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苏轼定风波读后感优秀范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定风波》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作。这首词写作者途中遇大雨乃吟啸徐行的经历和感受。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定风波》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向各位推荐的定风波读后感,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定风波读后感篇一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风雨俱来,雨滴打在叶子上,传来阵阵响声,作者苏轼却表现淡定,在风雨中吟啸、漫步。这在常人看来是疯狂的、另类的。别急,且看下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位老人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是否真能“轻胜马”呢,或许作者洒脱的性格。再读“一蓑烟雨任平生”,从表面上看,作者所要表现的仅是自己对烟雨的淡定,不妨再看作者的人生,少年得志,春风得意,只惜后来怀才不遇,受权贵欺压,打击无数,颠沛流离,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已让他身经百战,眼前这点“小风小雨”又算什么呢?看到这里,我们初步了解作者的状况。

  想想看:一位竹杖芒鞋的老人在风雨中缓缓前行,他没去理会喧闹的世界,不想涉及政治斗争,静静地思考人生的沉浮,世事的变迁。至此, “一蓑烟雨任平生”之寓意不言而喻:从容面对茫茫的人生和世俗的烦扰。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低谷期”。对此,有人耿耿于怀,心情沉闷难以恢复,无法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对待后来的事;有一类人却会选择从容面对,他们不怨天尤人,而去享受“风雨”的磨练,学会昂首迎战“风雨”,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理解苏轼那种旷达。就譬如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远方吹来三月的春风,作者醉意全无,寒意来袭,此时斜阳会意的送来一丝温暖。人生何尝不是如此,“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你从容面对人生的困境,总能看见雨后的彩虹。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风停了,雨停了,回头看看刚才走过的路,所谓的风雨都已经没什么可怕的了。

  纵观全词,作者偶遇风雨自喻仕途坎坷,面对眼前风雨的态度,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他乐观从容的处世态度。突然联想到歌曲《海阔天空》:“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怀着冷却了的心窝飘远方„„”。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是不是该静下来想想,如何用从容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低谷。就算遇到再多的烦恼,来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心情不就豁然开朗了吗?不够的话,再来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所有的问题都抛之脑后,所有事均变得如此渺小,那小小的烦恼又何足挂齿呢?

  定风波读后感篇二

  无丰五年(1082年),此时已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在黄州身处八百孤寒的处境之中,生活十分拮据,但他却仍然能保持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就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苏轼和友人一起出去郊游采风,谁知天气骤变,自己身边的人个个忙着躲雨,惟独诗人自己仍然能乐观的在雨中吟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曲《定风波》就这样自然而然的从诗人口中脱颖而出。

  词的上片写了诗人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词的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相迎”二字见性情。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向来,即方才的意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结句透过一层来写,是篇中的主旨,也是苏轼诗歌的典型风格——“坡仙化境”的很好体现。所谓的“坡仙化境”,就是在深挚、迫切、执著之后,忽然能够回转、放开。在此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镇静中不免带些抗争之心,也仍是另一种形式的“执”;“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对之的升华。 读了苏轼的这首词,让我突然之间感受到:人生就算再大的风雨,只要我们能坦然面对,这些又能算什么呢。这无时不刻的给了我们后人很多的启发和感想。我感觉我在读的不是一首诗,而是在读一个人,一个拥有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的勇者。 苏轼这一生命途多舛,他屡遇艰危却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这首定风波便是他最好的生活写照,也是我们后人最好的精神教材。

  他面对生活是那样的坦荡不拘,那样的镇定自若。我想这样使我们平常人很难做到的,很多人在生活中往往遇到一点小困难,或者小的挫折,就干脆认命了,就这样跪倒在命运的裙摆低下。这又使我想起了一首周杰伦自导自演的歌曲《稻香》中的歌词:“不要那么容易就放弃就像我说的,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为自己的人生鲜艳上色„„”这首歌主题和定风波十分相似,都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他还或者,就应该活出自己的态度,活出自己的精彩,哪怕生命中充满了狂风暴雨,哪怕命运女神对你的种种不公,只要你能坚强的活下去,那你这一生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是值了!

  定风波读后感篇三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于人生的旅途,东坡且停且歌,且行且吟,走得轻松,走得洒脱,他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千古的真理,让我们懂得了用乐观旷达的心态去对待生活,用感激欣赏的目光去看待人生。

  生活不如意事常八九,改变不了生活,就改变自己的心态。纵观东坡的一生,他虽有雄才,却受人排挤,一贬再贬,可谓壮志难酬,命途多桀。面对现实,他没有悲观叹世,怨天尤人,而是改变自己的心态,旷达洒脱地对待生活。因此他一生历经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但都处处如天堂,即使被贬到荒蛮之地,他也愿意“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恪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真谛,尽我所能地带给别人帮助,风雨任平生。虽然漂泊不定,但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快乐相随,因为他晓得“此心安处是吾家”,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就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快乐其实很简单,对自己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行了。据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在11月份9天内有3名大学生跳楼自杀,其中有一位博士生跳楼前曾说“我很累,要休息了”。在这美好的青春里,他们却选择舍弃自己的生命,只因压力太大,难以实现目标,整天忧郁不安。对于他们,我只能说他们实在实在是太傻了,成不了大海,至少我们可以做一朵晶莹的浪花,成不了草原,我们至少可以做一颗快乐的小草,我自有我的精彩,何必整天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有穷有福有高有低,但是穷人未必就难过,富人未必就快乐,高官未必就开开心心,平民未必就闷闷不乐,快乐只取决于自己的心态。不必太过看重别人的看法,因为是非成败转头空,当我们回首走过的路时,总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珍惜现在,感激生活的赐予,相信快乐很简单,我命有我不由天,快乐由我不由人,生活无论是“宝马香车”还是“竹杖芒鞋”,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它就是快乐的。 坦然的面对生活,不求惊天动地,但求问心无愧。因为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正如“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定风波读后感相关内容

  

246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