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书笔记>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笔记3000字(2)

时间: 春娜703 分享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笔记3000字篇3

  这是本书的开篇之作,作者为何以此开篇?是有他的道理吗?带着疑问通读全文,才知作者苦心。用一个最具典型的例子向我们传达着他的感受,让读者体会“一种文化”经历了怎样的苦涩历程。

  敦煌莫高窟闻明于世,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古老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窟中绘制精美、丰富、规模宏大的壁画,以及沙泥塑像,还有大批的经文所开成的敦煌学,是现代研究古代文化与文明的重要文献,令科学界震惊,就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历史长河的历练中,越发显现其魅力所在,从此世界关注敦煌这个地方。这是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作者就是为我们翻开了这页历史,看着敦煌美,让我们惊叹的同时,一样遗憾者由于愚昧与无知,对她的摧残与破坏。时间会在任何事物上留下痕迹,无论是人的生老,还是事物的变迁,都是自然的规律,可是人为的破坏却加速事物的恶性循环,造成不可逆转的错误。敦煌汇聚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与艰辛,它巧夺天工和浩大的营造工程是现代人不可想象也无法模拟的事情,然而她的神奇与美丽也会在瞬间粉碎,也许这就是历史吧!作者以莫高窟的罪人王道士为典型,影射出一批这样的人,在讲述敦煌历史和文化同时让我们看到某些无知的中国人的所作所为,作者感叹、叹息着“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无奈的“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作为一个学者,他要怎样急呼,在他心底又将怎样痛苦的呼喊!可惜,他不在那个年代,他无法改写历史,无法把无知变为有知,他只有这样面对惨白。我在想中国更可悲的“惨白”不止是敦煌,细数现存的稳中有各处古迹那一个不是历经风雨,王道士这样的人不止一个,更可怕的是个人的行为主导一切,无人问津,无组织、无纪律,更没有保护意识,很多古迹多为民间组织保护、崇奉,才得以保留下来。此时,读者脑海中也许已浮现许多……似乎与作者一同投入拯救文化的急呼中。

  如今,英国伦敦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世界各地知名的大博物馆都陈列着各种来自东方,来自中国的文物珍品,更甚者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些仅此一件的遗存,却不在我们手中,也许再无缘一见。前一段中央四台《国宝档案》连续讲述了,追踪遗失国外的中国国宝级文物,也许就是为了满足让国人看一眼的愿望吧!这也让我们认识了历史,知道外国人从我们手中略夺了多少珍宝,又因无知的人送给他们多少无型的有形的财富。那是打上历史烙印的珍宝,世上再找不到第二件,再也没有人能制造给我们。当历史翻过这一页页,我们只能自责为什么不能保护和拥有属于我们的“东西”?这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苦”吧!我们体会到了。

  王道士是中国历史的罪人,道士塔永远受到世人的唾弃。当外国人拿着我们的经文,成就他一生事业的同时,外国人还感到从中国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了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文中这样写到:“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了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吧!至少它还存在于这个世界里。”可是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象作者一样感概中有多少无奈,为了文化的传承,与其毁在无知的人与无能的政府手里,还不如存放于他乡。现在外国学者都以成就他们一生的敦煌学在中国学者面前炫耀,而我们的学者要向他们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作以研究。作者在最后发自内心的感概到:“我好恨!”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作者在文中提到,他佩服外国的学者,因为他们也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都是为了文化研究,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这前提是什么呢?我国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为此耗尽终生,肩负着中的荣耀与耻辱,我们能找回那遗失的“东西”吗?答案在文章最后写到:

  “我去时,一次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正在莫高窟举行,几天会罢,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作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最后让我们庆幸的是:敦煌还在中国,没有人能把历史搬走,也没有人能把一个民族的文化略夺或是拱手送人。作者以自己的感概告诉如今的人们,尤其是现代的年轻人,请记住历史,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注重文化,保护我们的文化,使之发扬光大、源远流长,切莫因无知,无意间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西湖的水,太拥挤。

  这里踏过了太多留连的脚步,这里映出了太多婀娜的舞姿,这里吟下了太多旷古的绝唱,这里流传了太多璨灿的华章。边疆四起的狼烟,到这儿只剩下了歌舞升平;战场挥洒的血泪,到这儿也只剩下了波光粼粼。金钱,欲望,美色,酒香,在湖畔招摇,熏醉了天边一抹如血的残阳。

  终于,在西湖的亭台楼阁中,在西湖水的碧波荡漾之上,站出了一位林升。他望见宫墙间渗出的点点春风,拂乱了六桥烟柳,似乎看见一个王朝正乘着西湖水偏离了历史轨道,渐行渐远。他的笔尖指向了苟且偷生的朝中权贵,他的墨迹染透了碧汪汪的西湖水,他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南宋的天空: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诧异。它嗅了嗅自己还夹带的林和靖的梅瓣鹤羽,不清楚自己好端端地怎么就和亡国挂上了钩。

  可是,林升们的声音却越来越响,其中有企盼,有无奈,有斥责,有悲哀。这又逐渐上升为社会的感慨,上升为社会的风向。

  西湖不是长江,可以尽情地冲着前方咆哮翻腾;也不是大海,可以随心所欲地卷起千层雪。西湖,只能默默地咽下所有亡国的寄托,然后,种进了浮在湖水上的千年藻苔。

  为何南宋会亡得如此轰轰烈烈?

  有人说,是因为宋朝繁极一时的昌盛。可是,论繁荣,无论如何也抵不过唐朝。

  有人说,是因为南宋持久的兵荒马乱。可是,论战乱,该是元朝当仁不让。

  我认为,南宋的成功,在于它培育了一大批优秀词人。虽说诗歌以盛唐为先,但是,唐朝李白太多,杜甫太少。因此,人们只能贴近唐的绚丽而难以捉摸透它兴衰蜕变的悲凉。

  历史,是由人民所创造的,但是,是由文人书写的。孕育出文人的王朝,才有力量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一页,哪怕是不够光辉的一页。

  该逝去的还是会逝去,该沉淀的还是会沉淀。光辉、屈辱,沉甸甸地降在了湖底,积成了软绵绵的淤泥,在清冷的湖水里,安详地审视着自己,打量外头的日新月异。

  文化的罗裳,历史的绸衣,厚厚地裹了一层又一层。西湖由绝代风华的江南女子,走向了雍容华贵的妇人。西湖水,也由真切逐渐迈向了虚幻。坐落于繁华的人世,却拥有遥不可及的寂寞。

  行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脚步却一直踏不进西湖喧嚣下的宁静;居民换了一代又一代,可是心灵却一直融不入西湖美艳下的柔情。

  西湖,只能独自卷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叹息。

  每每来到西湖旁,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总会失去方向,失去自己对西湖的方向。

  这里有苏堤春晓,有岳墓栖霞,有雷峰夕照。可是,这里已容不下一片空间,留给现在的我们。只有那钟声幽幽,湖水泠泠,鸣声嘤嘤,指引着我,却又随了那人流,走向未曾预见的地方。

  成群结队的不停步的人儿们,他们眼神所专注的前方,又可曾是一个真正的目的地?所有的人,都随着另一个迷惘的步伐,遗失了自己的步伐。

  学者们也混在这一拨拨的游客中,悄悄地来了。他们在夜晚轻轻地打捞一池旷古的繁华,想要用自己的头衔、身份,去征服这一汪曼妙的湖水。西湖,也看过太多,她只牵扯下皎洁的月光,点亮了湖畔的灯红酒绿。

  景点,景点,眼里只剩下风华绝代;

  游客,游客,心中只剩下吃喝玩乐。

  所有的目的,在这里都失去了目的。所有的意义,在这里都失去了意义。

  西湖的面容,难道只有在泥淖后憔悴?

  于是来了位余秋雨。他放下身段,放下遮盖,毫无顾忌地跳下了这潭西湖水。他的脚掌,抚弄过西湖的肌肤,掀起层层历史的涟漪,他的水波被抽象了,但西湖,却在一个人身上真切起来。

  这是西湖的欣慰。

  这是中华文化的悲哀。

  中国人太过于追求历史的沉淀。放眼望去,大中华的土地上,哪处风景名胜脱得开文化的底蕴?道风,禅语,书生,大将,永远是最好的宣传,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中国人追求那些所谓的旅游胜地。可是,一旦追求者多了,那份悠远与幽静势必会被扰乱,而它先前的美,也不复存在了。

  于是,中华大地上,一幕幕地上演着悲喜剧。

  西湖也成了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微笑着,寂寞着。

  等待解脱。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笔记3000字篇4

  读完《文化苦旅》的后记已是深夜。虽然眼睛酸涩涨疼,但是潜意识觉得那并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关上灯合上眼,仍然有千上万水冲进我的脑海。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是一年前的事了,之所以看了那么久,因为这本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每读一节,都必须得停下来,抚平心境,喝口热茶,喘口气,然而一回想起来又不能平静;时隔几日再品读,即使是已经熟悉的字句,仍觉得不偏不倚撞到胸膛上直刺心脏。那并不夸张,每每翻开一节,总有这样的感觉:若是仔细品读每个字句,那么稍嫌太慢,整篇文章恢弘的气势不能一口吞下,压在心上难过得要命;可若是凭自己兴致畅快淋漓读下去,又稍嫌太快,目光直接掠过那些铿锵有力的字句不能停留,又觉得心直痒痒。只能反反复复读好几次才能平衡。能写得这样字字精彩不显粗糙而整体气势连贯不显散漫拖沓,实在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向老一辈作家们学习的地方呀。

  书中《道士塔》《阳关雪》是余先生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象,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江南小镇》却是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更有《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为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的散文。

  我总是在反复思考余先生所写下的话,也看过很多人写下的读书笔记。可我总觉得这本书写的不仅仅是对文化山水的感悟,更多的应该是对中国历史命运的感悟,或者说是生活的感悟,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敦煌的悲剧并不仅仅是王道士的责任,这是民族的悲剧,是整个民族的责任。中国历史命运应该担负在每个人身上。

  我有许多生活上的感悟。上周末我照例拎着书包匆匆赶去琴行学琴,为即将到来的考级“突击”。整个琴行都笼罩着严肃的气氛如临大敌,然而当我路过其中一个琴房时,里面的景象使我不禁驻足(琴房有着一个极大的玻璃窗)。那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在弹琴。她双眼微闭,摇头晃脑,陶醉其中。不难听出她所弹的是《梁祝》,那是极其简单的曲目,即便如此钢琴里还是会蹦出几个不和谐的错音。可是这完全影响不到她,仿佛她是最伟大的钢琴家,开着世界级的钢琴会。看着看着她哼着歌的样子,我觉得她那错误的踩踏板的样子也是那样优雅,脸上流露出来的却是天真,是我早几年也没有的。我想到了自己,这么多年来我不停地考级考级,不停地练那些复杂的曲目,却是瞪着双眼辨识着曲谱的,完全没有快乐样子。当我学会弹第一首曲子时也许是有的吧,这是渐渐地开始不断往上冲,忘记了当初对琴的热爱,仿佛使命般的,向往巅峰,向往高度。“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这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嫩横行,不能只走,只享已是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前几日读过的余先生的话浮上脑海,想起那些如今站在世界巅峰的钢琴家们,并不是真正站在巅峰,与最普通的爱好者一样,哪一个不是抱着对琴最朴实最普通的热爱。只有我这样的行色匆匆的而忘了最初的热爱的人,怕才是最低级的吧。想到这儿我既难过又高兴。难过我竟糊涂了这么久,高兴我似领悟了真谛,从此不再茫然向上冲。

  是,余先生走得远。他去的不完全是自然山水,更是一种人文山水。他的“苦旅”竟走到人的心里去,竟走出了灵魂,怎么不远?他希望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我曾无数次想过,她朝某一日能一双运动鞋、一个背包踏上只属于自己的旅程,每当孤独的时候可能在路边只一个帐篷,咬一口压缩饼干;可能在廉价的小旅馆静静地等待泡面的香味散开,心里一定嫉妒死那些奢侈的古代文人墨客,虽然身遭诽谤排挤、迁谪远调每日以闲值度日,终有着三五知己公费旅游,一路评古论今、引经据典,泰山的云雾、赤壁的惊涛全都融在当日的酣畅大笑与笔下的文章中了。

  然而,我以为今日,且莫说高谈阔论、通古博今的知己,便是肯抛弃俗事,一心沉溺在沿途的枯草败柳,矗立在道旁静看着彤云浮动、日沉西山的人,也很难找到了吧?那么,自己起程吧。当孤独寂寞无聊枯燥充满内心的时候,或许恰恰能够静心看着窗外的风景,恰恰能在路边的石板上一坐几个时辰,细听听着蝉鸣流水……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时候,你不把一颗心掏空便再难存下其他东西,不撇下俗事牵挂便不得收揽风景。

  (二)

  那么第一站我会去哪儿呢?是雨后的长城么?

  长城我去过两次,二三年级的时候爬着比膝盖还高的台阶,不知疲倦。雨中买了一本《长城脚下的传说》,被我当做一生中最有意思的志怪捧读。雨中和同学恰这首拒绝穿雨衣、打雨伞。被老师用烟雾、诡异的眼神一瞥。有时候回想,我的诗情画意若不是与生俱来便始于那个时代,也因此,她成了我此一生最为鄙视的师长之一。

  二次等长城已经结交了不少朋友,那一天正所谓“天高云淡”,狂奔了二里地不见城墙的土坡,我深深的觉得这句诗词毫不可爱。我所爱的长城,固然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登高远眺,还是远远一望都是那样的激荡人心。而今这赶集似得行走,我鄙视所谓的“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样的好汉抛却了长城的美,长城背后的魂。太宰长城上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一块光秃秃的方砖。而今我只想以手轻抚这满是“到此一游”的断瓦残垣,满含着各种感情充斥在一起的泪水,长长地落下一声叹息。带走一心的沉重……眼前浮想着汉朝的匈奴、明朝的鞑靼、瓦剌,我不知道他们会在绵延巨龙的那个部位出现,只想感受一下戍边战士的内心。避开那些碍眼的大厦高楼。

  (三)

  下一站回到那里呢?依旧迷茫。但我永远在心头存下一个位置给长城的前辈——都江堰。

  “长城的社会公用早已废弛,而今它还在为无数公众输送汩汩清流。(文化苦旅——都江堰)”当然还有御洪和航运……

  犹记得汶川地震之时,使我天天提心吊胆的除了那里的灾民还有一座千古的伟绩,都江堰。

  天灾面前,我自知人命重于一切。却仍难以掩饰对都江堰的记挂。因为数千年来i都是都江堰灌溉了天府之国,养育四川平原上的人民,甚至更多。

  翻开历史,无论是金兵入侵南宋还是外敌入侵我中华大地。四川以他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民坚定地意志、不屈的傲骨成为反攻的据点。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都江堰默默哺育。

  哺育了一支徒步数月,连冬装都来不及换的四川部队,赶往山西。在备受他人奚落白眼之后,为报答李宗仁的知遇,奋勇杀敌,浴血疆场。太原会战虽然失败,他们的英勇与不屈却扬名中华大地。他们的坚定不屈,一如都江堰数千年的守护,不曾动摇半步。又像极了他的建造者——蜀守“李冰”。

  忽然有想笑的悲哀……

  记得李晓峰老师讲课的时候调侃过:“秦的统治者好像都有头脑简单的毛病,人家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李冰说修都江堰造福千古,他信了。

  告密者说李冰是郑国的奸细,修建都江堰是为了消耗秦国的国力,使秦国大兴土木无力兵戎,他也信了。

  当然这部不过是戏言。我只怕这家伙老谋深算,看准了武力统一的背后必然有强大的财力物力做支持,才看准了要修建都江堰。国力的消耗不过是一时的。有了都江堰这座“天神”,秦国的国力只能日日高升。六国自以为聪明,却给秦国最终的胜利奠下了坚定地基石。可恶的是这老奸巨猾的秦王以奸细之名将李冰杀害。或许正是看中了李冰的能力,不能为我所用更不可为他人所用。

  这好似李冰的悲哀,还是中华的悲哀。且莫说六国没有这样长远的打算,便有也不及秦的国力。而只能悲叹李冰这样的人才终不能为中华人民多建造几个都江堰这样顺应自然,钱多天宫的水利工程。

  就像赵州桥下的五指印一样,李冰也为都江堰的后事做了安排,他命儿子做了三个石人,镇于江水之中。以测量水位。

  400年后,汉代重铸了三神石人。

  20世纪70年代,他们重见天日,纵使面目全非,手中依旧紧握长锨……

  我曾无数次想过,如果有一天能够乘船经过都江堰,必会站在船尾深深的看上一眼。这一眼看不见都江堰下翻滚的泥沙,看不见这巧妙的原理。也看不到当年的三神石像。但我依旧会投去深深的一眼,只当作对他无比景仰的倾诉。

  康熙以避暑山庄里的联姻怀柔政策取代了长城,因为长城抵挡不了满人入关。200年后,当避暑山庄也阻止不了洋枪洋炮灭亡大清之时,都江堰仍在不声不响的哺育着中华的血肉长城。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笔记3000字相关文章:

1.文化苦旅读后感3000字

2.关于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3.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4.文化苦旅读后感

5.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

217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