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劳动法>劳动假期>法定节假>

2017年法定节假日要不要给过路费

时间: 俏霞20 分享

  我国法律规定,在有些法定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是免收过路费,法定节假日出行的过路费也是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2017年法定节假日要不要给过路费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法定节假日要不要给过路费

  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文件《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仅针对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四个重要节假日,实施7座(包括7座)以下小型客车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但不包括元旦、端午节和中秋节。

  春节:1月27日0时(除夕)起至2月2日24时(正月初六)止(春节,7天);

  清明节:4月2日0时起至4月4日24时止(清明节,3天);

  劳动节:4月29日0时起至5月1日24时止(劳动节,3天);

  国庆节:10月1日0时起至10月8日24时止(国庆节,8天)。

  法定节假日出行的注意事项

  1.车辆进入高速公路起点时,应当尽快将时速提高到50公里以上;从匝道入口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必须在加速车道上提高车速,驶入主车道时,不得妨碍已在主车道行驶的车辆,应在外侧车道行驶。

  2.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坐人应系好安全带。驾驶员不得打电话,不得用耳机听录音机。货车除驾驶室和车厢经核准设有的固定座位外,其他任何部位都不准载人。乘车人不准站立,不准向车外抛弃物品。二轮摩托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不准载人。

  3.车辆通行时,应当在行车道上行驶。小型客车在中间行车道上行驶;大型客车、货运汽车等在右边行车道上行驶。摩托车在最右侧车道上行驶。

  4.车辆行驶中不能任意变更车道,需要变更车道或者超越前车时,必须提前开启转向灯,夜间还须变换使用远、近光灯,确认安全后再变更车道。超车时只允许使用相邻的车道。驶入超车道的车辆在超车后,应当立即驶回行车道,不得长时间占用超车道。车辆不得骑、压车道分界线行驶。

  5.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最低时速不得低于50公里,最高时速不得高于110公里;但遇有限速交通标志所示与上述规定不一致时,应遵守交通标志或者标记的规定。

  6.高速行驶中要避免猛打方向盘,遇有大风时,方向盘不易控制,要降低速度,谨慎驾驶,特别是在遂道和开凿的山路出口处,要注意侧风使方向盘偏斜。

  7.车辆在高速公路上不得倒车、逆行,不准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或者转弯;不得进行试车和驾驶教练,不得在匝道上超车、停车。

  8.车辆载运危险物品,或者载物长度、宽度、高度超过道路交通管理有关车辆装载规定的,须经主管公安机关批准,按指定路线、时间、车道、速度行驶。

  9.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同一车道的后车与前车必须保持足够的行车间距。时速为100公里时,行车间距为100米以上;时速为70公里时,行车间距为70米以上。遇大风、雨、雪、雾天或者路面结冰时,应当减速行驶。


猜你喜欢:

1.2017年最新节假日高速免费新规定

2.2017法定节假日工资规定

3.2017高速公路免费时间表 2017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

4.2017年高速免费时间表 2017高速公路免费时间表 2017高速免费吗

5.2017年法定节假日规定

2017年法定节假日要不要给过路费

我国法律规定,在有些法定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是免收过路费,法定节假日出行的过路费也是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2017年法定节假日要不要给过路费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法定节假日要不要给过路费 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文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年国庆节法定节假日放几天假
    2017年国庆节法定节假日放几天假

    国庆节是很多人都非常期待的,很多人都会提前了解放假安排,以做好国庆出行的准备,那国庆节的这个法定节假日放几天假期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

  • 2017年法定节假日是一共有多少天
    2017年法定节假日是一共有多少天

    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法定节假日放多少天假期,什么时候开始放假,什么时候开始上班,那你们知道一年的法定节假日一共有多少天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

  • 2017年的法定节假日共11天是吗
    2017年的法定节假日共11天是吗

    我国现行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着全体公民放假的法定节假日时间,那么2017年2017年的法定节假日共11天是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

  • 2017年公务员法定节假日休假时间
    2017年公务员法定节假日休假时间

    我们都知道公务员是维护国家法律规定惯窃执行的公职人员,那么公务员的法定节假日休假时间是怎么安排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2017年公务员法

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