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词语大全>典故>

关于武备的古代诗词典故(2)

时间: 广达646 分享

  【孙吴暗同】

  《世说新语·识鉴》:“晋武帝讲武于宣武场,帝欲偃武修文,亲自临幸,悉召群臣。山公(涛)谓不宜尔,因与诸尚书言孙吴用兵本意,遂究论,举坐无不咨嗟,……时人以谓山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理会。王夷甫亦叹云:‘公暗与道合。’” ◆咏军事才能。唐高适《李云南征蛮诗》:“廉蔺若未死,孙吴知暗同。”

  【背河一战】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指用兵奇谋。唐王季友《古塞曲》:“日落沙尘昏,背河可一战。”另参见地理部·水流“背水”。

  【黄公略】

  参见器用部·衣冠“取履”。唐刘禹锡《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兵符今奉黄公略,书赠曾随翠凤翔。”

  【聚米】

  《后汉书·马援传》:“八年,帝西征隗嚣,至漆,诸将多以王师之重,不宜远入险阻,计冘豫未决。会召援,夜至,帝大喜,引入,具以群议质之。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执,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帝曰:‘虏在吾目中矣。’” ◆指军事上分析地形。明陈瑚《李映碧廷尉遗地图》:“人关无复萧丞相,聚米空思马伏波。”另参见器用部·饮食“伏波米”。

  【归马华山阳】

  《尚书·武成》载:周武王灭商,“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指罢战休兵。唐杜甫《有感五首》之二:“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另参见地理部·土石“华山归马”、动物部·走兽“华阳逸骥”。

  【金汤固】

  《汉书·蒯通传》:蒯通劝说范阳令徐公降陈涉部将武臣,说:“通且见武信君(武臣)而说之,曰:……(范阳令)欲以其城先下君。先下君而君不利,则边地之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降而身死’,必将婴(环绕)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为君计者,莫若以黄屋朱轮迎范阳令,使驰骛于燕赵之郊,则边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 ◆喻防守坚固。唐沈全期《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何必金汤固,无为道德藩。”另参见地理部·水流“汤池”、地理部·城建“金汤”。

  【猿鹤化】

  参见人物部·其他“虫沙猿鹤”。清朱琦《关将军挽歌》:“猿鹤幻化那忍论,我为剪纸招忠魂。”

  【拔帜】

  《史记·淮阴侯列传》:“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指在战争中战胜对手,据有其地。南朝陈张正见《赋得韩信诗》:“沉沙壅急水,拔帜上危城。”

19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