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读书心得

时间: 春娜703 分享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的四世同堂读后感,希望你能喜欢。

  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篇1

  昨天,当我读完了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最后一句话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会儿想到小说中的各类人物及其命运,一会儿想到老舍先生在小说中流畅的文笔、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和人物描写以及他对人物命运的安排,一会儿想到老舍先生本人最后的结局,思绪种种,不能言语。

  小说描写了北平的一个极其不惹眼的小胡同——小羊圈里的几户人家在北平被日本人占领之后的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生死命运。这里有一号院的钱家,二号院的李四爷和李大妈,三号院的冠家,四号院里的孙七夫妇、马老寡妇和她的外孙、小崔夫妇,五号院的祁家,六号院的丁约翰和小文夫妇,另外还有牛教授、李空山、蓝东阳、金三爷、陈野求、常二爷,还有英国人富善、日本老太婆等等诸多人物形象,人物虽多,可个个形象鲜明、性格突出,读者绝对混淆不了其中任何两个人。

  小说描写的中心是四世同堂的祁家,祁家四代人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在面临亡国的时候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七十五岁的祁老人,代表的是旧中国的传统文化,苦出身,安分守己,只求过着不愁吃穿的日子,只求儿子孙子重孙生活在一起,四世同堂。第二代是五十多岁的祁天佑,是新旧文化过渡时期的代表,正直、善良、和气,是个老实的生意人,面对战争手足无措,被日本人挂上“我是奸商”游街,不忍侮辱,投河而死。祁瑞宣、祁瑞丰、祁瑞全是第三代,虽说他们弟兄三人都处于新文化的氛围里,每人却有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性格特点。老大祁瑞宣最有知识,但身受家庭的束缚,他深知自己应该赴国难,但终究摆脱不了尽孝的传统观念,所以只好鼓励老三瑞全逃出去尽忠,而他自己始终挣扎在理智与家庭情感的矛盾之中不能自拔,及至老三瑞全返回北平从事地下工作,才在瑞全的鼓励和支持下,找到了自己在国难当头时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从而获得了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勇敢地去配合瑞全的工作。老二瑞丰是个不学无术、好吃懒做的家伙,结交汉奸,巴结日本人,甘心当走狗,结果死在自己结交的汉奸和日本人手里。老三瑞全是个大学没毕业的大学生,思想激进,敢于冲破传统的家庭观念,走进抗战的队伍,几年时间成长为一名胆大心细、勇敢而坚毅的抗战斗士。小顺儿和妞子是祁家的第四代,妞子拒绝吃共和面而饿死。不同的祁家四代人,思想各异,为人处事各不相同,在战争面前也显示出不同的人生态度。

  小说还阐述了战争时期国和家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思想。国有难,家便是枷锁,拖住人们不能赴国难,使人顾了家便不能顾国,顾了国便不能顾家。亡了国,家也就失去了依托,纵使想苟且偷生也不能如愿。这点在祁瑞宣的身上得到了最深刻的刻画和体现。

  就像许多其他的小说一样,作者总是安排坏人在做尽了坏事后没有好下场或不得好死,如罪大恶极的冠家的大赤包( 妓女所所长, 被日本人抄了家,死在日本人的监狱里)、冠晓荷(被日本人消了毒——活埋)、招弟(做了日本人的特务,被瑞全掐死在山洞里),集各种丑臭于一身的蓝东阳(死在日本)、胖菊子(堕落为娼妓)、李空山(被日本人格了职,沦为流氓)。但好人也并不全有好结果,如李四爷(热心肠,以帮助别人为己任,被日本人打死)、小崔(被日本人砍了头)、尤桐芳(被炸死)、钱家的钱老太太和大儿子(因钱默吟被日本人抓走)、小文夫妇(死在给日本人表演的戏院里)、生活在城外的常二爷(不忍被日本人罚跪的侮辱而气死),祁家的第二代祁天祐(被日本人拉去游街,跳河)和祁家的最小的孩子妞子(饿死)。作者细腻的文笔,让人时时看到侵略者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故而时时为故事中的寻常人物的命运揪着心、皱着眉,而到最后竟掉了泪。当看到妞子拒绝吃日本人发的共和面时,就想着或许老舍先生会安排她饿死,果然,就在胜利的消息传来的前几分钟,妞子死了。胜利也不能叫死了的人生还,胜利也抵消不了溢满心间的悲痛和对侵略者的仇恨。想着钱默吟和他的孙子也许会在日本人投降前的最后几秒钟让日本人杀了,还好,老舍先生手下留情,整个小羊圈的人们聚在一起欢迎胜利回家的英雄。老舍先生通过小说诅咒凶恶残暴的侵略者,诅咒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诅咒那些未褪尽兽性的人们,甚至诅咒将原子弹应用于战争,尽管对待野兽很管用。

  小说中人物的命运老舍先生尽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安排,而老舍先生自己的命运倒是好像掌握在了别人的手里。没有死在战争年代,没有死在残暴的日本人手里,历史好像是给中国人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如果说在入侵者面前,有些人卖国求荣、卖身求荣、屈膝变节是可耻可恨的话,那么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时候,那些将看不见的刺刀、匕首刺向自己的同胞的人是不是更让人痛恨呢?好在历史的车轮始终向前,人类也在学会慢慢成长。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再现,也是现实生活的虚拟和理想化,因为正如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一样,现实中坏人不一定都能得到惩罚。但人们可以通过文学作品,通过那些无声胜有声的文字,向全世界呼喊,向全人类呼唤正义、善良、勇敢、和平、自由、平等和民主。

  伟大的文学家是不朽的,就像他伟大的作品一样!

  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篇2

  小羊圈就是整个北平的缩影,各类型人,各层次人,各年龄段人,通过不同家庭组合在一起。他们中所发生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北平被日本人控制下的遭遇,他们的无奈,他们的变化,他们的成长,他们的最终爆发。小羊圈不时有人死去,每家似乎都是出悲剧。

  百姓是那样无奈的活着,更无能扭转整个战争的进程。每个人在战时选择了自己不同的活法,有的沉沦,有的出卖,有的反抗……他们要活着,他们要吃饭,他们要养家糊口,他们要接受教育,他们要出门做小买卖,继续生活的现实有时不得不让他们低头。

  战争使他们失去了平静的生活,失去了亲人,失去工作,失去粮食,失去自由。老三和钱先生跳出了自己,他们使自己选择了另外的活法,他们想的不是小我,而是想到了国家,他们的爆发、反抗也点燃了整个小羊圈里还有那么点良知的人。妞子的死去让我在最后快要看到曙光的时候很伤心。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深深体会到了日本侵略的残酷和无情。对他们挑起的侵略和对我们的战争深恶痛绝,并向往成为战斗中的一员。书中有几个人物刻画的相当喜欢相当精彩,大赤包、祁老人、钱先生、冠晓荷。喜欢这本书并推荐给没看过的人。

  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篇3

  今年春节,终于读了老舍的《四世同堂》。按照作家周国平的说法,好作品的标准是读完后想说些什么,毫无疑问,《四世同堂》就是这样的好作品。

  (一)

  先说说小说里的人物。老舍先生在这部作品里塑造了几十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印象最深刻的是“大赤包”。

  大赤包大约四五多岁,头脑清楚,工于心计。日本人占领北平,在小羊圈胡同的邻居们如祁老太爷相信只要安分守己自己的日子照样过时,她已经很有政治头脑地嗅到了局势变化对个人的影响,开始到处“运动”,最后如愿以偿地弄了个妓女检查所的所长。当上所长之后,大赤包如鱼得水,大敛钱财。

  民国的妓女有合法的,也有暗娼。对合法妓女定期检查,如果有病,就吊销执照。对暗娼,坚决取缔。大赤包的寻租方式是,合法妓女要上贡,否则就说你有病,让你干不下去。暗娼更是要上贡,否则直接取缔。就这两项还不够,大赤包还想方设法地逼良为娼,把蛋糕做大,获取最大利益。

  大赤包是个有气场的人,注意形象,善交际,接人待物的分寸拿捏的很好。这样的人在现在社会也算是女强人了。只可惜,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碰上不按常理出牌的鬼子,最后被比她更恶毒的朋友蓝东阳出卖,死在日本人的监狱里,罪名是贪污。

  大赤包这个形象很丰满,老舍先生也写到她的感情生活。一个四五十岁的妇女,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丈夫对她只有敬畏,没有宠爱。自然地她对至少表面上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下级高亦陀产生那么一些微妙的感情,可悲的是,高亦陀利用她的信任,卷走了八万元消失地无影无踪。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即使精明如大赤包这样的人物,最有也落得鸡飞蛋打,搭上一条命。

  (二)

  另外一个有特点的人物是祁瑞丰,他的特点是无聊。

  他不像大赤包有心计,完全不觉得日本人来了和自己有什么关系,照样地吃好的,穿好的,看电影,逛公园。祁瑞丰和祁家安分守己的家风格格不入,完全是一个惯坏了的老二。他嘴甜,爱热闹,对鸡毛蒜皮的小事津津乐道,在老一辈亲戚里很有人缘。他自私,对别人冷漠无情。大哥被抓了,他还若无其事地参加迎接日本大使的集会。街坊小崔拉他的包月,在送他去集会后被日本人砍了头,下葬的时候他竟是一个子也不出。他没骨气,老婆跟了朋友蓝东阳,愣是咽了那口气,还照样地和蓝东阳称兄道弟。他人不坏,不会有意害人,就是自己瞎混着。他有性格上的懦弱,也有对家庭的依恋,父亲死时他哭的很伤心,但也就只有伤心,没有悲愤,更不会有国破家亡的感慨。

  人的价值观既有性格遗传,也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在祁家这个大家庭里,祁瑞丰由于嘴甜,从小就是被长辈宠爱的对象。父亲祁天佑是个本分的生意人,恐怕是对孩子的教育不上心,母亲更是娇生惯养。在家庭遭遇灾难(大哥被抓),母亲看他对家里不管不顾的态度只是伤心,并无多少责备。虽说长兄如父,可是老大祁瑞宣性格的温和和维持大家庭和谐的压力使他并无真正尽到教育的责任。

  祁瑞丰这样的人在现在的社会恐怕是青年中的大多数,和平年代庸庸碌碌地混着,没有理想,没有责任感,太平而安稳,无聊地混日子自己也浑然不觉。在动荡的年代,祁瑞丰最后也死在鬼子手里。

  (三)

  和瑞丰的没心没肺地无聊不同,大哥祁瑞宣是痛苦、矛盾、纠结。瑞宣是街坊里文化最高的,念过大学,“英文说的像外国人似的”,在中学教英文。多年的传统教育使他身上有中国士大夫的民族气节,大学里的大学教育使他了解世界格局,而正统的家庭环境又使他背负着守护父母家人的责任。这些因素在瑞宣的思想里强烈冲撞,使他总是处在矛盾自责中。

  老舍先生花了很多笔墨描写瑞宣的心理。一开始瑞宣觉得不能像三弟一样报效国家虽然有些憋闷但是至少他是能保护家人的,用“弟弟尽忠,自己尽孝”来安慰自己。后来眼看着胡同里街坊一个个地遭难而他由于英国使馆的庇护还能相对安全,当英使馆最后也未能保护他的时候,家里和全北平一样闹着饥荒,冬天没有取暖的煤。一步一步地,瑞宣也明白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他的一己之力,根本保护不了一家老小。

  只有当他的底线也被彻底摧毁的时候,他身上勇敢反抗的一面才被激发出来了。在钱默吟的引导下,加入了反日的队伍,写传单,教育乡邻。瑞宣的转变可以说是被动的,他可以代表很多中国只是分子的心理,不惹事,怀有理想,迫不得已也能为国出力。

  (四)

  瑞宣的父亲祁天佑是个典型的生意人,将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可就是这个本本分分的生意人也会莫名其妙地招惹了日本人。日占时期物资紧张,实行货物“搭配”,布店开始要搭个伞卖,后来又要搭雨鞋卖。这些祁天佑都忍了,可是日本人硬说他多拿了东西,让他穿上一个“奸商”的褂子,在街头游行,名誉扫地。

  最珍视的东西被践踏了,祁天佑的心被掏空了,精神支柱没有了,他无法忍辱负重,选择了永远离开。看着滔滔河水,就想着让河水涤荡被侮辱了的身体和灵魂,毫不留恋地跳进河里。祁天佑受辱投河这一段,和老舍先生后来的遭遇如此相像,我想天佑珍视的恐怕也是老舍先生最重视的。

  (五)

  祁老太爷是典型的老北京,凡是“忍”字当头,没有过不去的坎。日本人刚来的时候老太爷还常拿义和团说事,坚信北平的“乱”出不了三个月。对国事能忍,对家事也是本着“家和万事兴”,即使瑞丰再混账,在老太爷眼里也还是乖孙子。

  日本人占了八年,期间发生的各种事情大大出乎祁老太爷的预料,也大大打击了老人家的信息。什么都看不明白了,无所适从。寒冬里没有煤,老太爷蜷缩在炕上忍着。天天吃“共和面”,也忍着。最后,当重孙女饿死的时候,这位凡事忍耐的老太爷终于发出了怒吼,是反抗的怒吼。

  (六)

  再说一说老舍先生笔下的北平。老舍对北平的热爱在书中体现在各种细节中。秋天宝石般的蓝天是典型的北平的秋,还有那脆梨甜枣,街上的兔儿爷,讲究的点心铺。这些细节的描写透着老舍对北平由衷的热爱,有些自豪骄傲,却是那么不经意地,就像北平人的性格。

  (七)

  最后还有个有意思的是日占时期的北平的房地产。那时候还是市场经济,日本人来了,郊区有钱人家也跑到城里,城里人多了,房子的价格就上去了,房租也上去了。不记得书中写的具体价格了,就惊讶于中人(相当于中介)要拿走成交价格的50%,可能是当时媒介不发达,中人佣金自然就高了。即使这样,中人的地位也并不高。可见当时的房地产应该是价格不高的。

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相关文章:

1.四世同堂读后感

2.四世同堂读后感

3.老舍散文精选读后感

4.老舍散文猫读后感

5.读老舍先生散文有感

2346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