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读柴静看见读后感3篇心得体会

时间: 乐平653 分享

  读柴静看见 读后感1

  我很喜欢柴静,她知性优雅,她的文字浑厚大气,让人悠然神往,加上朋友推荐,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看见》。一本424页的《看见》,引发了绝对不止424页的深思。在《看见》中,我读到了一名记者从早期的懵懂、青涩到后来的自省、观察和沉淀。她的文字朴实无华,令人感动,同时透过文字又展示了她作为一名记者的职业素养。我虽不是“柴迷”,但从内心尊敬她,也渴望像她一样,有自己的原则,又在不断经历中完善自己,变得独立自主。

  十四五岁的小女孩,正处于爱美的阶段,关注的是青春时尚流行,“深度”对她们来说,更像“偏门”。但看看李凯京是怎样评价柴静的吧——知性优雅、浑厚大气、独立自主……尤其是她说:“一本424页的《看见》,引发了绝对不止424页的深思”,这让记者甚是吃惊,一个孩子的思想竟如此成熟!

  记者的评价,也得到了语文老师的确认:有想法,勤奋踏实,从不认输。李凯京说:“喜欢读书,最喜欢契诃夫的作品,还有最近看的柴静的书,这些书都有深度有思想……”

  这,是一种成长,就像一株小草获得了额外的阳光,优秀于同伴。

  在人生的路上,遇到了这样一本书,遇到了这样一个人。我们无法判断,一本书、一个灵魂、一个思想对孩子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是大是小。但我们坚信,当你说出“渴望像她一样”,渴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时,这种影响一定是良性的,也是有益的。青春年少,壮怀激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很重要。对于一个人来说,遇见一本好书,无疑是在迷茫的时候,一个最好的指引。

  或许,她会成为第二个柴静,成为一名思想深厚的记者,即便不能成为和柴静一样的人,这样深邃的浸润,也一定会使她成为一个自立而坚强的人。

  一本书的厚度真的无法量度,但书的厚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深度,所以书读得越多,眼界越宽阔,看得越高远。

  读书,让稚嫩的心智逐渐丰盈,也让成熟的心性有所扶正和升华。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这个工具,无形也无价。

  读柴静看见 读后感2

  工作整十年,不知道该怎样对过去的十年进行定义、归位以及新的筹划。那天书城里偶遇柴静的《看见》,不薄的书本,细细密密的字句,吸引我走了进去,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是有好多东西让我去想,去理解,裹挟着我这十年里的困惑和迷茫、骄傲和失落,身上流淌出好多感悟和体会,是成长道路上共有的一些小小感悟吧。

  大概五年前,辗转得到一位学妹左林的消息,那是个极有个性的优秀女孩,得知在北京成了一名记者,看到她博客里的那句话“不知道记者的未来在哪里”,也许是她职业生涯中对自己的一点小小拷问,其实这个问题也是之前一直困扰着我,并在之后让我时时纠结的问题“我的未来在哪里”,该怎么做?该如何做?如何让自己在道路上不迷失前进的心?

  《看见》这本书记录了柴静的成长足迹,让我们一起见证了初为记者的她曾有的茫然和徘徊,让我们体会到她经历失败时的低落和成功时的雀跃,也让我们目睹了一名记者褪去青涩,逐渐丰盈,走向成熟的历程,阅毕这些对我解答长久淤积心中的人生质问多少有些启发。柴静的表达总是很理性,包括她的用词,包括她的语速,但这种字里行间的平实却让人很深地感受到她克制的感性和柔情。对非典的采访,她在书里描述了她直面死神的战栗,通过柴静的眼,我们看到了彼种环境下面对死、眼神里透露出的空白,这种貌似对死的理解,以及包括那场对于十年前的记忆,多少能让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些警醒。非典的采访让柴静跃入大家的视线,很多人记住她的勇敢和作为,我总感觉柴静此举不管是出于她对职业的责任感还是对历史的认真态度,都是源于她内心最质朴的力量驱使,这应该才是柴静打动我们的最主要原因。如果说非典的采访让我们看到柴静的职业“坚硬”,那么双城的采访让我们看到柴静的另面“柔软”。那个叫双城的小村庄发生了7名孩子集体自杀事件,柴静不经意间以母性的触角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但轻轻的,不去触疼,不去打开,不去完全坦露,因为孩子的世界真的是神话世界里的潘多拉盒子。在我们不懂孩子的标准和定位时,在我们不能判定谁对谁错的当下,我想尊重和理解是最好的平衡,柴静并没有为坚持记者的职责而去生硬地伤害那帮孩子,误导人们对孩子的理解,哪怕是一点点。是的,柴静让我看到“刚柔相济”,而奥运会瞬间这期节目,又让我看到了柴静视角的独特,真的让人拍案。对于奥运,柴静的视角并没有停留在金牌的获取者,她拍摄的瞬间让我们看到了奥运的另面,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奥运更强烈的人文冲击:训练的路途要穿过“枪林弹雨”的伊拉克短跑选手达娜、比赛前因为左膝伤痛只能单脚站立的台北跆拳道选手苏丽文、一手举金牌、一手握亡妻照片的德国举重选手施泰纳,她或他们也许是奥运会边缘化的案例,或者说是殊例,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精神没有背离,反而是更突显了奥运精神,这些有血有肉的奥运故事,不仅是吸引我,更是打动我,打动我更深刻地工作和生活,努力将生命的精彩演绎至极致。客观是《看见》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包括柴静看同性恋的视觉,尝试以理解、感知的角度去看他们、写他们、报道他们,而不是反之,让社会去唾弃他们。柴静的客观也包括了她看瑞典志愿者卢安克,他对自由的追求,对人生的价值评定,以及他以自己特殊的方式教山区孩子,甚至于在卢安克有了自己妻子和家庭后,改变了人生走向之后,柴静作为一名记者或者是老朋友,继续以客观和理解的态度去想,去看,去完成她对他的报道。

  也许这就是柴静,全面、客观,这就是《看见》给我们的感触和感悟。是的,十几岁的时候,我的眼里只有好人和坏人,二十几岁的时候,我的眼里只有对和错,而今的我终于明白其实“正”不是一个立方体,方方正正,棱角凸立,真正的“正”应该是圆润的,这个理解让我醒悟了这十年的路,不是我心中价值标准不对,不是我心中坚持的“正”不对,只是方式和呈现的模式有时会误导了最初的标准模式,生活不可能调整,但我们需要微调。

  《看见》也解决了这些年一直萦绕心间的问题“我的未来在哪里”,《看见》让我想起了左林,一开始提到的女孩,还让我想到了法琳,另外一个萍水相逢的优秀导游,也许仅是几日相处,却能让人想起,眼前是明亮的。是的,包括她们,包括柴静,之所以优秀不是因为她们完美,而是因为她们一直在调整,努力朝好的方向调整,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她们懂生活,爱工作,把感性和真性情同时赋予工作中,把突破和激情也赋予了生活。真的很好,柴静让记者看到未来,看到可以努力的方向,也让我们不是记者的人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更确切地说,柴静的《看见》是面镜子,让我看见了自己,更理智地看待十年间走过的路和遇见的人。看书间歇的这个元旦,下了一场好大的雪,走在雪地里,能听到感觉到踩下去“咯吱”的声音,路灯下,雪花飞舞洒在扬起的脸……也许这就是我、是我们想要的、有质地的生活,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美好从未消失,只是在于你有没有去用心感受。路还在延伸,与书中陈虻老师的那句话共勉,“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读柴静看见 读后感3

  作为一个新闻人,柴静一直在用她独特的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在她刚进《新闻观察》栏目时,是一个带着点桀骜不驯的气息的年轻女孩,不懂得察言观色,不善于拉拢关系,貌似一心沉溺在如何表达自己上面,她每一次反驳,每一次质疑,每一次叛逆,都像是鲜活地宣示着她作为个体所需要的来自于周围的承认。当她被轻视,甚至面临被抛弃的境地浑然不知的时候,仍然倔强地想要守护自己对于新闻的看法,想要尽自己微博的力量去改变这个社会所持有的负面因素。03年的非典,她工作在第一战线,走进隔离区,和患者亲密接触,让她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不是新闻直播时的作秀,而是事实基础上的深度挖掘。山西的煤矿事件,让她在欣喜老家经济腾飞的同时,看到了老百姓在面对生存时的无奈,尤其当她父亲吵着要回山西落叶生根的时候,她内心对此的隐忍像是要爆发,当她看到那些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百姓死活的高官摆出一副“你算个什么东西”的态度时,她坚定了自己作为新闻人的初衷。这样的柴静,充满了无法抵挡的魅力。

  直到她一次次站在丑恶面前,直面妓女、毒贩、杀人犯,跟他们进行交谈,理解包容他们,甚至走入他们的内心,去体会,去感悟,我看到这个柴静并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女,而是在用心生活着的那个专注于剖析社会,试图引起社会人强烈的公德心和判断力的新闻人。她说“做不到”只是技术问题,而“不必做”却是一个以暴制暴的思维模式。所以柴静永远都不会“做不到”,在她看来,新闻就是挖掘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她总是在探索:妓女的背后可能不堪,但这不堪来自于社会的舆论眼光,来自于这个社会只是幸运者的避难所;杀人犯可能冷血无情,但他们的背后又隐藏了多少辛酸,长期家暴,对生命的与生俱来的恐惧让他们不得不选择这样的结局。突然想起来一句话,痛苦就是痛苦。毫无缘由的,每个人心中都藏着那么多无法言语的痛苦,你并不知道它来源于何处,但是当你沉静下来的时候,你能看到的画面都是这种痛苦的源泉。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它不是财富,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所以,当柴静在用她的心观察着这个社会的时候,她一直处在内心纠结的痛苦当中,她思考的是如何改变,而不是如何顺承。

  她总是一遍遍问自己:你的自主性在哪里?那么我们的自主性又在哪里?你首先是你自己。只有当你承认你就是你自己,并努力做你自己的时候,你才具备了独立的个体性。一旦如此,你就坚定了自己的价值观,可能世界在变,你需要左右逢源,但是内心始终有一个声音在拉扯着你,不要走偏,不要走偏。这个时候,你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快乐与否,幸福与否,都是最心底切实的感受,而无法改变的,就是这享受自己内心的灵魂。其次,你是一个社会人。处在这个社会中,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面对不同的现实,需要立刻导出不同的自己,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最原始的心去感受。面对困境不是退缩,面对丑恶不是无视,面对非议不是逃避,而是选择一种折衷的方式去解决,去正视,去改变。在这个社会的大蛋糕中,饿死是常见的,那么你想要做那个被饿死的人还是那个吃的饱饱的想办法挽救饿着的人?两者只能其一。后者,需要勇气,更需要决心,最需要的是胸怀天下无畏不惧的心。而我,正努力地维护自己的自主性。看见什么就走过去,以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气势,直到看不见,直到走不过去,用最潇洒的姿态维护自己。维护自己不是扼杀别人,所有一律性的判断需要自己去辨别,要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性,在尊重别人发言权的基础上让自己不处于被动的任人宰割的境地,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高大地站立在别人面前。

  如此个性直率,雷厉风行到令人汗颜的女性,在新闻里的犀利问话,不饶人的气势足以让人为之一怔,这个中央台的记者,真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么?在我理解,她的力量来自于对老百姓最真的关怀。每一次外出采访的艰辛旁人难以想象,而这远远不止,撰稿,修改,剪辑,审片这些都亲力亲为,每一个夜晚她是如何度过的,至少我知道我没有那样的精力,所以我没有那样的成绩。她的目的是为这个社会的改变做一点点努力,让最基层的最让人轻视的人有机会站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控诉社会的不公。

  她说每一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没错,作为个体的人,要尊重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是她作为新闻人的初衷,如今成了我作为教师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权利,表达孩子天性该有的童心,尊重他们的意见,维护他们的单纯。

44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