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 > 司法考试 > 司考动态 >

2018国家司法考试卷二试题和答案(3)

时间: 俏霞20 分享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多选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51—85题,每题2分,共70分。

  (ABCD)51.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关于利用互联网实施的犯罪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在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的,属于开设赌场

  B.通过网络传播淫秽视频的,属于传播淫秽物品

  C.在网络上传播电子盗版书的,属于复制发行他人文字作品

  D.盗用他人网络账号、密码上网,造成他人电信资费损失的,属于盗窃他人财物

  (ABCD)52.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以杀人故意用铁棒将刘某打昏后,以为刘某已死亡,为隐藏尸体将刘某埋入雪沟,致其被冻死。甲的前行为与刘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B.乙夜间驾车撞倒李某后逃逸,李某被随后驶过的多辆汽车辗轧,但不能查明是哪辆车造成李某死亡。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C.丙将海洛因送给13周岁的王某吸食,造成王某吸毒过量身亡。丙的行为与王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D.丁以杀害故意开车撞向周某,周某为避免被撞跳入河中,不幸溺亡。丁的行为与周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AD)53.甲、乙合谋杀害丙,计划由甲对丙实施砍杀,乙持枪埋伏于远方暗处,若丙逃跑则伺机射杀。案发时,丙不知道乙的存在。为防止甲的不法侵害,丙开枪射杀甲,子弹与甲擦肩而过,击中远处的乙,致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丙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依具体符合说,丙对乙的死亡结果没有故意

  B.丙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依法定符合说,丙对乙的死亡结果具有故意

  C.不论采取何种学说,丙对乙都不能构成正当防卫

  D.不论采用何种学说,丙对甲都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ACD)54.甲知道乙计划前往丙家抢劫,为帮助乙取得财物,便暗中先赶到丙家,将丙打昏后离去(丙受轻伤)乙来到丙家时,发现丙已昏迷,以为是丙疾病发作晕倒,遂从丙家取走价值5万元的财物。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若承认片面共同正犯,甲对乙的行为负责,对甲应以抢劫罪论处,对乙以盗窃罪论处

  B.若承认片面共同正犯,根据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原则,对甲、乙二人均应以抢劫罪论处

  C.若否定片面共同正犯,甲既构成故意伤害罪,又构成盗窃罪,应从一重罪论处

  D.若否定片面共同正犯,乙无须对甲的故意伤害行为负责,对乙应以盗窃罪论处

  (ABCD)55.关于数罪并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犯某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犯另一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对甲只需执行有期徒刑

  B.乙犯某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犯另一罪被判处管制1年。对乙应在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继续执行管制

  C.丙犯某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执行4年后发现应被判处拘役的漏罪。数罪并罚后,对丙只需再执行尚未执行的2年有期徒刑

  D.丁犯某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执行4年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犯应被判处1年管制的新罪。对丁再执行2年有期徒刑后,执行1年管制

  (ABD)56.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犯抢劫罪,所适用的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定刑,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故对甲不得判处缓刑

  B.乙犯故意伤害罪与代替考试罪,分别被判处6个月拘役与1年管制。由于管制不适用缓刑,对乙所判处的拘役也不得适用缓刑

  C.丙犯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被单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完毕后又犯帮助恐怖活动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对丙不得宣告缓刑

  D.丁17周岁时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盗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2年。对丁不得适用缓刑

  (AB)57.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A.甲故意非法开启实验室装有放射性物质的容器,致使多名实验人员遭受辐射

  B.乙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之外的其他有害物质,危害公共安全

  C.丙欲制造社会恐慌气氛,将食品干燥剂粉末冒充炭疽杆菌,大量邮寄给他人

  D.丁在食品中违法添加易使人形成瘾癖的罂粟壳粉末,食品在市场上极为畅销

  (ACD)58.关于信用卡诈骗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以非法占有目的,用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后又使用该卡的,应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信用卡诈骗罪并罚

  B.根据司法解释,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擅自使用他人信用卡的,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透支时具有归还意思,透支后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属于恶意透支,成立信用卡诈骗罪

  D.《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与此相应,拾得信用卡并使用的,就应以侵占罪论处

  (BC)59.下列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考虑情节)?

  A.甲长期用高倍望远镜偷窥邻居的日常生活

  B.乙将单位数据库中病人的姓名、血型、DNA等资料,卖给某生物制药公司

  C.丙将捡到的几本通讯簿在网上卖给他人,通讯簿被他人用于电信诈骗犯罪

  D.丁将收藏的多封50年代的信封(上有收件人姓名、单位或住址等信息)高价转让他人

  (ACD)60.关于抢劫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欲进王某家盗窃,正撬门时,路人李某经过。甲误以为李某是王某,会阻止自己盗窃,将李某打昏,再从王某家窃走财物。甲不构成抢劫既遂

  B.乙潜入周某家盗窃,正欲离开时,周某回家,进屋将乙堵在卧室内。乙掏出凶器对周某进行恐吓,迫使周某让其携带财物离开。乙构成入户抢劫

  C.丙窃取刘某汽车时被发现,驾刘某的汽车逃跑,刘某乘出租车追赶。途遇路人陈某过马路,丙也未减速,将陈某撞成重伤。丙构成抢劫致人重伤

  D.丁抢夺张某财物后逃跑,为阻止张某追赶,出于杀害故意向张某开枪射击。子弹未击中张某,但击中路人汪某,致其死亡。丁构成抢劫致人死亡

  (ABCD)61.关于毒品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B.乙随身携带藏有毒品的行李入关,被现场查获,构成走私毒品罪既遂

  C.丙乘广州至北京的火车运输毒品,快到武汉时被查获,构成运输毒品罪既遂

  D.丁以牟利为目的容留刘某吸食毒品并向其出卖毒品,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和贩卖毒品罪,应数罪并罚

  (ABCD)62.关于受贿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国家工作人员明知其近亲属利用自己的职务行为受贿的,构成受贿罪

  B.国家工作人员虚假承诺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收取他人财物的,构成受贿罪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犯罪并收受贿赂,同时构成渎职罪和受贿罪的,除《刑法》有特别规定外,以渎职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D.国家工作人员明知他人有请托事项而收受其财物,视为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构成要件,是否已实际为他人谋取利益,不影响受贿的认定

  (AD)63.关于渎职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省渔政总队验船师郑某,明知有8艘渔船存在套用船号等问题,按规定应注销,却为船主办理船检证书,船主领取国家柴油补贴640万元。郑某构成滥用职权罪

  B.刑警曾某办理冯某抢劫案,明知冯某被取保候审后未定期到派出所报到,曾某也未依法传唤冯某或将案件移送起诉或变更强制措施。期间,冯某再次犯罪。曾某构成徇私枉法罪

  C.律师于某担任被告人马某的辩护人,从法院复印马某贪污案的案卷材料,允许马某亲属朱某查阅。朱某随后游说证人,使数名证人向于某出具了虚假证明材料。于某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D.公安局协警闫某,在协助抓捕行动中,向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李某通风报信,导致李某等主要犯罪分子潜逃。闫某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BCD)64.某市发生一起社会影响较大的绑架杀人案。在侦查阶段,因案情重大复杂,市检察院提前介入侦查工作。检察官在开展勘验、检查等侦查措施时在场,并就如何进一步收集、固定和完善证据以及适用法律向公安机关提出了意见,对已发现的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提出了纠正意见。关于检察院提前介入侦查,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侵犯了公安机关的侦查权,违反了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原则

  B.体现了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C.体现了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

  D.有助于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的实现

  (CD)65.某案件经中级法院一审判决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回应社会关注和保证办案质量,在案件由高级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前,基于我国法院和检察院的组织体系与上下级关系,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最高法院可听取高级法院对该案的汇报并就如何审理提出意见

  B.最高法院可召开审判业务会议对该案的实体和程序问题进行讨论

  C.最高检察院可听取省检察院的汇报并对案件事实、证据进行审查

  D.最高检察院可决定检察机关在二审程序中如何发表意见

  (AB)66.在袁某涉嫌故意杀害范某的案件中,下列哪些人员属于诉讼参与人?

  A.侦查阶段为袁某提供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的翻译人员

  B.公安机关负责死因鉴定的法医

  C.就证据收集合法性出庭说明情况的侦查人员

  D.法庭调查阶段就范某死因鉴定意见出庭发表意见的有专门知识的人

  (BCD)67.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诉讼权利可分为防御性权利和救济性权利。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救济性权利?

  A.侦查机关讯问时,犯罪嫌疑人有申辩自己无罪的权利

  B.对办案人员人身侮辱的行为,犯罪嫌疑人有提出控告的权利

  C.对办案机关应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而不退还的,犯罪嫌疑人有申诉的权利

  D.被告人认为一审判决量刑畸重,有提出上诉的权利

  (ABD)68.A省B市检察院对蔡某涉嫌特别重大贿赂犯罪立案侦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4个月后,蔡某被逮捕。蔡某委托程律师为辩护人。关于本案处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对蔡某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和逮捕应由A省检察院审查决定

  B.监视居住期间,程律师与蔡某通信需经B市检察院许可

  C.蔡某被逮捕后,程律师可向其核实行贿人的口供

  D.B市检察院报请A省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时应及时告知程律师

  国家司法考试的时间

  根据《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可知,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将迎来改革,考试名称将从“国家司法考试”改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其他改革内容尚未可知。具体的考试时间可先参考2017年的:

  国家司法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司法部制定并公布的《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作为命题依据。考试分为四张试卷,每张试卷分值为150分,四卷总分为600分。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为机读式选择试题,试卷四为笔答式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试题。各卷科目为:

司法考试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

 各卷科目

试卷一

预计9月15日 0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综合知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法制史、宪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试卷二预计9月15日 14:0017:00,考试时间180分钟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三

预计9月16日 0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试卷四预计9月16日 14:0017:30,考试时间180分钟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

猜你喜欢:

1.2018年全民普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2.2018年颜色性格测试题及答案

3.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4.2018年全民普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5.2018年云南省普法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2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