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电脑 > 电脑安全 > 病毒知识 > 电脑病毒的案例

电脑病毒的案例

时间: 林泽1002 分享

电脑病毒的案例

  电脑病毒是与电脑相随而来的。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电脑病毒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为36亿美元,2000年,这个数字就增长为43亿美元。2001年,全球电脑病毒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9亿美元。2002年,损失是200亿美元,2003年则达到了280亿美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是电脑病毒的案例,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电脑病毒的案例

  ———1998年4月26日,CIH爆发。全球超过6000万台电脑被破坏。一天之内,国内有几十万台计算机瘫痪或数据丢失。全国范围内因CIH病毒

  发作受到侵害的计算机总量为36万台,其中主板受损的比例为15%,直接经济损失为0.8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人民币。CIH计算机病毒在全球造成的损失估计是10亿美元。

  ———2000年4月26日,CIH病毒再度爆发。全球损失超过10亿美元。这一天,仅北京就有超过6000台电脑遭CIH病毒破坏。

  ———2000年5月,受弧礌岗啡瞢独哥扫工激“爱虫(I Love Y ou)”计算机病毒的影响,全球的损失预计达100亿美元。

  ———2003年1月,“2003蠕虫王”病毒发作5天后,英国的市场调查机构估计,全世界范围内因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2亿美元。感染计算机超过100万台。

  ———2003年8月,冲击波(W o rm.B la s te r)爆发。根据业内人士估算,“冲击波”给全球互联网所带来的直接损失将在几十亿美元,肯定将超过“蠕虫王”。感染计算机超过100万台。

  ———2004年1月27日,SCO炸弹(W o rm.N ova rg)病毒全球爆发。据英国安全公司m i2g称,到目前为止该病毒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261亿美元。

  电脑病毒的特性

  繁殖性

  计算机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样进行繁殖,当正常程序运行时,它也进行运行自身复制,是否具有繁殖、感染的特征是判断某段程序为计算机病毒的首要条件。

  破坏性

  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破坏引导扇区及BIOS,硬件环境破坏。

  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传染性是指计算机病毒通过修改别的程序将自身的复制品或其变体传染到其它无毒的对象上,这些对象可以是一个程序也可以是系统中的某一个部件。

  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潜伏性是指计算机病毒可以依附于其它媒体寄生的能力,侵入后的病毒潜伏到条件成熟才发作, 会使电脑变慢。

  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少数,隐蔽性计算机病毒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可触发性

  编制计算机病毒的人,一般都为病毒程序设定了一些触发条件,例如,系统时钟的某个时间或日期、系统运行了某些程序等。一旦条件满足,计算机病毒就会“发作”,使系统遭到破坏。

262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