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读书笔记 > 陆王心学的读书笔记

陆王心学的读书笔记

时间: 木兰832 分享

陆王心学的读书笔记

  陆王心学为我国的近民主思维做了铺垫。你想知道更多陆王心学的知识,那就来看看笔记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陆王心学的读书笔记,希望你喜欢。

  陆王心学的读书笔记篇一

  在上节我们谈到,自魏晋玄学兴起儒学在思想修养层面的功能,却逐渐为玄学或道家(以及道教)所取代。佛道的学说在人们的修身养性方面所起的作用远大于儒学。而佛道学说对广大士大夫修养身心方面的巨大影响,引起了一部分儒者的不满与不安。他们认为,以佛道理论修身养性将使人们不守儒学礼法,从而危及社会的统治秩序。于是,他们以佛教提倡出家有违忠孝之道,僧侣不仅不从事生产,而且其佛事活动、庙宇建筑等又劳民费财等为由,大肆进行辟佛。但是,也有另一部分儒者则注意到了佛教理论并不是完全与儒学相冲突的,只要利用得好,可以与儒学互补,起同样的效果。他们认为佛教中有些道理是与儒学的《易》《论语》中所说道理相合的,如果认真地研究和实践,它对人们性情修养所发生的作用,与孔子儒家所说的道理没有两样。而再有一些儒者则更为高瞻远瞩,他们借鉴佛道心性形上学理论,主动地去到儒学内部,并据此建立起儒学的心性修养的理论体系;他们认为,儒家关于探求性命原理的著作虽然存在,可是由于儒者不了解和不能发明,所以一般人都走向了佛、道。不了解情况的人,都以为儒学不足以探明性命的根本原理,许多人也信这种说法。所以,儒学要复兴就必须揭示出性命之学的源头。只有如此,儒学才能避免被废弃的危险。

  那么在当时,保存了儒学探求性命原理的,究竟是哪些经典呢?我们从相关的史料来看,主要是《易》和《中庸》。这两本书也就成为宋明学者家发挥儒学性命原理的理论依据,成为了理学诞生的思想基石。

  宋儒在研究经典时,撇开繁复的注疏与训诂,直接从经典原文去阐释义理,因而被成为理性之学,简称理学。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的周敦颐、程颐和程颢等人,但北宋时理学体系尚不完备也不系统,直到南宋朱熹时才集其大成,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其思想于程颐、程颢一脉相承,故而后人称为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认为“理”是能够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是万物之本源,是永恒而至高无上的。因此认为所谓做学问就应该“格物而穷理”,“穷理而致知”现在人们成为格物致知。要求人们穷究事物的道理来求取知识。在理学体系中“物”指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格物”就是研究社会的各种事理;“知”指的是对社会事理的认知能力。“格物致知”是明清时代儒家用于修身的道德命题。

  在对于“理”的实践上朱熹提出了一套纲常理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纲五常”,并提出“存天理,弃人欲”的要求,号召大家放弃私欲而服从天理,遵守封建伦理道德。

  有人说朱熹的学说有一种高贵的宁静,他试图为中华文明建立起一个包罗万象的永恒体系,并为其找出一个唯一的理论根源。找到让天地万物回归秩序的理由,找到圣人的人格依据。并且为此设计了一套通俗的行为规范,进行教化普及将这一庞大的哲学理论体系能够得到有效的实践。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它也存在巨大的负面影响:以一个抽象的理念压抑了人性,否定了个体,剥夺了自由。而人性、个体、自由在长久的宗法伦理社会中本已十分稀缺。这也为我们近代以来对儒学的批判、冲击与种种误解埋下伏笔。

  与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的思想则与之对立,认为世间一切的道理都存在人们心中,认为“心”即为宇宙的本体,治学者要加强自我的内心修养,认真感悟并积极实践,达到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境界。让经典成为我们生命感悟的注脚。其后明代的王守仁(阳明)进一步论证并提出“心外无理”的思想。完善了这一主观唯心主义理论体系,后人称之为“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的读书笔记篇二

  看起来朱子的存天理灭人欲瞒吓人的,其实和阳明心学讲的是一个道理。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没有把逻辑说清楚,心之本体是无善无恶的,并非良知,天理只是无私,阳明说诚意,其实是去私,得光明的本心,即天理,朱子的去人欲也是为了诚意无私,得天理。关键是这个天理和良知是不是必然的关系,天道的无私与人的话,算是良知或善吗,还是一切都是由此引发。阳明说只要证得本心即知善恶,即可以为善去恶,那这个本心是善是恶,还是知善知恶?按照阳明的说法这个本心是无善无恶,但知善恶,没有理由。呵呵,看来这真是需要静坐实修才能得来!王阳明并不具有康德的“道德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道德即道德自身的报酬”以及善的禀赋、恶的倾向等伦理识度,就跟冯友兰先生所评价的那样:“王阳明的‘良知说’,就是主张专凭直觉,人即可以知道善知道恶。”汤用彤先生评论道:“阳明学问最易令人误会,即以为其教旨顿悟,全不用一点工夫。不知先生所言,虽主张良知准的说,然于自省自察均三致意焉。非独此也,先生且谓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何等直捷痛快,何等斩绝,无稍假借,毫非可浮光掠影,云过天空也。”

  陆王心学的读书笔记篇三

  陆九渊的心学,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孟子的心性之学对象山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象山自己说,他的学说是因读孟子而得。象山以继任孟子之学而自居。他发挥了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者,则知天矣”的“尽心知性知天”的思路。王阳明继承了陆象山的同心说,他也同样强调心的普遍性。“理一而已矣,心一而已矣,故圣人无二教,而学者无二学。” 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便是朱陆之辨的一个成果。阳明心学既是对象山心学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可看作是对于朱陆学说的综合。

  鹅湖之会,陆象山之学,与当时流行的、由朱子所弘扬并加以提倡的伊洛之学,有很大不同。由学者吕祖谦出面,邀陆象山与朱子相会于江西铅山县城东南的鹅湖,欲使两家学术会归于一,史称“鹅湖之会”。但讨论的结果不仅未能达到会归的目的,反而使两派的学术分歧更加明显。朱子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邀陆象山做学术演讲。象山以《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题,直指学者之痼,致使闻者无不汗颜。朱陆在学术争论中所表现出的相互尊重、包容的品格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堪为今日的中国学界效法。

  陆王心学的特点是把儒家伦理与心等同,提出“心即理”。为了说明儒家伦理是根于人心的,其根据在于内而不在于外,“万物皆备于我”,心学家还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命题。为了说明“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象山和阳明各有一个在哲学史上著名的比喻:镜中观花和岩中花树。有一天,象山问学生徐仲诚,问他《孟子》领会得怎么样了。仲诚答:“如镜中观花。”意思是在说自己还并不清楚。象山说:“我看也是这样。”他认为仲诚说“镜中观花”别有含义,说明仲诚已经领悟了。过了一会儿,仲诚问《中庸》的要旨在哪里?象山说:“我给你说的是内,你却说外。” 批评徐仲诚只知外不知内。象山对于镜花的理解,正如心与万物。万物并不是独立于心而自在,而是由心发育出来的。因为心本身具有天理,所以由人之本心出发而看待万物时,万物莫不具有此理。王阳明则用“岩中花树”的比喻来说明相似的道理。王阳明游南镇,一个朋友指着石头中的花树,问他说:“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心有什么关系?”王阳明回答说:“你见到这花之前,花与你的心各自寂静;你来看此花时,花进入我们的内心,此花便在心头显现出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岩中花树对于心来说,其存在本身及其意义的被确认,在于花在人心中的显现。通过此论证,可以得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的结论。心外无物的观点,是对“心即理”的进一步发挥,也是对“心即理”的进一步论证。

陆王心学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程朱理学读书笔记

2.程朱理学读书笔记

3.高二历史必修三笔记

4.王阳明的经典语录

124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