出自广州(包括番禺),他们是:宋代张镇孙,清代庄有恭。

  这里单表张镇孙(1235--1278年)。他原籍广州北永泰里(今三元里),旧属番禺,故又作番禺人。出身望族,祖上累代为官,自幼聪颖勤奋,12岁即被称为神童。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赴省试,中第五名举人。翌年赴京会试夺魁,高中状元,这年他37岁。

  关于张镇孙中状元,有一段趣闻。之前有童谣说:“河南人见面,广州状元见。”(“河南人”指居住珠江南岸的人。)地方官为此筑“见面亭”,以待状元出现。其时有个青年士子李昴英(后在宋理宗时成为广东首位探花)善占卜,他梦见有人弯弓射江,江水为之士涸,于是占出卦文,以为将来大魁天下的,当是广东的“张氏子”。

  此说传开,12岁的神童张镇孙笑对同窗说:“安知‘张氏子’不就是鄙人!”有些人就讥讽他太过夸口。后来江水枯竭,江南江北的人可以在江面上来往步行,彼此可以“企望能辨眉目”;碰巧就是这一年,张镇孙考中了状元。他对此颇为得意,把自己的著作结集刻印,书名就取《见面亭集》。此事记于《广州府志》。

  张镇孙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敢于直言,甚至指斥时弊,批评皇帝。他之所以被皇帝钦点为状元,不是像某些人那样是由于在考卷(廷对)中恭维皇帝,歌功颂德,说些皇帝喜欢听的话,而是鲜明提出“国家以民为命脉”的主张,指出“府库多多帛,皆出民膏血”,对度宗迷信鬼神,忽视朝政,以致“观瑞芝,迎霞光”等妄举,他都痛加针砭。这简直是“犯上惑众”、“大不敬”,随时会招致杀身灭族之祸,人们不免为张镇孙捏把汁。出乎意料的是,宋度宗这个皇帝竟颇有器量,不但没有怪罪张镇孙,反而嘉奖他的忠言直谏,当下赐诗一首,末二句云:“始进便当思远到,会须华国有懦珍。”

  对张镇孙的指陈,宋度宗用“敢勿遵”(岂敢不遵照)回应,认为这个新科状元有远见,是儒林之珍,也就是读书人的精英,难能可贵。张镇孙连忙依原韵和诗一首。按宋制,新科状元须快速成诗,宫女倚机以待,一俟诗成即绣在锦缎上进呈御览。张本不工诗,此时却“运笔如飞”,人谓“福至心灵”、“名成才涌”。

  张镇孙中状元后,声名大振,奸相贾似道也来拉拢他,说张中状元是由他所举荐。张却不搭理,由于他不肯巴结权奸,最后只落得外放婺州(今浙江金华)通判,当个六品地方官。

  几年后,元兵南侵。张护送父母回乡后,本欲回任所保境安民,但朝臣却以其“旷职逃遁”入罪,遂被罢官。

  后元兵攻陷广州,南宋流亡小朝廷起用张镇孙率兵抵抗。张领兵一度收复广州,但终不敌。广州城陷,镇孙被抓,翌年囚押北上时,死于大庾岭,时年44岁。

  文天祥闻讯,为诗哭祭。遗骨葬于广州北永泰里(在今三元里)。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张家世居的广州泰通坊改名为状元坊(在今人民南路)。这也就是状元坊的来历。

  广州历史文化故事篇二

  坐落在广州市解放北的广东迎宾馆,曾经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的国宾馆。多年来,先后接待过80多个国家(地区)几百批次的政府代表团,近百位政府首脑。现在,它成了对社会开放的旅游宾馆。宾馆的前身,是四五百年前的明代提督府行署的旧址,三百多年前清初的平南王府(先为靖南王府的后苑)。清顺治六年(1649),清廷封尚可喜、耿仲明和孔有德分别为平南、靖南、定南王。随之,尚可喜、耿仲明合兵直扑广东。顺治七年(1650)十一月,广东城陷。“两王”入城后,大兴土木,建造了“东西相望备极雄丽”的两座王府第。后来,清廷迁靖南王去四川(后改广西,最后再迁福建),广州城便成了平南王的独家天下。

  康熙十年(1671)起,平西王吴三桂与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信互相呼应,先后招兵反清,史称“三藩之乱”。由于他们违反历史潮流,不受人民群众支持,终被清兵先后扫平。其中已投降清廷的平南王(当时已由尚之信袭封),后来又因涉及“谋反”密告事件,被“赐剑”自尽,三个弟弟被处斩,还有两个弟弟“革职枷责”,赴京发落,仅留老七尚之隆为老子守陵免死。至此,盘踞岭南地区横行30多年的平南王势力,烟消云散。

  此后,楼台冷落,蛛网尘封。后来,这个占地80多亩的王府西端,被新上任的广州将军看中了,改建为将军府第。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十一年(1861),被英国殖民者强行“租”去,成为驻广州的领事馆。1928年,广州当局向大英帝国“清退”了租金,也许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当年净慧寺的怀旧心情吧(因该寺部分已辟为六榕寺),市政府部门曾一度辟为净慧公园。接着,公园的北部兴办了民众教育馆,解放初期,广东省教育厅也设在这里。南部则兴建为广东省交际处--迎宾馆。

  广东迎宾馆的再现芳华,当推近年的大规模扩建工程,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碧海楼、六榕楼、净慧楼、宴会大厅、榕荫阁,以致莲花池、花圃、小山等园林胜景,更使三百多年前的王府楼台相形见绌,所以诗人郭沫若南游到此,有“尚府楼台几度新”的吟咏。

  广州历史文化故事篇三

  惠如茶楼的老板陈惠如,原在广州开设“潘家会馆”小食店,由于经营得法,价廉物美,丰俭由人,生意日旺。某日凌晨,点心师傅起身蒸糕,发现有一小偷,潜伏在碗柜内,不敢出来。有一伙计见了,拿起一个大水瓢,正要往沸腾的锅里盛水来淋小偷。陈惠如见了,马上制止,叫那小偷出来,对他进行教育。小偷得到老板宽恕,双泪直涌,双膝齐跪,说是因家乡遇大水,到省城投亲不遇,饥饿难挨,才起偷念,以解饥饿,所说都是实情。陈老板闻言,不仅不加斥责,竟拿出几个热糕,给他充饥。又叫妻子赠银洋5元,以为谋生资本,劝其改邪归正。小偷当场表示悔过。过了3年,时逢除夕,陈惠如正在指点伙计张贴春联。忽有“巡城马”送来侨批,汇来大洋200元。陈苦思不得其解,自己并无亲友出洋,何来侨批。次年又同样汇来200元,如是连续3年。陈惠如通过“巡城马”带去音信,说是若不写明寄款人的真实姓名和地址,将拒绝收此汇单。未几,南洋复来一函,内云:?

  陈老板台鉴:日月如梭,别来屈指三秋;冬去春来,遥祝生意兴隆。愚于广州落难之时,多蒙救助,一饭之恩难忘。旋至南洋涉足江湖,否极泰来,今已自开店铺。念余之有今日,实善长救助之恩,欲图报答,惟因俗事系身,未能启行。谨汇菲资,杯水车薪,略表敬意,幸乞笑纳,并祝合府平安。林大贵顿首。×年×日。?

  读者切莫因为此信写得文绉绉,就认定当年那小偷也是懂文墨之人。其实这小偷发迹之后,附和风雅,延聘一位穷秀才,代理文案,此函即为秀才代笔。至于林大贵,实为“淋大柜”之谐音。陈老板展读此书,感慨万千,遂将几笔汇款,加上自己积蓄,买下潘家会馆,创办惠如楼。?

  惠如楼择吉开张时,忽然来了一帮兵勇,喊打喊杀说:“皇帝驾崩,举国大丧,忌用红丹,违者坐监。”陈惠如连声说:“是!是!”,令杂役把招牌取了下来,改用黑漆衬底,以金粉髹字,成为黑底金字。这块招牌挂了100多年,直到10年前因楼面装修,才取下来。惠如楼用黑底金字,黑色代表敦厚朴素,金色代表富贵荣华,成为一家雅俗共赏的茶楼。陈惠如从林大贵来信受到启发,也附和风雅。二楼西边挂有“少长咸集”横额,大宇盈尺,是出自清代名书法家赵之谦手笔。赵之谦,浙江会稽人,生于道光九年(1829年),历官江西奉新、南城等县,每到一地,书画刻石,卓绝一时,尤长篆隶,其用笔喜侧锋卧笔,他赠惠如楼之书,是其晚年佳作,笔力苍劲,沉实浑厚,百看不厌。据说陈济棠治粤时,苏世杰出任财政局长,曾觊觎此墨宝,终因职工群起抵制而束手。二楼北面墙上,还有一联云:?

  人不可以无师,?

  物常聚于所好。?

  此乃出自吴荣光手笔。康有为很少称许人,但对吴荣光却推崇备至,认为在广东的书法家中,以吴荣光最为深美。惠如楼收藏此联,神采逼人,气韵千古。惠如楼还于三楼展示广东“九老”书画,“九老”包括张南山、陈澧、鲍俊、王福壁、邓廕泉、梁献廷、郑纪常、苏枕琴、陈李若,都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广东名士。?

  惠如楼以茶靓水滚著称,原来老板对茶叶颇有研究。普洱、六安,越陈越佳,则多进货,五年十载再推出,茶味纯香,且有消滞解暑作用。龙井、水仙,以新茶为佳,则少储存,随时购进,茶味清香。茶靓还要水滚,惠如楼坚持“问位点茶,每客一壶,保证水滚”。惠如楼的食品,著名的有惠如裹蒸皇、广东凤爪、嫁女饼莲蓉酥、爽糖酥、老婆饼冬蓉酥等,月饼有“凤凰贡品月”。据说乾隆下江南时,吃到一种月饼,“甘香清甜”,口赞不绝。后称此月饼为“贡品月”,陈惠如通过熟人,取得“贡品月”制作工艺,加以改进,馅料中加蛋黄,更名“凤凰贡品月”,一炮打响。后来,惠如楼为谭新义所收购,他甚爱这个“如”字,接踵创办茶楼,多以“如”字殿尾,如西如、东如、南如、五如、三如、太如等,都是他主办的,形成了颇有规模的饮食连锁店。


广州历史文化故事相关文章:

1.广州历史传说故事

2.有关广州的历史故事

3.广州的历史故事

4.广州传说故事

5.五千年历史文化故事

6.历史文化故事

3457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