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防骗手册>

合同预防诈骗的安全小方法

时间: 李婉24 分享

  在生活中,当签订合同的双方发生纠纷的时候,合同就是有利的法律依据,但是,合同诈骗也常常出现,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防骗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们。

  合同防骗的方法

  1.牢固树立防骗意识。合同人员应当全面加强合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灵活签约技巧,牢固树立防范意识,尽可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搞好签约前的调查工作。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要想避免上当受骗,签约前一定要搞清对方的基本情况,切勿盲目签约履约。对方的基本情况包括其签约目的、经营资格、资信情况及履约能力四个方面。签约目的是指其订立合同的意图,有无潜在欺诈动机;经营资格主要看对方能否独立的承担民事责任,并对其提供执照、证件等一一详细审查核实;调查对方资信及履约能力,主要是向金融,工商部门了解其经济实力,是否真正具备履约能力。

  3.掌握一定的签约技巧。订立合同时,有几个原则应引以注意:一是化整为零,分散风险,标的额很大的合同分几次履行和一次成交风险概率是绝对不一样的;二是采取同时履行的原则,即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如交货方式、付款期限等划成对等的几个“子合同”,分步骤,有计划的履行,一旦对方在约定时间内未履约,即可及时终止或变更合同;三是采取同向收发原则,即在发货时,发往外地的货物发货人与收货人同向一致,即便到达对方所在地,所有权却未转移,如果对方毁约,损失的不过运杂费而已。同样在履行付款义务时,若采用票据结算,汇款人与收款人应对应一致,而不是将款项汇到对方帐号上,以免其提款潜逃。

  常见的合同诈骗手段

  1、伪造合同

  欺诈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伪造合同主体、伪造合同内容等手法,凭空捏造或者虚构合同,骗取他人的财物。可以是伪造合同,直接套取他人财物;也可以是先伪造一份合同,并用此合同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骗取财物。

  2、货物引诱

  欺诈方利用一些单位或个人急需某种紧缺或畅销商品的心理,谎称能提供诸如钢材、汽车、铝锭、彩电之类的紧俏商品,签订虚假的购销合同,骗取对方的定金或预付款。这种打法使欺诈方伪装成供货方当事人实施的。

  3、盗用、假冒名义

  盗用、假冒名义可以是假冒知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业务负责人,利用伪造的证明文体与对方签订合同;盗用他人盖好合同专用章的合同纸、介绍信、合同占用章,冒充该公司与他人订立合同;用他人已经作废或者遗失的合同纸、介绍信、合同专用章,冒充该公司的业务人员与他人订立合同;擅自刻制他人印章,冒充他人,打着别人的招牌与人签订合同。

  4、虚构主体

  欺诈方伪造营业执照,虚构企业名称、资金、经营范围等,采用根本不存在的或者未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单位与他人订立合同,骗取他人财物。

  5、谎称专利技术引诱

  欺诈方虚构能带来高额利润的专利、高新技术,打着包技术、包设备、包培训、包回收、包利润的幌子,引诱对方签订合同,连续骗取对方的转让费、培训费、设备费。

  6、虚假广告、信息引诱

  欺诈方先发布虚假广告和信息,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骗取对方的中介费、立项费等财物。

  7、虚构担保

  欺诈人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进而骗取对方的财物。

  8、抵债诈骗

  欺诈人先与对方签订合同,想方设法让对方先履行,待对方交付货物后,声称自己无力支付货款,愿以产品抵货款。对方被逼无奈,只好接受欺诈人的条件。此时欺诈人便以劣质产品抵货款,使对方蒙受损失。

  合同欺诈的特点

  (一)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又侵犯了对方当事人的公私财物所有权。与诈骗罪所侵犯的公私财物所有权这一单一客体不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是包括财产权益和经济秩序的双重客体。

  (二)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不履行合同义务,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按照刑法的规定,具体包括以下各种方法: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其中,第5项尚待进一步的司法解释,未出台新的司法解释以前,笔者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可以作如下理解,是指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大肆挥霍、行贿、赠与,或者用于弥补亏空、归还债务,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或者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等。

  (三)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单位犯合同诈骗罪,是指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在执行职务的活动中,以单位的名义,为了单位的利益,利用签订、履行合同进行的诈骗犯罪活动。司法实践中常见到的是仅以单位的名义签订、履行合同,而骗取的公私财物全部或者大部分中饱私囊,即使用于单位也是很小的一部分,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对此应按个人犯罪处理。

  (四)主观方面只能依直接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间接故意与过失不构成本罪。[3]在经济活动中,行为人违背法律规定,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利用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这种犯罪故意可以产生在合同签订之前,也可以产生于合同履行过程中。

猜你感兴趣:

1.个人劳务安全合同范本

2.个人安全协议书

3.个人安全责任协议书3篇

4.老年人防止电信诈骗的安全妙招

5.运输安全合同范本

合同预防诈骗的安全小方法

在生活中,当签订合同的双方发生纠纷的时候,合同就是有利的法律依据,但是,合同诈骗也常常出现,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防骗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们。 合同防骗的方法 1.牢固树立防骗意识。合同人员应当全面加强合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电信预防诈骗的安全小技巧
    电信预防诈骗的安全小技巧

    随着电信行业的发展,骗子也开始利用电信工具和电信技术开始实施诈骗,导致近几年电信诈骗的案件越来越多。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信防

  • 老年人预防诈骗的安全小方法
    老年人预防诈骗的安全小方法

    如今,一些诈骗分子都纷纷盯上了老年人,这也让很多子女都开始加强防骗意识。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人增强防骗意识的方法,希望能帮到

  • 预防火车站诈骗的安全方法
    预防火车站诈骗的安全方法

    每逢节假日,各地外出游子纷纷踏上返乡之路,能够安全回到家对于外出的人来说,是很开心的一件事,但是,往往在这个时候骗子都会实施诈骗。以下是

  • 火车站预防诈骗的安全小方法
    火车站预防诈骗的安全小方法

    随着我国的交通越来越发达,很多人都会选择在假期的时候坐火车出去旅游,而火车站被骗的案件却时有发生,这也让人们不得不学习预防诈骗的方法。以

19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