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读书笔记 >

读《水浒传》宋江有感:半道英雄

时间: 智明1010 分享

  编者按:在《水浒传》中,人们对宋江褒贬不一。你眼里中的宋江究竟如何呢。也许这篇文章能给你启发。

  文学写了上百年上千年,做的其实就是一篇文章——生离死别。——题记

  施耐庵先生的笔下,刻画了一位位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他们有的武功卓越,有的智慧超群,有的嫉恶如仇,有的……而在我眼中,有这样一位“半道英雄”,既使世人对他的争议颇多,但在我看来,他的一举一动,最符合那个年代的人的思想,他的身上,也带着那个年代的缩影。

  毛主席说:“宋江属于投降派。”不错的,正是因为宋江这种接受朝廷招安的举动,才使得梁山108位好汉,或战死沙场,或因病离世,或潜心修道……最终,只剩下寥寥27人。正可谓,悲剧一场。

  这场悲剧,也让“呼保义”宋江成为世人争议的对象。

  然而,这场悲剧的发生,真的只是宋江的过错吗?构成这个决定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一自然是宋江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局限性,他认为,只要他忠于朝廷,为国争光,朝廷就可以容纳他,包括他的兄弟们,可他错了,这108位梁山好汉的强悍,世人有目共睹,皇帝会留一个这样强劲的人在朝堂之上吗?佞臣们会留这样一个潜在威胁在身边吗?

  答案,是呼之欲出的。

  于是,宋江失了兄弟,跌了性命。

  有人说,宋江“不仗义”,危难关头,背信弃义。

  可他为了帮助晁盖等人窝藏生辰纲,不仅花费大量钱财,甚至不惜杀死了阎婆惜,并失去了自己的官职,在脸上留下了耻辱的两行字,成为了一名杀人犯。

  他不讲道义吗?

  不,他不是。他为了兄弟铤而走险,仗义疏财。他又怎会不讲道义!可是,“自古忠义难两全”。

  他最终,选择了忠于国家。

  在我看来,本质上来讲,他其实是不适合做一个领袖的。

  他虽同情晁盖等人被逼上梁山,却又认为“于法度上却饶不得”,杀死阎婆惜后,他辗转反侧,就是不愿去水泊投奔晁盖,他劝人家落草时,仍不忘告诉人家“如得朝廷招安……也不枉为人一世。”

  这一切,都足以说明在宋江的心中,他仍对北宋朝廷有着不切实际的念想,他向往着光明,他向往着和平,在他的心中,他很明确地知道,他要做什么,他又能做什么。

39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