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词语大全 > 典故 > 赤胆忠心的典故

赤胆忠心的典故

时间: 沙娣999 分享

赤胆忠心的典故

  赤胆忠心的意思是指形容十分忠诚。你们知道赤胆忠心的典故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赤胆忠心的典故,供大家阅读!

  赤胆忠心的典故

  明朝时,朱仙镇内的岳飞庙,修建得恢宏壮观,重楼叠阁,金碧辉煌。大殿前的石碑上镌刻着岳飞气势豪放的《满江红》;殿后碑楼树立,雕琢天下名家大笔表扬吊唁岳飞的篇章;大殿内塑岳飞威武金身,还用铁汁浇铸了奸贼秦桧配偶的跪身。

  明朝巨富沈百万,为岳飞庙捐献了一颗家传宝珠。那宝珠大如鸡蛋,状若心脏,鲜红剔透,光华美丽,无价之宝,大家叫它“赤胆忠心”。“赤胆忠心”宝珠被供奉在岳飞庙前的旗杆顶上,为镇庙之宝。旗杆高百尺,粗若碗口,铁汁浇铸。旗杆顶端,用黄铜铸一圆盒状宝顶,专门保护“赤胆忠心”。那宝盒和旗杆被焊接在一起,无门无缝无口,“赤胆忠心”宝珠藏在里面,可谓满有把握。

  朱仙镇人,把“赤胆忠心”当成命根子,朝廷,也把它作为国家的灵魂,要每个臣民都有一颗赤胆忠心。由于它价值颇高,引得不少人眼馋。为防盗贼,白日有两人看守,夜晚就派四人巡查。巡查人佩钢刀持铜锣,有大的状况就敲铜锣报警。

  近来,镇内白拳镖局、洪拳镖局风言风语听到音讯说,有人要盗“赤胆忠心”宝珠。白拳镖局镖师白飞虎和洪拳镖局镖师洪海龙,说出铿锵壮语:谁敢盗“赤胆忠心”,就叫他肝脑涂地!

  岳飞庙本是游人名胜,天南海北敬仰岳飞的人,三五成群进庙烧香礼拜、旅游参观。庙前广场,却又是经商宝地,一天到晚,游人客商,熙熙攘攘,很是热闹。近来,庙前旗杆周围,又新开一家茶馆。那茶馆门面不大,租赁杂货店一间房。摆上两张陈旧木桌,放上几只小矮凳,再摆上几摞蓝花大碗,就砌炉烧茶了。

  开茶馆的是个五十来岁的男子,身段颀长,粗手大脚,身板健康,两只扇风大耳,惹人注目。身上也是当地人常穿的紫黄布衣裤,表面老实和蔼。打杂端茶倒水的是个姑娘,十八九岁的容貌,身段苗条,四肢勤快,粗布青衣青裤,一张粉红的鹅蛋形脸。虽不是楚楚动人,倒也干净利落。

  男的自称老迈,茶馆掌柜。女的则呼为姑娘。那姑娘待人和蔼,轻声细语,中听甜润,很得游客欣赏。姑娘烧茶端水之余,便忽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瞟着那旗杆顶端金闪闪的宝盒。

  这一日,刚吃过早饭,只见一匹骠肥快马从开封而来,驰入朱仙镇。立刻坐着开封周王府的官差。官差打立刻街,大声喊叫:“周王爷有令,定于三月初三,在岳飞庙前摆擂台打擂。王爷出一千两赏银,定下花红布匹赏品。各路英雄好汉,到时请登台大显神通。”快马在朱仙镇各条大街,连跑三遭,喊得户户理解,家家知晓。

  第二天,镇守张贴出告示,并派遣师爷,安排人员,在周王府官差的指点下,于岳飞庙前,搭设擂台。那擂台用六十辆太平车构成,摘来一百二十块四寸厚的木门板铺平;擂台的前方正中,搭设彩棚,作为周王的观瞻台;庙前旗杆,处于擂台的左前角。

  赤胆忠心的解析

  成语词目:赤胆忠心

  成语发音:chì dǎn zhōng xīn

  成语解释: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成语示例:又有公子一个嬷嬷爹,这人姓华名忠,年纪五十岁光景,一生耿直,赤胆忠心。(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成语接龙:赤胆忠心 → 心口不一 → 一发破的 → 的一确二 → 二童一马

  与赤胆忠心有关的故事

  朱国治忠心赤胆,令人敬服。那么历史上实在的朱国治是如何的呢?史上的他,结局与影视剧无异。影视剧中吴三桂上折子奏明康熙帝,说朱国治贪污、克扣军饷一事,与史上真实的朱国治差不多,当然,史上的他,也是位忠臣。

  朱国治(?—1673年),清朝汉军正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 顺治四年(1647)贡生,授固安知县,擢至大理寺卿。顺治十六年,任江苏巡抚,上疏献计抵挡明郑成功入长江之师。在任时期搜刮无度,人称“朱白地”,又以抗粮为名,制作江南奏销案。顺治十八年疏言苏、松、常、镇四府欠赋绅衿万余,均为抗粮,后悉数褫革,是为“奏销案”。又在哭庙案中,罗织罪名杀戮苏州金圣叹、倪用宾等人。 康熙十年(1671)补云南巡抚,加太子太保兼少保,在任时期克扣军粮,致使生变。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起兵反正时欲胁降,他严拒,被杀。身为吴三桂将士分而食之,骸骨无一存。

  《清史稿》记载,朱国治是顺治四年的贡生,其时授固安知县,擢至大理寺卿。

  顺治十六年的时候,朱国治出任江宁巡抚,上疏献计抵挡郑成功入长江之师。在江宁任上,朱国治一边为朝廷出谋划策,一边搜刮无度,遭到老百姓的咒骂,人称“朱白地”。后又以抗粮为名,制作江南奏销案。

  上面两个案子,我们有些了解,是“江南三大案”中的两个,还有另外一个“通海案”,这“通海案”有朱国治的身影吗?当然有。朱国治与户部侍郎、刑部侍郎一同审理过“通海案”。

  康熙十年,朱国治补充云南巡抚,加太子太保兼少保。在任时期,仍然没有尽力改掉那个得寸进尺的老毛病,后因克扣军粮,致使事故。

  到了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反清。老吴名为邀请云南巡抚朱国治、按察使李兴元、云南知府高显辰、同知刘昆等,实则是想钳制他们屈服。成果,朱国治开口大骂,终究被杀。听说,朱国治被杀后,吴三桂的将士将他分食,骸骨都没有保留下来。

  朱国治被列入《清史稿》“忠义传”中。

  《研堂见识杂记》载:“抚臣朱国治既以赋税兴大狱,又杀吴郡诸生一二十人,知外人怨之入骨,适以丁忧罢。故事:隶旗下者例不丁忧,守丧二十七日,即出视事。公守丧毕,具疏请进止,朝议许其终制,另推新抚韩公世琦。尚未莅位,朱恐吴人为变,仓猝离位,轻舟遁去,吴中为幸。朝议以大臣擅离汛地,拟降五级,而严旨切责,除名为民。后于康熙十一二年复抚滇中,值吴三桂变,提去开膛枭示。”

  朱国治此人,算是做惯了坏事。不过,他对清廷的忠实这一点,仍是值得肯定的。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赤胆忠心的造句相关内容

  

2967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