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司法考试>司法大全>

监护权变更都有哪些相关的法律规定

时间: 李婉24 分享

  在生活中,监护权是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监督保护的权利,但是,会因为一些原因而需要将监护权转移,因此,在法律上,对监护权变更也有相关的规定。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监护权变更的相关规定,希望能帮到你们。

  监护权变更的相关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按照特别程序审理;既要求承担民事责任,又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分别审理。

  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该子女的监护权;但是,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该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除外。

  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

  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将子女送给他人收养,如收养对子女的健康成长并无不利,又办了合法收养手续的,认定收养关系成立;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不得以收养未经其同意而主张收养关系无效。

  监护权变更的程序

  首先,现有监护人无法履行、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这是能变更孩子监护人的前提条件;

  其次,需要有人提起变更孩子监护人的诉讼请求,这包括孩子生父母,长期抚养孩子的祖父母等等,必须是与孩子生活非常亲密的亲属或组织;最后,就是法院根据具体情形,从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原则出发,做出变更孩子监护人的判决。

  孩子监护权变更申请只能通过法院进行。现实生活中,孩子监护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相关法律并没有是否明确的规定。所以,如果在离婚后想变更孩子监护权,除了现有监护人存在客观无法履行监护义务的之外,一定要做好搜集现有监护人对孩子成长不利证据的工作,这是获得孩子监护权变更诉讼的关键。

  监护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第十七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 配偶;

  (二) 父母;

  (三) 成年子女;

  (四) 其他近亲属;

  (五)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第十八条 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第十九条 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根据他健康恢复的状况,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院判定监护权的依据

  (一)子女的年龄、性别、人数及健康情形。

  (二)子女意愿及人格发展之需要。

  (三)父母的年龄、职业、品行、健康情形、经济能力及生活状况。

  (四)父母保护教养子女的意愿和态度。

  (五)父母子女间或未成年子女与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间的感情状况。

  经济能力不是绝对的考量因素,谁可以把孩子照顾好才是最重要的,法官也会尊重孩子本身的意愿,尽量将监护权判给孩子塬本的主要照顾者,以减少孩子生活上的变动;假如是由经济能力较差的一方取得监护权,法官也可能会要求另一方多负担一些扶养费用,藉由双亲的分工,使孩子能继续在有爸爸、有妈妈关爱的环境下成长。若父母一方曾有家庭暴力之记录,法院会推定家庭暴力的加害人不适宜照顾孩子,除特别情况外,会将监护权判给没有暴力的一方(家庭暴力防治法第35 条)。

猜你感兴趣:

1.变更监护权协议书

2.有关励志法律的黑板报内容

3.保险法的实施法律条例都有哪些内容

4.民法通则第十八条对于监护人的规定

5.有关法律的手抄报内容资料

监护权变更都有哪些相关的法律规定

在生活中,监护权是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监督保护的权利,但是,会因为一些原因而需要将监护权转移,因此,在法律上,对监护权变更也有相关的规定。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监护权变更的相关规定,希望能帮到你们。 监护权变更的相关规定 根据《民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异地办理离婚都有哪些方法
    异地办理离婚都有哪些方法

    在生活中,很多夫妻会因为异地的关系而选择离婚来结束双方之间的夫妻关系,但是,异地离婚很多人都知道该如何办理。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

  • 劳动合同续签都有什么样的年限规定
    劳动合同续签都有什么样的年限规定

    在生活中,当劳动合同到期的时候,劳动人员是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续签劳动合同的。而续签劳动合同在法律上是有年限规定的。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

  • 民事证据实施的法律规定都有哪些
    民事证据实施的法律规定都有哪些

    证据在任何时刻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发生纠纷的时候,证据是可以维护个人利益的。而在法律上,对民事证据也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以下是由学习啦

  • 遗产继承的方式在法律上都有哪些
    遗产继承的方式在法律上都有哪些

    在生活中,长辈在去世之后将财产转移给继承人,这就是遗产继承,而遗产继承在法律上是有很多种方式的。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遗产继承的

21616