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 > 劳动法 > 工资福利 > 补贴 >

国家农业三项补贴是怎么改革

时间: 俏霞20 分享

  近两年,国家对农业的三项补贴进行了改革,合并成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国家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政策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政策

  海东县通过成立县、乡、村三级政策改革领导小组,制订县、乡工作方案,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对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进行了宣传,对因政策调整造成补贴减少的进行了宣传解释,确保了调整工作顺利推进。

  为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海东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业补贴制度改革,将原先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针对拥有耕地承包权、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并且种植粮油作物的农户,用农资综合补贴的80%存量资金、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发放每亩每年100元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将剩余的农资补贴的20%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据悉,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切身利益。截至目前,互助县共召开专题会议21次,印发宣传单3万份,张贴标语3432张,召开了70人的业务培训班1期,各乡镇、各村委调查摸底工作已基本结束,相继进入公示、汇总阶段。

  三项补贴改革的原因

  财政部、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农业补贴是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以下统称农业“三项补贴”)。这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效应递减,政策效能逐步降低,迫切需要调整完善。经国务院同意,去年财政部、农业部启动了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试点工作,将三项补贴合并为一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两个方面。在试点取得显著成效的情况下,2016年决定全面推开改革。

  两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迫切需要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开展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也是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的迫切需要。在多数地方,农业“三项补贴”已经演变成为农民的收入补贴,一些农民即使不种粮或者不种地,也能得到补贴。而真正从事粮食生产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却很难得到支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对调动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作用大大降低。因此,“三项补贴”合并为一项,将提高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力度。

  农业三项补贴的标准

  据了解,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核心内容,简单来说就是:

  一、将全部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以及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的80%,用于耕地地力保护。一言以蔽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坚持得是“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的原则,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

  二、将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的20%,加上农业“三项补贴”的增量资金,统筹用于支持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这部分补贴资金支持对象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体现“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的原则。

  补贴发放标准是:

  (1)计税面积内种植一季农作物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为每亩每年105元。

  (2)计税面积内种植双季稻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为每亩每年175元(计税面积外种植双季稻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为每亩每年70元)。补贴发放要求是: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对已作为畜牧水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不再给予补贴。

  补贴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引导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自觉提升耕地地力,鼓励各地创新方式方法,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主动改善地力,鼓励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不露天焚烧。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施用有机肥等措施。据了解,该补贴将于6月30日前将补贴资金兑现到农民手中,让农民群众吃上“定心丸”。


猜你喜欢:

1.2017年江苏省的农业补贴政策

2.2017年安徽省有什么农业补贴政策

3.2017两会农业补贴的政策

4.2017年最新农业补贴要怎么申请

5.2017年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是什么

2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